●是業?是因果?是緣起?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Re: ●是業?是因果?是緣起?

文章 yunshui » 2013-07-10, 15:47

brqf 寫:从附体现象看,也觉得鬼对其前世是有记忆的。但是,那是鬼对其前世的记忆呢,还是鬼与其前世是一个灵魂呢?好像分不清楚。所以,我对您所说的“化生類大部分都可以,...”比较关注。
鬼界眾生能否對其前世有記憶,我們不好推測。但這些問題不是我們學習佛法需要思考的問題,而是怎樣讓記憶熄滅。因為記憶屬於五蘊中的名法,只要五蘊繼續存在,我們都會繼續受苦,因為五蘊本身就是苦。

佛法否定靈魂主體的概念,在沒有現觀四聖諦前,眾生總認為有個主題‘我’的概念,而且執著。所以眾生在沒有完全解脫的時候,會不斷的受生,也就不斷的受苦。

初果聖者在見道的那一刻,親身現觀沒有主題‘我’的概念,看到的只有生滅法。所以經典之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文字“凡集法者皆是滅法”。

但由於習氣的慣性,也就是輪回的力量,讓初果聖者不能完全離開煩惱,仍然在造作‘行’,繼續投生受苦。但此時的初果聖者不會再造作去三惡道的不善行,而且法的力量會自然推動初果聖者繼續熄滅不同層次的煩惱,所以佛陀說初果聖者最多七有人天往返既完全解脫。

只有到了四果阿羅漢的聖者,才完全沒有了無明,也就不會再收集輪回的‘行’。這時的聖者有这样的自證解脫之智‘生已盡,不受後有。’

頭像
brqf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3-07-06, 08:00

Re: ●是業?是因果?是緣起?

文章 brqf » 2013-07-11, 17:17

shane 寫: HI HI~~~
恩...巴利三藏系統 其實否認靈魂這種詞~~
你應該這樣看 鬼 = 下一生~~ 鬼就是一種生命型態~~
化生類 也有色身,只是她們的結構不像人類這樣複雜
==================
“没有灵魂”、“无我”这些道理,是不是只有等证得初果,才能彻底明白?现在我只是知道南传佛教那样讲,自己心里不是彻底明白的。在大乘,还认为有阿赖耶识生生世世一直伴随众生轮回


依照論藏的解釋 我用簡易的白話方式描述
此生的心 最後一次生起 又滅去結束後 。
會依照過去某個業 ,立刻轉換成下一生,
下一生的心又開始生起。這樣就完成了投生。
=============
谢谢您的耐心讲解,阿比达磨是这样说的。


不論如何投生只有 4種型態
1 化生 2 胎生 3 卵生 4 濕生
或是 五種生命世界
天人、鬼、地獄 、人類、 動物
===========
是的,谢谢!!



然後下一生的延續概念
不太像是 毛毛蟲 > 蝴蝶那樣,是同個 [主體的變態] 的概念。
所以巴利三藏否定靈魂這個詞

因為靈魂這個詞,他代表著
有個固定的東西存在於 某種外殼
若有一天外殼壞了,就跑出去存在於新的外殼。
佛陀否定了這種模式
他甚至否定了 62種 我跟世界之間 等等模式
這在長部 梵網經有精彩的說明,可以參考看看。
====================
谢谢!!

輪迴的原理 比較像是 [新陳代謝的概念]
新一代的誕生的原因,是來自於過去生造作的業力。
他是全新的誕生,也是注定的死亡
類似你身體的細胞每天都大量的死去
但又因為你每天都有吃各種東西 呼吸
而又因為這些行為產生全新的細胞

所以~ 不是 細胞死掉 裡面有個東西又生出新細胞...
而是~ 細胞活著的時候,造作的行為是 產生下一代的新細胞的原因。
================
谢谢!!您 的比喻很形象生动

-----------------------

至於你說的記憶,老實說
那個很複雜, 不管 聖經 大乘 巴利三藏 現代科學
都沒有完整的解釋
關於記憶......我真的翻了很多很多的資料.... Q_Q]
我也問過一些有觀智經驗的出家人
====================
辛苦你了。你还认识一些具有观智的出家人吗?佩服

最後比較詳細的解答是
佛陀說 記憶 = 念
他是個複合概念 不是像 硬盤/硬碟 那樣簡單的讀取模式
人類的記憶更複雜 因為人類心法的生起必須依賴色法
所以你受到驚嚇 / 身體的撞擊
記憶是有可能喪失的、或是暫時喪失
這在24緣裡面只有非常少許的線索.....
就算是單純談心法,記憶/憶起
也要大量依靠 [想心所] [識蘊] 等等功能的支助。
所以 [記憶] 這件事情 就變得非常非常的複雜
====================
赞叹您为研究佛法付出的努力!!

不過我現在確定的是, 當時緣取目標時,
[專注越強] 該記憶會越不容易忘失。
你可以去找幾個 過目不忘 的背書天才 做幾個訪問
我有個遠親就是這種天才....從小念書不管是 北一女 台大
都是第一名...還年年拿市長獎@@
她聲稱 看一次就記得....
他托福才看2個月 ,考試結束只錯一題 ...
或是問問一些記憶力很強的人 他門的經驗。
===================
是的,确实如此。


這是我盡力臨時想的案例,不是很完美 但請多包涵
記得 請自己去查資料 自己驗證 多看多聽 多比對
不要只聽別人說。
===============
您很谦虚和客气。看到你的回复,我很受益。


我的說法是參考 攝阿毗達摩義論表解,裡面有圖表。
我覺得還不錯。有時間就參考看看 網路上有免費的檔案。

裡面有些關鍵的專有名詞跟運作的規律,你可能要先去K一下

例如 : [思]心所 速行心 死亡心 結生心 各種心路
看到您的回复,我受益匪浅,再谢谢您!!!

頭像
brqf
文章: 8
註冊時間: 2013-07-06, 08:00

Re: ●是業?是因果?是緣起?

文章 brqf » 2013-07-11, 17:39

yunshui 寫:
brqf 寫:从附体现象看,也觉得鬼对其前世是有记忆的。但是,那是鬼对其前世的记忆呢,还是鬼与其前世是一个灵魂呢?好像分不清楚。所以,我对您所说的“化生類大部分都可以,...”比较关注。
鬼界眾生能否對其前世有記憶,我們不好推測。但這些問題不是我們學習佛法需要思考的問題,而是怎樣讓記憶熄滅。因為記憶屬於五蘊中的名法,只要五蘊繼續存在,我們都會繼續受苦,因為五蘊本身就是苦。

佛法否定靈魂主體的概念,在沒有現觀四聖諦前,眾生總認為有個主題‘我’的概念,而且執著。所以眾生在沒有完全解脫的時候,會不斷的受生,也就不斷的受苦。

初果聖者在見道的那一刻,親身現觀沒有主題‘我’的概念,看到的只有生滅法。所以經典之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文字“凡集法者皆是滅法”。

但由於習氣的慣性,也就是輪回的力量,讓初果聖者不能完全離開煩惱,仍然在造作‘行’,繼續投生受苦。但此時的初果聖者不會再造作去三惡道的不善行,而且法的力量會自然推動初果聖者繼續熄滅不同層次的煩惱,所以佛陀說初果聖者最多七有人天往返既完全解脫。

只有到了四果阿羅漢的聖者,才完全沒有了無明,也就不會再收集輪回的‘行’。這時的聖者有这样的自證解脫之智‘生已盡,不受後有。’
谢谢您的回复!!!
鬼有没有记忆、有没有灵魂、有没有“我”、有没有因果、有没有六道、有没有轮回,把这些都弄明白了,我们不就可以学好佛法了吗?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3-07-17, 12:58

lkjh 寫:
peacecila 寫:
又譬如,中阿含某篇經文講到佛陀苦修失敗時,回憶年少時,在無憂無慮的身心狀態下進入初禪,回憶這樣的禪悅經驗也讓尚未覺悟前的佛陀瞭解這才是禪修的正道。因為,這篇經文很特殊,透過這篇經文,讓佛法學徒深刻地瞭解到--佛法一直都是「樂行道」並不是「苦行道」。知見有問題,不得其法,才會讓修行佛法變成「苦行道」。

試試看,修習「慈心」,祝福自己與他人,這修法也十分微妙,可以讓人心中瞋恨盡散,心念純淨。
曾先生也說過他很難回到大學時的禪悅經驗,我個人很小時候也有類似經驗,可否請教您是否記得那部經典是中阿含哪部經?或一些片段?謝謝
《中部36經,薩遮迦大經》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3-07-17, 15:33

upasaka 寫: 《中部36經,薩遮迦大經》
"I thought: 'I recall once, when my father the Sakyan was working, and I was sitting in the cool shade of a rose-apple tree, then — quite secluded from sensuality, secluded from unskillful mental qualities — I entered & remained in the first jhana: rapture & pleasure born from seclusion, accompanied by directed thought & evaluation. Could that be the path to Awakening?' Then following on that memory came the realization: 'That is the path to Awakening.' I thought: 'So why am I afraid of that pleasure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sensuality, nothing to do with unskillful mental qualities?'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than.html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lkjh
文章: 649
註冊時間: 2005-06-24, 08:00

文章 lkjh » 2013-07-18, 01:50

upasaka 寫: "I thought: 'I recall once, when my father the Sakyan was working, and I was sitting in the cool shade of a rose-apple tree, then — quite secluded from sensuality, secluded from unskillful mental qualities — I entered & remained in the first jhana: rapture & pleasure born from seclusion, accompanied by directed thought & evaluation. Could that be the path to Awakening?' Then following on that memory came the realization: 'That is the path to Awakening.' I thought: 'So why am I afraid of that pleasure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sensuality, nothing to do with unskillful mental qualities?'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 ... .than.html
感謝法友提供經文。

有點誤會,原來此經不是指修定有困難才去回憶過往的禪悅經驗,而是說修苦行失敗而後去回憶過往的禪悅經驗。


"So when I had taken solid food and regained strength, then — quite secluded from sensuality, secluded from unskillful mental qualities, I entered & remained in the first jhana

所以,當我採取了固體食物,並且回復強度,然後 - 相當僻靜,僻靜的善巧的心理素質,我進入及留在初禪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