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究竟是哪三個?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1-06, 06:33

leeyc2 寫:seasky法友,是否忘記註明此段文章的作者呢?
對這句{「不以信故來也,……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為?」這是以智為導而非以信為先的學佛態度。}大家可以提供一些看法嗎?
謝謝 leeyc2 法友提醒,為方便法友們探討,將整段原文節錄至此,須留意一下:本文內原作者的某些論點也是大有問題!

原文引自:
http://www.baus.org/baus/newsletter/200 ... seals.html
http://www.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 ... 99apr3.htm

判定佛法真實義之準繩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作者:呂勝強)

古代聖典的啟示

  面對多方面傳出的經與律,應如何的不輕信、不誹毀,古來在南北傳阿含及各部律典中(如《增壹阿含》「聲聞品」及《長阿含》「遊行經」等)即有「四大教說」的提示。四大教說的大意為:各處傳來的經律,如果與固有經律之文句相合;經審慎查考探究又與法義相應,則認可其為真佛法,應當受持,否則就要抉擇而棄捨。基本上這種勘辨真實佛法的方法,即是一般所說的「佛語具三相」:相應於修多羅(經);不逾越毘尼(戒律規範)及不違失法性。以不盲信的原則來追求真理,在更早的《雜阿含經》五七四經質多羅長者的一段話可做為借鏡:「不以信故來也,……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為?」這是以智為導而非以信為先的學佛態度。

  如何具體的抉擇經論(或眾多的祖師說),我們可參考說一切有部的百科全書-《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的看法,該論說:「素怛纜(經)次第所顯……,毘奈耶(律)緣起所顯,……阿毘達磨(論)性相所顯,謂阿毘達磨應求諸法真實性相。」以上這段話,比照「佛語具三相」的內容,我們可以作這樣的詮釋:經典有許多是不了義經,戒律(生活規範)之內容也有可能因時空因素而改變;唯有不違失法性的阿毘達磨(論)才是直接探究諸法的真實面貌。「阿毘達磨」玄奘譯為「對法」,即現觀法(直接親切的體驗法),根據學者們的研究,最古典而原始的阿毘達磨所討論的即是「三十七道品」等聖道修證的內容,這是直暢解脫道的。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審慎地下結論:判定佛法真實義的準繩,應該考察其是否為「不違失法性」、「入佛法相」、「以聖道修證為中心」。其具體的內容為「四聖諦」開展出來的「三十七道品」,更簡要地說即是印定佛法的標誌-「三法印」。從大乘的立場來說則為「一實相印」或「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及依智不依識)。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1-06, 07:01

三法印



撰稿人:陳瓊璀



佛教專用術語,佛教徒以此判別是否佛陀教法的標準。法指佛陀的教法,即佛教教義;印指印璽,具鑒別真偽的作用,由此印證真偽佛法的印章。三法印就是三項衡量佛教教義的標準,若合乎這三項標準的就是佛陀真正的教法,若與這三項標準相違的就不是佛陀真正的教法。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指宇宙萬有中一切現象都生生滅滅,變化無常。〞諸行〞指我們所能認識的一切現象,現象界中包括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在我們的經驗範圍內我們不能找到具永恆不變的物質或精神,我們的生命如此,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間亦如此,故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在諸行無常的道理下而得出的結論,此中〞諸法〞指世間上的一切事物,〞我〞是具有常、一、主、宰性質;在我們可經驗的範圍內不能找到永恆不變的東西,我們自己和生活的這個世界,可經驗的一切事事物物的存在都須籍眾多的條件互相配合,互相依存,佛陀不認為在事物的背後有不生不滅永遠長存的本體,因為這已經超乎我們的經驗範圍之外,我們不知道怎樣去認識牠,也無法證實牠的存在,所以說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佛教徒的理想境界,涅槃是音譯,意指煩惱之火已經息滅,當貪欲、瞋恚、 愚癡以及由此產生的所有煩惱都滅盡,即是達到完全解脫的清涼自在境界。

三法印是佛教的重要教義,依照佛陀對宇宙人生, 對我們的生命的深刻的觀察,體證了這一切的生生滅滅,無常不居,但是人總不能接受這無常無我的事實,佛時時對他的弟子說, 世人有三樣東西甚為不喜,就是老、病、死,由對自我的執著,眷戀,我們總不能無罣礙,無恐怖,愚癡總是蒙蔽了我們的眼睛, 看不清自己到底是甚麼,看不清這個世界的真相;如果能夠依著佛陀的教法實踐,觀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去除對自我的執著, 去除由自我觀念而燃燒的貪欲瞋恚愚癡煩惱之火,則生老病死的疑惑與恐怖苦果自息,就是涅槃寂靜的清涼境界了。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 ... eeseal.htm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1-06, 07:26

內觀智慧禪

             Sujiva禪師 主講於美國
               張貴人 陳慈蘭整理

苦有三種:

1. 身心苦苦:坐的太久了身體疼痛是身苦;坐久了沒有成績而沮喪是為心苦。

2. 壞(滅)苦:因為執著喜歡的感受,一遇上不喜歡的就感到痛苦。修行到某個程度,真正瞭解到生滅法後,樂的苦受也會變成苦受了。

3. 行苦:即行相之義,而此行之相是惱熱、逼迫的;即觀察到一切諸行無常,僅被相續的假相所覆蓋,一切諸行即生即滅,不穩定,無真實性,無安命之處。

無我「五蘊非我」,即五蘊沒有我相。修習到「生滅隨觀智」的時候,即觀察到身心沒有一個永遠存在的「我」或「靈魂」在主控身心(名色)的現象和變化過程,那正在觀察的「人」不是「我」,是心識(名),而被觀察的目標也不是「我」,是色身;名色只是自然現象的生滅關係,名色(身心)全部都是因緣所生的自然變化過程(一組法衍生另一組法)。在觀察時,如果還有「我」的觀念或「我見」存在,那麼自然現象就不會很清楚,三法印也不會明顯。所以,從修學開始,建立「正見」是很重要的,最低限度要除去所知障,心要柔軟、開放,才能接受和體驗。

三法印是一體三面

智慧禪就是要親自直接體驗三法印的內容。三法之意義都是一樣的,只是不同名相而已,為了應付不同根性的眾生,才分別用無常、苦、無我三個名相。經上說,「無常即是五蘊」;又說,「無常即是苦,因有五取蘊所以是苦」;再說,「五蘊非我(無我)」。所以,三法印一體三面,三法都是實相、真理。

智慧禪裡,初學者剛開始觀到的「無我相」尚帶有觀念性變化,以及有觀念性的苦;譬如觀痛,要到能觀到痛的變化過程以後,才會慢慢放下對痛的恐懼、執著(不喜歡/ 瞋心),才會放下「我的痛」的存在;然後,才會觀到自然現象……諸如明顯或強烈的四大現象,這時才算是沒有觀念性的無我相,也才開始生起修行上的正見和初步的智慧;這之後,心會比較清淨、快樂,比較遠離貪瞋癡了。再繼續修行下去的話,無我相將會更清楚,同時無常相也跟著明顯起來;當更深細的、即生即滅的無常相展現時,無我相又比之前更清楚了。無我相、無常相隨著觀力與定力的強化運作,相互托襯、相互突顯。到了這個程度,將體驗到一切行(法/formation)都不停地在剎那剎那生滅,一切行在「風質」裡即生即滅,要存在什麼東西都不可能的,所以哪裡會有「我」或什麼東西呢?「我」本來就沒有!至此,對「我」和「我的」放下更多,瞋心不生起,也不必計較。

如實觀到名、色法的一生起即壞滅,以及觀到諸行的如箭、逼迫、苦惱性時,不但體驗了無常,也體驗到苦相和行苦;因此,會產生厭離心(renunciation/即放下假名施設,超越觀念的現觀/ 即十二緣起的「觸」斷),此時無我相將又更突顯、清晰了;就這樣,無我、無常、苦環環相續,互為關係。只要正念夠深、夠細,所明澈洞悉的一切行將全部都是無常、苦、無我,所以說,三法印是三面一體的。

http://www.putixin.com/continue/yuanshi ... ifj-16.htm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文章 seasky » 2004-11-06, 07:42

leighanne 寫:── 身不淨── 受是苦── 心無常── 法無我
四念處套上三法印變成了四法印,是北傳地區另一種說法。
三法印這一名詞是後人歸納整理出來的,非佛陀親說 ..
為何出現呢?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Re: 三法印究竟是哪三個?

文章 seasky » 2004-11-06, 08:03

Upavana 寫:確實是有「聖法印」這回事,可是似乎並不是拿來作為是否正信的辨別,應該是突顯所謂的重點,所以稱為聖法印,以標明他的重要性。

在第三卷八十經裡所說到的聖法印,是「無我」這件事,從觀察我自何而起,了解我是五陰的聚合,而五陰是無常的性質,所以能夠「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這叫做聖法印。

至於為什麼會變出三法印來辨別正法的說法,我認為那原先可能只是某個人提出來的想法而已。
善哉!梵摩那法友提出了最有力的答案!雜阿含 80 經講到了「聖法印」,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無我」法印是佛說,且是修行法義的核心之一,相當重要。

有關三法印的項目不明不白,如何用三法印來辨別正法?這說法的確是站不住腳。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Re: 三法印究竟是哪三個?

文章 seasky » 2004-11-06, 08:19

Avuso 寫:眾說紛紜是嗎 ?! 這是典型的祖師大德作法 , 他們總是有"新作"的作風 ; 試想既是"法印" , 應該是很重要的 , 何以在最接近佛世的佛教聖典 ~ 阿含經中 , 卻遍尋不著這個專有名詞 ? 這不是很怪異的事嗎 !?
Avuso 法友講對了一件事:"法印" , 應該是很重要的 ..

梵摩那法友也說過:確實是有「聖法印」這回事,可是似乎並不是拿來作為是否正信的辨別,應該是突顯所謂的重點,所以稱為聖法印,以標明他的重要性。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Re: 三法印究竟是哪三個?

文章 seasky » 2004-11-06, 08:58

peacecila 寫:雖然此經中提到與「三法印」相關的語句,但是並沒有說它們是「三法印」。「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應該只是對原始教法節略的說明,當時的比丘以節略過的法義做為記憶的方式,只是為了方便易記而已。以雜阿含二六二經來說,闡陀比丘聽了以後,就覺得很不高興,說他不喜歡聽這樣的話。後來,是阿難尊者以「緣起法」開導他,才讓他完全明白佛教的法義。所以,經文最後還是導歸向「緣起法」,這才是重點所在。

ps:稍微做一下修改。因為,雜阿含經並沒有「三法印」,這樣的名詞。


重點是……,與其注意眾說紛云的「三法印」,倒還不如將重心放在「四聖諦」。「聖諦」應該不會輸於「法印」。^__^「四聖諦」一直都很清楚。
Honesty 寫:希拉法友所言如是
如果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略說的文句,標上了法印的大名,那很顯然其居中的無我概念就會被強化宣傳了,一但無我被強化宣導,四聖諦正法就被淺薄化了,學習者只要稍有不慎,就將無法深入法義,更容易流於法義上的論辯。
而偏偏,這樣的詞句,又不能夠說是錯誤的,這只是犯了去強調不該強調的部分,去簡略了不該簡略的法義,把法次法向的深邃四諦法義,淺薄成短短的三句詞句,這是犯了去減略法義的過失,只看到刀背沒看到刀鋒,但是影響所及卻無比的廣泛。
善哉!希拉法友&直心法友明確指出「四聖諦」、「緣起法」是世尊法義的兩大核心!四聖諦有明確完整的修行目的、次第及方法,緣起法則是理論建立的依據。除了兩大法義核心之外,還有一大法義核心隱藏在經典中。

在反覆觀看雜阿含經的時候,總有一種莫名其妙深刻的感受,是一種來自世尊的教導,有三個特別的項目不時的提醒我們,那也許就是隱身經典中的三法印。

可惜的是,雜阿含經的一處重大卻不明顯的失誤未被發現,導致三法印眾說紛紜 ..

頭像
Avuso
文章: 40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三法印究竟是哪三個?

文章 Avuso » 2004-11-08, 18:55

您開的題 , 您已準備好答案 , 要公佈了嗎 ???

頭像
seasky
文章: 770
註冊時間: 2004-09-23, 08:00

Re: 三法印究竟是哪三個?

文章 seasky » 2004-11-09, 02:45

細心的法友,請善用世尊教導的正觀正思惟,不難從上面各文中找到標準答案 ... ^___^

頭像
Avuso
文章: 40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三法印究竟是哪三個?

文章 Avuso » 2004-11-09, 21:12

seasky 寫:善哉!希拉法友&直心法友明確指出「四聖諦」、「緣起法」是世尊法義的兩大核心!四聖諦有明確完整的修行目的、次第及方法,緣起法則是理論建立的依據。除了兩大法義核心之外,還有一大法義核心隱藏在經典中。
在反覆觀看雜阿含經的時候,總有一種莫名其妙深刻的感受,是一種來自世尊的教導,有三個特別的項目不時的提醒我們,那也許就是隱身經典中的三法印。
可惜的是,雜阿含經的一處重大卻不明顯的失誤未被發現,導致三法印眾說紛紜 ..
即使你承認梵摩那法友提出無我[聖法印]部分經文的那一半說法 , 但看來對於另一半[...可能是某人提出的個人想法(或歸納)]的說法是不被您採用的 !

即使你認同"歸納"了希拉及直心二位法友指出的「四聖諦」、「緣起法」是世尊法義的兩大核心 .... 但是 , 你依然認為 [除了兩大法義核心之外,還有一大法義核心隱藏在經典中。]

所以 , 你還是在暗示所謂的[三法印]是存在經典的某處 ? 是"雜阿含經犯了一處重大卻不明顯的失誤" , 導致三法印不明白彰顯 ?? 所以 , 看你的這段貼文 , 我的理解是 : 你接受有所謂[三法印] , 只不過不是小白等網友提出的那一套的說法 ! 那麼 , 你能不能把葫蘆裡的藥倒出來
!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