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如來不在五蘊當中,不在五蘊之外。如來不在十八界當中,也不在十八界之外。”。如何能用五蘊、十八界來描述“如來”呢?freshman 寫:依末學的理解,比較符合經典的說法可能是:阿羅漢入滅後,不能用十八界來描述,所以不可以說“滅盡十八界”也不可以說“沒有滅盡十八界”。
入無餘涅槃者滅盡十八界?
Re: 入無餘涅槃者滅盡十八界?
Re: 入無餘涅槃者滅盡十八界?
末學以為可以這麽說,十八界都是世間,無余:世間的一切滅盡無余.Mahanama 寫:入無餘涅槃就是滅盡十八界,這樣的論述是否正確?
Re: 入無餘涅槃者滅盡十八界?
這個問題要在“見地上”搞清楚,末學認為是有可能的。思路大致有以下幾方面:Mahanama 寫:入無餘涅槃就是滅盡十八界,這樣的論述是否正確?
1)將《阿含》當中的“滅盡”分一分類,詳細理清它們所要“滅盡”的對象是什麽?
2)和“涅槃”所相對的是那一類的“滅盡”,我想絕對不是“五蘊或十八界”的“滅盡”,而是“愛、取”等“無明”的“滅盡”。
3)“無餘涅槃”只能從“有余涅槃”去理解,除此之外,統統不是“正思維”。
Re: 入無餘涅槃者滅盡十八界?
是正確的。滅盡十八界:五陰、六入處、根塵識交織而成的十八界(指一切生命現象及活動)等等運作運行都完全停止了、止息了、熄滅了。Mahanama 寫:入無餘涅槃就是滅盡十八界,這樣的論述是否正確?
唯有讓無常、苦、變易之法的生命流轉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今生命終之後其他的生命現象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對生命的存續一切愛盡、無欲、滅盡、涅槃。這才是佛陀的教法,才能讓痛苦煩惱徹底斷除。
佛陀與諸大阿羅漢依緣起緣滅法斷除了生死流轉,今生命終時入無餘涅槃:五蘊止息、五受陰熄滅、生命澈底熄滅,任何的存在或一切時空裡再也找不到他們,永滅!
Re: 入無餘涅槃者滅盡十八界?
捨離,離欲,煩惱盡,寂靜.Dogbert 寫:那麼阿羅漢還沒死之前捨不捨離?離不離欲?煩不煩惱?寂不寂靜呢?
有個人在陸地上手划腳划的忙著說我要淹死了. 我喘不過氣了.
拼命的划阿划著.
有個路人走過來說:你在忙碌甚麼?
那個人回答:你沒看到我快要淹死了嗎?你怎麼不救我.
路人說:聽我的話.把手腳停下來,別再划了.這樣你就得救了.
那個人答:我一停止就會淹死了.我才不相信
路人說:886~
Re: 入無餘涅槃者滅盡十八界?
阿羅漢並非直接證得涅槃,他們的感官與苦、樂、不苦不樂受尚未一切時滅永盡無餘,即使是佛陀,在成等正覺之後,還是能看、能聽、能感受苦樂。阿羅漢只是見到法必將涅槃,見到了自己眼識於色不愛樂、染著,不愛樂、染著者,不依於識,不觸、不著、不取,所以也見到自己的生命現象不再有因緣繼續輪迴五道;不再有未來世的眼能視、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嚐、身能觸、意能知;不承受下一生苦、樂、不苦不樂的苦惱。如實知這一切就叫做見法涅槃。Dogbert 寫:那麼阿羅漢還沒死之前捨不捨離?離不離欲?煩不煩惱?寂不寂靜呢?
(阿羅漢只是見法涅槃:現生中已見到並體會到無餘涅槃,然而他們的感官與苦、樂、不苦不樂受尚未一切時滅永盡無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