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不一定苦, 執常纔為苦, 這樣說對嗎?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7-02-08, 23:50

雜阿含(五六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睒彌國瞿師羅園。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有異婆羅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尊者阿難。何故於沙門瞿曇所修梵行

尊者阿難語婆羅門。為斷故

復問。尊者何所斷

答言。斷愛

復問。尊者阿難。何所依而得斷愛

答言。婆羅門。依於欲而斷愛

復問。尊者阿難。豈非無邊際

答言。婆羅門。非無邊際。如是有邊際。非無邊際

復問。尊者阿難。云何有邊際。非無邊際

答言。婆羅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羅門。於意云何。汝先有欲來詣精舍不

婆羅門答言。如是。阿難

如是。婆羅門。來至精舍已。彼欲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難。彼精進.方便.籌量。來詣精舍

復問。至精舍已。彼精進.方便.籌量息不

答言。如是。尊者阿難

復語婆羅門。如是。婆婆羅門。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四如意足。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斷憂悲。何等為四。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如是。聖弟子修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斷愛。愛斷已。彼欲亦息。修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斷行成就。依離.依無欲.依出要.依滅.向於捨。乃至愛盡。愛盡已。思惟則息。婆羅門。於意云何。此非邊際耶

婆羅門言。尊者阿難。此是邊際。非不邊際

爾時。婆羅門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
經文實際上是說要以欲斷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末學上文說以欲止欲(欲愛),只是第一步驟的第一階段而已
斷欲愛是三果聖者了,斷色愛與斷無色愛是阿羅漢聖者了
因此實際討論修行內容時大概可以先暫時不用去討論後面這些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flyintothespace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7-01-23, 08:00

文章 flyintothespace » 2007-02-09, 00:46

Honesty 寫:雜阿含(五六一)

....復問。尊者阿難。何所依而得斷愛

答言。婆羅門。依於欲而斷愛

復問。尊者阿難。豈非無邊際

答言。婆羅門。非無邊際。如是有邊際。非無邊際

....
爾時。婆羅門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
經文實際上是說要以欲斷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末學上文說以欲止欲(欲愛),只是第一步驟的第一階段而已
斷欲愛是三果聖者了,斷色愛與斷無色愛是阿羅漢聖者了
因此實際討論修行內容時大概可以先暫時不用去討論後面這些
依於欲而斷愛...."依"應是"就"或"從"的意思, 無欲則無斷可言, 因欲而有所心行, 因聞法或自覺而生智, 斷往昔該愛欲之根源, 故"從"該欲愛而解脫之。

"以欲止欲"乃是觀機逗教的方便法門, 若行者已然知此為方便而已, 將關係到悟道的遲與速, 故有劫數不定之說。

愛較欲為輕薄, 三界貪愛, 根本在於先立了一個自我位(凸)而不自知, 又在三界法塵上立了一個對立位(凹), 心貪愛則行勢生而凹凸成一, 復而執此過往之一為有.........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頭像
flyintothespace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7-01-23, 08:00

文章 flyintothespace » 2007-02-09, 00:56

補充說明: "愛"偏向精神層面, "欲"則偏向生理層面。
"愛較欲為輕薄"指的是就昇華而言(微細而較難察覺)。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7-02-09, 02:23

Honesty法友所引的《雜阿含(五六一)》確實是一篇很對機的經文。經文內容也象法友說的是很簡單、很初步的對于“欲如意足”的一個解釋。

據末學所知,“欲如意足”是要勤加修習的,應該有專門的修法,就象“四念處”法門一樣。不知道這裏的法友有沒有知道具體修法的? :roll:

頭像
flyintothespace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7-01-23, 08:00

文章 flyintothespace » 2007-02-09, 08:46

人生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這是常識, 貪婪也是宗教所對治的心病之一。
南傳佛教的重點在於斷苦得清涼的寂滅樂。
北傳佛教的重點在於從無我中發願去利益眾生。
無我則空, 心無罣礙, 則南北教同。
貪愛如意, 心上繫苦, 則南北共棄。
回頭是岸。

頭像
fs92004
文章: 277
註冊時間: 2006-08-18, 08:00

文章 fs92004 » 2007-02-09, 21:44

色無常,意無常,欲無常.無常即無我非我所
如意到底是如了誰的意呢?

頭像
fs92004
文章: 277
註冊時間: 2006-08-18, 08:00

文章 fs92004 » 2007-02-09, 22:33

欲愛,色愛,無色愛
像是在逃難.
見到欲的過失.棄欲離過失,欣色界.
有色是苦.欣無色.
入無色空無邊處定.報盡還墮.
三界雖大卻無容身之處.

頭像
Anxiety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7-01-05, 08:00

文章 Anxiety » 2007-02-09, 23:43

看師兄們的回應, 頭都大了, 可仍然不清楚到底誰贊成主題誰反對, 更不用說為何贊成為何反對... 8O

各位可否再直白一些? 謝謝!

頭像
flyintothespace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7-01-23, 08:00

文章 flyintothespace » 2007-02-10, 01:15

"無常不一定苦, 執常纔為苦, 這樣說對嗎?"

#未聞道之前:

不知無常而執樂有常者, 苦多於樂, 苦份則隨年歲增長而增多, 因其求不得樂之苦增多故, 因其自欺常樂之力漸衰故。

不知無常而執苦有常者, 苦多於樂, 苦份則隨年歲增長而減少, 因其求不得苦之苦減少故, 因其自欺常苦之力漸衰故。

#聞道之後, 見道之前:

知無常而常觀照有常之惑者, 執常之苦漸離, 離常之樂漸生, 其力未充, 身心尚未曾全然契入法性, 則苦樂皆有, 層次不一。

#見道之後:

曾證苦樂無常而樂常而空者, 見惑之根已斷, 身心復染世塵而執, 然其生死煩惱將了有期, 身心暢快而苦少樂多, 之後心行, 非可妄測。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0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7-02-10, 08:50

Anxiety 寫:看師兄們的回應, 頭都大了, 可仍然不清楚到底誰贊成主題誰反對, 更不用說為何贊成為何反對... 8O

各位可否再直白一些? 謝謝!
世事無常,即使像佛陀生病時身苦心不苦,那還是有個身苦不是嗎?

法友不妨從四聖諦的方向去思考,苦的內容(苦聖諦)是什麼?苦升起的原因(苦集聖諦)是什麼?問題的答案就很清楚了。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