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頁 (共 2 頁)

Re: 止息苦等於止息五蘊嗎?

發表於 : 2007-01-13, 22:46
lioust88
雜阿含406經—盲龜浮木經,本經敘說佛陀用「盲龜浮木」比喻凡夫漂流五趣,人身難得,應當把握機會,依「四聖諦」法修行解脫。
雜阿含014經︰世尊告訴比丘,於五受陰之味、患、離應隨順覺,並以智慧如實見。
綜合以上二經,末學認為,離是因味、患,反之,若無味、無患,則無離的問題;人身難得,即是人之五蘊難得,因此,不應排斥五蘊,五蘊本是中性,要離的是愛、取、有。
功能正常的冰箱保存食物,若冰箱內,部份食物發臭,要捨棄的是已發臭的食物,而非冰箱,若食物發臭就丟棄冰箱,反將發臭的食物保留下來,這是不智的;待沒有食物須要保存的時候,冰箱自然就捨棄不用了。
修解脫道須透過五蘊運作,努力離五蘊之味、患,親身證悟五蘊無我,轉無明為明,斷愛、取、有,五蘊就自然不受後有,不會再有另一世的五蘊聚集了。
渡河到彼岸,須以船為工具,渡何途中,致力於實行正確的渡河方法,不要想如何捨棄船,渡何途中妄想捨棄船,這是不智的,既到彼岸,船就自然捨棄了。

止息五蘊????? - 解行並進

發表於 : 2007-01-27, 13:01
sumedha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六
攝事分中契經事行擇攝第一之二

何所取。謂五取蘊。誰能取。謂四取。云何而取。謂四識住。

由此可知:

因為: 四取 ~ 用 ~ 四識住的方法 ~ 去取 ~ 五取蘊

所以: 止息五蘊 卽表示 --- 識無所住 ---- 識不住色受想行

再者 --- 四食斷則五蘊斷

光說"五蘊無我"無從下手 ......

Re: 止息苦等於止息五蘊嗎?

發表於 : 2007-01-27, 15:56
wolfgang
metta 寫:佛陀以他無礙的智慧,講法用詞也是很恰當的。經中除了講對五蘊生厭離,有止息五蘊的說法嗎? 如果沒有,為什麼?
此身是(五蘊身),
所謂觀五蘊,就是要人懂得(觀自己)

禪定重點:觀(自己)
技巧:(腦子不浮動)+(目標專一)

Re: 止息五蘊????? - 解行並進

發表於 : 2007-01-28, 11:05
fs92004
sumedha 寫: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六
光說"五蘊無我"無從下手 ......
那是你不懂才無從下手.這壇子上各各都清楚知道怎麼下手. :)

發表於 : 2007-01-28, 14:21
sumedha
雜阿含經卷第十四(346)

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