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大德
北傳佛教在出家受十戒所問十三遮難
一邊罪難 二污尼淨行難 三賊心受戒難 四破內外道難 五黃門難 六殺父難
七殺母難 八殺阿羅漢 九破僧難 十惡心出佛身血難 十一非人難 十二畜生難十三 二根難
因為末學已經有問過戒律道場的出家眾有關出家相關事宜
故才會將我疑慮來請教南傳的大德們
末學學淺 若有困擾大眾 望請原諒
再者北傳規定未受具戒者不可閱律藏
所以我不知道律藏戒條如何?
失戒不可悔?
Re: 你有查過戒典如四分律、五分律或南傳律,知道出家時,戒師到
北傳規定?那麼你知道佛陀有這樣規定嗎?
不讀律藏,你怎麼會知道別人說戒律資料對不對呢?
今天可以將所有你想知道戒律問題都答覆讓你知道,但問題是你求法卻少了一份探索之心、求真之心,更少了一份思辨的力量。這樣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不讀律藏,你怎麼會知道別人說戒律資料對不對呢?
今天可以將所有你想知道戒律問題都答覆讓你知道,但問題是你求法卻少了一份探索之心、求真之心,更少了一份思辨的力量。這樣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Re: 你有查過戒典如四分律、五分律或南傳律,知道出家時,戒師到
搞了老半天,法友會問這種問題,還是老問題:“法友你受到「像法」的毒害,餘毒未清啊!“adan 寫:希拉大德
北傳佛教在出家受十戒所問十三遮難
一邊罪難 ?
所謂的「邊罪」在律典中是指:"曾經出過家受過具足戒,然後破了「殺盜淫妄」(四波羅夷(斷頭)罪),而被驅出僧團,這樣子的人日後都不得再度出家。“
事實上,出家後還會破這四種戒行,那比持守五戒的在家眾戒行還差與一般不持戒的俗人一樣,那被驅出僧團是理所當然的事。
僧團男眾一般出家後,如果沒有破“殺盜淫妄“這四種重大戒行(這是出家眾戒行的最低底限),一般想還俗的人,還俗後,還可以再度出家,來來回回,最多可以七次。但如果是被驅出僧團,所謂犯邊罪的人,就不能再度出家了。僧團女眾則只有一次出家的機會,自己想還俗或犯邊罪被逐出,日後都不得出家。
那本「像法」的偽經「佛說優婆五戒相經」就說是依僧戒偽造的在家戒經,然後,一盲引眾盲,又有後人為其作註釋,亂寫亂編,猜測你應該是讀到這本偽經的註釋:「佛說優婆五戒相經箋要」,裏頭寫到所謂在家眾的「邊罪」:「殺戒以五緣成不可悔。一是人。(謂所殺者人。非畜生等。)二人想。(謂意在殺人。)三殺心。四興方便。五前人命斷。今之自作。教人。遣使。皆是以殺心而興方便。故奪彼命時。犯不可悔罪也。不可悔者。初受優婆塞戒之時。說三歸竟。即得無作戒體。今犯殺人之罪。則失無作戒體。不復成優婆塞。故不可作法懺悔也。既不可悔。則永棄佛海邊外。名為邊罪。不可更受五戒。亦不得受一日一夜八關齋戒。亦不得受沙彌戒及比丘戒。亦不得受菩薩大戒。惟得依大乘法修取相懺。見好相已。方許受菩薩戒。亦許重受具戒。十戒。八戒及五戒等。爾時破戒之罪。雖由取相懺滅。不墮三塗。然其世間性罪仍在。故至因緣會遇之時。仍須酬償夙債。除入涅槃或生西方。乃能脫之。不受報耳。可不戒乎。」就是這本註釋亂寫亂編,讓問題與誤解變得更加嚴重。真是亂七八糟的。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這本書考其內容是彷造僧戒所寫的「像法偽經」,後人不辨其偽,然後,又有後人再幫這本偽經作註,有部份內容自己亂想亂引申又亂寫,後人讀經怕看不懂又找這本註釋來讀,錯誤的資訊就積累得更多了。
真糟,希望其他法友也能從這些事情得些警剔,「像法」是很可怕的,「正法」就是因「像法」出現而消滅,「像法」有多可怕,就是這麼可怕。
Re: 你有查過戒典如四分律、五分律或南傳律,知道出家時,戒師到
法友,如果從來就沒有出家過,就沒有“邊罪“的問題。
本自湛然法友:
在討論主題開題裏,提到擔心邊界的問題,已釋疑如上。復次,如果又擔心授戒的和尚,不能明辨「邊罪」之原義而問遮難後,誤拒戒子於僧門之外。這對想要出家的人似乎是一大打擊,可是,從出家應該先行準備好的兩大出家重要因緣的角度來說,卻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如果授戒的和尚,無法明辨「邊罪」之出家原義,那也表示他日後無法、或缺乏正確教戒的能力,那麼不跟此位授戒和尚出家反倒是好事一件。這種事是真的發生過,僧門之中有人誤判,但也有人真正瞭解“邊罪“原義,這兩者之間就不難看出辨戒能力的良窳高下之分。(註)
註:
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59/59-16.htm
律學問題--釋昭慧
在討論主題開題裏,提到擔心邊界的問題,已釋疑如上。復次,如果又擔心授戒的和尚,不能明辨「邊罪」之原義而問遮難後,誤拒戒子於僧門之外。這對想要出家的人似乎是一大打擊,可是,從出家應該先行準備好的兩大出家重要因緣的角度來說,卻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如果授戒的和尚,無法明辨「邊罪」之出家原義,那也表示他日後無法、或缺乏正確教戒的能力,那麼不跟此位授戒和尚出家反倒是好事一件。這種事是真的發生過,僧門之中有人誤判,但也有人真正瞭解“邊罪“原義,這兩者之間就不難看出辨戒能力的良窳高下之分。(註)
註:
http://www.awker.com/hongshi/mag/59/59-16.htm
律學問題--釋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