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此經的巴利字未必就真是TANHA,不過對自己的理解有些幫助leeyc2 寫:註.目前為止,個人所看到對[1.渴愛~2取]較簡單的描述是1.SEEKING DELIGHT IN FORM..2.DELIGHT IN FORM.. IS CLINGING 應該是雜阿含65經SN.22.5供參考,也請多指教
四聖諦
無常是苦可參考:
《別譯雜阿含三三○經》
:「佛復問言。色若無常。為當是苦。為非苦乎。比丘對曰。無常故苦。佛復告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於此法中。賢聖弟子計有我及我所不。比丘對曰。不也世尊。佛復告曰。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為無常乎。比丘對曰。斯皆無常。佛復問言。若是無常為是苦耶為非苦耶。比丘對曰。無常故苦。佛又問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賢聖弟子寧計是中我我所不。比丘對曰。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無常故即無我。若無有我則無我所。如是知實正慧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若有是色乃至少時。過去未來現在。若內若外若近若遠。此盡無我及以我所。如是稱實正見所見。若受想若行若識。若多若少若內若外若近若遠。過去未來現在。都無有我亦無我所。如實知見。賢聖弟子見是事已。即名多聞。於色厭惡。受想行識亦生厭惡。以厭惡故得離欲。得離欲故則解脫。得解脫故則解脫知見。若得解脫知見。即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佛說是時。四十波利蛇迦比丘。不受後有心得解脫。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七:
「如契經說。無常故苦。」
《五事毘婆沙論》分別色品:
「何謂三苦。一者苦苦。二者壞苦。三者行苦。若諸苦受由苦苦故。說名為苦。若諸樂受由壞苦故。說名為苦。若諸不苦不樂受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如契經說。無常故苦。應知彼經有此理趣。」
《別譯雜阿含三三○經》
:「佛復問言。色若無常。為當是苦。為非苦乎。比丘對曰。無常故苦。佛復告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於此法中。賢聖弟子計有我及我所不。比丘對曰。不也世尊。佛復告曰。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為無常乎。比丘對曰。斯皆無常。佛復問言。若是無常為是苦耶為非苦耶。比丘對曰。無常故苦。佛又問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賢聖弟子寧計是中我我所不。比丘對曰。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無常故即無我。若無有我則無我所。如是知實正慧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若有是色乃至少時。過去未來現在。若內若外若近若遠。此盡無我及以我所。如是稱實正見所見。若受想若行若識。若多若少若內若外若近若遠。過去未來現在。都無有我亦無我所。如實知見。賢聖弟子見是事已。即名多聞。於色厭惡。受想行識亦生厭惡。以厭惡故得離欲。得離欲故則解脫。得解脫故則解脫知見。若得解脫知見。即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佛說是時。四十波利蛇迦比丘。不受後有心得解脫。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中世第一法納息第一之七:
「如契經說。無常故苦。」
《五事毘婆沙論》分別色品:
「何謂三苦。一者苦苦。二者壞苦。三者行苦。若諸苦受由苦苦故。說名為苦。若諸樂受由壞苦故。說名為苦。若諸不苦不樂受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如契經說。無常故苦。應知彼經有此理趣。」
對「苦」的實際意義,必須針對不同的經文開示,而作清晰地劃分。像上篇經文的「苦」,它的實際含義應是指「不圓滿」。「無常故苦」與「無常是苦」,差之一字,差之千里。因為「五蘊」具有「無常」的特質,因為「無常」的緣故,所以便顯得「不圓滿」(無法於不圓滿之物,獲得滿足),因為「無常」所以「無特定可被認為是主宰之物」。這就是此經想表達的「無常故苦」、「無常故,即無我」。BBCALL 寫:無常是苦可參考:
《別譯雜阿含三三○經》
:「佛復問言。色若無常。為當是苦。為非苦乎。比丘對曰。無常故苦。佛復告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於此法中。賢聖弟子計有我及我所不。比丘對曰。不也世尊。佛復告曰。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為無常乎。比丘對曰。斯皆無常。佛復問言。若是無常為是苦耶為非苦耶。比丘對曰。無常故苦。佛又問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賢聖弟子寧計是中我我所不。比丘對曰。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無常故即無我。若無有我則無我所。如是知實正慧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若有是色乃至少時。過去未來現在。若內若外若近若遠。此盡無我及以我所。如是稱實正見所見。若受想若行若識。若多若少若內若外若近若遠。過去未來現在。都無有我亦無我所。如實知見。賢聖弟子見是事已。即名多聞。於色厭惡。受想行識亦生厭惡。以厭惡故得離欲。得離欲故則解脫。得解脫故則解脫知見。若得解脫知見。即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佛說是時。四十波利蛇迦比丘。不受後有心得解脫。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但是,「轉法輪經」中的所說的「苦」,則是指向「心理層面」的「苦」,尤其是因為「執取五蘊」所造成的「苦」。但是為什麼會「執取五蘊」呢?關鍵還是在於「不正見」五蘊的本質是「無常」,因為不正見五蘊,所以才會執取五蘊,「苦」因此而得以積累形成。所以培養「正見」,是「滅苦」的要領。
最近剛好閱讀的資料,談到「苦」的巴利文原義,想到不同的經文在講「苦」的時候,其含義的確是有所不同。總之,要針對經文本身作全盤的瞭解與思辨。
想請教大家三苦的名目BBCALL 寫: 「何謂三苦。一者苦苦。二者壞苦。三者行苦。」
甲.漢譯阿含部
1.長阿含卷八:有三法。謂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
2.大集法門經 (卷1) 復次三苦。是佛所說。謂輪迴苦苦苦壞
3.佛說五蘊皆空經 義淨譯 (佛言。色既無常)。此即是苦。或苦苦。壞苦。行苦 (註 這一段比較經雜含34經 22:59正好是多出的一段)
乙.相應部除了 :1.SN38.14 2.SN45.165(都沒有解釋喔)還有哪些地方呢? >>而另幾部尼柯耶在哪裡有呢?(知道請貼一下,謝謝!)
丙 律部 :查了一陣子主要的漢譯律典,到目前我還找不到有三苦的名目!
>>>漢譯阿含經出現三苦的次數並不多,而大多數人對三苦都耳熟能詳(勝於四聖諦),不知道原因在哪?
ps我知道除了大乘外,似乎其他宗教也有講三苦的,不過內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