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施功德分別論」
- walnutmouse
- 文章: 50
-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佈施功德分別論」
可否請希拉法友告知出處peacecila 寫:雜阿含提到布施的施與受之間,有所謂的「佈施功德分別論
謝謝
也請教諸法友對以下經文中所描述的布施的看法
【雜阿含六○四經】
......時王右顧王子,白上座曰:「除我庫藏之物,餘一切物,閻浮提夫人、婇女、諸臣眷屬、及我拘那羅子,皆悉布施賢聖眾僧。」唱令國界集諸五眾,而說偈曰:
除王庫藏物 夫人及婇金 臣民一切眾 布施賢聖僧 我身及王子 亦復悉捨與
......施僧衣已,復以三衣并四億萬兩珍寶嚫五部眾,嚫願已,復以四十億萬兩珍寶,贖取閻浮提宮人婇女,及太子群臣。阿育王所作功德,無量如是。
Re: 「佈施功德分別論」
不好意思,我剛才也花時間瀏覽過了,在雜阿含經裏頭沒找到。應該是我記錯了。這個觀念應該是出自中阿含單經譯本「分別布施經」:walnutmouse 寫:可否請希拉法友告知出處,謝謝
「阿難有十四種較量布施。…(詳細請見經文)
復次阿難。當知有四種布施清淨。…(詳細請見經文)」
但是,佈施功德「較量」的觀念,其基礎應該是在「雜阿含」經的年代就已經建立,譬如:
雜阿含經九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聞瞿曇說言。唯應施我。不應施餘人。施我得大果。非施餘人而得大果。應施我弟子。不應施餘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云何。瞿曇。作是語者。為實說耶。非為謗毀瞿曇乎。為如說說.如法說耶.法次法說。不為餘人以同法來訶責耶
佛告婆羅門。彼如是說者。謗毀我耳。非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不致他人來以同法呵責。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說。應施於我。不應施餘。施我得大果報。非施餘人得大果報。應施我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然。婆羅門。我作如是說者。作二種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婆羅門乃至士夫。以洗器餘食著於淨地。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我說斯等亦入福門。況復施人。婆羅門。然我復說。施持戒者得果報。不同犯戒
生聞婆羅門白佛言。如是。瞿曇。我亦如是說。施持戒者得大果報。非施犯戒……
ps:這經提到「施持戒者得果報。不同犯戒。」
==========================================================
又譬如雜阿含(六六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若最勝施者。謂法施。最勝愛語者。謂善男子樂聞。應時說法。行利最勝者。諸不信者能令入信。建立於信。立戒者以淨戒。慳者以施。惡智者以正智令入建立。同利最勝者。謂阿羅漢以阿羅漢.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須陀洹以須陀洹.淨戒者以淨而授於彼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s:這經提到「法施」最上,「佛陀」與僧眾在世的時候,最常做到的就是「法施」。
=============================================================
又譬如雜阿含一二三三:
…
佛告波斯匿王。彼摩訶男過去世時。遇多迦羅尸棄辟支佛。施一飯食。非淨信心。不恭敬與。不自手與。施後變悔。言。此飯食自可供給我諸僕使。無辜持用。施於沙門。由是施福。七反往生三十三天。七反生此舍衛國中最勝族姓。最富錢財。以彼施辟支佛時。不淨信心。不手自與。不恭敬與。施後隨悔故。在所生處。雖得財富。猶故受用麤衣.麤食.麤弊臥具.屋舍.車乘。初不嘗得上妙色.聲.香.味.觸。以自安身
復次。大王。時。彼摩訶男長者殺其異母兄。取其財物。緣斯罪故。經百千歲。墮地獄中。彼餘罪報生舍衛國。七反受身。常以無子。財沒入王家。大王。摩訶男長者今此壽終。過去施報盡。於此身。以彼慳貪。於財放逸。因造過惡。於此命終已。墮地獄受極苦惱…
ps:雜阿含經典內提到有兩位「摩訶男」,一者「釋氏摩訶男」,是初果聖人,佛陀有親戚上的關係。另一位則是舍衛城的首富「摩訶男」。舍衛城首富「摩訶男」過去生曾佈施過「辟支佛」,但因佈施得不是很情願,不恭敬佈施,再加上小氣所以事後又覺得後悔。這是一種心態的養成傾向,後來雖有福報,但因自己小氣成性,所以也捨不得讓自己享受。這種「有錢的窮人」,現代也不難看到。但舍衛城首富「摩訶男」後來下地獄,則是因為過去生太過於貪財,殺害異母兄長,取得兄長的財物,因殺生而得地獄果報。這又是過分「貪心」惹的禍。因為有錢但錢財得來不正,生活也不容易過得安穩。這在現代社會也很常見。
==========================================================
不難從雜阿含這三篇經文而觀察到,「佈施較量功德」的觀念雛形是很早就建立的事,也比較符合現實,現代也不乏實例,也許是「中阿含經年代」,已經將其中的觀念整理出來再加上潤飾成經。觀察這種佈施的心態與日後所造成的影響,必須瞭解這些故事中的當事人,其心理深層傾向,探索他們的心態,可以從中學得不少的啟發。
至於,有關於阿育王的問題:
1、阿育王的年代是佛滅後的事,當然不可能是佛說的經文,個人對這一點沒有什麼疑問。
2、阿育王雖然佈施了自己的兒子,但是晚年的時候,最後卻被自己的兒子「囚禁」起來,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但從這個故事不難瞭解,不是自己想佈施什麼就可以佈施什麼,要考慮「人怨」的問題。這種佈施的方式,中國的某位皇帝,也曾做過。他佈施了己身予僧團數次,但每次都累得臣民額外捐錢將「皇帝」贖回來,不將「皇帝」贖回來又不行,不表示出「忠心」,只怕有殺生大禍。但「贖身」要花錢,這錢又從何處來呢?說穿了,不外乎---「民脂民膏」,這說要不惹「民怨」才真是奇怪了。
Re: 「佈施功德分別論」
解決的方法一樣,最後還是花錢將他們都贖回來,雜阿經604:「時。王語沙彌言。我因汝等施僧衣。施僧衣已。復以三衣并四億萬兩珍寶。嚫五部眾。嚫願已。復以四十億萬兩珍寶。贖取閻浮提宮人.婇女。及太子.群臣。」peacecila 寫: 2、阿育王雖然佈施了自己的兒子,但是晚年的時候,最後卻被自己的兒子「囚禁」起來,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但從這個故事不難瞭解,不是自己想佈施什麼就可以佈施什麼,要考慮「人怨」的問題。這種佈施的方式,中國的某位皇帝,也曾做過。他佈施了己身予僧團數次,但每次都累得臣民額外捐錢將「皇帝」贖回來,不將「皇帝」贖回來又不行,不表示出「忠心」,只怕有殺生大禍。但「贖身」要花錢,這錢又從何處來呢?說穿了,不外乎---「民脂民膏」,這說要不惹「民怨」才真是奇怪了。
不過,這經最後的結尾,錯得更離譜,因為「僧團是不受珍寶」。僧團可以接受的「佈施品」,自有其嚴格規範的界線,僅只於「食行住行」四事供養,而且也不是說愈多愈好,這是觀念上必須瞭解的,因為有些東西,僧團不儲存,也沒有儲存的習慣,「儲存」是俗人才有的生活習慣。女人當然不可以收。在律典中,沒看過僧人接受「女人」這樣子的佈施品。
這篇經文的記載如果屬實,裏面有些問題就很嚴重了。就是說,在阿育王的時代,當時的某些僧團,其行為與觀念,已經錯得十分離譜。阿育王當時信仰的未必是「佛陀」所傳承的「聲聞僧團」。
雜阿含裏頭的「阿育王」篇章,據說是混進來的。阿育王之子繼位不久後,便開始毀佛滅僧,猜測可能是看到父親怪異的宗教行徑,而對佛教有了不好的印象。真正的「聲聞僧團」,只怕在那時也一同受到了「池魚之秧」。
對於佈施的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福報,這在南北傳經典都有提到,也有把佈施哪些對象所獲得的福報多寡做了一個「排名」。而讓我感到興趣的不是福報多寡,而是是這個「排名」,因為這代表佛陀對這些人所肯定的程度。
在北傳《中阿含瞿曇彌經》的順序是:如來、緣覺、阿羅漢、向阿羅漢、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離欲外仙人、精進人、不精進人、畜生。
在南傳《中部施分別經》的順序是:如來、緣覺、阿羅漢、向阿羅漢、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外學諸欲離貪者、具戒凡夫、惡戒凡夫、畜生。
我們可以看到,北傳的「離欲外仙人」,與南傳的「外學諸欲離貪者」,其實指的就是能離欲的外道,佛陀對這些人的肯定程度還大於持戒、精進的人。也就是說,即使是個持戒、精進的佛弟子,若是無法離五欲,那是連能離欲的外道都不如。
撇開其他宗教不談,對於佛教界某些我們無法認同其部分知見的人,或許在這方面會有所批評,但是也不要忘了看看這兩篇經文,才會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畢竟學習佛法最後還是要反應在修證的結果上。
在北傳《中阿含瞿曇彌經》的順序是:如來、緣覺、阿羅漢、向阿羅漢、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離欲外仙人、精進人、不精進人、畜生。
在南傳《中部施分別經》的順序是:如來、緣覺、阿羅漢、向阿羅漢、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外學諸欲離貪者、具戒凡夫、惡戒凡夫、畜生。
我們可以看到,北傳的「離欲外仙人」,與南傳的「外學諸欲離貪者」,其實指的就是能離欲的外道,佛陀對這些人的肯定程度還大於持戒、精進的人。也就是說,即使是個持戒、精進的佛弟子,若是無法離五欲,那是連能離欲的外道都不如。
撇開其他宗教不談,對於佛教界某些我們無法認同其部分知見的人,或許在這方面會有所批評,但是也不要忘了看看這兩篇經文,才會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畢竟學習佛法最後還是要反應在修證的結果上。
最後由 Dogbert 於 2005-06-07, 23:19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去分析一下這個排名,當中會有爭議的一項排名,應該是所謂的具戒凡夫,末學認為,其實具戒凡夫應該要排除持守五戒的正信居士,只能大概的代表懂得持守某些禁戒的一般民眾,所以北傳中阿含經翻譯成精進者是很貼切,應該也算是符合原意,更能免除誤會。Dogbert 寫: 如來、緣覺、阿羅漢、向阿羅漢、阿那含、向阿那含、斯陀含、向斯陀含、須陀洹、向須陀洹、外學諸欲離貪者、具戒凡夫、惡戒凡夫、畜生。
我們可以看到,北傳的「離欲外仙人」,與南傳的「外學諸欲離貪者」,其實指的就是能離欲的外道,佛陀對這些人的肯定程度還大於持戒、精進的人。也就是說,即使是個持戒、精進的佛弟子,若是無法離五欲,那是連能離欲的外道都不如。
末學這樣主張的理由是:在正法住世的時代,初果向應該沒有那麼稀有,那個時代專門障礙正見的邪見尚不存在與普及,正法僧團依然住世,通常會願意去持守五戒的正信居士,其實已經都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維之後的初果向行者了,那個時代與現代的知見環境差異甚大,所以因為知見環境的因緣變遷,行為順序上的判斷的標準也可能會有些落差,所以在分析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點。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先看看以下雜阿含經文,在同樣討論佈施功德的經文中,佛陀怎樣定義持戒者。Dogbert 寫: 您說「懂得持守某些禁戒的一般民眾」算是具戒凡夫,問題是懂得持守"某些"禁戒的一般民眾根本是「戒不具足」了,這樣稱得上是具戒凡夫嗎?經文不能這樣隨便解釋吧?
雜阿含卷4 (九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聞瞿曇說言。唯應施我。不應施餘人。施我得大果。非施餘人而得大果。應施我弟子。不應施餘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云何。瞿曇。作是語者。為實說耶。非為謗毀瞿曇乎。為如說說.如法說耶.法次法說。不為餘人以同法來訶責耶
佛告婆羅門。彼如是說者。謗毀我耳。非如說說.如法說。法次法說。不致他人來以同法呵責。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說。應施於我。不應施餘。施我得大果報。非施餘人得大果報。應施我弟子。施我弟子得大果報。非施餘弟子得大果報。然。婆羅門。我作如是說者。作二種障。障施者施.障受者利。婆羅門乃至士夫。以洗器餘食著於淨地。令彼處眾生即得利樂。我說斯等亦入福門。況復施人。婆羅門。然我復說。施持戒者得果報。不同犯戒生聞婆羅門白佛言。如是。瞿曇。我亦如是說。施持戒者得大果報。非施犯戒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若黑若有白 若赤若有色
犁雜及金色 純黃及鴿色
若黑若有白 若赤若有色
犁雜及金色 純黃及鴿色
如是等牸牛 牛犢姝好者
丁壯力具足 調善行捷疾
但使堪運重 不問本生色
人亦復如是 各隨彼彼生
剎利婆羅門 毘舍首陀羅
旃陀羅下賤 所生悉不同
但使持淨戒 離重擔煩惱
純一修梵行 漏盡阿羅漢
於世間善逝 施彼得大果
愚者無智慧 未嘗聞正法
施彼無大果 不近善友故
若習善知識 如來及聲聞
清淨信善逝 根生堅固力
所住之善趣 及生大姓家
究竟般涅盤 大仙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很明顯的,以上的經文當中佛陀所說的持戒者與犯戒者,並沒有區分外道還是佛陀的弟子,就算是外道持守禁戒的也通通稱為持戒者。
所以你以南傳經文翻譯後的具戒者,來主張具戒者就一定是佛陀的五戒弟子,這很難說就是符合經意,這個部分真要討論下去,就得討論到五戒與初果向的分析,迎福村有相關的論述,有興趣者可以前往一看。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