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thljcl58
文章: 20
註冊時間: 2012-07-06, 08:00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thljcl58 » 2024-07-25, 14:44

在《相應部》的《六處書》中許多經都提到,在意識到色之後,樂或苦或不苦不樂生起,衆生未有保持正念,隨緣生起貪欲、嗔恨或無明。
而聖弟子如能保持正念,體察感受的生起,並體察由此誕生的貪欲、嗔恨或無明,彼時聖弟子作如是想:此感受隨緣生起、消失,并且是無常的,必定會消失的。
他作如是想,知其不可追,則貪欲減弱,以致消除。
事實上,這思考的還不僅如此,隨著思考時間的長短,或精力的强弱,還可更深入地回憶起緣起,分析緣起的整個複雜的相互關係過程,彼時觀“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觀諸隨緣生起的爲“緣起法”,緣起法是無常、苦、非我,非我所擁有,亦不能於緣起法外另尋自我。
這思考伴隨著體察受的生起和消失不斷地進行,但有時較爲深入,有時只是回憶部分的緣起法,這就是無時無刻的正念修習過程。
對色如此,對聲、香、味、觸、法亦是如此。
因此 ,這正念的修習是貫穿所有日常生活活動中的,而更具體的,則是經提到無論是在吃飯、走路、坐下等,都要保持正念。
當然,實際修持過程中,保持正念並不是時刻能做到,別説凡夫,即便是初果、二果的聖弟子,也難以時刻保持正念。
這是何故?
若衆生的心被貪欲影響、被嗔恨影響,則忽視了六塵的危險,而將注意力轉至六塵的吸引力和惹人厭的特性,這時他們則沒有正念,因此弟子修習過程其實初始是在提醒自己回憶佛法和反思,再度建立“正念”,減少不善法,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需要不斷努力,因此努力保持正念,其實就是“正精進”,這就是“四正勤”的修持過程。
而時刻住於“正念”之中,這其實已經是三果或四果的聖者了,經直接提到這是正念修習的成果。
三果聖者未能完全清楚五蓋,但已可以藉由“正念”消除不善法的影響,而如果去世後,在净居天會証得阿羅漢果。
實際上,相對於“法”,即“心理現象”,“五種欲望的對象”更容易於欲界的日常生活中直接感受到,而更强烈的感受會使細微的感受被忽視,這也是許多弟子在欲界獲得三果,在净居天証得四果的緣故,因爲在那裏,由“法”而導致的感受反而變得更强烈的感受了,但這其實也反映了弟子的智慧根强弱不一。
“正念”的修習是需要一個準備過程的,無論是聼法、讀經、思考法,都是爲了建立“正見”,以達到能部分理解緣起法的條件。
而有的人這麽做時還面對信心不足,疑惑,日常生活中的苦惱等,更不能靜下心來去聼法、讀經、思考法。
因此,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持戒,保持身、口、意的善行。
他們修習“止”,離不善法,使内心短暫地獲得平靜,暫時加强智慧根。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戒定慧。
並不是說修習就一定按照這個過程進行。
弟子的智慧根顯然有强有弱,貪欲、嗔恨和無明同樣有强有弱。
所以,我才說藉由“正念”修習而不依於“止”實際上是更加困難的過程,僅有少數弟子能做到。
許多講師或許有修習“止”的經驗,能講解如何修習“止”,卻未必清楚“正念”是怎麽回事。
更重要的是,就算修習有成,要向他人講解也是不易的,需要另行反思、回憶,去學習怎麽幫助他人。
這就是辟支佛存在的情況,他們並不向衆生説法,並不是他們缺乏仁慈,事實上,斷除了“嗔恨”的三果聖者已經可以持續保持仁慈了。
因此,這是佛的特別之處。
另外,有的聖弟子擅長説法,有的則極少説法。
經中有的在家弟子中的三果聖者常常教導他人,向他人説法,但也有的出家的阿羅漢極少對他人説法的情況。
無論如何,佛法能夠在世間流傳 ,不僅僅是佛陀一人的努力,其聖弟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無論是作爲榜樣,還是直接參與教育衆生,乃至後來僧團集結經、律,都是爲了衆生的福祉的緣故。
“止”的修習非佛法中獨有,而佛則更特別提到,只要世間有衆生持續修行“四念住”,法便不會衰退。
這就是著名的“當以法爲皈依處,而不皈依其他,當以自身爲島嶼,而不另尋庇護”,這當中就是著重强調要修習“四念住”。
這是佛在入滅前對阿難的囑咐,同時也是對弟子的囑咐。

小神
文章: 18
註冊時間: 2024-03-29, 16:21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小神 » 2024-08-31, 13:34

覺得在正精進的地方出的問題比較大,一般人可讀資料都是安全的「公版」
台灣四大道場網路上可查資料好像只有聖嚴法師有說:「過度精進會心浮氣躁、希望速成、急求效果,那便等於揠苗助長,所得到的必定是反效果。」

大概牽涉到的煩惱比較深,一般老師還看不太出來,所以無法糾正,還以為弟子很努力

自己剛參加完南傳禪修營
險些因為多世不當的精進情緒(已經到隨眠煩惱)整個崩潰要放棄修行
幸好有一個慧根很強的同門師兄把我拉起來

======
網路另一篇參考文/

他們往往特別「精進」努力,在我自己看來是「精進」努力的過頭了,產生了嗔恨心了。當然這個嗔恨不是嗔恨外界事物,而是嗔恨他自己善根或者叫資糧不具足。這種心態其實是很好的,但是因為他不會好好利用,改變不了自己的思維分別以及攀緣習性,結果變成壞的結果——自己生病修不下去了。

比如,自己認識的一名居士,功夫做得很好,非常「精進」努力。但是由於前期學佛的根基不紮實,再加上自己的思維分別以及攀緣心太強,一個問題問完這個、問那個,我都懷疑是不是有意拿問題去找人家攀緣。問完的結果自然不會是一樣的,這樣自己就掉進不同結果的陷阱裡面去了。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Dogbert » 2024-08-31, 21:25

小神 寫:
2024-08-31, 13:34
覺得在正精進的地方出的問題比較大,一般人可讀資料都是安全的「公版」
台灣四大道場網路上可查資料好像只有聖嚴法師有說:「過度精進會心浮氣躁、希望速成、急求效果,那便等於揠苗助長,所得到的必定是反效果。」

大概牽涉到的煩惱比較深,一般老師還看不太出來,所以無法糾正,還以為弟子很努力

自己剛參加完南傳禪修營
險些因為多世不當的精進情緒(已經到隨眠煩惱)整個崩潰要放棄修行
幸好有一個慧根很強的同門師兄把我拉起來

======
網路另一篇參考文/

他們往往特別「精進」努力,在我自己看來是「精進」努力的過頭了,產生了嗔恨心了。當然這個嗔恨不是嗔恨外界事物,而是嗔恨他自己善根或者叫資糧不具足。這種心態其實是很好的,但是因為他不會好好利用,改變不了自己的思維分別以及攀緣習性,結果變成壞的結果——自己生病修不下去了。

比如,自己認識的一名居士,功夫做得很好,非常「精進」努力。但是由於前期學佛的根基不紮實,再加上自己的思維分別以及攀緣心太強,一個問題問完這個、問那個,我都懷疑是不是有意拿問題去找人家攀緣。問完的結果自然不會是一樣的,這樣自己就掉進不同結果的陷阱裡面去了。
正精進的第一個意思是"...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如果精進反而生起更多惡、不善法,那問題就不是在精進上了。

八正道不是指有八條道路,可以只選一兩條來走,而是這唯一且神聖的道路同時具有八種特質。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是少了那些部分造成惡、不善法的生起。

小神
文章: 18
註冊時間: 2024-03-29, 16:21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小神 » 2024-08-31, 22:26

Dogbert 寫:
2024-08-31, 21:25
正精進的第一個意思是"...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如果精進反而生起更多惡、不善法,那問題就不是在精進上了。

八正道不是指有八條道路,可以只選一兩條來走,而是這唯一且神聖的道路同時具有八種特質。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是少了那些部分造成惡、不善法的生起。
用簡單話的說就是修偏了,本來以為是個人化的問題,但是查了還是有例子
分享自己的狀況是外表可能很客氣,但是內在潛意識又想獲得師長認同、別人認同
粗意識和潛意識會形成一種矛盾的狀態,外在想精進但是內在呈現一種根器不夠的現況
如果對現況非常的不甘心,無法接納就會有很大的情緒
教你的老師越厲害,對你來說反彈越大
那位提點我的年輕師兄,非常有慧根,秉性也很純潔,小時候就可以閉著眼看到自己的白骨
慢慢引導讓我了解
不管你的境界是粗是細,最重要的還是覺性智慧的培養


隆波帕默尊者法語

精進必須是正確的。(我們是應該)努力修行,但必須是正精進而非邪精進,如果精進地隨順煩惱習氣,那是不對的。比如,打坐時極力打壓自己,一直處在鬱悶、苦悶之中,這不能稱為正精進的,因為它並未削減煩惱,反而在拼命迎合煩惱,一旦可以打坐和經行很久了,又會自認為了不起,原本應該是要減少煩惱,結果卻變成(在餵養)「我很了不起」(的煩惱)。

tuziwang2020
文章: 68
註冊時間: 2017-05-25, 04:48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tuziwang2020 » 2024-09-03, 13:29

先隨喜讚歎能去密集禪修營
有些東西確實是祇有在密集禪修的的時候才會浮現出來, 有的時候問題來了, 每個人解決方式卻是不同, 有人會表示, 這些都是念頭的問題, 個人自願去和念頭打拼, 弄個你死我活, 還能怪誰, 上座有了關乎學佛的念頭, 確實不能怪精進, 去深究為什麼會有這種念頭, 為時過早, 心所是影子, 是汽車開過去的煙霧。。。。念頭多? 到人少的地方三個月, 保持清靜的生活, 念頭自然少了, 當然這衹是一種解決方法。。。所以Dogbert 可以用八正道為準繩, 説少了那些部分, 我到是覺得説少了, 反倒有些負面, 好聽一點是需要更加完善和平衡, 祇不過如何平衡,有的人需要和現在的自己和解, 有的可能需要鞭策, 有的人是絕對聽不進去逆言的, 那麼好言好語伺候著, 等人家自己的那一層殼子脫落了。。。

思考佛法的念頭和想女人的念頭在專修時的認知框架下是沒有區別旳。

臨濟説的
向裡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逢親眷殺親眷。。。
這裡的佛不僅僅是權威, 更是自己對應該如何學佛的一个固有框架, 如果能夠突破這個框架。。。。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peacecila » 2024-09-07, 16:20

入流者的框架就是四諦與八正道,因八正道而內心秩序井然、昭然若揭,受享安樂。

説實在的,一般人的意識大半時間都呈現失序的狀態,做對做錯一概不知,如緣起法所述:純大苦聚。

入流者習慣從苦的集滅狀態去證知八正道的存在,但一般學習者沒這種內觀能力,就必須從聖者所證知的結論去學習才能得知:違反八正道則苦、順從八正道得樂。

一般人最大的苦就是不知道到底在學什麼?學習呈現一概茫然無措的狀態。如果不知道該學什麼?就好好學習聖者們驗證過的八正道,因戒定慧都是從八正道開展而來。

cocoro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24-05-30, 21:26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cocoro » 2024-09-08, 10:45

小神 寫:
2024-08-31, 22:26
用簡單話的說就是修偏了,本來以為是個人化的問題,但是查了還是有例子
分享自己的狀況是外表可能很客氣,但是內在潛意識又想獲得師長認同、別人認同
粗意識和潛意識會形成一種矛盾的狀態,外在想精進但是內在呈現一種根器不夠的現況
如果對現況非常的不甘心,無法接納就會有很大的情緒
教你的老師越厲害,對你來說反彈越大
那位提點我的年輕師兄,非常有慧根,秉性也很純潔,小時候就可以閉著眼看到自己的白骨
慢慢引導讓我了解
不管你的境界是粗是細,最重要的還是覺性智慧的培養
這種想精進卻升起惡不善法又無法降伏的情況在經典裡面叫做:掉舉(屬於掉舉的範圍)

在增支部1.14經提到如同法友上面所描述的狀況:
「比丘們!我都不見其它一法,以那個,未生起的掉舉後悔生起,或已生起的掉舉後悔轉起增大、成滿,比丘們!如這心的不平息。比丘們!對心不平息者,未生起的掉舉後悔生起,連同已生起的掉舉後悔轉起增大、成滿。」(莊春江版)

明明認真修行為何會落入掉舉或是法友參考文章提到的嗔憤呢?第一個原因是"不平衡",
在增支部3.103經:相經,就是佛陀講述增上心的三個要素,開頭就說明了三要素不平衡可能會引起的問題,而其中一個就是掉舉:

比丘們!如果專修增上心的比丘只一向地作意努力相,那存在可能性:轉起心掉舉。(莊春江版)

從這裡又引出第二個原因:對善知識不熟稔

從小神法友談論"正精進"問題的文章時我就直覺地認為這比較像掉舉會出現的狀況與正精進無關,直到法友第二篇回應後我就確定法友所遇到的障礙是"掉舉"。

法友看似找到答案解決了疑問,但從回覆的文章內容來看,法友的問題其實沒有解決。

所以跟"資料都是安全的「公版」""一般老師看不出來"無關,其實是法友從錯誤的方向(以為是正精進)去找問題的解答當然找不到答案。

從各方面來看法友對於研讀經典似乎還很生疏善知識的建立還不夠全面,以至於誤把掉舉當成是自己太過"正精進"。


總的來說法友的修習方式不夠平衡,善知識不足導致修行偏差而不自知,然後又反過來怪善知識也會有問題。
建議法友:
1)認真研讀經典,思考意義(如果元亨寺或莊村江版看不懂,可以參考蕭式球版比較白話。推薦網站:靜慮林)
2)弄懂專有名詞的內容意義
3)如果要修"定",優先搞懂五蓋與戒律中不善法的定義,即使是修習出入息念入也一樣(在家人不比出家人,在家人雜務多,不先調伏雜念即使入定也會是模糊不清、心不導向解脫的定)
4)自修不行便尋找"好"(所說所講符合經典)的老師,或網路上比較有公信力的導師影片

tuziwang2020
文章: 68
註冊時間: 2017-05-25, 04:48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文章 tuziwang2020 » 2024-09-10, 13:34

好奇,是小參的時候和導師溝通的問題嗎? 一般每天都有小參的機會, 雖然短, 但是確實能夠問問題。
如果是師兄的幫助, 卻也是打破的禁語的規則了。我去過的禪修營yogi之間是不能說話的, 除非是緊急狀況。

我最後一次密集禪修的時候, 最後一兩天出問題了, 導師-一個白人, 説是可能是不乾淨的東西。
如果心神不寧胡思亂想身體出現不應該的疼痛,真的有可能是冤親債主找上了。這個時候, 四護衛禪外加
佈施加戒律就非常重要了。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