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4-06-26, 01:52

peacecila 寫:
2023-02-06, 18:12
必須先瞭解什麼是“心一境性”?其實就是“心無旁騖”,這樣就可以擴大修定的方式,也比較好理解像白骨觀、不淨觀、慈無量心一類的修法,為什麼也可以入定。更進一步理解,修定不是心止於一處或集中於一個小點,這種心止於一點的修定方法,不生智慧,用處不大
根據我的經驗,「專注一處」這個動作 並不是馬上就能做到的;而是要練很多年 才真正能做到「專注一處」,
因此在妳自己從來沒練成「專注一處」的情況下,妳不應該亂評判說:「專注一處」不能生智慧,用處不大!

佛經有說「心一境性」就是指:專一 (或 專注一處)
由此可知, 練好「專注一處」非常重要

南傳小部《大義釋》
「專一」者,是一境心、不散心、不亂意。此是「專一」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46n ... _around=30
﹋﹋﹋﹋﹋﹋﹋﹋﹋﹋﹋﹋﹋﹋﹋﹋﹋﹋﹋﹋﹋﹋﹋﹋﹋﹋﹋﹋﹋﹋﹋﹋﹋

《相應部16相應9經》
使心專注於一境。無覺無觀,入於依定所生之喜與樂之第二禪而住。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4n ... _around=30

《相應部16相應9經》莊春江譯法
心的專一性,我進入後住於無尋、無伺,定而生喜、樂的第二禪,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424.htm

從上面經文可看出,【心一境, 一境心】就是指 心必須專一, 只專注在一個目標
所以修禪定 必須是【精神集中, 全神貫注 在一個目標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4-06-26, 02:17

Lilymoon_ 寫:
2021-07-06, 18:07
慧喜禪師的方法,其實與帕奧系的方法是同一種,只是更赤裸了而已。慧喜禪師的方法最開始是使用觀想柱子形狀的息柱,後來逐漸截取,直到變成人中鼻孔下的禪相。
這個修法對於習慣碰觸的人來說,或許有忽略碰觸的便利。然而也會導致一些其他的問題,因為最開始就是使用觀想,而不去注意呼吸真實的流動。
帕奧系新一代的、不願署名,但也在教禪、有一些影響力的老師,其實更具有討論性。他們的教法,比如非常嚴格的限定不注意呼吸的碰觸,也不注意呼吸的流動,但是將注意放在人中的某一個區域之類的,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
練習「專注一處」時, 應該搞清楚這「一處」是哪裡?
丹田? 人中? 肚臍?......應該都不是

其實這「一處」是有經文 可以參考的

《雜阿含經》卷24 (616)
世尊告諸比丘:「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
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癡、不辨、不善,不取自心相 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


禪修時, 注意力應該放在「自心相」,而不是「外相」
丹田, 人中, 肚臍, 念頭....都屬於「外相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4-06-26, 02:31

日月 寫:
2021-04-19, 10:19

....有些人甚至認為根本不必管它結跏趺坐,只要端身正坐就行了!
我個人打坐的體會, 認為結跏趺坐 比較好。(半跏趺就可以)
結跏趺坐 這個姿勢 能讓人體氣場 變比較集中/結實;其他坐姿 氣會散開
雖然佛教禪修 不練氣,但人體的氣變集中,打坐會比較安定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4-06-26, 11:12

slake 寫:
2024-03-03, 13:56
OBA論壇的讀者來函(分享學法經歷):
Hi, 曾老師,
.....我之前是修行另一個非佛教的法門,集中注意力在第三眼,念咒語。執行了很多年,後來因為十多年前去學泰文一年,才對南傳佛教有了認識。但那個方法直到現在還讓我某些時候打坐時,第三眼很重不舒服,還好問題有在變好,因此個人覺得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某一點上,真的是有問題的修行方式。幸運的是,我比菩提尊者好運的多,菩提尊者說他自已有嚴重的頭痛,所以他說他在修呼吸念時是把注意力放在屁股這區,感受呼氣時產生屁股對椅子的壓力。
南傳小部《大義釋》
專一」者,是一境心、不散心、不亂意。此是「專一」。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46n ... _around=30

佛經清楚說必須「專一」
「專一」就是,心住於同一個「境」上.不能變動

很多人因為練「專注一處」而造成身心痛苦,
因此自行做出判斷, 認為「將注意力集中在一點」是有問題的修法。
因為太多人有相同的痛苦經驗,因此眾口爍金,「專注一處」被說成了 錯誤的修法
但我的經驗告訴我,專注一處」才是真正佛陀的教法。其他都是外道法。

練「專注一處」確實令精神緊蹦,這我也經歷過很長時間(10幾年),
但如果練對了,其實是可以從【精神集中 專注一處】進入境。
一旦進入境, 壓力自然解除;雖然仍保持精神集中 專注一處,但卻是輕安 毫無壓力的

《相應部21相應1經》
「爾時,世尊以神通近我,作如是言曰:『目犍連!目犍連!婆羅門!慎勿放逸。於聖默然心應樹立。於聖默然應一心。於聖默然心應專住。』友,其後我於寂靜覺與觀,內心寂靜,心專注於一境,入住於無覺無觀之定,生喜與樂之第二禪。」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4n ... _around=30

上面經文清楚說 是由心專注於一境 而進入定境
若是經由精神放鬆 沒有精神集中 而進入定境, 這不是正定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4-06-26, 12:17

cocoro 寫:
2024-06-08, 18:43

...如果有閱讀過四念處相關經文的人應該馬上就能理解了吧,這幾句的用意都與四念處的主軸精神之一有關:在(身受心法四處)時刻住立(觀察)
很多人對於修四念處有所誤解
修四念處 並不是要 心念一直住於身.受.心.法

以戒毒為例,
輔導師叫毒癮者好好思惟/認清毒品對身心的毒害, 以遠離毒品, 達到戒毒目的。
修四念處也一樣;佛陀也是要我們思惟/認清身.受.心.法的害處, 目的是為了遠離身.受.心.法

遠離身.受.心.法,即是【心無所依,無所住】
所以 達成【心無所依,無所住】, 才是修四念處的真正目的,

《長部  大念處經》
「比丘如何於身觀身而住耶?.......『我覺知全身而入息。』修習:『我覺知全身而出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入息。』修習:『我止身行而出息。』如是,或於內身之觀身而住;又於外身之觀身而住;或於內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又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尚又對於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之任何物而住

如何比丘於受觀受而住耶?諸比丘!比丘於此,若在感樂受,知:『我在感樂受。』在感苦受者,知:『我在感苦受。』...........彼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

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耶?於此,諸比丘!比丘心貪者,知:『心貪。』........彼無所依而住不執著世間任何物

比丘如何於法觀法而住耶?..........彼無所依而住不執著世間任何物
比丘如何即於五取蘊法,觀法而住耶?............彼無所依而住不執著世間任何物
比丘如何於六內外處法,觀法而住耶?............彼無所依而住不執著世間任何物
比丘如何即於七覺法,觀法而住耶?...............彼無所依而住不執著世間任何物
比丘如何即於四聖諦法,觀法而住耶?...........彼無所依著不執著世間任何物...........」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004_022

所以我的結論是:
如果有其他方法能達到【心無所依, 無所住, 不執取世間物】,其實並不一定要修四念處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4-06-26, 13:02

.
修四念處, 最終「心」必須安住在「無所依,無所住
無所依, 無所住」就是真正的「一境心

一境心」就是「自心相

《雜阿含經》卷24 (616)
世尊告諸比丘:「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
若彼比丘愚癡、不辨、不善,不取自心相 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

cocoro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24-05-30, 21:26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文章 cocoro » 2024-06-26, 18:08

天地良心 寫:
2024-06-26, 12:17

很多人對於修四念處有所誤解
修四念處 並不是要 心念一直住於身.受.心.法

遠離身.受.心.法,即是【心無所依,無所住】
所以 達成【心無所依,無所住】, 才是修四念處的真正目的,

所以我的結論是:
如果有其他方法能達到【心無所依, 無所住, 不執取世間物】,其實並不一定要修四念處
(1)每個人狀況不同,修解脫道時本來就要根據自身狀況"擇法"修行。

(2)一般人是說:修四念處,可以趣向解脫。而你:趣向解脫,是修四念出的目的。兩者所指意思根本無異,不曉得你再重複一次的意義在哪?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4-06-26, 22:56

cocoro 寫:
2024-06-26, 18:08

(2)一般人是說:修四念處,可以趣向解脫。而你:趣向解脫,是修四念出的目的。兩者所指意思根本無異,不曉得你再重複一次的意義在哪?
【趣向解脫, 不一定要修四念處】
這才是我說的

我的方法是,直接觀「自心相
前面我已說明,「自心相」=「一境心」=「心無所依, 無所住」

這個方法 只適合某些人
因為前提是要有辦法辨認自心相

若有辦法辨認「自心相」.....【觀自心相】時, 就已經是「心無所依, 無所住」
比修四念處 更快達到「心無所依,無所住」

cocoro
文章: 11
註冊時間: 2024-05-30, 21:26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文章 cocoro » 2024-06-27, 08:05

天地良心 寫:
2024-06-26, 22:56

【趣向解脫, 不一定要修四念處】
這才是我說的

我的方法是,直接觀「自心相
前面我已說明,「自心相」=「一境心」=「心無所依, 無所住」

這個方法 只適合某些人
因為前提是要有辦法辨認自心相

若有辦法辨認「自心相」.....【觀自心相】時, 就已經是「心無所依, 無所住」
比修四念處 更快達到「心無所依,無所住」
你有你的進度,他人有他人的進度,進度不同所需修行法門本就不同,這是基本邏輯。所以你提:"趣向解脫, 不一定要修四念處。"這句話本身就很多餘。

且從你的話中可以看出你沒有完全理解佛陀很常提到的四念處修行到底有多重要,任何法的修行都離不開身受心法,即是想作到"心無所以無所住"依然是從"身受心法"去評估去感悟。到頭來還是從四念處上著手,到頭來還是要看你四念處的圓滿程度。

再說了,即使你作自心相修行,那你依然在修四念處,如果你不懂其中關係那你也只是在盲修而已。


祝你修行路上一路順利!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4-06-27, 10:32

cocoro 寫:
2024-06-27, 08:05
即使你作自心相修行,那你依然在修四念處,如果你不懂其中關係那你也只是在盲修而已。
「自心相」不屬於(身,受,心,法), 不是四念處的思惟對象,
因此【觀自心相】 並不是在修四念處

【觀自心相】是一種直接切入「心無所依, 無所住」的修法
修四念處則需要走步驟:觀察→如實知如實見已→生厭離→捨棄諸有→最後達到「無所依住」

現今修四念處的學人 似乎一直停留在「觀察」, 很少提到「生厭離」與「捨棄」
修四念處 若沒有出現「厭離」與「捨棄」,根本到不了「心無所依, 無所住

《雜阿含經1》
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爲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爲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


《相應部 18相應 1經》
生厭意,於生厭意,於生厭意,於生厭意,於生厭意,於生厭意。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006_018

《相應部 第35卷101經》
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16n0006_p0106a05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