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無明火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23-11-14, 02:19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無明火 » 2023-11-27, 18:08

天地良心 寫:
2023-11-27, 01:36
《雜阿含經711》
定覺滿足已。憂滅。則捨心生。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


經文講很清楚, 一旦貪欲滅, 就會起捨心(捨覺支)
「捨」就是指:捨棄一切所執(六根.六塵)
貪憂消失的需要條件是定覺滿足。貪憂消失,捨心就生起。
貪憂滅是因,捨心生是果。
滿足因,果就出現。

捨心是自動自發生起,而不是要主動去捨棄什麼(六根.六塵),這點搞錯很嚴重,是斷滅見!
舉一例子,如果你想蘋果樹不結出果實,是否要去除蘋果樹生長果實的因?而不是拔除結出的果實?
如果沒有合適的土壤、空氣、陽光、水分等條件,蘋果樹是不是不會結出果實?
因此關鍵不在於捨什麼,而在於不執取什麼。
因不存在,果亦不存在。
天地良心 寫:
2023-11-25, 01:12
《雜阿含經240》《相應部35相應110》
我今當説所取法取法
云何所取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所取法
云何取法。謂欲貪。是名取法


能捨六根六塵 才表示已經斷貪愛
若未能捨六根六塵, 則表示貪愛猶在
1、取法=欲貪、所取法=根塵
2、上文經文只有提及取法、所取法,並沒有提及能捨、所捨法
3、滅是結果,道是原因。
4、只要原因(貪欲)消失,滅(捨心)的果是自然會發生
天地良心 寫:
2023-11-27, 01:36
【能取, 所取】就等同【我能, 我所】或簡稱【能, 所】

「貪愛」是「我能」;「六根六塵」是「我所
不論是能取能捨......都是指「我能
首先你要如實觀察貪欲,不要增添我見。你要見到事實是如何發生在當下此刻,而不是你透過大腦生起的分析知見去看事實。這一點很重要。
其實貪愛只是貪愛,事實是貪愛當中並沒有(我)這個屬性,貪愛是沒有我能、我所這個現象。
貪愛沒有我能、我所的意思是指貪愛本身是無法控制自己。
貪愛可否說:我(貪愛)不黏上所取法就不黏上所取法?不能!
貪愛本身是 "能取",意思是指貪愛生起的第一剎那就不受控地自動黏上所取法。
能取和所取法是同一時間出現的,有貪愛出現就有所取法,兩者是一對出現。
你沒有辦法控制貪愛,事實是貪愛生起的第一剎那你沒有辦法控制貪愛不黏上所取法。
你認為貪愛是可以控制是因為覺察到貪愛黏上所取法,之後再透過轉移視線、轉移注意力等打壓控制的方式分散對貪愛的注意,這種打壓控制的方式就是定力的修習,而不是慧的修習。透過打壓方式抑壓貪愛,但貪愛仍然存在於深處,貪愛並沒有消失。

貪愛是能取,貪愛不是能捨
最後由 無明火 於 2023-11-27, 19:04 編輯,總共編輯了 5 次。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3-12-07, 09:51

無明火 寫:
2023-11-27, 18:08
因此關鍵不在於捨什麼,而在於不執取什麼。
經典指名道姓指出, 必須捨眼耳鼻舌身意
所以, 捨什麼,當然很關鍵。

《相應部 第35卷101經》
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此應摒棄。摒棄於此 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如何是非汝等之所有者? 諸比丘!
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棄此 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 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935.htm

貪愛是能取,貪愛不是能捨
已經說過了, 不論能取能捨, 都屬於【我能.我所】中的「我能

「我能」也稱為「貪愛」
但這不表示「我能」只有的能力,而沒有的能力
譬如:捨棄舊家俱,捨棄金錢....

無明火
文章: 29
註冊時間: 2023-11-14, 02:19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無明火 » 2023-12-08, 21:00

天地良心 寫:
2023-12-07, 09:51
經典指名道姓指出, 必須捨眼耳鼻舌身意
所以, 捨什麼,當然很關鍵。

《相應部 第35卷101經》
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此應摒棄。摒棄於此 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如何是非汝等之所有者? 諸比丘!
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棄此 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
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 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935.htm
上文我用關鍵這兩個字是想特別指出你將滅諦和道諦兩者因果關係混淆了。
滅諦是出世間的果
道諦是出世間的因

天地良心 寫:
2023-12-07, 09:51
已經說過了, 不論能取能捨, 都屬於【我能.我所】中的「我能

「我能」也稱為「貪愛」
但這不表示「我能」只有的能力,而沒有的能力
譬如:捨棄舊家俱,捨棄金錢....
正確的觀法,在長部.二十二.大念處經 (蕭式球譯)有提及:

13.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五蓋。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五蓋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裏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裏有貪欲;內裏沒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貪欲。他知道沒有生起的貪欲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貪欲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貪欲將來不會再生起。

  “內裏有瞋恚時,知道自己內裏有瞋恚;內裏沒有瞋恚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瞋恚。他知道沒有生起的瞋恚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瞋恚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瞋恚將來不會再生起。

  “內裏有昏睡時,知道自己內裏有昏睡;內裏沒有昏睡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昏睡。他知道沒有生起的昏睡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昏睡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昏睡將來不會再生起。

  “內裏有掉悔時,知道自己內裏有掉悔;內裏沒有掉悔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掉悔。他知道沒有生起的掉悔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掉悔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掉悔將來不會再生起。

  “內裏有疑惑時,知道自己內裏有疑惑;內裏沒有疑惑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疑惑。他知道沒有生起的疑惑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疑惑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疑惑將來不會再生起。

  “就是這樣,他如實觀察內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外在的法,或如實觀察內在和外在的法;他也可以如實觀察法的生法,或如實觀察法的滅法,或如實觀察法的生滅法;他也可以持續繫念這個法,對此只是保持智和念而在世上沒有任何依賴和執取。比丘們,這就是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五蓋了。

happy123
文章: 10
註冊時間: 2023-12-16, 13:45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happy123 » 2023-12-17, 12:58

雜阿含經711
...定覺滿足已,貪憂滅,則捨心生。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


大捨無求。

個人看法
這一段經文是在說勝心念的修習次第,
譬如分別思維心的擇法心,精進心‧...定心乃至捨心等等修習。
並不是說要捨棄甚麼。


雜阿含經711
佛告無畏:「若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念覺已,念覺滿足,念覺滿足已,則於選擇分別思惟,爾時擇法覺支修習。修擇法覺支已,擇法覺支滿足,彼選擇分別思量法已,則精進方便。精進覺支於此修習,修精進覺支已,精進覺支滿足,彼精進方便已,則歡喜生,離諸食想。修喜覺支,修喜覺支已,則喜覺支滿足,喜覺支滿足已,身心猗息,則修猗覺支。修猗覺支已,猗覺滿足,身猗息已,則愛樂,愛樂已心定,則修定覺支。修定覺支已,定覺滿足,定覺滿足已,貪憂滅,則捨心生,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如是,無畏!此因、此緣眾生清淨。」

頭像
天地良心
文章: 113
註冊時間: 2019-12-30, 11:26

Re: 一個初學佛法的疑惑和納悶

文章 天地良心 » 2023-12-21, 11:32

無明火 寫:
2023-12-08, 21:00
13.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法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如實觀察法之中的五蓋。

  “比丘們,什麼是如實觀察五蓋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內裏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裏有貪欲;內裏沒有貪欲時,知道自己內裏沒有貪欲。他知道沒有生起的貪欲怎樣會生起,知道生起了的貪欲怎樣可以斷除,知道怎樣可以使斷除了的貪欲將來不會再生起。
這只是觀法;與實際「滅貪」 是兩碼子事

《雜阿含經1032》
不著眼。不依眼界生貪欲識。不著耳.鼻.舌.身。意亦不著。不依意界生貪欲識


佛經清楚說,必須不著眼 不依眼,才能滅「貪」
這就是為何《相應部》會說:摒棄眼耳鼻舌身意

若持續著於眼 依於眼,你根本不可能滅「貪」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