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山明法友真的是很細心,以前倒是沒注意到這類很明顯的翻譯問題--長期「不求甚解」的緣故。這樣的討論真的很好,對知識的增進也極有幫助。萊特賀爾師兄的回答也十分精確。
另問,關於"於苦 思惟苦",這裏的「思惟」是否屬於「禪思」的領域?是不是像雜阿含四二八、四二九經所表示的那樣,還是真的僅僅只是「思惟」的層次,因為已經漢譯了,從字面上實在不容易看出原義?
註:
{四二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勤禪思。正方便起。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禪思。內寂其心成就已。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此苦聖諦如實顯現。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二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專心正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專心正念已。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此苦聖諦如實顯現。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正道分為“聖八正道”和“世俗八正道”?
【雜阿含】所說的“思惟”,有時是“思考”,有時是“禪思”。例如 285經:“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緣故生有?即正(1)思惟。起無間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緣故生有。peacecila 寫:另問,關於"於苦 思惟苦",這裏的“思惟”是否屬於“禪思”的領域?是不是像雜阿含四二八、四二九經所表示的那樣,還是真的僅僅只是“思惟”的層次,因為已經漢譯了,從字面上實在不容易看出原義?
“復(2)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緣故有有?即正(3)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有故有有。取緣故有有。”
這裡“作念”是“思考”,第(1)個“思惟”是“禪思”,第(2)個“思惟”其實就是“作念”所以也是“思考”,第(3)個“思惟”是“禪思”。
而【雜阿含】所說的“思惟”,大多數情況下就是“禪思”。“於苦 思惟苦”,“於苦”就是在思想上已有“苦”的概念,說明已聽聞而知“苦”,那麼“思惟苦”當然是禪思而如實知苦,所以這裏的“思惟”顯然就是“禪思”。
我們現在通常說的“思考”,在 285經 裡叫作“作念”;還有在別的一些小經裡,叫作“思念”,有人問法,佛陀說法,開始時提醒問者說:“諦聽。善思念之。”意思就是“仔細聽聞,好好思考。”還有例如 1344經:“時。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思念:不善不類。此比丘不壞、無過。而於林中欲自殺身。我今當作方便開悟。”“作是思念”就是“這樣想”,“思念”是“想”“思考”的意思。
萊特賀法友分析得很清楚。經過 萊特賀法友的分析,我已理解巴利文復合詞的語法結構。upasaka 寫:補充說明我的前帖。
“身身觀念住”的巴利原文解析為“身”“身”“觀念”“住”。第一個“身”是動詞“住”的受詞,第二個“身”是動詞“觀念”的受詞。我另舉一個例子,漢文“去台北買書”翻譯成巴利文的排列是“台北書買去”
但是我還有一點疑問:關於 kAye kAyAnupassI viharAhi,(1)kAye 是“身”,這個沒有疑問;(2)kAyAnupassI 是“身觀”還是“身觀念”?(3)viharAhi 是“住”還是“念住”?
按照漢譯,我們都說“威儀觀”“不淨觀”“四大分別觀”“墓園九相觀”,而不說“威儀觀念”“不淨觀念”“四大分別觀念”“墓園九相觀念”,並不把“觀”“念”連起來作為一個詞;同時,我們都說“四念住”“四念處”,而不說“四觀念住”“四觀念處”,都說“念住經”“大念處經”,而不說“觀念住經”“大觀念處經”,這樣看起來是不把“觀”“念”連起來作為一個詞,而把“念”“住”或“念”“處”連起來作為一個詞。--所以我問:(2)kAyAnupassI 是“身觀”還是“身觀念”?(3)viharAhi 是“住”還是“念住”?請 萊特賀法友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