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二因緣的角度怎樣解釋無色界眾生的存在?
Re: 從十二因緣的角度怎樣解釋無色界眾生的存在?
從十二緣起的角度講 眾生在命終的最後一個心識 如果它只是攀援 住著(愛、取、有)在名法上 那麼就會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 於無色界受生 而不必非要有色法的支持 只需要意根於法塵和合就可以滿足心識的相續mirror3345 寫:無色界領域的眾生,僅有心智,無物質身體。
只要有無色界的定力,死後就能轉生於無色界中,成為其中一個眾生。
我的問題是,從十二因緣的角度,怎樣理解,沒有身體,而僅有心識存在?
由於我考慮到十二因緣里,名色根本不能分離,因此提出此問。
十二緣起法 並沒有明確規定 名色二法不能分離 只是在說明 只要有名色二法的生起 就必然會有 六入 觸 受••••• 這裏主要還是在揭示欲界眾生的生死流轉的真相
下面的內容引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供大家參考:
(三)緣于識,名色生起:在第二項裏的‘識’專指‘果報識’,然而在此它則是指‘果報識’及前世的‘業識’兩者。‘名’(nama)一詞是指與果報識相應的諸心所;‘色’(rupa)一詞則是指業生色。在‘五蘊有’(pabcavokarabhava)裏,即是在擁有一切五蘊的界地裏,識緣生了名色兩者。但在‘四蘊有’(catuvokara-bhava)裏,即在無色界天裏,它只緣生了名法。而在‘一蘊有’(ekavokarabhava)裏,即在無想有情天裏,它只緣生色法。于五蘊結生,當結生心在結生那一刹那生起時,同時也生起了受、想、行三名蘊,以及某些色聚──于人類,該些色聚是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與心所依處十法聚。由于心(識)在這些俱生名色法裏是主,所以說識緣生了名色。
(三)緣于識,名色生起:在第二項裏的‘識’專指‘果報識’,然而在此它則是指‘果報識’及前世的‘業識’兩者。‘名’(nama)一詞是指與果報識相應的諸心所;‘色’(rupa)一詞則是指業生色。在‘五蘊有’(pabcavokarabhava)裏,即是在擁有一切五蘊的界地裏,識緣生了名色兩者。但在‘四蘊有’(catuvokara-bhava)裏,即在無色界天裏,它只緣生了名法。而在‘一蘊有’(ekavokarabhava)裏,即在無想有情天裏,它只緣生色法。于五蘊結生,當結生心在結生那一刹那生起時,同時也生起了受、想、行三名蘊,以及某些色聚──于人類,該些色聚是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與心所依處十法聚。由于心(識)在這些俱生名色法裏是主,所以說識緣生了名色。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易.系辭上傳》第1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第12章:“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fatsiba 寫:十二因緣是從欲界的立場所施設。
所以,有數項不適用於無色界眾生。
名:形而上,色:形而下。……
《易.系辭》這裏所說的“形”=“乾坤”=“天地”,“形而上者”=“道”=“易”,“形而下者”指“天地”間的“萬物”。“形”“形而下者”是可以經驗的,而“形而上者”是超驗的。
“形”作爲從《易經》引申而來的一個哲學概念,是指經驗、可以經驗的事物。佛教所說的“名”“色”都是可以經驗的,所以都屬于“形”。佛教的修行摒棄、不研究超驗的“形而上者”,因爲“形而上學”的玄想、玄說無益于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