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四念住"與"慈悲喜捨"的關係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10-04-30, 21:17

metta2010 寫:
lxd127 寫:我有另一個問題: 如果修四無量心已可破除我執, 解脫煩惱, 為何還要修四念住呢?
僅僅是修四無量心,不可能斷除我執。雖然,四無量心可以鎮伏我執的現起。事實上,任何止禪業處的修習,都能起到這個作用。但是,只有觀禪的修習才有可能斷除它。所以,觀禪是不可省略的。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頭像
metta2010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0-04-27, 08:00

文章 metta2010 » 2010-05-01, 11:11

lxd127 寫:
metta2010 寫: 僅僅是修四無量心,不可能斷除我執。雖然,四無量心可以鎮伏我執的現起。事實上,任何止禪業處的修習,都能起到這個作用。但是,只有觀禪的修習才有可能斷除它。所以,觀禪是不可省略的。
(假設我袛關心此生)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保持鎮伏我執, 其效果跟"斷除"我執有何分別呢?

頭像
fatsiba
文章: 57
註冊時間: 2010-04-03, 08:00

文章 fatsiba » 2010-05-01, 11:31

lxd127 寫: 僅僅是修四無量心,不可能斷除我執。雖然,四無量心可以鎮伏我執的現起。事實上,任何止禪業處的修習,都能起到這個作用。但是,只有觀禪的修習才有可能斷除它。所以,觀禪是不可省略的。
仁者說:
「事實上,任何止禪業處的修習,都能起到這個作用。但是,只有觀禪的修習才有可能斷除它。所以,觀禪是不可省略的」

  上述這段話「不是必然」的。無量世界有無量眾生的習氣,並不是只有四諦、八正道才能解脫輪迴。例如緣覺用十二因緣亦可。乃至三十七道品中任一組合亦可。更何況聖人不只是南傳修行人才能證得,北傳乃至其他世界亦有聖人能證得。

  用止之前,若先已知生死輪迴生因,悟此生因而恒不執著六塵,以淨覺心,但止於寂靜,亦是能成佛,在北傳圓覺經中稱此為「奢摩他法」。

  再者,假設您所說是正確,這亦不能與「四無量心」掛鉤。四無量心中有「捨」,所謂捨,就是一切無所住,如我上說的奢摩他法,如此可知所說止觀業處與四無量心掛鉤是錯誤。

  當然,對止觀的定義,也會影響吾人的見解!

  我見此網站某些人,認為「止」的義理,以心念為例,就是住於一而不生念,而「觀」的義理,則是知念生而不住於念。其實,觀的義理還有更廣闊的義理,但已不算敝人要論述的重點,所以只點到上述二三句為止。
令心柔軟善法義,令口安祥善法言,令身篤實善法行。部落格:http://fatsiba.blogspot.com

頭像
siongui
文章: 122
註冊時間: 2010-03-25, 08:00

文章 siongui » 2010-05-01, 14:00

metta2010 寫:
lxd127 寫: (假設我袛關心此生)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保持鎮伏我執, 其效果跟"斷除"我執有何分別呢?
斷我執是證初果的條件之一,證初果才能保證不墮三惡道,所以,不斷我執,在今生還有可能會造下墮入三惡道的惡業.

頭像
siongui
文章: 122
註冊時間: 2010-03-25, 08:00

文章 siongui » 2010-05-01, 14:09

fatsiba 寫:
lxd127 寫: 僅僅是修四無量心,不可能斷除我執。雖然,四無量心可以鎮伏我執的現起。事實上,任何止禪業處的修習,都能起到這個作用。但是,只有觀禪的修習才有可能斷除它。所以,觀禪是不可省略的。
仁者說:
「事實上,任何止禪業處的修習,都能起到這個作用。但是,只有觀禪的修習才有可能斷除它。所以,觀禪是不可省略的」

  上述這段話「不是必然」的。無量世界有無量眾生的習氣,並不是只有四諦、八正道才能解脫輪迴。例如緣覺用十二因緣亦可。乃至三十七道品中任一組合亦可。更何況聖人不只是南傳修行人才能證得,北傳乃至其他世界亦有聖人能證得。

  用止之前,若先已知生死輪迴生因,悟此生因而恒不執著六塵,以淨覺心,但止於寂靜,亦是能成佛,在北傳圓覺經中稱此為「奢摩他法」。

  再者,假設您所說是正確,這亦不能與「四無量心」掛鉤。四無量心中有「捨」,所謂捨,就是一切無所住,如我上說的奢摩他法,如此可知所說止觀業處與四無量心掛鉤是錯誤。

  當然,對止觀的定義,也會影響吾人的見解!

  我見此網站某些人,認為「止」的義理,以心念為例,就是住於一而不生念,而「觀」的義理,則是知念生而不住於念。其實,觀的義理還有更廣闊的義理,但已不算敝人要論述的重點,所以只點到上述二三句為止。
在《大般涅槃經》中,世尊明確地對遊方僧蘇跋達說:

「蘇跋達,凡是在法、律中沒有八聖道者,那裡就沒有沙門,沒有第二沙門,沒有第三沙門,沒有第四沙門[28]。蘇跋達,凡是在法、律之中有八聖道者,那裡就有沙門,第二沙門、第三沙門、第四沙門。蘇跋達,在此法、律中有八聖道。蘇跋達,只有這裡才有沙門,第二、第三、第四沙門;其它外道則無沙門。

蘇跋達,於此,只要比庫們正確地安住,則世間將不空缺阿拉漢!」

應當值得注意的是,世尊於此經中對蘇跋達尊者的教誨明確地表示:八聖道只有在世尊的正法、律之中才完全具備;同時,也只有通過修習八聖道,才能證悟出世間聖道果,才能趣向究竟之寂滅;如果一個教派或一種修行體系偏離了八聖道,則不可能證悟屬於出世間的第一入流果、第二一來果、第三不來果、第四阿拉漢果。

出處:
http://www.dhamma.org.cn/books/mxd-ncszbzgcf.html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10-05-01, 17:42

metta2010 寫:(假設我袛關心此生)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保持鎮伏我執, 其效果跟"斷除"我執有何分別呢?
如果你確實只是關心此生,仍然是有區別的。雖然四無量心可以暫時暫伏我執現起,但是,如果出定後,遇到一些容易引起執取的所緣,而且不能如理作意,那麼,我執仍然會現起。而一位入流聖者不論是否在定中,我執永遠不可能再次現起了。
這一切,都可以發生在此生。所以,僅在此生,仍有區別。

當然,如果你不在意是否有我執,那又另當別論了。

需要說明的是:我所提到的“我執”是指四取中的“我論取”。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頭像
metta2010
文章: 4
註冊時間: 2010-04-27, 08:00

文章 metta2010 » 2010-05-01, 18:26

lxd127 寫:
metta2010 寫:(假設我袛關心此生) 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保持鎮伏我執, 其效果跟"斷除"我執有何分別呢?
如果你確實只是關心此生,仍然是有區別的。雖然四無量心可以暫時暫伏我執現起,但是,如果出定後,遇到一些容易引起執取的所緣,而且不能如理作意,那麼,我執仍然會現起。而一位入流聖者不論是否在定中,我執永遠不可能再次現起了。
這一切,都可以發生在此生。所以,僅在此生,仍有區別。

當然,如果你不在意是否有我執,那又另當別論了。

需要說明的是:我所提到的“我執”是指四取中的“我論取”。

感謝師兄, 想追問幾個問題:
1. 四無量心的"慈,悲"是否袛會存在於入定時? 不可能長駐於日常生活中嗎?
2. 日常生活中所修的"慈悲"心(比如時刻感恩, 並與苦難中的人同哭同行, 等)是否算真正修四無量心裡的"慈,悲"?
3. 別的師兄說四無量心屬於正思維. 師兄同意嗎?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10-05-01, 21:32

1、慈、悲、喜、舍這四種心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出現,但是,在相應的禪定中會達到最強。
2、僅僅是在日常生活中激起這四種心,這也能算是修四無量心,但是,這只是前行或前期準備,一直培育這種心達到相應的禪那,才能算完成四無量心的修習。(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依清凈道論的記載,修悲而起憂,则是悲梵住的失败。所以,达到哭泣的程度,则已经失败了)
3、由于四梵住是止禅业处,所以,应当摄于定学。我想,应该属于正定的范围。如果只是日常生活中,这样作意,那么,也可以说那是正思维。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頭像
Flames
文章: 24
註冊時間: 2009-11-26, 08:00

文章 Flames » 2010-05-01, 23:08

fatsiba 寫:
lxd127 寫: 無量世界有無量眾生的習氣,並不是只有四諦、八正道才能解脫輪迴。例如緣覺用十二因緣亦可。乃至三十七道品中任一組合亦可。

緣覺聖人所用的"十二因緣",歸屬於四聖諦中的"集諦";
而三十七道品中之任何一組或一項,應略屬四聖諦中的"道諦"範疇。

頭像
lxd127
文章: 297
註冊時間: 2006-12-18, 08:00

文章 lxd127 » 2010-05-02, 09:30

法迄巴朋友,已經有兩位佛友給你回覆了,都是如法的。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