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形成三要素
經文裡確實沒有寫到入流果聖者貪嗔有薄的事情。但是,可以想到的是:入流聖者已經斷除了一切強得足以導致墮入惡道的煩惱。這些煩惱是什麼呢?無非還是屬於貪、嗔、痴。peacecila 寫:「斷三結」--身見、戒禁取、疑,從「三結」之說,也看不出「貪欲」減少或「滅什麼貪」的觀點。「薄貪瞋」那是「二果」的「果證」,並非初果可得。如果斷三結的同時,連貪瞋也跟著都薄弱了或跟著一起俱斷,那當事者要自認是「二果」、「三果」,老實說,也沒人可以反對。---個人是這樣理解。
http://blog.sina.com.cn/u/1501252922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我的博客,歡迎指導。
『知覺』是外界刺激作用於感官時,人腦對外界的整體的看法與理解,它為我們對外界的感覺信息進行組織和解釋。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不停的進行比對才能活下去,而人們在知覺事物的時候,我們總是要使用一個標準才能進行判斷,這個標準叫知覺的參考系。
例如:人們對於空間知覺的參考系可分為兩類:1.以知覺者自己為中心的參考系和2.以知覺者以外的事物所建立的參考系。依此才可說某人站在我左邊...等。又譬如:我們會將看到的事物與自己記憶當中的事務做比對,並賦予他意義,例如我們佛教徒看到佛像就會生起禮敬想…這些就是自、他概念建立的主要原因。
佛法不是理論、不是哲學,佛法是可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所以佛陀說六根對六境生六識謂之觸,觸以後會有受、想、行…。正法的即時性、現世的效果和當下的親自體證,這也就是《雜阿含215經》中所說的:「世尊說現(見)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
例如:人們對於空間知覺的參考系可分為兩類:1.以知覺者自己為中心的參考系和2.以知覺者以外的事物所建立的參考系。依此才可說某人站在我左邊...等。又譬如:我們會將看到的事物與自己記憶當中的事務做比對,並賦予他意義,例如我們佛教徒看到佛像就會生起禮敬想…這些就是自、他概念建立的主要原因。
佛法不是理論、不是哲學,佛法是可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所以佛陀說六根對六境生六識謂之觸,觸以後會有受、想、行…。正法的即時性、現世的效果和當下的親自體證,這也就是《雜阿含215經》中所說的:「世尊說現(見)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
引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在《阿毗达摩论》里,一个心的寿命名为一个心识刹那(cittakkhana)。这时间单位是非常短暂的;
在每一个心识刹那里,一个心生起,执行其刹那间的作用,随后即坏灭,而供给下一心生起的因缘条件。如是,依心识刹那次序,心流持续不断地发生,即如河水之流一般。
根据诸论师,在闪电间或眨眼间,即有数十亿个心识刹那过去了。
可以说心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普通人了知(察觉)心的速度是以秒为上下,
心觉知(感受)就是存在感,把存在感认为是自我,
----- PS:
无闻凡夫从懂事那一天开始,天天以我为出发点来看世间,分别自我与外在世界两方,常常因而生起我见与我随见,想要于变易的五蕴,求得安稳,妄想要控制变易的现象,但往往事与愿违,于是在逆境时心中产生愁悲苦忧恼。
佛说:诸比丘!愁、悲、苦、忧、恼由何而生?由何而现耶?诸比丘!于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不见圣人,不知圣人之法,不顺圣人之法,不见善知识,不知善知识之法,不顺善知识之法。以观色是我(身体是我),我以色有(我是身体而存在),我中有色(我中存在身体),色中有我(身体中存在我)。彼人于色变易、变异,彼人因有色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观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观想是我,我以想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观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观识是我,我以识有,我中有识,识中有我。彼人于识变易、变异、彼人因有识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 ([相应部]蕴相应,自洲品第一经。)
-----------------------------------
还有的人觉知心速度快到了毫秒, 感知到每时每刻心都不停的在思考;认为思考是我,我在思考。
---PS:
佛说什么是世间?五蕴即是世间,除此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世间!
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若对诸色、受、想、行、识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受执取蕴’(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执取蕴’(sa&&u-pādāna-kkhandha),‘行执取蕴’(sankharu-pādāna-kkhandha),和‘识执取蕴’(vi&&ānu-pādāna-kkhandha)。
-------------------------
如果察觉心的速度快到了毫秒,就会发现:(眼,耳,鼻,舌,身)五官每时每刻都接收到外在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思考,不时自动的升起一些自主的意识, 无时无刻的处理内在,外在的信息。 如果感知意识的速度到了微秒,就会看清楚意识的整个流动过程。
而凡夫把自主的意识认做是我,把这一切过程认为是我在思考!
如果内观心的速度再快点,微秒左右,就会发现思考只是表面,而它本质是生灭,快速的不停的生灭,
就会明白,了解: 意识只不过是生灭法!
这样就灭除了我见,见证了意识是生灭法。
在《阿毗达摩论》里,一个心的寿命名为一个心识刹那(cittakkhana)。这时间单位是非常短暂的;
在每一个心识刹那里,一个心生起,执行其刹那间的作用,随后即坏灭,而供给下一心生起的因缘条件。如是,依心识刹那次序,心流持续不断地发生,即如河水之流一般。
根据诸论师,在闪电间或眨眼间,即有数十亿个心识刹那过去了。
可以说心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普通人了知(察觉)心的速度是以秒为上下,
心觉知(感受)就是存在感,把存在感认为是自我,
----- PS:
无闻凡夫从懂事那一天开始,天天以我为出发点来看世间,分别自我与外在世界两方,常常因而生起我见与我随见,想要于变易的五蕴,求得安稳,妄想要控制变易的现象,但往往事与愿违,于是在逆境时心中产生愁悲苦忧恼。
佛说:诸比丘!愁、悲、苦、忧、恼由何而生?由何而现耶?诸比丘!于此处有无闻之凡夫,不见圣人,不知圣人之法,不顺圣人之法,不见善知识,不知善知识之法,不顺善知识之法。以观色是我(身体是我),我以色有(我是身体而存在),我中有色(我中存在身体),色中有我(身体中存在我)。彼人于色变易、变异,彼人因有色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观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观想是我,我以想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观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观识是我,我以识有,我中有识,识中有我。彼人于识变易、变异、彼人因有识之变易、变异而生愁、悲、苦、忧、恼。 ([相应部]蕴相应,自洲品第一经。)
-----------------------------------
还有的人觉知心速度快到了毫秒, 感知到每时每刻心都不停的在思考;认为思考是我,我在思考。
---PS:
佛说什么是世间?五蕴即是世间,除此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世间!
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若对诸色、受、想、行、识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受执取蕴’(vedanu-pādāna-kkhandha),‘想执取蕴’(sa&&u-pādāna-kkhandha),‘行执取蕴’(sankharu-pādāna-kkhandha),和‘识执取蕴’(vi&&ānu-pādāna-kkhandha)。
-------------------------
如果察觉心的速度快到了毫秒,就会发现:(眼,耳,鼻,舌,身)五官每时每刻都接收到外在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思考,不时自动的升起一些自主的意识, 无时无刻的处理内在,外在的信息。 如果感知意识的速度到了微秒,就会看清楚意识的整个流动过程。
而凡夫把自主的意识认做是我,把这一切过程认为是我在思考!
如果内观心的速度再快点,微秒左右,就会发现思考只是表面,而它本质是生灭,快速的不停的生灭,
就会明白,了解: 意识只不过是生灭法!
这样就灭除了我见,见证了意识是生灭法。
樓主所說“原本為同步因緣變動的世間”,其實是“一體論”;你雖辯說“有因緣之差別”,但其實還是“(有因緣差別的)一體論”。而“一體論”其實是說世間因緣的總體是“大我”,這不過是一種哲學思辨、是外道知見。卅佛法討論的是:因緣,是常、還是無常?並不討論因緣是可以分割、還是無法分割的。rostov 寫:這是在聽聞內覺禪林烏帕沙瑪比丘開示後的心得感想,希望走在正法律菩提道的法友得利,解脫。
我見形成三要素,實際上就是我們對世間的認知方式,以此認知方式修禪觀,是修不起來斷除不了我見的。
第一點: 六根感官覺知的侷限性。
第二點: 歸納化簡的思考模式。
第三點: 感官覺知聯結記憶所產生的連續感。
由六根感官覺知的侷限性就已經使我們很容易產生"範圍"與"界線"的感覺。加上對於所知所見的眾多事物,習慣以存異求同的方式加以歸納分類,再以去異存同的方式加以個別確認,由此產生強烈的"分別感"和"各別感"。最後,我們對當下感官所覺知的現況,合併聯結之前經驗的記憶,產生了時間上的連續感(過去現在未來之感),由此再度強化了"個體的連續性"。
以此三點,原本為同步因緣變動的世間,被分割認知為一一個體,且以為一一個體有其空間和時間發展變化,而且因這個分別見,產生了"分離於一切之觀察者"的感覺,這就是我見。
……
以上種種說明了一件事,六根感官根本無法從因緣呈現的現況中獨立出來,成為"跳脫出的觀察者"。一切只是"緣"所交互影響的現況,非一一個體(無法分割的事實),也非一體(有因緣之差別)。
如果某些事物是有主体的,我們才可以談論它(們)是可以分割、或無法分割的;但是因緣變易、不恒在(無常)、無主体(無我),對于變易而不恒在、無主体的事物,我們怎麽對它(們)談論“可以分割、或無法分割”呢?卅破除身見(我見),應當觀察因、緣無常,而不是觀察因、緣“無法分割”。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