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念佛法僧,不如憶念這裡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8-11-14, 17:34

husam 寫:我是不持任何戒相的。剛開始學佛我的確對於持戒相是相當熱情的。其實自律會比持戒相更可貴,
你的意思是說,戒相是“外加”的,所以持戒相不是“自願”的,而自律才是自願的,所以自律會比持戒相更可貴?

我没有覺得持原始佛法的五戒是不自願的,持戒相就是自律,自律就應當持戒相。如果你所謂的“自律”是什麼“心戒”,那就超出了正律的範圍,就不是持戒的問題了。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11-16, 13:16

活著法有應該去親近善知識,見見一些南傳法師的傳記,了解少欲和無欲者的生活,才可能真正比對自己的生活是否如自己所想像的真的沒有貪慾和煩惱。
還是說隨眠煩惱法有還沒有辦法看到,真正修內觀四念處時,將會發現,尼只要有行,就極為可能是由貪所推動的。

所以,懇請法友一起在四念處上加油。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11-16, 18:55

若因缺乏「自省」與「自律」的能力而無法持守戒律,請勿以其它理由當做擋箭牌。戒律並不會違背「因緣果報」的法則,若某件事的結果令人覺得煩惱不安,回頭去看看事件的「前因後果」,不難會發現其中必有違背戒律的行為,也會證明「因緣果報」真實不虛的法則。

頭像
IanTsai
文章: 355
註冊時間: 2006-09-12, 08:00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IanTsai » 2008-11-16, 23:34

husam 寫: 簡單說吧,就算一個人在靜處持戒,禪坐,到達至境。只要入了世間,各種誘惑都來,那個靜坐一處的那一套就不夠用了。我發現的某某乘就是因此而來的。
"靜處持戒,禪坐,到達至境。"這對一般人都不容易作到了,我不曉得你是已經到達這個境界,然後說這個無用。還是你根本作不到就說他沒用?

如果你連就靜坐一處都做不到心靜默,何敢認為在紛擾之處可以得到心靜默?
這個世代的XX乘已經都多到不可數了,你何苦再弄一個呢?

多數人以為學佛法要越多越好,越大越好。殊不知解脫道要的是放下,何苦越拿越多,到後來連自己都亂了。搞不好你弄了幾十年後來才發現只是翻譯錯了,為何不用這些時間來鍛鍊自己的心。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11-17, 08:23

問題就在於你覺得那些,都是你和你的。

法友,那些都是現象,組合堆積出來的,不是"你的"腦,"你的"潛意識或"你的"病!

入果你能弄清楚這些,也就不會認為那些想法是,"你的"想法。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