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回覆文章
頭像
boy650623
文章: 45
註冊時間: 2006-10-10, 08:00

佛法

文章 boy650623 » 2008-05-20, 23:27

各位法友安安
原始佛法不用我讚嘆了,相信各位大大比我更清楚了解了。

最近在讀( 佛陀的古道)一書,毗那達西法師著的,我讀的很慢,
每每讀完,上班時某些段句就會浮現在腦海中。

目前有一些小小心得跟各位法友分享一下,因為浸習北傳佛法太久,
所以一些用詞用語還不太如法,請各位法友見諒。

我所了解的佛法,四聖諦是最重要的,勝過一切,很多教法其實是
在解釋四聖諦而已,加強四聖諦的認知和修學。

因為最重要的我見(渴愛),是要靠四聖諦來徹底斷掉的,
而實踐的方法就只有四念處,用四念處來見苦,知苦,斷苦。


還有我想請問法友,最近我常思惟三苦,就我的理解是不是,
世間的一切苦,三苦都可包括了呢?我目前的理解是這樣,不知有錯嗎?

也就是(苦苦)包括生病的種種苦,苦上加苦,
(行苦)就是五蘊運作的苦,
(壞苦)就是享樂時.受天福時.入禪定時,種種剎那無常的苦。

還有另外五蘊也就是苦,苦的止息就是五蘊的止息。
當然有人會怕斷滅,認為五蘊止息就是所謂的斷滅,以前我也會害怕,
但現在我的理解是斷滅跟常見,其實是幻覺,也就是不曾存在過,
就好像認為有個不變的我一樣,怕失去。

目前還在了解原始佛法,也幫我釐清了,以前好多錯誤的觀念跟迷思,
慢慢的轉往四念處前進了。

所謂慢慢的是因為,要修四念處我個人覺得不簡單,重點是沒人可問。
雖然書我是很多,放在一起至少有30公分寬吧(原始佛法的書)。
但重點是沒人可問@@!!

還有我發現討論板裡真是臥虎藏龍,好多法友大大對阿含經,都很熟。
重點是還看的懂,我的話就要看比較白話文的,因為我怕誤解原意,
像剛接觸四念處之前,就拿(身身觀念處),我就倒了@@!!
還跑去三民書局,翻遍一堆書,相互求證~"~
就只為了,了解何謂身身觀念處,還有如何下手.....

一路走來真是,只有一個感想,就是生在有佛的時代,又懂的佛是寶的人,
真是幸福....... :(

頭像
theta
文章: 77
註冊時間: 2005-09-30, 08:00

文章 theta » 2008-05-21, 00:27

雜阿含經 (卷24)〔六三八〕
......

「阿難!當知:如來不久亦當過去,是故,阿難!當作自洲而
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不異依。」

阿難白佛:「世尊!云何自洲以自依?云何法洲以法依?云何
不異洲不異依?」

佛告阿難:「若比丘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
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
說。
阿難!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洲依。」

......

佛陀最後跟阿難說的這些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

自洲而自依 = 以自身的修習做為停靠的洲嶼,
── 自身修行必然是自身得解脫煩惱自身得清淨自在,
   不是死後作法事迴向...、或者死後到西方極樂世界淨土。
── 依法次法向修行則當世(今生今世)或可證得“須陀洹”果位,
   得以逐漸“解脫煩惱清淨自在”的利益,
   也就是不會退轉了(最多七次欲界天、欲界人間往返,即可證得“阿羅漢”果位)。
   甚至於可證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位。

法洲而法依 = 以法義的體驗做為停靠的洲嶼,
── 以大迦葉阿羅漢與五百阿羅漢結集的“雜阿含經”
(當今全世界一致公認最接近根本佛教正法時期佛陀開示)的佛經法義為依循。

不異洲不異依 = 不要依靠其他外在的力量或神秘的方法,
── 例如:
   不要依靠持咒(以前的天竺國婆羅門教、現在的中國大乘佛教都很擅長)、
   不要依靠結手印(現在的密宗大乘佛教很擅長)、
   不要依靠誦經(現在的中國大乘佛教很流行)、
   不要依靠拜懺(現在的中國大乘佛教很沉迷)、...
   不要依靠於禪定引發神通能力。
不異洲不異依 = 也不要以別人或其他地方做為停靠的洲嶼。
── 例如:
   不依靠迷信“自稱證得。。。果位”的人、
   不依靠迷信“身具神通能力”的人、
   不依靠迷信“死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
(其實欲界的人間“你、我、他...”才能夠經由思惟而得“解脫煩惱清淨自在”的智慧)
.

頭像
smith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7-12-29, 08:00

Re: 佛法

文章 smith » 2008-05-21, 05:55

boy650623 寫:各位法友安安
原始佛法不用我讚嘆了,相信各位大大比我更清楚了解了。

最近在讀( 佛陀的古道)一書,毗那達西法師著的,我讀的很慢,
每每讀完,上班時某些段句就會浮現在腦海中。

............................................................................................
真是幸福....... :(
恭喜法友有此體會。

前些時候,末學到葛印卡先生的道場參加十日的內觀課程
得益良多。
說得百步,不如行得一步。

法友不妨也抽個時間去試試!

頭像
rostov
文章: 349
註冊時間: 2005-01-10, 08:00

文章 rostov » 2008-05-21, 07:45

於身修身念處,去參加一次內觀禪修會有助於實際體驗的

GOOGLE: 台灣內觀中心 自己斟酌時間參加吧.
六根追六境,生死由此轉
以戒為師,離欲樂苦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8-06-01, 14:43

smith 寫:前些時候,末學到葛印卡先生的道場參加十日的內觀課程
得益良多。
說得百步,不如行得一步。[/color]
請問 smith 法友:葛印卡的內觀課程,阿那般那念是怎樣修的?請以你的親歷經驗,詳細說說。謝謝!

頭像
wolfgang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6-11-10, 08:00

Re: 佛法

文章 wolfgang » 2008-07-23, 07:52

boy650623 寫:還有我發現討論板裡真是臥虎藏龍,好多法友大大對阿含經,都很熟。
重點是還看的懂,我的話就要看比較白話文的,因為我怕誤解原意,
像剛接觸四念處之前,就拿(身身觀念處),我就倒了@@!!(
看白話文的經書,會被譯者誤導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8-07-23, 09:11

如果說看白話文的經書,會被譯者誤導,那麼看文言文的經書,也一樣會被譯者誤導,而且風險恐怕還更大一些。畢竟文言文不是現代社會通用的文書形式。不要有戀古情結,不要盲目崇拜大師或高人,多看、多比較、多思考,被誤導的機會會小一些。 :lol: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