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分為“聖八正道”和“世俗八正道”?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3-18, 02:41

upasaka 寫:2.業論是印度哲學中除了唯物論者之外的共同思想。但每一派的業論都不一樣。例如最講究業報的耆那教,以苦行消解宿業(參考《雜563經》的理論就與佛陀的業論有極大差異。:lol:
如是。再提醒一下前輩:

不只是業論,阿羅漢、解脫、寂滅、涅槃甚至佛陀都是印度宗教中除了唯物論者之外的共通概念。 :)

頭像
ysq2836
文章: 73
註冊時間: 2004-10-05, 08:00

凡智者,因譬類得解

文章 ysq2836 » 2008-03-18, 14:24

peacecila 寫:就像「雙截棍」,拿起來的時候,就整個拿起來了,「八正道」若細分「世間」與「出世間」,最好就這麼思考,知道有兩根連在一起的棍子,不管拿起那一根都會連著另外一根一起拿起來,中間有一條鎖鏈連接兩根棍子。
善用譬喻者.事半功倍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8-03-18, 18:24

freshman 寫:
而尊者那羅呢,既沒有喝到水,也沒有看到水。所以他才會一直追問,總也不理解。最後在尊者殊勝的比喻當中,才有所了解,當然,也沒有最後真正地如實知見(知如真)。佛門當中,象他這樣的人太多了,但是他們都相信,有阿羅漢、有解脫者,有喝到水的人。他們正是具有世間正見者。
你已經把答案講出來了,那麼你前帖的問題我就不必再回答了。

我在這裡再提一下《雜784經》的四個正見,具世間正見者對這四個正見是不是有條件地持有呢?還是無條件地持有的呢?舉第四個正見來說吧!肯認有阿羅漢是過去(佛世時或去佛不遠時)有,而現在沒有(不管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判斷),這是前者之例;還是肯認為世間有阿羅漢(無論過現未),雖然我並不知道哪裡有阿羅漢,誰是阿羅漢,這是後者之例。

大家就這個問題說說話吧!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3-18, 19:08

upasaka 寫:我在這裡再提一下《雜784經》的四個正見,具世間正見者對這四個正見是不是有條件地持有呢?還是無條件地持有的呢?舉第四個正見來說吧!認有阿羅漢是過去(佛世時或去佛不遠時)有,而現在沒有(不管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判斷),這是前者之例;還是認為世間有阿羅漢(無論過現未),雖然我並不知道哪裡有阿羅漢,誰是阿羅漢,這是後者之例。

大家就這個問題說說話吧!
前輩也有些性急啊,末學這胸中的竹子還沒有放完呢。 :)

在討論前輩的問題前,末學到是有個提議:《雜784經》的第四個正見,有“阿羅漢”,是不是理解成:有“解脫”比較好?

我的理由是:這樣一來,
1)更符合《雜784經》的本意,因為“依法不依人”是佛陀所一直強調的學習態度。
2)不用先討論前輩的問題而避免使討論過於復雜。

您說是嗎?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3-18, 19:34

freshman 寫:我的理由是:這樣一來,
1)更符合《雜784經》的本意,因為“依法不依人”是佛陀所一直強調的學習態度。
2)不用先討論前輩的問題而避免使討論過於復雜。
[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根據《雜阿含三五一經》的例子,世間熱渴所逼,有水是最重要的。有水(解脫)才會有喝到水的人(阿羅漢),相信有水(解脫),才會去找水,否則的話,大家不如即時行樂,何必把時間浪費在找水上面呢? :cry:

至於喝到水的人,末學雖然很關心,但是末學最關心的還是水本身。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8-03-18, 21:49

freshman 寫:
在討論前輩的問題前,末學到是有個提議:《雜784經》的第四個正見,有“阿羅漢”,是不是理解成:有“解脫”比較好?
我不同意把阿羅漢改成解脫(這樣地理解),因為這樣的話,阿羅漢以下的文字就接不上去了,其結果是文義完全改觀。

有(佛陀定義的)阿羅漢存在,就一定有「水」的存在。我說過,這個正見是與外道最大的差異,它牽涉到佛陀的業論、修道論以及解脫論等等,是最寶貴的正見,

我前帖的問題,歡迎大家說說話。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再見了各位

文章 Honesty » 2008-03-18, 23:44

upasaka 寫: ....................舉第四個正見來說吧!肯認有阿羅漢是過去(佛世時或去佛不遠時)有,而現在沒有(不管什麼原因導致這種判斷),這是前者之例;還是肯認為世間有阿羅漢(無論過現未),雖然我並不知道哪裡有阿羅漢,誰是阿羅漢,這是後者之例。

大家就這個問題說說話吧!
嗯,這個問題就由末學來回答吧,末學是應該要回答法友的這個問題,看來也該是時候了。

日可令冷,月可令熱,山河大地可以碎為微塵,但是四聖諦不會改變。解脫的真理永遠存在,四聖諦是真理,也是末學可以捨棄一切而去追求的真理道路,末學當然相信有阿羅漢住世,當然相信有聖者在世間,任何的光明再微少,都是光明,不能鐵口亂說沒有,任何黑暗的時代末學都願意相信會有辟支佛阿羅漢出世間,雖然辟支佛阿羅漢無法廣傳教法,因為他們的能力願力與德行不如佛陀,更也相信總有一天最偉大的佛陀一定會出現世間,把聖教重新建立起來。

但是每一個偉大的佛陀所傳流轉於世間的教法教團,卻不可能永存,因為無常與變遷也是真理的一部分,如果只是盲信硬要相信佛陀的教法教團會一直存在,只憑文字遺跡,就盲目相信,硬是不肯面對真相,那不是真理智慧,那也不是正信,那只是一種盲信,一種鄉愿,一種自我安慰。

佛陀傳世的聖教因為無常,因為後人的持續改變與影響,整個聖教的有效運作的架構早已瓦解,聖教在沒有多數聲聞阿羅漢聖者的護持之下,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被凡俗給篡奪了,無法再讓後人憑藉其幫助來獲得果證。

所以後世想要追尋真理的人,就得有面對真相的準備,當然有可能證果獲得解脫,就算在完全沒有佛法的時代,辟支佛與佛陀也都能自證,更何況現在還有法的遺跡,還有隱微的道跡可以追尋,末學相信有決心,有能力,有智慧與勇氣面對真相的法友,當然還是能夠來證得聖道。

但是如果法友還想靠教團的幫助,跟隨著那些後人修改出來的扭曲教義,以為這樣就能夠證得聖道,那就適得其反了。就好比在黑暗無佛法傳世的時代,如果有個資質本來能夠自證佛陀或辟支佛的修行者,他到處追尋正確的離苦之法,花了很多年,雖然有些神異的身心感應收穫,但是都跟解脫無關(累積一些知識與經驗而已),智慧上也一無所得,這個行者如果不願意放棄,不願意努力靠自己去自證,還每天想著,天底下哪裡有個解脫者可以來當我的老師,我一定要找出來,哪裡有書本可以繼續專研,我以一定要學到真理,這樣懷著錯誤的期待,到處尋訪,你想想,這個行者有可能自證佛陀或辟支佛嗎?釋迦牟尼佛陀不就是面對正法(過去佛所傳)已滅的真相,這樣才自證成道的嗎?

面對真相,接納真相,就是智慧的第一步,世間正見絕對不是叫你去盲信盲從,無論在誰(佛陀,聖者,自己)的教導之下都是一樣,真理之路一向就是如此,你得自己開啟你內在的智慧光明,抱持錯誤的期待只會造成事與願違。


回答完了法友的追問,接下來說說末學自己的事情吧。
*****************************
末學自知無德無能,只會惹人討厭,末學沒有要大家非得相信末學所說的一切,當然每個法友都能懷抱希望去努力追尋一個解脫聖者來當老師,努力來親近大師,更可以深入許多後世的論典中探索,但是如果你追隨很多大師很久,如果你一再失望,如果你落得只能持續沉迷經典書海,如果你的青春歲月年華已逐漸飄零..................,卻一直還是沒有真正於智慧之道真有所得,這時候就該想想末學的話,末學只想幫助你們,也能幫助你們,只是你們不願意相信與接受而已。

總版主的訊息末學早已經收到了,雖然沒有太多明示,更沒有責罵末學,只有善意沒有惡意,但是末學私下已經很清楚總版主的看法與意願,總版主德高望重,末學也是很尊敬的,相信他自有其考量,因此末學自也不能再繼續拖延下去了。

末學其實很早就知道"法已滅的這個問題"就足以障礙絕大多數的法友,因為法友如果不面對真相,就是逃避真理,這種逃避的看法態度本身就是障礙,就造成無法突破,末學如果使力強迫你們面對真相,你們就更厭惡末學,更適得其反,要解開實在太難太難了,末學只是眷戀不捨,堅持想要幫助大家,不願意在錯誤的時候離開,末學至少想要努力到能看到一點點希望,末學才能走的放心,也算是不負自己發心的願望。

末學當初就是總版主在本網站開台之初請來幫忙的,無奈末學無德無能,不能肩負起管理的責任,末學的個性又孤僻高傲,不懂合群,自以為是,老喜歡干涉別人,堅持己見,早期發言更是冷狠毒辣毫不留情,還好在D版主的勸告下末學自己努力改掉了,不過已經弄得很多人討厭,後來還被群起攻之,弄得烏煙瘴氣,在當時早該自己負起責任掛冠求去。但是末學每每回想曾經在內頁對D版主說過:如果你是錯的,你就該努力反省改進,而不是逃跑,如果你是對的,你就更該堅持下去,不是就這樣丟下大家。所以末學厚著臉皮,堅持正確的做法,堅持不應該在一些法友不知道自己錯誤的時候離開大家,至少要讓大家有機會明白錯在哪邊。如此末學才能自覺安心的走開,在離開前也得把錯誤的影響扭轉過來才行。

所以末學持續的努力的把心中所證得的正法告訴大家,希望每一位法友透過末學的努力,能夠因此獲益,能夠因此自省,能夠明白哪裡錯了,不要障礙自己的正道修行之路,末學一直努力到現在,堅持到現在,末學個性沒有什麼優點,就是因為過去的痛苦磨練而養成的堅毅心志而已,加上有法的依靠,所以任何非法惡念的打擊都無法動搖末學,當然末學也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堅持下去,但是末學已經找不到理由再努力了,末學也有自己該作的尚未完成,該說的也都說了,法友們能不能因此獲益,能不能因此反省增長智慧,就是看法友自己了,末學也要對過去有得罪過的法友再道歉一次,對不起請原諒吧,不要怨末學了.............所以是時候了,Honesty直心就此跟OBA討論區網路上的每一位法友道別,末學從此篇發言之後不會再以Honesty這個帳號發言與留言,也不會做任何管理動作了,更不打算開其他帳號在OBA討論區自以為是的講道理了(哈),之前討論的已經夠多了,不嫌煩的可以回頭去看看,有人因末學的這樣決定而歡喜也好,捨不得也罷,無所謂也行,天下本來就沒有不散的筵席,任何的善聚.惡聚.法聚,一切終有盡頭,一切終有離別之時,宜知是時。

最後只有歡喜,沒有恨意,只有祝福,沒有遺憾

祝大家能夠成就道業究竟苦邊,希望每一位法友生生世世都有真理(佛法僧)的智慧光明永遠照耀著。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shopping
文章: 174
註冊時間: 2004-09-24, 08:00

文章 shopping » 2008-03-19, 06:19

"法已滅的這個問題"

談談這個問題:

正法住世500至1000年已是事實,正法「已滅」也是事實,但「已滅」這兩個字的意思與「滅界」的定義,我們現在的定義並不完全正確,「滅」解釋為「沒」會更正確一點點!

正法存在於雜阿含經中,問題是無法正確解讀出來,就好像正法被鎖進了保險箱中,又被像法的土石流埋葬了2000年,如今我們扒開了土石流,找到了保險箱,含糊的講,其實我們已經找到正法,只是密碼尚未解開,
我再定義一次我常說的「削經適論」這個自創詞,「經」是主角,「論」是配角,包括我所寫的文章都是「論」,都是配角,如此定義就是要提醒所有佛門中人,總合千家萬論都沒有「經」來得重要,但不要誤會我的義思,認為我主張不要看「論」,!

直心加油!你沒有甚麼大問題,而且這兩三年內,保險箱的鎖就能打開,你不要錯過了!

頭像
shopping
文章: 174
註冊時間: 2004-09-24, 08:00

文章 shopping » 2008-03-19, 06:33

補充一下:
保險箱沒有打開之前,不會有阿羅漢出現,因為十二支因緣未解之故,十二支因緣未解,身見就不能破,身見不破初果就不能證,何況四果!
十二支因緣未解,慧解脫阿羅漢都沒有,更何況定解脫阿羅漢,定解脫阿羅漢更何況俱解脫阿羅漢!(滅盡、涅槃都還不是漏盡)

頭像
shopping
文章: 174
註冊時間: 2004-09-24, 08:00

文章 shopping » 2008-03-19, 06:53

修改:
shopping 寫:補充一下:
保險箱沒有打開之前,不會有阿羅漢出現,因為十二支因緣未解之故,十二支因緣未解,身見就不能破,身見不破初果就不能證,何況四果!
十二支因緣未解,慧解脫阿羅漢都沒有,更何況定解脫阿羅漢,定解脫阿羅漢都沒有,更何況俱解脫阿羅漢!(滅盡、涅槃都還不是漏盡)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