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分為“聖八正道”和“世俗八正道”?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3-16, 00:40

Honesty 寫:一個四字的詞句套用錯了,或認知錯了,末學承認錯誤,不過這沒什麼大問題,這並無損於末學所見的法,無損於所說的整個理論架構,只有無法超越知識層次的法友,才會認為這是非常大不了的問題。
直心法友犯過幾個錯誤,這回在"法次法向"的理解上也搞錯了,這是很明顯的,他也認識並承認自己錯了,這就很好嗎,值得學習。 :D

當然,在末學看來,他還有幾個錯誤並沒有認識到,所以他不承認自己錯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話說回來,我們自己的錯誤,自己馬上就能認識到嗎?不完全吧,嘿嘿,我看做不到! :cry:

再來說到直心法友上面的觀點:“將"法次法向"意思理解錯了也無損於他所見的法”,這句話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他是真地見了法的話。(當然,末學不認為他見了法,這是後話,可以另外討論)

也就是說,一個見了法的,並不能保證他就不會將"法次法向"解釋成按照“法的次第和方向”修行。在佛時,很多見法的弟子,都沒有聽過"法次法向",只是聽聖弟子們的幾句開示就見法了,這就值得我們註意。 :P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3-16, 00:52

Honesty 寫:所以若有有法友認為德行戒行或善行是他所依持的,那末學隨喜,也歡迎分享修德行善的心得,若有法友認為知識是最尊貴的,末學也隨喜,也歡迎分享如何做經文研究的心得.......................,這些都很好,末學都隨喜,也歡迎各自守護你們的珍寶,但是不要為了自己珍視的事物,而去紛爭去攻擊污衊他人,去違背理性交流,這樣就是在墮落,"深坑"在這邊,不在他處
還有,直心法友在如何對待別人的批評時所表現出來的形象是很值得玩味的。讓末學看來,他非常在意別人對於他的尊敬,有時甚至於反應過激,比如說對方“人身攻擊”或“去紛爭去攻擊汙衊他人,去違背理性交流”等等,這就很不好了。

當然,見了法的人,仍然有貪和嗔,但這不是我要表達的內容。嘿嘿。 :)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46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8-03-16, 01:34

upasaka 寫:希拉:
你現在是不是知道我為什麼在這個主題內,特別要對「法次法向」文義釐清的用意了?
我想到很多,但我不知道這些當中,是不是有你想要的那個用意,有一個我想到的用意之一,我覺得很重要的就是:通往涅槃解脫只有一條道路(一乘道),就是所謂的「八正道」,證初果絕對沒有第二種方法,而且,那一定跟「出世間正見」(四聖諦)的證得有關,除此之外,沒有其它的辦法可以成就初果。當初,如果多留意論書的說明,並且弄清「法次法向」的真實含意,後來也就不會生出一堆那些有關「修四不壞淨」與「如何修證初果」的「諍論」了。我覺得有這種誤解,那修證方面,當時必然是失敗了,這是惟一的道路,如果是親證的結果,怎麼可能會認為有第二條路可以走呢?這在道理上絕對講不通。我一直認為雜阿含經有些誤譯或經文傳承有問題的地方,可是同樣屬於有部的學者寫作的論書其解釋卻正確的狀況下,那應該就不是經文傳承有問題,只能懷疑是誤譯或譯語意義不清的問題了。

如果「果證」的認定資料是來自於經文,那麼,關於「果證」還是必須小心謹慎地與經文相印證才是。不管如何,只要有錯誤,還是要釐清,我學習佛法是抱這個態度在學習。佛經畢竟是外來語文,我在想那些論書的作者,大概一看原文就知道是指什麼,但對於外國人的我們來說,不管是原文或者是中譯佛經,缺乏詳細的說明,難免還是容易望文生義。當然,弄錯了,如果不改就會一直錯。

「法次法向」認真探討起來,這個詞語真的牽涉很廣,它說明學習的目的與修法的主要內容,也說明聖者的階次與從凡夫入於聖者關鍵的轉變,也說明了聖者為什麼會包含「初果向」,「初果向」為什麼此生必證「初果」,若不是初果向的行者為什麼尚會退墮……等等的問題。真的有修有證的話,對於這些問題應該會有更清晰的瞭解與認識,否則怎麼顯得出「智慧(修證)」與「知識(聞法)」之分呢?

ps: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我收到了兩本論文集,其中一本目前已經轉送給另外一位學習大乘的師姐閱讀了。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8-03-16, 23:10

freshman 寫:
您同意嗎?如果同意,您還沒有回答末學前面的問題:

“準此可見,當時的外道,主張“有此世、有來世、有善有惡、有戒有施、有業抱的人還不少呢。”
那麼,這些外道是不是也有世間正見呢?”
:roll:
這些外道沒有佛陀所謂的世間正見。理由如下:
1.說有此世他世的不乏是常見外道,例如《雜105經》中佛陀所說的第二師說。
2.業論是印度哲學中除了唯物論者之外的共同思想。但每一派的業論都不一樣。例如最講究業報的耆那教,以苦行消解宿業(參考《雜563經》的理論就與佛陀的業論有極大差異。
3.即使不作以上的分辨,與外道最大的差異是《雜784經》所說的第四個世間正見:有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這個正見為當時的外道所沒有的,也是世間正見中最寶貴的一個正見。只要確實了解阿羅漢的意義,就足以避免以上1~2外道邪見。

以上簡覆。不過,我覺得你好像已經胸有成竹,明知故問呢?:lol: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3-17, 00:40

upasaka 寫:3.即使不作以上的分辨,與外道最大的差異是《雜784經》所說的第四個世間正見:有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這個正見為當時的外道所沒有的,也是世間正見中最寶貴的一個正見。只要確實了解阿羅漢的意義,就足以避免以上1~2外道邪見。

以上簡覆。不過,我覺得你好像已經胸有成竹,明知故問呢?:lol:
首先感謝先生的回復,末學有些擔心先生不屑於進一步討論下去,看來是我多心了。

是的,末學對此是有一些思考的,也可以說是“胸有成竹”吧。 :D 只是,我的主張和您的不同,末學認為:

那些外道當中,有人也有世間正見。所以說,我不是明知故問。 :wink:

就讓我們從先生所說的第三點開始討論吧,俗話說:若能解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lol: :lol:

下面是《雜784經》和《雜785經》關於世間正見的解釋:

[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阿羅漢善到.善向。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3-17, 00:55

upasaka 寫:3.即使不作以上的分辨,與外道最大的差異是《雜784經》所說的第四個世間正見:有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這個正見為當時的外道所沒有的,也是世間正見中最寶貴的一個正見。只要確實了解阿羅漢的意義,就足以避免以上1~2外道邪見。
敬問先生,這裏的“有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
是說他(一個有世間正見的人)已經證得了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還是只是知道了有(解脫)這樣一件事?

嘿嘿,末學我這是在明知故問, :D 先生自然知道,這是在說他(一個有世間正見的人)只是知道了有(解脫)這樣一件事,並不是說他已經證得了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是不是? :wink:

那麽,接下來,我們再來看,這裏的“有此世、有來世、有善有惡、有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

是在說他(一個有世間正見的人)真正地知道了阿羅漢是怎麽回事(解脫是怎麽樣的,涅盤是怎麽樣的?),還是只是說他(一個有世間正見的人)只是知道了有(解脫)這樣一件事,但是“解脫”倒底是怎樣的他也並不清楚? :roll:

頭像
suibiliau
文章: 465
註冊時間: 2004-09-17, 08:00

文章 suibiliau » 2008-03-17, 08:28

peacecila 寫:ps: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我收到了兩本論文集,其中一本目前已經轉送給另外一位學習大乘的師姐閱讀了。
希拉法友抱歉事前沒先跟您說明,正覺堂論文集每年一向都是寄贈兩本給各大專院校收藏,前年開始也寄贈給OBA會員,因不知來函索取數量會如何,為控制好庫存量故OBA會員皆只寄一本,這兩年的經驗可以得知庫存量不會成問題,故今年起和各大專院校一樣都寄二本,可供收藏亦可轉送有緣人,謝謝!

PS:正覺堂2007佛學論文歡迎法友們免費索取,需要的人請和末學聯絡,謝謝! suibi.liau@msa.hinet.net
.......願大家平安法喜,日日精進......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08-03-17, 22:12

freshman 寫: 是在說他(一個有世間正見的人)真正地知道了阿羅漢是怎麽回事(解脫是怎麽樣的,涅盤是怎麽樣的?),還是只是說他(一個有世間正見的人)只是知道了有(解脫)這樣一件事,但是“解脫”倒底是怎樣的他也並不清楚? :roll:
請問你所謂知道了阿羅漢是怎麽回事的「知道」是什麼意思呢?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Honesty
文章: 33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Honesty » 2008-03-17, 23:18

freshman 寫: 還有,直心法友在如何對待別人的批評時所表現出來的形象是很值得玩味的。讓末學看來,他非常在意別人對於他的尊敬,有時甚至於反應過激,....。
先不說末學身為版主的責任,要呼籲大家禮貌和平互重,也要維持討論區的理性祥和氣氛。

末學其實更在意的是法友面對"他人"的態度與行為,因為這是非常重要,末學在乎的絕對不是自己有沒有被法友尊重禮遇的感受,法友這種推測是一種誤解,末學重視的是法友行為態度的正確與否。

如果法友對一個沒有明顯惡意的理性和善的他人,只因為這個人懷抱跟你不同的見解看法,法友就來對此人懷有不善與敵意,行為上失去基本的禮貌與尊重,甚至攻擊污衊。這種態度就非常糟糕與錯誤,這是在自己減損,末學幫法友分析一下吧。

整個錯誤態度的際遇邏輯可大略分為:

A對方是正法善知識

B對方是普通知見者

C對方是邪惡偽善者


A.一個凡夫懷抱這種錯誤態度,那要如何從善知識身上學習更高層次的見解呢?難道法友認為每個善知識的"見解",必然與自己一樣?
法友當然可以先不去認同對方的見解(先不用猜對方是不是善知識),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思考與看法(因為萬一他是惡見者呢?你又無法判斷他是誰),但是並不需要因此去輕蔑對方,更不需要懷有敵意,應該要有最基本的尊重與禮貌,這樣是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機會,萬一對方的見解是正確的,對方是真正如法的善知識那怎麼瓣?抱持錯誤的態度行就會把自己能進步的機會給切斷了,態度與行為的影響深入內心,後續影響深遠,這比法友想像的要嚴重多了,錯誤態度與行為只會逐漸製造一個阻礙,把自己逼入"絕對不可能認同"的心結裡面,而且以錯誤的態度去污衊正法善知識,更會在心中形成深重的障礙,因為內咎會持續在內心咬噬,不經過艱難的懺悔過程,就會形成一個反向的惡業深藏內心,更可能會阻礙未來一段長時間的法緣,阻礙很多解脫的機會,因為每次遇到類似的法,心結就會抗拒,讓你無法接受,所以萬一對方所說的真的是隨順正法,如法而說,那法友就是自絕於正道了,更糟糕的是,只要是凡夫,就根本無法明確知道對方是誰,也無法輕易判斷是不是正法,這種險值得去冒嗎?


B.那對方是普通的世俗知見者呢?也不會因為你的基本禮貌與尊重而來受影響,末學可沒要法友呆呆的去認同對方,法友大可小心的持保留態度,以合理與平和的態度去懷疑思考與反問,這樣會有什麼損失?好的態度也是一種討論風度與友誼的橋樑,為什麼要懷敵意或去輕蔑對方?說不定長久相處,雙方慢慢能跨出網路限制成為現實的好友,何樂不為?

C.那更萬一對方是邪惡扭曲深重的人,你的敵意與不禮貌,更可能招來持續不斷的仇恨與邪惡的糾纏與傷害,這更是不智。

所以懷著敵意與不禮貌的行為態度去看待與自己不同見解的合理和善的人,這是錯誤的與很糟糕的態度行為,錯誤的態度與行為一定會付出痛苦的代價,這是末學一再強調的,這不是為了禮遇尊重末學,是要替你們自己去做的,所以不要去誤解末學的用意,這是從行為面(増上戒學)的修行中所能培養出來的正確見解,這不是迂腐的道德,這是行為上的正見,要能從細微的錯誤行為當中看到長遠的後果,產生佈畏與改過的心態,不是等巨大的惡業與痛苦來臨,才來哀愁憂傷悔恨。

不要把末學的善意給曲解,不要去猜想末學如何如何,法友這樣是想太多了,只要好好把末學說的去內省去仔細想想,這些是法友自己的行為與態度,法友要自己負責,法友討厭末學也好,喜愛末學也好,沒感覺也罷,這根本不重要,道理就是道理,沒必要跟道理過不去,正確的態度行為對修行很重要,就算是很細微的態度也都有影響,要好好守護自己的內心,看到不少法友的行為與態度,末學實在為之感到畏懼與憂心,末學為了以前錯誤的態度,所曾經付出的痛苦與代價自己是很清楚的,大家要知道嚴重性,修行的心態要很莊重,不要以為不用替自己的態度與行為承受後果,正道修行是很嚴肅很嚴格的,不容許一直犯錯還不知悔改,不要幸運的走到入口旁邊了,卻還把千載難逢的機會給丟掉了,這是非常可惜的。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雜阿含二六五經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8-03-18, 02:30

upasaka 寫:
freshman 寫: 是在說他(一個有世間正見的人)真正地知道了阿羅漢是怎麽回事(解脫是怎麽樣的,涅盤是怎麽樣的?),還是只是說他(一個有世間正見的人)只是知道了有(解脫)這樣一件事,但是“解脫”倒底是怎樣的他也並不清楚? :roll:
請問你所謂知道了阿羅漢是怎麽回事的「知道」是什麼意思呢?
前輩會這樣問是有道理的。這的確有一點難以說清楚。看一看《雜阿含三五一經》吧:

時。尊者那羅問尊者殊勝言。有異信。乃至異忍。得
自覺知見生。所謂有滅則寂滅.涅槃者。汝今
便是漏盡阿羅漢耶。
尊者殊勝言。我說有滅
則寂滅.涅槃。而非漏盡阿羅漢也。尊者那
羅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如尊者所說。有
滅則寂滅.涅槃。而復言非漏盡阿羅漢耶。尊
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今當說譬。夫智者
以譬得解。如曠野路邊有井。無繩無罐。
得取其水。時。有行人。熱渴所逼。繞井求
覓。無繩無罐。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
身。
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涅槃。而自不得
漏盡阿羅漢。

對於阿羅漢的境界(寂滅.涅槃者)和初果聖者的境界,尊者那羅也搞不清楚,在反復追問之下,尊者殊勝向他打了一個比喻:阿羅漢是喝到水的人,而初果聖者是看到水的人(諦觀井水。如實知見。而不觸身。)

而尊者那羅呢,既沒有喝到水,也沒有看到水。所以他才會一直追問,總也不理解。最後在尊者殊勝的比喻當中,才有所了解,當然,也沒有最後真正地如實知見(知如真)。佛門當中,象他這樣的人太多了,但是他們都相信,有阿羅漢、有解脫者,有喝到水的人。他們正是具有世間正見者。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