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男法友所譯之白話經文 與原文對照起來
常多出原經文沒有的添加語句 請問是何緣故呢?
為何摩訶男譯經,常多添加語句?
比如像這段...
雜阿含(九六二)經
婆蹉又問道:「喬達摩,我問您一位完成了梵行、得到究竟解脫的比丘在死後的去處,您卻一概說我的提法不恰當(問題沒有意義)。這已經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實在令我困惑不已,連原先從他人的讚譽而對您生起的一絲信心都要消失殆盡了!」佛陀回答道:「婆蹉,你的不解與迷惑是正常的,因為此法甚深,難知難見,惟有智者與聖弟子才明白它。婆蹉,長久以來,你有著自己的信仰與師承,有著自己的見解與修行,要在如來的法中見到真理,那是很艱難的。」
佛陀接著說道:「婆蹉,我現在問你幾個問題,你可以隨意回答。婆蹉,倘若有人在你面前生起火來,你會看到並且知道『這火正在我面前燃燒著』這個事實,是嗎?」
原經文
雜阿含(九六二)經
...
如來有後死.無後死.有無後死.非有非無後死。此是倒見。乃至憂.悲.惱苦生
婆蹉種出家白佛。瞿曇。何所見
佛告婆蹉種出家。如來所見已畢。婆蹉種出家。然如來見。謂見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作如是知.如是見已。於一切見.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斷滅.寂靜.清涼.真實。如是等解脫。比丘。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婆蹉白佛。瞿曇。何故說言生者不然
佛告婆蹉。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蹉。猶如有人於汝前然火。汝見火然不。
--------------------------
對照發現的添加語有
1連原先從他人的讚譽而對您生起的一絲信心都要消失殆盡了!
2婆蹉,長久以來,你有著自己的信仰與師承,有著自己的見解與修行
我聽說古代因為要阿含[口耳相傳]的緣故
所以經文是已經簡化了的 原來應也是白話連連吧
加一些話為意譯應無問題 其他的大多也有潤飾
但因經文短 看來像直譯 故建議--
要附註:已添加潤飾語或/非直譯 這樣可能比較好.
雜阿含(九六二)經
婆蹉又問道:「喬達摩,我問您一位完成了梵行、得到究竟解脫的比丘在死後的去處,您卻一概說我的提法不恰當(問題沒有意義)。這已經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實在令我困惑不已,連原先從他人的讚譽而對您生起的一絲信心都要消失殆盡了!」佛陀回答道:「婆蹉,你的不解與迷惑是正常的,因為此法甚深,難知難見,惟有智者與聖弟子才明白它。婆蹉,長久以來,你有著自己的信仰與師承,有著自己的見解與修行,要在如來的法中見到真理,那是很艱難的。」
佛陀接著說道:「婆蹉,我現在問你幾個問題,你可以隨意回答。婆蹉,倘若有人在你面前生起火來,你會看到並且知道『這火正在我面前燃燒著』這個事實,是嗎?」
原經文
雜阿含(九六二)經
...
如來有後死.無後死.有無後死.非有非無後死。此是倒見。乃至憂.悲.惱苦生
婆蹉種出家白佛。瞿曇。何所見
佛告婆蹉種出家。如來所見已畢。婆蹉種出家。然如來見。謂見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作如是知.如是見已。於一切見.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斷滅.寂靜.清涼.真實。如是等解脫。比丘。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婆蹉白佛。瞿曇。何故說言生者不然
佛告婆蹉。我今問汝。隨意答我。婆蹉。猶如有人於汝前然火。汝見火然不。
--------------------------
對照發現的添加語有
1連原先從他人的讚譽而對您生起的一絲信心都要消失殆盡了!
2婆蹉,長久以來,你有著自己的信仰與師承,有著自己的見解與修行
我聽說古代因為要阿含[口耳相傳]的緣故
所以經文是已經簡化了的 原來應也是白話連連吧
加一些話為意譯應無問題 其他的大多也有潤飾
但因經文短 看來像直譯 故建議--
要附註:已添加潤飾語或/非直譯 這樣可能比較好.
慚也法友,你好!qwer 寫:比如像這段...
--------------------------
對照發現的添加語有
1連原先從他人的讚譽而對您生起的一絲信心都要消失殆盡了!
2婆蹉,長久以來,你有著自己的信仰與師承,有著自己的見解與修行
我聽說古代因為要阿含[口耳相傳]的緣故
所以經文是已經簡化了的 原來應也是白話連連吧
加一些話為意譯應無問題 其他的大多也有潤飾
但因經文短 看來像直譯 故建議--
要附註:已添加潤飾語或/非直譯 這樣可能比較好.
和漢譯雜阿含962經相關的經典有中部72經(及別譯196經),你所提的這兩句,正好都明明白白出的在中部72經的經文中(你可以查查南傳漢譯本.或英譯http://www.vipassana.info/Majjhima_contents.htm)從這些小地方,反而可以發現摩訶男法友翻譯的謹慎細心和用心良苦啊(尤其對我們初學者來說,這樣好的雜阿含白話翻譯恐怕並不容易輕易讀的到)...
簡單說,若透過他的白話翻譯,你很可能會得到[要仔仔細細對讀南北傳經典之後]才能得的好處喔,..我們應該給予譯者足夠的尊敬.讚嘆..才對!
中部72經譚尼沙羅尊者有翻譯: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canon/ma ... mn072.html
原來是摩訶男對讀南傳《相應部》、北傳《雜阿含經]後所譯成
終於解惑了 感謝各位法友回應
由於除了那一主題內之外的點讀處都無說明
才一直沒看到 真是見笑 ^^見笑^^
還剩一個小小問題..
直心在原始佛教簡介 中說到--
北印度經由中亞流傳至中國北亞,已翻譯成漢文的「雜阿含經」,以及由南印度經斯里蘭卡流傳至東南亞,並保留使用早期印度方言(巴利文)的「相應部」,兩部經典是分別由不同的部派,經由不同的途徑所流傳下來的,所以如今我們可以透過將這兩部經文的內容加以互相校對堪正,用以作為實際修行的指南,如此即可正確體會當初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初始教義。
設此新譯白話雜阿含經 是由兩部南北傳經文相互校對而成
但因有些法友尚未能研讀漢譯以外的經典
如果缺少說明豈不喪失白話翻譯的意義了?
若能將翻譯之取捨過程略加多做說明[有些好像沒有說明]
以及註明有的經與漢傳有不同之處而非潤飾就更殊勝更值得讚嘆了.
慚也合十.
終於解惑了 感謝各位法友回應
由於除了那一主題內之外的點讀處都無說明
才一直沒看到 真是見笑 ^^見笑^^
還剩一個小小問題..
直心在原始佛教簡介 中說到--
北印度經由中亞流傳至中國北亞,已翻譯成漢文的「雜阿含經」,以及由南印度經斯里蘭卡流傳至東南亞,並保留使用早期印度方言(巴利文)的「相應部」,兩部經典是分別由不同的部派,經由不同的途徑所流傳下來的,所以如今我們可以透過將這兩部經文的內容加以互相校對堪正,用以作為實際修行的指南,如此即可正確體會當初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初始教義。
設此新譯白話雜阿含經 是由兩部南北傳經文相互校對而成
但因有些法友尚未能研讀漢譯以外的經典
如果缺少說明豈不喪失白話翻譯的意義了?
若能將翻譯之取捨過程略加多做說明[有些好像沒有說明]
以及註明有的經與漢傳有不同之處而非潤飾就更殊勝更值得讚嘆了.
慚也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