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依三寶中的佛和僧是解脫的必要條件嗎?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4-11-08, 08:59

Honesty 寫:末學在想三皈依這個詞句應該沒有那麼難以了解。
請各位法友想想看,當初在佛世的時後,人間那些有幸值遇佛法僧的人們,當初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而能漸漸的走入法流呢?最初是透過什麼樣的路徑,以至於最終能究竟苦邊呢?

末學認為,最初的方法,當然就是對佛法僧生起信心,當每一個內心正直,真實,誠懇,善良的人們,各因為種種不同的緣份,於內心中對佛法僧生起信心,願意成為一個持守五戒的優婆塞優婆夷時,或是願意因此正信,進而出家學道之時,在獲得這樣的信心的那一刻起,就是獲得內心的三種皈依,也就是三皈依了,透過這樣的路徑,才得以漸入法流,如果有一個人,他內心生起信心,而口說出來,善知識即可為其作證,如果不說出來,當然也可自己做證,在這條路當中,也可能會有因正見不足,而導致信心減退,致使停止前進或偏離正道的時候,但是無論如何,佛陀的聲聞弟子都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逐漸走入正道的,不都是因為這樣的信心持守戒律,更因為以戒行來增上,最後才完成法次法向,究竟苦的邊際。

假如有個人認為:我對佛陀生起信心,也對正法生起信心,但是我對於依從佛陀而修正法又具足清淨行為的出家弟子卻無法生起信心,我就是無法去相信佛陀的梵行弟子,因為我就是不相信佛陀正法可以使那些願意全心投入捨棄一切來跟隨的人們,因此而獲得清淨,遠離貪嗔痴,證得聖果。
大家細細的想一想,如果有這樣的一個人,這個人能夠漸入法流證得聖果嗎?這個人也能算是相信佛陀也相信正法嗎?其中的道理並沒有很深,只是願不願意以正直的心,靜下來深入想一想。


勸告:還沒有證得果位,還沒如實見到初果的要件,就不要輕易去論斷什麼條件是不是必要的,更不要玩弄文字的遊戲,去引證分析部派論書及近代大師所說的那些文句,因為自己根本就弄不清楚那些文句的真偽,更不用說要以此來論斷自己尚且無法看到的真實。
當然可以對法義有疑惑而來發問或討論,但是不能夠懷著武斷僵硬而不具慚愧柔軟的心來發問或討論,武斷僵硬的心所產生的知見會障礙自己的修行,令自己距離正道越來越遠。
我在要説明一下,可能你還沒有理解我的意思。

我所說得皈依佛僧不是必要的並不是說不可以或者不要去皈依佛僧。只是說無関緊要而已。

比如下雨這個事實,我們可以接受它,但不是要皈依它。同樣,一個依法修行的人雖然不一定要皈依佛僧,但也不是不能認可佛僧的存在。一個初果連世間善法都能接受,又怎麽接受不了佛僧呢?只是不見得一定要在心理或形式上主動的帶有宗教情緒的去皈依而已。

我所引證的都是經典上名文記載的事例,我不知道現在除了部派佛教留下來經典你還能找到其他什麽更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你的觀點?

我本人對佛法僧存在沒有任何的疑惑,但這並不表明這個就是一定要歸依的理由,因爲我對世間上的許多事物沒有疑惑,比如我對我會死的沒有疑惑,但不代表我要去皈依死。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4-11-08, 09:18

我們要明白三寶中除了法寶以外並不是這個世上本來就有的,先是佛陀發現了古僊人道後依法而修獲得解脫,此時世上出現了二寳,然後佛陀教導了五比丘成就阿羅漢後,這個世上纔有了三寶。

我們至少可以毫無疑問的得出這樣的結論:佛和五比丘都沒有皈依三寶。
而後來的情況我們從經中可以了解,除了在家居士在佛及其阿羅漢弟子面前聽聞正法後建立四不壞淨,不見有出家人和不在佛及其弟子面前聼法的在家居士談到四不壞淨的。

也就是說,三歸依是在特殊時期的產物,在佛不般涅槃後,三歸依就名存實亡了,因爲在佛陀時期的佛寳就是指釋迦牟尼佛,而不是後人所說的“十方三世一切佛”,所以佛陀在般涅槃前向代衆生問的阿難尊者説明了在他逝世後要以法和律兩者為依靠,並明確強調了不要依靠佛,要自皈依與法,此法就是以四念處爲中心的八正道。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2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4-11-08, 09:35

在這個主題中,各位都已經把各自的看法表達出來了,但因為看法不同以致各位不斷出現重複敘述相同看法的文章,為避免這種無窮盡的循環,暫時將此題封鎖。

有興趣的法友可以將此題中的關鍵名詞,何謂三皈依、佛、法、僧、四不壞淨等等拿出來做更嚴謹的定義後,再回頭來討論,謝謝!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04-12-05, 19:08

leeyc2 寫:對照相應部SN48.8{從何處看信根(如何)呢?就在於[四預流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等等)}
譚尼沙羅尊者譯文(信 菩提尊者用faith)
Now where is the faculty of conviction to be seen? In the four factors of stream-entry
很抱歉!按照菩提尊者的譯法 four factors of stream-entry應該指的是四不壞淨,而非指親近善士等四項,和雜阿含646經還是大致相合的;

factor for stream-entry才是指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怕會誤導初學者,特別作此更正~Sorry!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