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ecila 寫:
直心:
因為你的某些主張在邏輯上不合理而造成論點的不確定性,這樣讀文章的人很難瞭解你到底真正想表達什麼?不願意多做猜測又不想再繼續問的時候,一些理性追求文章內容與意涵的人會自動略過那些有疑點的地方不再理會。或許你覺得自己講得很清楚,但邏輯上不合理、前後矛盾的時候,又怎麼可以認為別人誤解你的意思呢?
你覺得矛盾,你可以像這篇這樣提出矛盾的地方來問,末學會幫你深入解釋,而不是用一句話去論斷是非,這樣難怪末學會抗議呀。末學打那樣多的內容,尚且無法把問題整體描述,難不成還要把每個環節的細節都說的很清楚,打成一本書恭恭敬敬奉上,大家才覺得滿意?
沒錯,末學很能諒解你的疑問與質疑,問題是誰來諒解末學?末學拿什麼說服自己,為了一個論點一句質疑,要解釋很多很多很多,要幫你們從頭解釋詳細分析起?為你們寫一本書?你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我是為了什麼要這樣做?因為你們真的很想知道法的真相嗎?還是你們只是想姑且聽聽看?甚至只是因為不認同我質疑我?你們不懂是我的責任嗎?我也承認我並不需要你們的認同呀。會不會有可能是你們自已沒修好?最好你們拒絕相信,態度很差,我就可以因為這樣拒絕說明,倒省下很多時間,我為什麼不把時間拿去自修呢?末學沒有你們想像中的那樣慈悲到不顧自己,末學只想在自修之餘,多少小小盡點心力而已,末學離目標的果證還很遠呀。
末學如果是真實知見的人,你們這種態度,從頭到尾你們有多客氣?連客氣都說不上吧。為什麼末學要為你們犧牲自己的時間與精神呢?你們說說看你們是用什麼態度?希望我把這些看似矛盾但是實則牽連甚深甚廣的議題花時間花精神幫你們給詳細解釋清楚呢?如果我擁有真實,以你們這種態度,我為什麼我要跟你們說?我大可忍辱不言,反正最後倒楣的又不是我,是不是?
你知道要說清楚有麻煩嗎?尤其每個人知見的落差都不同,你要我怎樣說起呢?末學只能大概說一下每個知見環節,然後你得先自己想答案貫連每個環節的細節,真的不懂也請你平和客氣的來問矛盾之處,但是你不要先論斷,可是你已經先論斷了,那末學就只能反對你的論斷與誤解,到底這是誰的問題?你論斷質疑末學的整個論點對釐清真相會有幫助嗎?
希拉你有沒有回頭看到你的上一帖?末學打了多少字?你僅僅只用一句話就去論斷,然後末學打了很多回應,你居然又回頭怪末學不先說清楚?你是憑什麼這樣要求?末學真的覺得很好笑,這就是你自認為的合理態度?那末學誰來體諒?
搞不清楚究竟是誰教你們以這種態度跟人討論的,只要真的有點內涵的人,就算是那種濫好心的,也不會願意在你們身上花時間精神的,被人不客氣的污衊或輕易論斷還要為對方花很多時間精神?激將法會有用?
大家要來說合理是嗎?反正業果自受,反正話不投機半句多,非要這樣逼迫別人嗎?就不能客氣尊重一點嗎?非要弄得很機器與理性,那大家自己事自己了就好了呀,以目前看到的這種態度逼問法義,只是減損自己而已,在你不確定末學的是非之前,請起碼有點尊重,也顯示出自己的風度,這是討論應有的態度。
peacecila 寫:
譬如,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一方面你認為果證者很重要,尤其是「阿羅漢」,照你的論點沒有阿羅漢就無法解讀正法,因為經文的意義需阿羅漢解釋,但一方面你又認為僧團無阿羅漢聖者,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無法學習正法的「死結」,照這種論點正法應該形同「失傳」。可是,針對這個「死結」你又提出了「屬於獨覺的根器,這種人可以自行觀察身心現象,來比照經文,他就能獲得正確知見而果證。」那麼照理說僧團應該也可以比照這個模式而形成果證者,或者有俗人經過這種形式證果,證果者也可以進入僧團而延續正法的傳承。
再者如果從「文字」流傳正法方面來談論邏輯的不理性,論點先說文字無法被正確解讀,所以一定需要果證者解釋正法才能獲得正法,這樣立論才形成了邏輯上前後一致的合理性,可是接著又說具有「獨覺根器」的人也可以讀懂經文,可是這樣又打破上述的合理性,造成了論點「前後相違」的問題產生了。因為事實上如果還是有人讀得懂經文,不管他是怎樣的人,也就是說還是有人可以不需要「阿羅漢」,經文還是有一定的作用存在。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獨覺根器」這個名詞。經典談到「獨覺」指的其實也是「覺悟者」(佛陀),但是指「不善於說法或不出世弘法的佛陀」,這種型式的佛陀不會出來弘法,會在修行的地區直接進入涅槃。比較須額外注意的是「中阿含」曾提到「獨覺」也有徒眾的記載,這顯然又違背一般對於「獨覺」這個特殊名詞的即定印象,也違背了「獨覺」的定義。在佛法史上,從經典的記載中,惟一可以被認定具有「獨覺根器」者,只有「大迦葉尊者」。「大迦葉尊者」是何等的人物?何等的言行與上乘資質?不妨自己看看經文怎麼談論「大迦葉尊者」。如果真的惟有這等人物才能看懂經文,而僧團也已無阿羅漢可以解釋經文,那麼,任何說自己看得懂經文的「獨覺根器」其言行都應將受到嚴厲的檢視--到底那裏像大迦葉尊者?那裏像獨覺?
你的質疑觀點就是因為獨覺根器的不清楚導致產生的矛盾,末學解釋獨覺的本質後,如果再跟法義與團體傳承的流轉一起交叉觀察思維,就會看的很清楚了。
整個僧團的法義的傳承運作並不是一時一夕。一旦例如因為阿育王等人的敬僧,或僧團內部戒律的分裂,使得貪愛供養的人加入僧團變很多很雜,無心修行的人更容易影響僧團中尚未證果的人,這樣內外環境影響,一加一減,一段時間後,阿羅漢開始減少絕跡,這就等於開始缺了一段威力最強大的正法被實證,但是還是會有三果阿那含,也會有二果初果,只是這樣一來阿羅漢就會很難被證得,漸漸減損,然後阿羅漢的法義就逐漸無人能夠解讀出來,換句話說相關於阿羅漢的法義也會變的很模糊,這樣一來僧團內的阿那含聖者更會快速變少無法撐住大局,這時候衰敗的速度會開始加快,阿那含聖者減少會比較快速(缺了一掌),然後阿那含相應的正法就會失落,最後這個失落的過程會更加快,直到法的淪沒。
那說要靠獨覺興法,我跟你老實說,獨覺根器之所以是獨覺根器,其實是沒太多慈悲心,也不太合群,當環境中都還是聲聞證果者的時候,或許還會被容忍與接納,但是一般到了衰落的後期,聲聞證果者已經不多時,多數的凡夫僧甚至包含很多貪供養才出家的人,根本不可能去尊重這種特立獨行的人(大迦葉尊者就很特立獨行,也算有點孤僻,要不是佛陀指名挺他,加上那時候阿羅漢超級多,根本不可能可以接下僧團領袖的責任),所以從這點就可以把獨覺興法的可能給排除,法的傳承問題就只單純在於聲聞證果者身上。
什麼是聲聞根器與獨覺根器的差異?
當然不是有人能解讀文字就有人肯聽進去。假如末學能正確解讀經文,你相信末學嗎?哈哈,這很現實,不只不信,還可能很討厭吧,因為真相總是令人難以接受。你們這種態度,就算末學這次盡力而說,下次就會更冷淡,這不怪你們,只怪末學無德無能。
因為要人相信喜愛尊重,這就得要有善德與合群的業心,這要累世修的,佛陀是具有自證最高真理智慧與善德並合群的至高完美聖者,靠的是累積無數世的修行,聲聞與獨覺的路則以此而分,
獨覺根器偏重追智慧真理,討厭與群眾的雜處,真理之路是遠離世俗且孤獨的。聲聞則偏重修善德戒律與群理心,追求心中
正直誠善的增上至善,或者世俗面的智慧德行。
這是兩者的基本差異,實際的差異則因累世願心業心而千差萬別,無法盡說,像十大弟子各自有各自的過去,大迦葉尊者有獨覺根器,卻也是個大聲聞,這都跟尊者的過去有關。若硬要說每個獨覺根器的人都要像大迦葉,那就是我們知見的差異處,你看的是表面證據推論,末學看的是本質的分析,就是這樣簡單,你可以以此而不相信,末學拿你沒辦法。但是你也沒辦法究竟反駁末學所說的不正確,因為過去的業成為了現在的果,導致每個人都會不同,不會說每個聲聞或獨覺聖者都同一個樣吧,這是很明確的。
peacecila 寫:
可以說,不管是「僧團無阿羅漢」或者是「獨覺根器才能看得懂經文」的說法,認同這種看法者,其強烈訴說的都是「正法已經失傳」的論點。如果這樣的說法符合真實,那麼佛法也不必再學了,因為僧團無聖,因為自認非獨覺,自然也用不著繼續浪費時間自欺欺人。
末學會提到獨覺根器就是因為獨覺根器也是事實的一部分,也是
法義的遺跡經文在現代還是會有價值的原因,原本獨覺根器要修到能全然的自身觀察而自覺解脫,需要更多的累世修行,如果還未完全俱足這種根器的人,在法滅後,遇到經文的遺跡,那還是有可能以較低的獨覺根器,與正確的聲聞根器呼應,將正法的遺跡與自身的觀察覺知相互映證,進而獲得聲聞果證補足法的缺陷,這就是現代證果的契機,如果願意接受具有這樣成功經驗的人幫助,那成功證果的機會就更大大增加,絕對比去追尋根本已經消失在過去歷史中的法的僧團傳承要來的有用。
如果大家看清楚這部分的差異,重點放在這上面,大家或許就能比較容易找到求法證果的方向。這也呼應了你的疑問,大家不用放棄學法,只是要經過比較難的過程。所以末學就要詳細說明,你因為這樣產生矛盾,是你不清楚整個觀點的完整細節,末學這樣解釋你清楚了嗎?
PS:你知道末學回應這樣的討論要花多少時間精神心力嗎?你們還在求法,尋法,當然樂此不彼,末學可是只想多拿點時間來清靜自修,也要照顧好俗世的生計與幫忙身邊的親友,你們的態度又不很好,又一直相逼,只是叫末學為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