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將阿含經判為小乘經典,說是給小乘人讀的,學阿含經的人好像矮了半節。vivian 寫:不知大乘對阿含經貶異了些什麼地方
某位大乘出身的大德說:
所以,二乘人「有眼不見、有耳不聞」,就是這個道理。又者,二乘人就好像平地似的,那個平地上因為有高山擋住了,太陽就照不到。日出來先照高山,所以釋迦牟尼佛說《華嚴經》的時候,二乘的人如聾若啞,就好像聾子似的,又像啞巴似的,不知道說什麼好,所以這個大法就照不到二乘人。
佛一看,只有大菩薩才能得到這種的利益,二乘人得不到這種的利益,於是乎又隱大示小,才說《阿含經》。阿含是三藏教,就度小乘人,裏邊就講四諦法,四諦法就是苦、集、滅、道。本來是苦、集、道、滅。因為那麼念不順囗,所以是苦、集、滅、道。釋迦牟尼佛就對二乘人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道,汝應修;此是滅,汝應證。」二乘人一聽:「咦!怎麼這個苦我應該知道!什麼叫苦啊?」一找這個苦:「哦!有三苦--苦苦、壞苦,又有行苦,又有八苦,又有無量諸苦。」啊!這知道啦!
《梵網經》:
貶抑出家的聲聞眾,也就是貶抑阿含聖典上所說的多聞聖弟子(阿羅漢之稱)。聲稱聲聞人為「二乘惡人」或「二乘邪眾外道」,也就是說批評《阿含經》中所稱的多聞聖弟子(阿羅漢)為「二果惡人」或「二果邪眾外道」。
《法華經》:指責阿羅漢是蕉芽敗種。
《維摩詰經》:
小乘(二乘)之發心│只顧自己了自己的病,不管眾生的病│誘導小乘迴小向大,發菩提心慈悲度眾。
北傳佛教:
認為菩薩道是廣度眾生的自利利他的行為,也就是說,在修行過程中同時就可教化他人,而指責阿羅漢是自了漢,即是指自己解脫,其它不管,沒有慈悲心。如果說阿羅漢沒有慈悲心,其它不管,那就對阿羅漢有所誤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