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焦慮的時候...
焦慮是瞋念,是不能接受現實.貪瞋皆由癡(無明)來,可修觀三法印,我覺得有效.
思慧的當下有時也有沒有煩惱的感覺.
名色分別智
回到目錄
此智是修行者體會到當下的實相。實相是指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此智改變妄執身心是「我」的邪見。因為妄執身心為「我」的煩惱(邪見)已經存在非常長久的時間了,所以此智(見到身心無我的智慧)對於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難以在當下掌握到的。想要成就此智的人就必須奉行佛陀在《大念處經》中提到的四念處正確修法。
想要成就此智的人修行者,必須以逐漸增強的思慧常常在當下掌握到身心,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後引發正見。例如,正見生起的時候,修行者會知道當下正在觀照什麼色身、什麼心(坐的色身,心在聽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進一步他會了解到世界萬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無我或靈魂→而修行者現在知道這一點,甚至是由他內心深刻體會的。自我的邪見破除時,修行者會感到驚訝,因為從出生以來他從未有過這種無「我」的感覺。
由於猛利的實相般若將我們的邪見從他的感覺中根除,現在他就能體會到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實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時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樣→用不著別人告訴他糖的滋味如何。
在長含經中,佛說:「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體證的」。法是不需要老師向你解釋你成就了那一種智慧→你可以由自己體驗知道。有時修行者也會認為他已經成就了達到某一種智慧,但並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還不肯定的話,就很可能是他還沒達到那一階智。
這一階智稱為見清淨,因為在體證的那一剎那是沒有煩惱的,但這種正見尚未真正體會到三法印,要見到無常、苦、無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修法。
此智(第一階智)成為修行者的「歸依處」,因為他親自嚐到了實相的滋味,就像吃糖一樣,他體會第一階智是因為他親自嚐到它的。
從現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心」在看等等→而且進一步,他了解到每一個他所見到的有情只是身心而已。從這時起,名色(身心)就成為他的老師了。
思慧的當下有時也有沒有煩惱的感覺.
名色分別智
回到目錄
此智是修行者體會到當下的實相。實相是指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此智改變妄執身心是「我」的邪見。因為妄執身心為「我」的煩惱(邪見)已經存在非常長久的時間了,所以此智(見到身心無我的智慧)對於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難以在當下掌握到的。想要成就此智的人就必須奉行佛陀在《大念處經》中提到的四念處正確修法。
想要成就此智的人修行者,必須以逐漸增強的思慧常常在當下掌握到身心,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後引發正見。例如,正見生起的時候,修行者會知道當下正在觀照什麼色身、什麼心(坐的色身,心在聽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進一步他會了解到世界萬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無我或靈魂→而修行者現在知道這一點,甚至是由他內心深刻體會的。自我的邪見破除時,修行者會感到驚訝,因為從出生以來他從未有過這種無「我」的感覺。
由於猛利的實相般若將我們的邪見從他的感覺中根除,現在他就能體會到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實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時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樣→用不著別人告訴他糖的滋味如何。
在長含經中,佛說:「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體證的」。法是不需要老師向你解釋你成就了那一種智慧→你可以由自己體驗知道。有時修行者也會認為他已經成就了達到某一種智慧,但並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還不肯定的話,就很可能是他還沒達到那一階智。
這一階智稱為見清淨,因為在體證的那一剎那是沒有煩惱的,但這種正見尚未真正體會到三法印,要見到無常、苦、無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修法。
此智(第一階智)成為修行者的「歸依處」,因為他親自嚐到了實相的滋味,就像吃糖一樣,他體會第一階智是因為他親自嚐到它的。
從現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心」在看等等→而且進一步,他了解到每一個他所見到的有情只是身心而已。從這時起,名色(身心)就成為他的老師了。
Re: 我焦慮的時候...
不方便在此提問您焦慮的原因,將我的經驗整理提供您參考︰
在家居士的焦慮,有些是來自生活所應面對的問題,如明天的考試還沒準備好,工作沒有完成,與人爭執沒完沒了,要繳的會錢沒有著落….等,請務實的針對問題來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才能免除焦慮,解決生活所應面對的問題,要靠生活的經驗智慧,不是靠觀呼吸。
如果焦慮是因失去正念,妄念生起,天下本無事卻自尋煩惱,則應先依雜阿含第一經及第二經,正觀五蘊及正思惟五蘊,再修身念處觀呼吸,培養正念,必可成就解脫智慧,免受焦慮的折磨。
在家居士的焦慮,有些是來自生活所應面對的問題,如明天的考試還沒準備好,工作沒有完成,與人爭執沒完沒了,要繳的會錢沒有著落….等,請務實的針對問題來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才能免除焦慮,解決生活所應面對的問題,要靠生活的經驗智慧,不是靠觀呼吸。
如果焦慮是因失去正念,妄念生起,天下本無事卻自尋煩惱,則應先依雜阿含第一經及第二經,正觀五蘊及正思惟五蘊,再修身念處觀呼吸,培養正念,必可成就解脫智慧,免受焦慮的折磨。
Re: 我焦慮的時候...
.....解決生活所應面對的問題,要靠生活的經驗智慧,並配合佛法斷貪瞋癡,不是靠觀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