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是心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墮惡趣。生活上的疑心失定與疑惑心亂,不離貪、瞋、癡,因此必須斷除生活上的疑心失定與疑惑心亂,才能使貪、嗔、癡、薄弱,成就二果,繼而斷除貪、嗔、癡,成就三果。那麼生活上的疑心失定與疑惑心亂,就必須在成就二果前斷除;身見結、疑結、戒禁取結、貪欲結、瞋恚結、色愛結、無色愛結、掉舉結、我慢結及無明結等十結,只有斷疑結是可以包含斷除生活上的疑心失定與疑惑心亂;其它九結各有其對象,與生活上的疑心失定、疑惑心亂無關。
初果斷三結,如果疑結是專指對佛、法、僧的淨信不疑,這樣的條件是比較容易
成就的,但這種自證的內容可能迷信多於淨信而不自知。
初果斷三結,如果疑結除了是指對佛、法、僧的淨信不疑外,還包含斷除生活上
的疑心失定與疑惑心亂,這樣得初果的難度可就相當高了,但可以明確檢驗對佛
法的實修成果,舉下列數例就可以明白,並非對佛、法、僧淨信,就可以達成斷
除生活上的疑心失定與疑惑心亂。
1、 深夜獨處墓園區,疑遭鬼界纏縛。
2、獨行偏僻山野小徑,疑遭盜匪或猛獸加害。
3、對他人的身、口、意行為起種種疑心。
4、對我的生命從何而來,我死後從何而去,生起疑惑。
要斷除生活上的疑心失定與疑惑心亂,必須要能實踐八正道的正念。
以下二則經文,可以看出十結的斷疑結與五蓋的對治疑蓋並非專指對佛、法、僧的淨信不疑,同時也包含生活上的疑。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六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 (九)
……世尊告諸比丘。有三結使。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至彼岸。云何為三。
所謂身邪.戒盜.疑。……云何名為疑結。所謂有我耶。無我耶。有生耶。無生耶。有我.人.壽命耶。無我.人.壽命耶。有父母耶。無父母耶。有今世.後世耶。無今世.後世耶。有沙門.婆羅門耶。無沙門.婆羅門耶。世有阿羅漢耶。世無阿羅漢耶。有得證者耶。無得證者耶。是謂名為疑結。
雜阿含(七○六)經
….佛告無畏。….謂眾生貪欲增上。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此物於我有者。好.不離.愛樂。於他眾生而起恨心.兇心。計挍.欲打.欲縛.欲伏。加諸不道。為造眾難。不捨瞋恚。身睡眠.心懈怠.心掉動。內不寂靜。心常疑惑。過去疑.未來疑.現在疑。無畏。如是因.如是緣眾生煩惱。如是因.如是緣眾生清淨。無畏白佛。瞿曇。一分之蓋。足煩惱心。況復一切。
任何人皆無法全數明白人類已經知道的知識,因此每個人都有許多不明白的知識,這些不明白,如果與解脫無關,不影響生活,不染著心,不產生心的不安與煩亂,皆不能以疑結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