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學阿含比大乘接近佛法?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7-03-02, 00:44

Dogbert 寫:佛教僧團尚未分裂前根本沒有上座部、大眾部,自然是同戒共住了,你批評前是不是應該先了解一下相關背景知識?
請再細讀梵摩那的"七百犍度", 你應該先質疑她的"故事".有多少可信度,
梵摩那 寫:大眾部之所以分裂,記載在各部律典的《七百犍度中》,這部分的內容大致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大眾部為了偷雞,竟然將戒律做私下的解釋,例如最嚴重的不持金銀戒,大眾部發明了將水注入缽中,讓俗人的正常供養無法入缽,不得已只好給錢,


她的故事白紙黑字,佛教僧團尚未分裂前,己有所謂的大眾部。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7-03-02, 01:02

Dogbert 寫:另外,在家居士對法義的討論不是基於同戒共住的原則,你看到這些法友有持同樣的戒又住在一起嗎?同戒共住的意義我看法友是真的完全不了解。
梵摩那 寫:沒錯,這幾位大乘教徒,除了無法理解同戒共住以外,也不了解要觀察僧人,
既然你們是那麼瞭解 "同戒共住", 請列出經文,並詳解其意,也可以讓我們學習.學習。


不錯,末學以前是學習大乘佛教,因聞此處宣揚"原始佛教的正法",所以到此學習.
似乎除了口不擇言的諍論外,看不到各位討論如何修持,如何以正法處世.有點名不副其實.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7-03-02, 01:17

Dogbert 寫:另外,在家居士對法義的討論不是基於同戒共住的原則,你看到這些法友有持同樣的戒又住在一起嗎?同戒共住的意義我看法友是真的完全不了解。
據末學瞭解,佛在世時是讚揚頭陀行的, 平時佛的弟子也是在山林寂靜處各自修行,你所謂"持同樣的戒又住在一起"是有何根據.

又南傳阿迦曼尊者幾乎一輩子在森林郊野修持而得成就,似乎南傳佛教更配稱"原始佛教"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7-03-02, 01:48

梵摩那 寫: 另外我將七百犍度部份情節,用通俗的白話簡單描述,竟然有人以為是我編的故事,不過追根究底,大乘是禁止俗人讀律的,這也難怪他們什麼也不知道,這種無法了解卻又自認是正直卻是憨直的人,最容易到處闖禍
妳的通俗白話簡單描述,根本是黑白顛倒,
讓我們來比較兩篇論述,請各網友公評,看是誰在胡言亂語.

梵摩那 寫:
大眾部之所以分裂,記載在各部律典的《七百犍度中》,這部分的內容大致都相同,究其原因,就是大眾部為了偷雞,竟然將戒律做私下的解釋,例如最嚴重的不持金銀戒,大眾部發明了將水注入缽中,讓俗人的正常供養無法入缽,不得已只好給錢,這個「不得已」是俗人的不得已,卻被大眾部解釋為理所當然,當作是例外的狀況取得金錢供養,這是欺騙自己的行為,律部是不能容許的。
但是,即便是大眾部在事實的行為上與解釋上偷雞,大眾部還是害怕背負破裂僧團的罪名,所以在大眾部所傳下的《摩訶僧祇律》當中,沒有修改包括金錢戒等諸項戒律的內容,完全維持原意,甚至七百犍度也照記不誤,畢竟那是共同僧團的重要會議記錄,改了會抓包,這點不需要自欺欺人。

BUDD 寫到:

關於「七百結集」爭論的問題,各派律中記載不同。上座部諸律
就說開端於乞錢一事。除此一大爭端外,還有九件瑣碎的事也被認為
是非法的,結集的結果,就明文規定了「十非法事」。

「十非法事」如下:

一、可以蓄鹽於角器中。
二、可以於規定時間後經二指量之時間內繼續進食。
三、可以在它村再次乞食。
四、可以在同一教區內之居院個別舉行布薩。
五、預測能得到應到之比丘之同意,則雖不足規定人數之出席,仍可舉行羯摩。
六、可以隨順和尚阿闍黎之常息。
七、可以飲食未經攪拌之乳。
八、可以食用未發酵之椰子汁。
九、可以縫製無貼邊之坐具。
十、可以接受金銀。

對這十件事情,長老們認為違法而加反對,事情鬧到最後,遂使佛教教團分裂,此
名為根本分裂。

頭像
IanTsai
文章: 355
註冊時間: 2006-09-12, 08:00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IanTsai » 2007-03-02, 02:57

To: BUDD法友

"十事" 就你飽覽經典的結論是非法還是合法?
連我這個末學的不行的末學都知道的事,您還再堅持什麼?

至於你意圖作什麼?
連我這個沒有他心通的人都可以猜得到.你就別鬧了吧
你的做法只是讓那些剛想踏進這個論壇新手嚇一跳
對於把整個論壇文章看過一遍的人來說,這是沒有用的.
我也奉勸剛進這個論壇的朋友
不要被這邊的氣氛嚇到,花點時間把文章看過一遍
你自然會對這一類的事情免疫
並且經由這個歷程,真實了解佛法是如何衰敗的.

To: 新手上路

既來之則安之,安心在這裡吸取養分
好好地認真思考佛法對於我的人生到底有何影響
經過一段時間.
你會打從心底了解世尊的確是值得讓我們恭敬的一位偉大人類
而他所教導滅苦的方法也的確有效.
這是我半年來的經歷,與大家分享.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7-03-02, 05:12

IanTsai 寫:
"十事" 就你飽覽經典的結論是非法還是合法?
連我這個末學的不行的末學都知道的事,您還再堅持什麼?

至於你意圖作什麼?
連我這個沒有他心通的人都可以猜得到.你就別鬧了吧
你的做法只是讓那些剛想踏進這個論壇新手嚇一跳
對於把整個論壇文章看過一遍的人來說,這是沒有用

一個不明是非的鄉愿,連這麼明顯的是非黑白都分不清.還談什麼佛法?

請問十非法事內有偷雞?

再看這莫名其妙的指控,有多少可信度,梵摩那 何不貼上經文以昭公信,卻一味抵賴歪曲?
大眾部發明了將水注入缽中,讓俗人的正常供養無法入缽,不得已只好給錢,這個「不得已」是俗人的不得已,卻被大眾部解釋為理所當然.
大眾部還是害怕背負破裂僧團的罪名
如果所謂的正法信徒卻能容忍或視而不見,這種不實的謗僧言論,
有多少網友能認同?

或許你會認為個人在維護大眾部, 那就大錯特錯.

就如Dogbert 兄所質疑,"僧團尚未分裂前根本沒有上座部、大眾部"

末學只探討真相,
IanTsai 寫:至於你意圖作什麼?
連我這個沒有他心通的人都可以猜得到.你就別鬧了吧
這種以小人之心來度君子之腹的想法, 隨你。

頭像
IanTsai
文章: 355
註冊時間: 2006-09-12, 08:00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IanTsai » 2007-03-02, 12:14

一個不明是非的鄉愿,連這麼明顯的是非黑白都分不清.還談什麼佛法?
你送這麼大的禮, 我收不起, 還給你吧.(請參閱佛說42章經第七章)

你認為十事非法或合法? 有這麼難回答嗎?

請加油 :wink:

頭像
fs92004
文章: 277
註冊時間: 2006-08-18, 08:00

文章 fs92004 » 2007-03-02, 20:07

十、可以接受金銀。

這一點絕對不可以.障礙聖道.

頭像
chandragon
文章: 47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chandragon » 2007-03-02, 22:31

BUDD 寫:

一個不明是非的鄉愿,連這麼明顯的是非黑白都分不清.還談什麼佛法?

請問十非法事內有偷雞?


BUDD 寫:大眾部發明了將水注入缽中,讓俗人的正常供養無法入缽,不得已只好給錢,這個「不得已」是俗人的不得已,卻被大眾部解釋為理所當然.
大眾部還是害怕背負破裂僧團的罪名
如果所謂的正法信徒卻能容忍或視而不見,這種不實的謗僧言論,
有多少網友能認同?

或許你會認為個人在維護大眾部, 那就大錯特錯.

就如Dogbert 兄所質疑,"僧團尚未分裂前根本沒有上座部、大眾部"

末學只探討真相,
IanTsai 寫:至於你意圖作什麼?
連我這個沒有他心通的人都可以猜得到.你就別鬧了吧
這種以小人之心來度君子之腹的想法, 隨你。
你連「偷雞」在這篇文章中是「投機取巧」的文義都看不出來?還真的認為有「偷雞」的實際行為?閣下的文學造詣還真是‧‧‧
不禁讓人懷疑連白話文的邏輯理解能力都欠奉者,能看的懂非白話的經文?
梵摩那法友是在體諒你,你不知道?

不看戒律還在胡言,竟然自承十事非律,那豈是無因?
不持金銀戒既然你也承認應守,那戒律中記載大眾部的破戒行為你還在強辯什麼?
是誰前後矛盾、言詞反覆?自詡君子者的行為,只代表其貢高我慢心還非常熾烈,除令人可笑可歎外,還有什麼值得讓人信服的言論?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7-03-03, 03:58

你連「偷雞」在這篇文章中是「投機取巧」的文義都看不出來?還真的認為有「偷雞」的實際行為?閣下的文學造詣還真是...
"雞"跟"機"相通?
「偷雞」的文義是「投機取巧」?

這種死鴨子硬嘴巴的硬拗歪纏,真不敢領教。

這種不明事理的論調,你以為是在維護這網站,正好相反。
不禁讓人懷疑連白話文的邏輯理解能力都欠奉者,能看的懂非白話的經文?
懷疑 你連白話文的邏輯理解能力都欠奉
梵摩那法友是在體諒你,你不知道?
討論須要體諒? 須要體諒就不要討論.
滿腹的鄉愿謬論.
不看戒律還在胡言,竟然自承十事非律,那豈是無因?
不持金銀戒既然你也承認應守,那戒律中記載大眾部的破戒行為你還在強辯什麼?

是誰前後矛盾、言詞反覆?自詡君子者的行為,只代表其貢高我慢心還非常熾烈,
除令人可笑可歎外,還有什麼值得讓人信服的言論
一堆謬論,不值一駁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