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師兄, 我心中有疑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Anxiety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7-01-05, 08:00

文章 Anxiety » 2007-01-27, 14:21

Dogbert 寫:阿羅漢身體有痛苦,要決定如何做,個人認為,當一個人的作為不是因為貪嗔癡的緣故,也不影響他人,那他要怎麼做都是可以的。
請問師兄如何判斷某種行為是否緣於貪嗔癡 ? 求饒以免刑算嗎?

頭像
wolfgang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6-11-10, 08:00

文章 wolfgang » 2007-01-27, 15:49

有(心),就有(業),是貪、嗔、痴。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7-01-27, 17:08

Anxiety 寫:請問師兄如何判斷某種行為是否緣於貪嗔癡 ? 求饒以免刑算嗎?
你自己有沒有貪嗔癡你自己不知道嗎?

頭像
Anxiety
文章: 31
註冊時間: 2007-01-05, 08:00

文章 Anxiety » 2007-01-27, 22:57

是真的不清楚....人的願望到底強烈到甚麼程度才達到貪嗔癡的範圍呢?
比如我不清楚每天要喝杯咖啡算不算貪...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7-01-27, 23:00

貪不貪我不知道,你自己都不明白自己,那至少有個癡吧! :wink:

頭像
fs92004
文章: 277
註冊時間: 2006-08-18, 08:00

文章 fs92004 » 2007-01-27, 23:48

Anxiety 寫:是真的不清楚....人的願望到底強烈到甚麼程度才達到貪嗔癡的範圍呢?
比如我不清楚每天要喝杯咖啡算不算貪...
那麼每天呼吸多少次才不算貪呢? 8)

頭像
sumedha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7-01-27, 08:00

文章 sumedha » 2007-01-28, 06:50

Anxiety 寫到:
1. 以一個血肉之軀, 即使是阿羅漢, 在面對凌遲之刑時, 他的心是否還能不動如山. ----- 師兄沒明白我的意思. 我是問人心的不動如山是否有極限.

大阿羅漢目腱連的死, 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身受心不受 -- 沒有第二支箭


2. Anxiety: 人的願望到底強烈到甚麼程度才達到貪嗔癡的範圍呢?
3. babu: 那麼每天呼吸多少次才不算貪呢?

有一個"我" -- 欲 (想要) -- 如何如何 ----- 就是有貪

願望即是貪 --- "無願解脫門" --- "求" 聖樂, 而非世俗之樂

呼吸而沒有"感到它的存在"則無貪 - 沒有支配欲, 控制欲, 等等....

頭像
fs92004
文章: 277
註冊時間: 2006-08-18, 08:00

文章 fs92004 » 2007-01-28, 10:45

sumedha 寫:Anxiety 寫到:
呼吸而沒有"感到它的存在"則無貪 - 沒有支配欲, 控制欲, 等等....
是嗎?請停止呼吸個1分鐘.看是否會焦躁急著要吸口氣.這之中是否沒有貪的
發生?支配欲與控制欲?很多微細的動作都反映苦的生起與苦的滅.
若以長跑和游泳來說.呼吸的控制和支配更是重要.
"沒有感到它的存在"是放逸的結果.
雖然這不是我要回覆的重點. 8)

頭像
fs92004
文章: 277
註冊時間: 2006-08-18, 08:00

文章 fs92004 » 2007-01-28, 10:53

身受心不受 -- 沒有第二支箭

不是這樣解釋的.身心都受.是第一箭.
就像平靜的湖面丟了一顆巨石.濺起水花巨浪.會迅速消散恢復平靜.

凡夫的話.這水花巨浪會增加數倍.會發生整個湖水倒灌淹沒丟石頭的傢伙
這是第二支箭.

頭像
sumedha
文章: 19
註冊時間: 2007-01-27, 08:00

文章 sumedha » 2007-01-28, 11:46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 (470)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於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為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於彼樂受。貪使不使。於苦觸受不生瞋恚。不生瞋恚故。恚使不使。於彼二使。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癡使不使。於彼樂受解脫不繫。苦受.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於何不繫。謂貪.恚.癡不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繫。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