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就是大腦的神經系統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06-07-05, 22:20

「物質(色身)能生精神(名),而名能推動色身活動」,這個是唯物主義的意見:「物質第一、意識第二,意識對物質起反作用」,淨堂法友 把它摻到原始佛法裡來了。

頭像
sunrise
文章: 130
註冊時間: 2005-02-22, 08:00

文章 sunrise » 2006-07-14, 05:37

諸法友,


在此,我想說明的是用頭腦作為意根是不正確的。

這個問題開始於幾個月前,我無意間從「看神聽鬼」一書上看到一則關於「樹靈」的文章。內容大約是這樣的,因有戶人家裡不太平順,於是到慈惠堂求平安,此慈惠堂的堂主看到此人後面跟著一個樹靈,於是尋問此人,此人回答因家院子中有一顆樹,因礙風水而砍掉了。

這也讓我想起看過一本介紹精靈的書,這本書中說到不只花草樹木有識神,甚至石頭、山洞、山谷或是整座山...等等都有個自的識神。

這則文章讓我自問:樹沒有頭腦,唯有樹身,樹的意根在那裡?

於是我想起了「生活的藝術」(葛印卡老師所教的內觀)一書中葛印卡老師與學員的問答,節錄如下:
問:我不太確定您所說的「心」是什麼意思。我找不到心。
答:心在身上無所不在,在每一個原子之中。每當你感覺到什麼,心就在那裡。心能夠感覺。

問:那麼您所說的「心」不是「頭腦」囉?
答:哦!不,不,不。在西方,你們認為心只存在頭腦裡。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問:心是存在整個身體嗎?
答:是的,整個身體都包含了心(註:根塵接觸產生六識,六識都屬於心)

問:心也是整個身體嗎?
答:它和整個身體是緊密相連的。

問:心識是否存在身體的所有原子中?
答:是!這就是為什麼情緒和相關的感受會在身體內的各處生起。如果你觀察全身的感受,你也一定觀察到和情緒相關的感受,那你就能脫離情緒。

依於上面的種種,我得到一個的看法,即能引生心識的就都是意根,所以眼根是意根、耳根亦是意根....前五根所不攝的(例如:頭腦)也是意根,整個身體都是意根。簡言之,「身」即是意之根。

另一種狀況:心識引生心識。這是心識生起之後,心識本身成為意根而引生出下一個心識。所以說整個身心都是意根。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07-14, 07:00

怎麽會有這麽多人對早已不是問題的佛法基礎知識還搞不清楚呢。

意根就是意處,是心法,和色法沒有關係。

頭像
sanfayin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06-08-26, 08:00

文章 sanfayin » 2006-08-27, 17:47

名依色而立

眼根壞了還有眼識嗎?
腦根壞了還有意識嗎?

名,色,識三者相依

頭像
wolfgang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6-11-10, 08:00

文章 wolfgang » 2006-11-23, 22:07

(末那識)在那裡?
1. (末那識)如何將(阿賴耶)執為(我、我相)
2. 在 (阿賴耶)業種子所現之(根身)上,
  (末那識)依止於 那個地方?


針對以上問題,我想以實例說明,再回頭印證經文:
1. (末那識)如何將(阿賴耶)執為(我、我相)

讀經文時,一定要明白,經文講的都是我們(自己)的事。
我們自己=末那識;末那識=我們自己

(末那見分)緣(阿賴耶見分)為我相,的實際運作:
(阿賴耶)業種子所生出的(相分),
包括根身、器世界、萬事萬物...等
而與(我相)有關的,唯有(根身)這一部份。

(末那識)將(根身)視為 (我-自己)的一種(代表)。
根身=我自己;我自己=根身。此乃 (我相)。

2. 在 (阿賴耶)業種子所現之(根身)上,
  (末那識)依止於 那個地方?

當(末那識)將(阿賴耶)所現的(根身),視為自己時,
當然是指:
眼、耳、鼻、舌、身、腦 =自己
自己= 眼、耳、鼻、舌、身、腦

當(根身)=(我-自己)時,(末那識)一定是遍佈整個根身。
即,眼、耳、鼻、舌、身、腦 就是 (末那識)。
(末那識)依託於眼
(末那識)依託於耳
(末那識)依託於鼻
(末那識)依託於舌
(末那識)依託於身
(末那識)依託於腦
眼耳鼻舌身腦 都是(末那識) 所 "依止的地方"。
=========================
當(末那識)依止於 眼耳鼻舌身腦時,
(末那識)在做什麼事?

這個地方是(末那識)變(第六識)的關鍵!!
在(三能變)或(三變異)中的 最後一變
=========================
(末那識)依託於 眼耳鼻舌身腦,遍佈整個根身。
這是什麼意思?

(末那識)只認識 眼耳鼻舌身腦,是(我-自己)。
(末那識) 所認識的(對象),只有 眼耳鼻舌身腦。
其它的 祂都不認識。

這裡是(實我)的部份,即,執我、、(能我)、我相
^^^^^^^^^^^^^^^^^^^^^^^^^^^
其-實際發生、運作情形 如下:
(末那識)只認得 眼耳鼻舌身腦 自身的 (生理現象)及反應。

舉例:(色盲)
(眼睛)雖然(直接)接觸 色塵 - (紅色蘋果),
但 (末那識) 實際上並沒有(直接)看到(紅色蘋果)。

(末那識)所看到的,是(眼睛)的(生理現象)及反應。
當(眼睛)的生理現象,反應出的是(灰色蘋果)時,
(末那識)就會認為,祂看到的是(灰色蘋果)。
可見,
(末那識)從來沒有真正 看清楚 世界的 真實面貌。
^^^^^^^^^^^^^^^^^^^^^^^^^^^
(末那識)只認得 眼耳鼻舌身腦 的生理現象及反應。

雖然(第六識)通(三境),但狀況不一樣。
所以我才不想拿經文出來論。這種事需要實際說明。
============================
(六識)的出現:

當眼耳鼻舌身腦 都是 (我自己、能我)時,
接著自然生出 (我能、我所能、我所執):
我的眼能看,生眼識 (看到灰色蘋果)
我的耳能聽,生耳識
我的鼻能嗅,生鼻識
我的舌能嚐,生舌識
我的身能觸,生身識
我的腦能想,生意識
(腦匯整虛妄的五識資料,發出虛妄的第六意識)

這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以
(末那識) 為 (依),的真實意義。

因為(六根)都有(末那識),所以 (六識) 才各有所依。
^^^^^^^^^^^^^^^^^^^^^^^^^^^^^^^^
整個過程就是:
從有(實我-能我),生出(我能),再生出 (六識)。

(六識)所見是 (實法);(末那識)所見是 (實我)

最後再問:(末那識) 在那裡?
答:(末那識) 就在我們的 六根 門頭。

註:
當我說(紅色蘋果)時,當然也只是眼睛的生理反應
========================================
如果(末那識)不要將(根身)視為(我自己),
祂就不會再依據(眼睛)的生理反應,來看世界。
包括其餘五根
而能直接看世界

如此,祂就會看到(紅色蘋果),而不是(灰色蘋果)

所以,何謂修行?
就是要脫離 眼耳鼻舌身腦 送給我們的(神經現象)。

只有不再依賴我們身體的(神經現象),
我們才能看到 世界的真實面貌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11-23, 23:21

要討論一個東西前,第一個條件是這個東西要存在才行,否則只是在談玄說妙浪費時間而已,把以前寫過的東西再貼過來一下。

「阿賴耶」的原意是執著、愛著、欲貪、所執處的意思,從下面的經文就可以很容易看出阿賴耶的意義。

巴利相應部 S6.1 Ayacana Sutta The Request

...But this generation delights in attachment, is excited by attachment, enjoys attachment. ...

巴利相應部 S6.1 梵天相應

...又,此諸人等樂阿賴耶,喜阿賴耶,跳躍阿賴耶(翻得怪怪的,但是讀者應該可以體會這個意思)。... --- 漢譯南傳大藏經


這裡的英譯是把阿賴耶翻譯成attachment,也就是附著、依戀、執著的意思,漢譯南傳大藏經是直接用音譯翻譯成阿賴耶。

到了後來阿賴耶被後人多加了一個「識」字,並且賦予阿賴耶識更多不同的意義,變成一個隨著眾生輪迴而常存不滅的一個主體。

然而,唯識宗的阿賴耶識恰巧與佛陀無我的教導互相違背,佛陀不曾說過眾生無始以來的生死相續,其中有個恆常不變的主體(我)。而是用緣起法〈此有故彼有〉來解釋眾生的存在,也就是苦集聖締的內容,十二緣起的內容裡是沒有一個阿賴耶識或是種子的。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1-24, 08:20

Dogbert 寫:要討論一個東西前,第一個條件是這個東西要存在才行,否則只是在談玄說妙浪費時間而已。
彼但有言說, 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雜阿含319經)

頭像
wolfgang
文章: 83
註冊時間: 2006-11-10, 08:00

文章 wolfgang » 2006-11-24, 18:43

dogbert 寫:然而,唯識宗的阿賴耶識恰巧與佛陀無我的教導互相違背,佛陀不曾說過眾生無始以來的生死相續,其中有個恆常不變的主體(我)。而是用緣起法〈此有故彼有〉來解釋眾生的存在,也就是苦集聖締的內容,十二緣起的內容裡是沒有一個阿賴耶識或是種子的。
不管是第八識,第七識或第六識。在我的論述裡面,已經清楚描述出,祂們在本質上都是(同一顆心),在不同階段的(別名)而已。

既然第一識到第八識,都是同一顆心在運作,
這那裡有違背佛說?

另外,成唯識論裡面說的第七和第八識,更無關(恆常)。
第七和第八識(正說同一顆心)是隨著因緣入名色。
這又那裡違背佛說。

因此,斷說:(成唯識論)所說的,是八個各別獨立的(心識)在運作;
又說,祂們是(恆常),是人,其實是自己不懂(成唯識論)。

說明白點,凡有看懂成唯識論的人,應該知道,
八個心識,只是同一顆心,在不同階段的別名;而且,
這個(識)也不是恆常的。
說,成誰識論偉反佛說,是自己不懂成唯識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06-11-24, 19:03

wolfgang 寫:既然第一識到第八識,都是同一顆心在運作,
這那裡有違背佛說?

另外,成唯識論裡面說的第七和第八識,更無關(恆常)。
第七和第八識(正說同一顆心)是隨著因緣入名色。
這又那裡違背佛說。

因此,斷說:(成唯識論)所說的,是八個各別獨立的(心識)在運作;
又說,祂們是(恆常),是人,其實是自己不懂(成唯識論)。

說明白點,凡有看懂成唯識論的人,應該知道,
八個心識,只是同一顆心,在不同階段的別名;而且,
這個(識)也不是恆常的。
說,成誰識論偉反佛說,是自己不懂成唯識論
這也就是我常說:在批判大乘前,自己最好是真正讀懂了“中觀”和“唯識”之後。因爲只有先了解才能超越。

當然,對于很多真正探詢解脫的學佛者來說,他們沒有批判大乘的興趣和動力,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解脫。那麽,抛開大乘,直接走原始佛教的路是最快捷、也最保險的。 :wink: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1-24, 19:05

wolfgang 寫:不管是第八識,第七識或第六識。在我的論述裡面,已經清楚描述出,祂們在本質上都是(同一顆心),在不同階段的(別名)而已。

既然第一識到第八識,都是同一顆心在運作,這那裡有違背佛說?
佛教沒有『同一顆心』的說法,而且識有緣則生,無緣則滅;緣眼色生識,生識已,說『眼識』...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請參閱中阿含201經)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