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師承?(1)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6-11-22, 08:41

佛教徒修行無功,通常的反應是『自己是下劣根器』、『自己業障深重』...,絕不敢質疑自己的師承有問題或老師教錯了,因為一旦他這麼做,他就是違背了四不壞淨。佛陀本人就沒這個負擔,佛陀甚至向外道仙人學過禪定。現代佛教徒口口聲聲學佛,其實大多數是既不學佛,也不學法,而是學祖師,這就叫『師承』。 :wink: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6-11-22, 09:10

Mahanama 寫:佛教徒修行無功,通常的反應是『自己是下劣根器』、『自己業障深重』...,絕不敢質疑自己的師承有問題或老師教錯了,因為一旦他這麼做,他就是違背了四不壞淨。佛陀本人就沒這個負擔,佛陀甚至向外道仙人學過禪定。現代佛教徒口口聲聲學佛,其實大多數是既不學佛,也不學法,而是學祖師,這就叫『師承』。 :wink:
那你又錯了﹐既稱原始佛教﹐法友學了佛陀的行持嗎﹖既然法友也指出“佛陀甚至向外道仙人學過禪定”法友有沒有遍學佛教各宗派並稍得成就﹖
有沒有專修四念處而稍得定﹖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6-11-22, 09:17

況且如今離佛日遠﹐一個人能沒有老師的指引而能的成就的很少﹐看看南傳佛教出了多少明師﹐難道跟隨他們也有錯嗎?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6-11-22, 09:28

被批判為偽經的根本就不是法寶,就是真經也不是法寶,你最好再學學什麽是法寳。
這倒要請教法友﹐何為法寶﹖

頭像
shanguan
文章: 2716
註冊時間: 2004-09-25, 08:00
來自: Shanghai
聯繫:

文章 shanguan » 2006-11-22, 09:44

BUDD 寫:況且如今離佛日遠﹐一個人能沒有老師的指引而能的成就的很少﹐看看南傳佛教出了多少明師﹐難道跟隨他們也有錯嗎?
這裡有個前提,就是這個老師本身是不是有成就?這種成就不是自以爲的。

法寶指的是四聖諦。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0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11-22, 09:56

freshman 寫:如果有傳承,最起碼有一個“皈依三寶、受持五戒”的具體說明。什麽是三皈?什麽是持五戒?在皈依時,是要重點說明白的。並且這些內容在各派中也是不太一樣的。當然,在這之後,有人會有變化,但是這和你當時所受的三皈五戒是要分開的。

比如說,過去我是在大乘中受的三皈五戒,皈依的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後來我的思想起了變化,就要從新皈依。這就是傳承不同了。
傳承有所不同無法推論出,沒有在比丘前宣示皈依三寶持守五戒的人就不是佛弟子不是嗎?這個問題很簡單,為什麼就是沒人可以正面回答呢?最勉強算是個答案的竟然是「字面上」來說算是佛弟子。

大家的讀的三皈五戒內容很單純,簡單說就是我皈依佛、法、僧,我受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戒律。當一個人對佛、法、僧、戒的內涵有正確認識,並且願意皈依三寶持守五戒,那麼這個人是跟誰受三皈五戒或是自誓受三皈五戒,會影響一個人在佛法上的成就嗎?

希望你不要回答「字面上」來說不會影響,我說的是真正現實上的人。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討論其實很簡單。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6-11-22, 10:03

這裡有個前提,就是這個老師本身是不是有成就?這種成就不是自以爲的。
法友所說的成就是什麼標準呢?成佛 ﹖阿羅漢﹖

那阿含經中成阿羅漢時的宣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算不算自以為成就
法寶指的是四聖諦.
四聖諦不是出自阿含經嗎?那八正道算不算是法寶﹖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80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6-11-22, 10:09

BUDD 寫:況且如今離佛日遠﹐一個人能沒有老師的指引而能的成就的很少﹐看看南傳佛教出了多少明師﹐難道跟隨他們也有錯嗎?
若沒有南傳佛教保留下來的經律及僧團傳承,要學習佛法的確是會困難很多,我想很多南傳法師都是值得尊敬及學習的,我個人雖然沒有在任何一位比丘面前宣示受三皈五戒,但是這些法師的話也確實影響個人很大。

我個人不認為自己有什麼傳承,是因為我認為學習佛法其實很單純,認為正確的就去學習他,不必去管這個法師是哪來的,若是這樣就被曲解成叫大家否定傳承、否定僧伽、否定跟老師學習,那是法友過度曲解別人的話。

至於某些法師的言行確實有問題,批評他也沒什麼不對,至少可以讓別人不要誤入歧途。法友若是不同意,可以提出反面的看法,簡單說就是實際拿出你的道理,不要再過度曲解他人的話,這根本不是在討論。

頭像
BUDD
文章: 81
註冊時間: 2006-11-01, 08:00

文章 BUDD » 2006-11-22, 10:32

法友倒是過度曲解末學的論述﹐末學很贊同法友的觀點﹐“認為學習佛法其實很單純,認為正確的就去學習他,不必去管這個法師是哪來的”

如果法友批判任何法師的不如法的行為﹐本人絕不反駁。
可是對佛及賢聖僧的抹黑及無的放矢﹐本人只是據理力爭﹐絕無過度曲解。

頭像
sanfayin
文章: 110
註冊時間: 2006-08-26, 08:00

文章 sanfayin » 2006-11-22, 11:16

Four Great Standards

..the Blessed One addressed the bhikkhus (monks) and said,

这里很肯定的是对僧团说,不是对在家众说!! 当时佛陀的有些教导只是对僧侣们说在家众是没办法听到的,有这么一经写到一位垂死的在家众要求僧人破例为他说佛陀对僧团所说的法。
在家众和出家众的分别是明显的,身份和戒行地位出家众远远超过在家众,对真正的佛子。在正统的僧团的礼仪在家众是需要礼拜出家众的,我看这里有些法友的心里一定非常反抗的 8)

"I will teach you, bhikkhus, these four Great Standards. Listen! Pay attention! I will speak."

Yes, Bhante," replied the bhikkhus. The Blessed One said:

1. [One Venerable may say he knows]

"Here, bhikkhus, a bhikkhu may say, 'In the presence of the Blessed One himself have I heard this, in his presence have I learned this. This is the Dhamma, this is the Vinaya, this is the teaching of the Master.'

The word spoken, bhikkhus, by that bhikkhu should neither be rejoiced at nor scorned. Without rejoicing and without scorn, the words and syllables should be carefully learned and checked to see if they are included in the sutta or seen in the Vinaya .
请问scorn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If when so doing they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sutta, and are not seen in the Vinaya, then you ma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Surely, this is not the word of the Blessed One, and has been wrongly learned by that bhikkhu.' So, bhikkhus, you should reject it.

yes,you should reject it 但不是叫你去批评!!

"But if they are included in the sutta, and are seen in the Vinaya, then you ma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Surely, this is the word of the Blessed One, and has been well learned by that bhikkhu.' This, bhikkhus, you should bear in mind as the first Great Standard.

2. [A group of Monks may claim so]
3. [A group of Senior Monks may claim so]
4. [One single highly Eminent Monk may claim so]


MAHAPARINIBBANA SUTTA (DN 16)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