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2 頁)

鄔達摩尊者開示影音檔

發表於 : 2011-05-17, 23:15
Dogbert

發表於 : 2011-05-17, 23:22
Dogbert
5/8/2011開示內容

MP3檔案

0508_1of4.mp3
0508_2of4.mp3
0508_3of4.mp3
0508_4of4.mp3


線上影片

0508-1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L40ulW ... FE1B1B3B35

0508-2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7UerH ... FE1B1B3B35

0508-3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Puv ... FE1B1B3B35

0508-4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Y-vCv ... FE1B1B3B35


翻譯者補譯,影片中的口譯若與補譯文字內容不同,以補譯文字說明為準,請網友配合補譯文字觀看影片。:


從實修來說, 禪修者明辨無常的本質(無常相anicca-lakkhana)時,那一刻,他就有正定(sammāsamādhi). 那時的定就是真正的正定.

如果只有禪那才是正定,那麼所有的梵天(Brahma) 都有正見,但事實上他們全部有邪見。所有梵天都有邪見,除了一類梵天anāgamin Brahma(不來果梵天,就是證得第三果後,投生梵天),他們和其他梵天不同。

其他們梵天,不論有色界禪那(rūpa-jjhāna)或無色界禪那(arūpa-jjhāna),他們都有邪見。

梵天自認為是他們是恆常的,可能在《中部尼柯耶》提到,有位Baka梵天,(Bakabrahma), 他是第一個生在梵界的梵天, 後來其他梵天也生在那裡時, 他以為自己創造了這些梵天. 佛陀知道這件事之後,到天界教導他正見.

我的觀點是, 只有明辨無常相,這才是正定. 如果你明辨無常相,那麼你有正見. 因為那時候已經去除了有身見(sakāyadiṭṭhi), 常見(sassatadiṭṭhi), 斷見(ucchedadiṭṭhi),如果你見到無常相.

佛陀針對不同特性、不同的人以不同方式開示,佛陀教導四禪主要是針對比丘,我不認為他會針對在家人,不太可能,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不適合修禪那。

當然並不是說全部的在家人都不可能,或許有部份在家人是有可能,如果他生活單純,又具有修定的特性,過去生或許也經修過了,或許容易得定。

佛陀以許多不同方式教導不同人,如果認為四色界定是正定,但是有些在家人聽佛說法後,當場立刻證悟,當時有許多在家人在場,這又如何解釋?

還有些經裡, 佛陀提到觀乘, 不必修禪那, 靠近行定和剎那定,也可能證得涅槃。

而且,在緬甸多數人是修觀乘,只有少數人是修止乘, 透過直接的經驗,大家也可以證明,不只禪那三摩地才是正定。

以上有關正定的論點,是我個人的觀點和想法,並不是注釋書的解釋,是參考經典和禪修者的經驗後的個人想法。也就是說,如果見到無常性,當下那個定就是正定。這樣的說法更可能。

在經典中,多數比丘修定,是聽佛的教導之後,就到森林僻靜處禪修,他住在森林,甚至並不住在寺院。甚至在佛教初期,多數比丘是森林居或樹下住,類似泰國傳統阿姜曼,他們比較容易證得禪那。

如果到泰國跟森林比丘說觀乘的修行方式,他們絕不會相信,因為他們的經驗都是先修禪那,他們會跟你辯說:沒有禪那就沒有證入涅槃。

但如果到緬甸,情況就不同。因為他們的主張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所以不能說他對或錯。只能自己去實際修習,才能判斷對或錯。沒有實修,就無法證實任何一方對或錯。

不能說:只有他才對,其他的都是錯的。重點是,或許因為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詮釋經與注釋書。這些問題也許可以在經或注有提到,但問題是很難正確地詮釋經文的意思是什麼,這也是我提過老師很重要的原因。他個人的直接經驗以及非常熟悉經與注,這一點非常重要。

經典裡提到的正定多數是針對比丘的開示,因而被當成一種固定的觀點(fixed idea)。佛陀鼓勵比丘要證得阿羅漢,要證得所有的禪那、所有的sakkibhāva(? 神通?),這樣最好。但事實上,他們有很多不同的層次,因人而異,各有不同特性、不同的能力。

發表於 : 2011-05-18, 00:26
IanTsai
觀看5/7第二段時,可以參照中阿含第九七車經。

發表於 : 2011-05-18, 16:28
Dogbert
5/14/2011開示內容

MP3下載:

0514_1of4.mp3
0514_2of4.mp3
0514_3of4.mp3
0514_4of4.mp3


線上影片

0514-1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zsKpt ... FE1B1B3B35

0514-2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ztftw7 ... 5&index=10

0514-3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fsJY9J ... FE1B1B3B35

0514-4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EOTC ... 5&index=12


由於當天沒有翻譯,只好由OBA法友暫時代為翻譯,若有翻譯不好的地方多包涵。

發表於 : 2011-05-18, 23:49
peacecila
「無常法」是開啟「正見」的第一把鑰匙,這點經文已有明示。雜阿含經文也有明確的說明,八正道的前七正道具足時才會成就「正定」。

發表於 : 2011-05-23, 17:31
JackieChan
佛陀鼓勵比丘要證得阿羅漢,要證得所有的禪那、所有的sakkibhāva(? 神通?),這樣最好

賢友,哪篇文章中佛陀鼓勵比丘要證得阿羅漢,要證得所有的禪那、所有的sakkibhāva(? 神通?),這樣最好

發表於 : 2011-05-23, 17:50
Dogbert
5/21/2011開示內容

MP3下載:

0521_1of4.mp3
0521_2of4.mp3
0521_3of4.mp3
0521_4of4.mp3


線上影片

0521-1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8TqKBz ... 5&index=13

0521-2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iFkyV ... 5&index=14

0521-3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9VwBTx ... FE1B1B3B35

0521-4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v0EQs ... 5&index=16



翻譯者補譯,影片中的口譯若與補譯文字內容不同,以補譯文字說明為準,請網友配合補譯文字觀看影片。

0521_1of4

10:00︰佛去探阿說示比丘的生病,佛問比丘說︰他對戒與修行是不是感到懊悔?他回答沒有,但是觀呼吸修不起來,覺得很沮喪。

…….Vakkalin婆迦利比丘。……人將死會找自己的過失而心生懊悔。……佛告訴我們不要如此想,否則會投生不善趣;而要觀察身體的苦受。

阿說示說︰以前都可以透過觀呼吸克服痛苦,但是這次沒辦法。佛陀說︰觀呼吸是定的修行……,現在這個時候,要用觀的方法修行,觀察受的生起以及性質。止的修行是沒有觀的,而觀的修行是包含定的。

15:50︰《Satipatthana》是《念住經》而不是《出入息經》。觀受的生起以及無常。

17:08︰tanha是渴愛。lobha是貪。如果我們只觀受,而沒有觀察它的無常性,受的生起會成為渴愛的對象︰樂受會生貪,苦受會生瞋,不苦不樂受會生痴。

21:00︰samatha yaanika止行者,vipassanaa yaanika觀行者,yuganandha samatha-vipassanaa止觀雙修(定慧雙修)。如雙牛拉的車(不必說是馬車@@)。

24:46︰senses在此譯成感官比譯成感覺好。透過修觀,觀察五蘊的無常、苦及無我,空掉五蘊;透過修止,止住五蓋進入禪。修觀時,觀察到蘊的無常,因為它生起即滅去,所以是空掉蘊;緣起法也是,觀察到受的無常,此時渴愛不會生起,渴愛不生起就不會執取,如果不執取就不會造業,如果不造業,下一生就不會有蘊的生起,所以說空掉五蘊。

0521_2of4

0:00︰透過觀察蘊的無常,來空掉蘊,當蘊全空掉後,涅槃出現。(如實知蘊的生滅及無常,當所有的蘊的生滅停止的時候,涅槃就顯現了。)如果沒有觀察到蘊的無常,這個蘊成為下個蘊在未來生起的條件,就這麼一直下去,沒有完沒了。因此緣起是蘊的輪迴。

03:50開始︰佛教以公牛被繩繫於柱子之譬來譬喻修止。公牛指禪行者,柱子指固定目標,繩子指正念。透過正念不斷地將狂野的心帶回禪修目標,「尋」及「伺」這兩個禪支建立起來。

以上是止的修行。



以下是觀的修行

在開始修觀之前,觀行者要先知道什麼叫作空法su(n~)(n~)ata dhamma,智慧,空法。知道什麼叫正見什麼叫邪見,什麼叫概念法什麼叫真實法。沒有這些知識,行者就無法正確地修觀。(14:54)

16:27︰(N~)aa(n.)ananda比丘著〔concept and reality(概念與真實)]一書斯里蘭卡佛教書局出版,這本書很重要。現在要講的概念與真實之分的資料來源是緬甸比丘Sumana的一本書,書名是緬甸文。

18:00左右到最後︰概念法與真實法之分︰概念法是名稱、方便及說法;真實法是最根本的。

概念是找不到、摸不到的;真實法可以找得到、摸得到的。

概念法無法透過心眼與知識觀察到;真實法可以透過心眼與知識觀察到。

概念法可以透過肉眼看到;真實法透過智慧眼觀察到。

知道概念法是錯誤的,知道真實法是正確的。

透過概念法來認識是錯誤的認識,會帶來錯誤的見解;透過真實法來認識是正確的認識,會帶來正確的見解。

如果沒有佛陀出世,所有的認識都是概念式的認識。概念最終是無法從輪迴解脫的;不知道真實法最終是無法證得涅槃的。

知道概念法就只能知道苦諦以及集諦;知道真實法才能知道道諦以及滅諦。概念法是世間知識;真實法才是超越世間的知識。




0521_3of4

00:46︰kalayaana- puthujjana善人,透過老師教導知道真實法,空法的人。其他宗教信仰的人不知道空法,真實法者,是普通人。知道空法,是聖者(Ariya)之道。

03:00~05:55︰知道了概念法以及真實法,也不能誤用。在概念法中迷失,永遠也沒法從輪迴中解脫;誤用真實法會投生不善處,因為認為無父無母,認為戒不重要,而犯錯墮入地獄。因此我們要走中道,正確地運用它們。

05:55~13:37︰佛陀說概念法的原因有八個。
1慚愧︰有慚有愧,人不會造不善業,故教集諦;
2因為相信有業的緣故,教集諦;
3因為供養的利益,故教集諦,親自供養比教他人供養來得有益處;
4因為五逆重罪,故說集諦;
5因為mettabhavana慈心的關係;
6透過概念法,神通力可以知道過去世;
7因為供養不同果位的受供養者,所的利益也不同的關係,故說概念法;
8因為現世的方便故。

14:00~17:00︰瞭解真實法以及概念法,才會重視無我的重要。

止的修行是透過概念的目標來修的;而觀的修行是透過實際的目標來修的。

方便法是基於概念以及語言,而語言也是一種概念;五蘊、十二入處、十八界、四聖諦、緣起、三法印是真實法。

17:00~24:00︰根據《阿毗達摩》真實法有四︰色法、心法、心所法以及涅槃法,前三種講的是五蘊。修觀就是在觀照五蘊(前三種),涅槃不是用來觀照的,它是修觀的成果。

色法是指色蘊,心法是指識蘊,心所法是指受、想、行三蘊。因此要修觀,我們要瞭解真實法。

真實法包含五蘊、十二入處、十八界、四聖諦、緣起、三法印;真實法不是概念法;真實法是指︰是指沒有我、靈魂、眾生;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空掉的意思。佛陀說五蘊不是我、不是靈魂也不是生物(眾生?),只是自然(nature)。

27:43~最後︰資料來源《中阿含.正見經》。涅槃是始於正見,要建立正見就要聽聞正法(真實法)以及如理作意。




0521_4of4

02:40~11:00︰總之,真實法包含五蘊、十二入處、十八界、四聖諦、緣起、三法印,是沒有我、靈魂、眾生,它們全都是苦、無常、無我的。

空法有兩種︰世間空法lokiyaa su(n~)(n~)ata以及出世間空法lokuttara su(n~)(n~)ata。

觀察到三法印是世間空法;體證涅槃即是出世間空法。

每個蘊各自運作,比方說色蘊是四大組成,它們各有動力的,不穩定的性質,之中沒有我,沒有靈魂,沒有眾生,是自然的東西,不是你的;

受蘊是感覺的性質,沒有別的了,感覺「好」,「好」是概念,感覺是真實是空法(直接觀察感受不評斷),而認為是好的感覺是來自概念(針對感覺而來的評斷)。

反思佛法時是透過概念來反思評判的,而觀照時只是如實觀照感覺發生的實際狀況,它們的性質是變化而已。

例如︰《念住經》中,在觀察感受的部份,佛陀給予「觀察受的生起」這樣的概念(像是快樂),而你實際在觀察時觀察到的是感受的無常變化,而不是快樂。

13:45~21:00︰光知道(還不用修行)五蘊存在的無常、苦、無我是它們各自的運作的特性,就已經在知識上去除我見了。

但是此時,常見以及斷見仍然在,常見以及斷見的消除︰當觀察到蘊的生滅時,去除常見;當觀察到一蘊的生滅以及另一蘊的生起,去除斷見。只有聽聞到真實法才可以瞭解真實的涅槃。

佛陀告訴Mogharaajan比丘,只有洞察空法,才可以超越生死。這位比丘是位精進的比丘,他問佛陀證悟涅槃的捷徑,所以佛陀告訴他洞察空法就是證悟涅槃的捷徑。

阿難也問佛陀什麼叫作su(n~)(n~) loka空世間,loka在佛陀時代,大家都知道是指身心,佛陀就告訴他要對任何事情都審思︰這不是我,不是我的,不是我自己。

23:22~最後︰當法消失,地獄門開,透過苦帶來混亂以及輪迴。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在緣起的狀態中不停製造邪見以及渴愛,基本上是因為邪見而起,因此瞭解真實法是很重要的。

接著講邪見與真實法。法跟身體的關係,不善法造成不善的身體(例如︰是動物的身體),導致投生不善趣。身體跟法的關係是身體會改變的。

善法造成善的身體,投生善趣。非善非不善法和隨眠相應,不造任何業。所以沒有人、我、眾生,只有業的流轉,重點是法可以改變身體以及下一世。

發表於 : 2011-05-24, 15:45
Dogbert
5/22/2011開示內容

MP3下載:

0522_1of4.mp3
0522_2of4.mp3
0522_3of4.mp3
0522_4of4.mp3


線上影片

0522-1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8ZNcPm ... 5&index=17

0522-2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dkG26 ... 5&index=18

0522-3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D0xBx ... 5&index=19

0522-4of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_jT-a ... FE1B1B3B35


翻譯者補譯,影片中的口譯若與補譯文字內容不同,以補譯文字說明為準,請網友配合補譯文字觀看影片。


0522_1of4

04:19~10:00︰人們會有爭議出現是因為不清楚。……佛陀的教導是簡單又清楚的。……牛綁在柱子是修止的例子,透過正念培養尋、伺兩個禪支;鑽木取火是持續修行不容易的例子。……修行方法系統很多,從最繁到最簡都有,法師在這裡教的是最簡單的方法。

10:00~15:00︰都是介紹韋布禪師的方法,他的方法很簡單,他有神通,但是修行成功的人有多少則不知道。法師兩年前到斯里蘭卡,一位教帕奧禪法的老法師,還提到韋布禪師。……

21:17~最後︰想蘊,特性是對目標命名。沒有我、靈魂、眾生,只是自然。

行蘊,心所,動態的心,起心動念。例如︰想要的心,貪心。根據《阿毗達摩》,有五十個。會跟業有關聯。分善心所,不善心所以及無因心。它的特性是,沒有我、靈魂、眾生。是生滅的,是無常的。

想蘊︰看到目標給目標名稱。
行蘊︰對目標生起心所,例如︰貪心。



0522_2of4

02:37︰教、學以及溝通都還是需要概念法。但是修觀,就無法憑概念法,要有實際經驗。概念不是真實,是觀察不到無常的。

12:52︰我,在暗夜,走入森林。我的手摸(識蘊)到一個東西,一個冰冰的東西(受蘊)。我覺得不喜歡(受蘊),我知道那是蛇(想蘊),所以我想將手縮回(行蘊),就將手縮回來。手的部份是色蘊,內六入處,蛇是外六入處。

17:00~22:00︰色蘊是指四界。
地界的特性是硬、軟、滑、粗。
水界的特性是流動、黏。
火界的特性熟、熱、冷。
風界的特性是支持、推動、振動、拉動。

在《阿毗達摩》中列出28個。修觀者可以在身體上觀察到這些特性。水界比較不容易。

26:00︰受蘊分身受與心受。都各自再分成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但是身苦受和心苦受用的巴利字不同(樂受,不苦不樂受亦同)。

受蘊從六根而來;透過眼根、耳根、鼻根以及舌根會在身體生起不苦不樂的身受;透過身根則會在身體出現苦受以及樂受,透過意根則是三種心受。



0522_3of4

10:06︰十二處是修行的開始,緣起的開始,也是擴大錯誤再生見解的地方。如果正念不足,智慧不夠,五蓋就在這個地方生起。

16:00︰不用修行,就生活在苦諦以及集諦中了;如果開始修行就是生活在苦諦以及道諦中,開始修行觀察到無常,你就會知道你是生活在苦諦以及道諦中,如果修行到最後,證悟涅槃,在那個片刻當中就是生活在滅諦以及道諦中。開始修行就是開始走在道上了。

22:00︰集諦是指苦的原因,苦的原因是因為tanha渴愛。它有諸多形式,像是︰貪、執取、貪慾都是渴愛的形式。

28:00︰道諦。「五下分結」就是身見結、疑惑、戒禁取、貪欲、瞋恚,「五上分結」即: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初果斷身見結、疑惑、戒禁取;羅漢果斷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



0522_4of4

10:20︰在A(n.)guttara nikaaya增支部,記載證初果有很多機會。

25:20︰無常導致苦,苦不容易觀察到,觀察到苦就更接近涅槃了

發表於 : 2011-06-10, 17:03
Dogbert

發表於 : 2011-06-10, 17:07
Dogbert
5/29/2011開示內容

MP3下載:

0529_1of2.mp3
0529_2of2.mp3



線上影片

0529-1of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Q_ZEkB ... 5&index=25

0529-2of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4xgaOB ... FE1B1B3B35


今天沒翻譯,照例由OBA法友代為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