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892)經----SN25:1

本專區以《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經文內容的比較研究為主
頭像
sunrise
文章: 130
註冊時間: 2005-02-22, 08:00

文章 sunrise » 2007-08-28, 20:20

peacecila 寫:個人長期讀經對所謂的「四雙八輩」的認識,這些聖者在佛法的體系中應該是屬於有能力自己照料自己修行的一群。這一群聖者大概也是惟一符合:「以己(身受心法)為洲,以法為洲,以四念住為依止」(註)的實修實證者。

註:

雜阿含經(六三八)
…[/color]
善知識,你如果要學游泳,你會去找不會游泳的人教你游泳嗎?
所以不會游泳的人不是要學游人的善知識。
同理,若你要求證初果,初果以上的人就是你的善知識;若要求證阿羅漢,則阿羅漢為善知識。

「若修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話雖如此,但這世界是魔的世界,你以為你能安穩的修四念住,有忘失自相而求外相者,所以佛陀說有退失者,乃至須臾,一切忘失。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4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7-08-28, 20:48

sunrise 寫: 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正見真直者,佛陀說:正見真直會退失。
「如來所。得信家心。受持淨戒。」不就是四不壞信的寫照。佛陀說:信心會退失,持戒會退失。
佛陀與阿羅漢也是「正見真直」,那麼照這種說法與邏輯,也會退失嗎?

「如來所。得信家心。受持淨戒。」這樣就可以與「四不壞信」畫上等號,還真是隨便到了極點!持戒如果也會退失,那麼「初果」以上者「不墮三惡道」之說,豈不是形同空談?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4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7-08-28, 20:54

sunrise 寫:「若修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話雖如此,但這世界是魔的世界,你以為你能安穩的修四念住,有忘失自相而求外相者,所以佛陀說有退失者,乃至須臾,一切忘失。
依自己的想像與猜測去質疑其他的修行者是否會退失,這樣到底有什麼意義?你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的修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頭像
Dogbert
文章: 2779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Dogbert » 2007-08-28, 21:00

初果、二果、三果會退失的問題到此為止,要討論請到佛法討論區開提討論。

頭像
ty166
文章: 1
註冊時間: 2007-12-17, 08:00

文章 ty166 » 2007-12-17, 15:41

但這世界是魔的世界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4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7-12-18, 00:36

sunrise 寫:
Mahanama 寫:準此而言,預流向有可能退轉云云,乃是錯誤的見解。
雜阿含(九四)經
婆羅門白佛。云何不善男子如月
佛告婆羅門。如月黑分。光明亦失。色亦失。所係亦失。日夜消滅。乃至不現。如是。有人於如來所。得信家心。受持淨戒。善學多聞。損己布施。正見真實。於如來所淨信.持戒.惠施.多聞.正見真直已。然後退失。於戒.聞.施.正見悉皆忘失。日夜消滅。乃至須臾。一切忘失
復次。婆羅門。若善男子不習近善知識。不數聞法。不正思惟。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行惡因緣故。身壞命終。墮惡趣泥梨中。如是。婆羅門。不善男子其譬如月
這篇經文的內容因為譯者對於內容理解錯誤而形成了一種很嚴重的經文誤譯狀況,這篇經文最好與「別譯雜阿含」二六○經對照,就很容易瞭解譯者誤譯的情況。之前,很認真寫了一篇兩經比較的文章,但由於與主題不符被刪除了,但我覺得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現在還是有說明的必要。

這些翻譯的經文,在誤譯的部份之處,對於現代按書摸索的學習者都是一種很大的考驗。目前世面上流傳的南傳大藏經(臺版)誤譯之多更是不忍目睹,甚至有學者寫專文探討,而這就是我們目前的學法環境,也是很現實的寫照。總之,如果讀經的時候,遇到經文前後說法不一的地方,最好多多思考、多方查閱資料,或者是向人請教、與人討論。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0-10-15, 20:24

freshman 寫:
freshman 寫:然後告訴比丘說:“比丘呀,不許用梵文表達佛語!違者得突吉羅。”巴利文《律藏》TheVinayaPitakam,ed.byHermannOldenberg,Vol.Ⅱ,TheCullavagga,London1880,p.139.
........

佛最後說:“比丘呀,用自己的語言學習佛所說的話。”
我的理解,大致是:不要用書面語言(梵文、巴利文、漢語的書面語言)來理解佛法,要用日常生活化、口語化的語言來理解佛法。

而在“梵文、巴利文、漢語”的書面語言中,漢語是最接近口語化的語言。 :)
請問法友如何理解《雜阿含892經》中的「觀察忍」及「增上觀察忍」呢?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10-16, 16:18

我理解這裏的“觀察忍”可以讀成是:(對於善知識所教導的法)靜下心來,認真思維、及身觀察、達到某種類似禪定的程度。。。

頭像
yunshui
文章: 311
註冊時間: 2009-08-06, 08:00

文章 yunshui » 2010-10-16, 18:24

upasaka寫到:
請問法友如何理解《雜阿含892經》中的「觀察忍」及「增上觀察忍」呢?
這裏的「觀察忍」和「增上觀察忍」,既是信行和法行的區別所在。

悟慈長老的解說是這樣的:

“隨順而修行之人。一般都謂見道位中之鈍根者。以增上智慧隨順教法而修行的人,是見道位中的利根者。”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0-10-16, 20:16

freshman 寫:我理解這裏的“觀察忍”可以讀成是:(對於善知識所教導的法)靜下心來,認真思維、及身觀察、達到某種類似禪定的程度。。。
那麼,「增上觀察忍」呢?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