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83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wolfgang
2007-04-23, 19:11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十二因緣的當下觀照
回覆: 6
觀看: 9474

Re: 十二因緣的當下觀照

為何12支不列六識,而是列六根,從來沒有人說對答案。

12緣起: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

「名」之後,生出六根,然後開始有觸、受、愛...
這表示,觸、受、愛...等,事實上是生自「名」。

也就是說:
當「名」有了六根後,透過六根接觸六塵世界,
1. 透過眼,見到假色,
2. 透過耳,聽到假聲,
3. 透過鼻,嗅到假香,
4. 透過舌,嚐到假味,
5. 透過身,觸到假觸,
6. 透過腦,綜合以上假資訊,得到一切亂想
「名」透過六根見到六種假,故起六種亂想。

所謂六識,只是「名」所起的六種亂想。發想者就是名。這就是為什麼12緣起法中,不列六識,卻列六根的真義
wolfgang
2007-03-21, 02:32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十二因緣法的另類看法
回覆: 21
觀看: 24506

Re: 十二因緣法的另類看法

ild434611 寫: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這是佛陀所說的緣起法,一般的觀察大都逆觀,所以一直以為識與名色是人在出生之時的結合,可是我閱讀雜阿含經卷第十三(336)的解說卻不通,因此我個人認為緣起法在解釋輪迴時應採順觀,才符何阿含經的論點,因為有前面的行為產生愛染感招未來的生死,因此從無明起至有為現階段的行為餘習,而生為下一階段的開起,也就是異陰相續.
識緣名色,是指由(識)生出(我)、(我所)
接著再透過(六根)生出一切(法執)。
wolfgang
2007-03-21, 02:1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想問"中陰身"的問題
回覆: 8
觀看: 13738

Re: 想問"中陰身"的問題

在大乘中有中陰救度的說法,但中陰是否存在好象也沒有統一的說法. 我認爲是原始佛經的說法給了大家這種多角度解讀的機會,在雜阿含中比丘死後有"神識"升天或者魔周匝找死去的比丘"識"的說法,這讓人以爲人死後有單獨存在的"識". 但依"三蘆說","識"是不可能單獨存在的,必須與"名色"共存,于是中陰的說法也很可能是對的,如在論壇裏很多人談到的<<滅苦之道>>裏,也舉了瀕死體 驗的例子,認爲"識"是馬上招攬新的五受陰的. 大家如何看呢?往深的方面想,入胎的問題又有不少需要理清的東西 (識)永遠與(名色)存在 即使是中陰身,也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即使是菩薩的意生身,也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wolfgang
2007-02-15, 06:06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請教在根本禪二三禪中可以進行禪思法義嗎?
回覆: 74
觀看: 65710

『Cittass'ekaggataa』is rendered here as 'unification of mind' in the sense of agreement or harmony (cf. amagga) of consciousness and its concomitants in focussing on a single object (see A.i,70). It is sometimes rendered 'onepointedness' in that sense, or in the sense of the focussing of searchingli...
wolfgang
2007-02-14, 15:02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請問什麼是覺知?
回覆: 34
觀看: 35909

Re: 請問什麼是覺知?

fs92004 寫:請教 精神 是怎麼產生的.
(精神)其實仍是(識)的作用。
只要還活著,就會有。
wolfgang
2007-02-14, 02:40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請問什麼是覺知?
回覆: 34
觀看: 35909

Re: 請問什麼是覺知?

佛教實修,核心就是覺知,但我練習各種方法的時候 總是落入刻意和專注裡,對於我來說,始終無法進入覺知的大門。 沒有什麼比知道解脫的道路就在自己身邊,卻不得其門而入更痛苦的了。 大家有什麼好辦法,能夠幫助我嗎? 實修上的(覺知),講的是100%的清楚明白。 只有100%的(覺知),才有辦法(洞穿)三界實相。 日常生活中那種清楚明白的心,構不上100%的清醒。 只有當100%的精神集中時,才會出現100%的(覺知)。 要做到100%的精神集中,首先必須關閉六根。 如果六根不關閉,(精神)會從六根分散出去。 當六根關閉時,將(精神)固定在面前,兩眼間。 這時你會發現: 1. 眼皮抖動 2. 眼睛一直...
wolfgang
2007-02-03, 21:39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修禪定)得神通的方法(2)
回覆: 7
觀看: 10663

Re: (修禪定)得神通的方法(2)

禪定修行中,
所謂的(定),頂多只是做到腦子停止浮動。

腦子不再浮動時,通常也不會有念頭。
但這只算做到一半的功夫。

禪定修行的重點應在 後一半的功夫,
即,(目標專一)。
也就是,當腦子停止浮動後,
還要將(精神)集中於一處。

通常我們的(精神)是分散在六處,
即,眼耳鼻舌身意,
因此我們一直是活在散亂之中

但是如果透過靜坐,將(精神)集中貫一起來,
就會出現不可思議的超能力
wolfgang
2007-01-27, 16:0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屠宰業為了吃肉者而殺生?吃素很慈悲?(1)
回覆: 89
觀看: 80316

本文已被版主Dogbert刪除。

說明:離題。
wolfgang
2007-01-27, 15:56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止息苦等於止息五蘊嗎?
回覆: 14
觀看: 17558

Re: 止息苦等於止息五蘊嗎?

metta 寫:佛陀以他無礙的智慧,講法用詞也是很恰當的。經中除了講對五蘊生厭離,有止息五蘊的說法嗎? 如果沒有,為什麼?
此身是(五蘊身),
所謂觀五蘊,就是要人懂得(觀自己)

禪定重點:觀(自己)
技巧:(腦子不浮動)+(目標專一)
wolfgang
2007-01-27, 15:49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各位師兄, 我心中有疑
回覆: 39
觀看: 40262

有(心),就有(業),是貪、嗔、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