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81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BUDD
2007-06-07, 06:02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瀑流與四如意足(1)
回覆: 92
觀看: 92146

謝謝。好意心領
BUDD
2007-06-07, 05:4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瀑流與四如意足(1)
回覆: 92
觀看: 92146

有些事情,只靠討論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我們現在是在“討論區”也就是閒磕牙﹐有什麼問題要解決呢? 沒有
有的時候,經讀多了,會把人讀糊塗。
原來你經讀多了會讀糊塗﹐這似乎是個私人問題。
這裏面的原因很復雜,主要原因還是自己一知半解。
真正的一知半解好像是法友你。
如果法友可以先放下成見,去讀一讀馬哈西尊者的《內觀基礎》,並切實練習“身念處”(或“正觀色無常”,其實這倆個是一個東西,倆種說法。),再回過頭來讀經,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
你不是說經讀多了會讀糊塗嗎? 現在卻勸人讀馬哈西尊者的《內觀基礎》,這不是矛盾嗎?
BUDD
2007-06-07, 04:20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瀑流與四如意足(1)
回覆: 92
觀看: 92146

相應部48.6《蘊經》

  「一切所有的色,無論它們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身內的、身外的,粗
大的、微細的,美好的、醜陋的,遠處的、近邊的,都稱之為『色蘊』。」

  
請先明白此經後才討論,相應部的經文較白話,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BUDD
2007-06-06, 23:09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瀑流與四如意足(1)
回覆: 92
觀看: 92146

當你現在要開始禪修了,你要正觀色蘊,你要去觀過去、未來的色蘊嗎?過去的五蘊早已灰飛煙滅,未來五蘊尚未生起,你要怎麼觀? 相應部48.6《蘊經》,這個白紙黑字的東西我不想再解釋了,法友自己去花點功夫去研究一下吧。 同樣的名詞在不同地方是有不同的意義或範圍以及強調的重點,等你能真的觀未來的色蘊再來貼這個經文吧,讀經讀到什麼是現實都忘了? 佛經意思原來可以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意義? 真令人匪夷所思﹐那佛經內時時強調的“ 佛說乃初善中善後善。文義深遠純一無 雜 ”法友又如何自圓其說呢? 『雜阿含經』(卷二.五五經)「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
BUDD
2007-06-06, 09:31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瀑流與四如意足(1)
回覆: 92
觀看: 92146

自己找經文去印證。

相應部48.6《蘊經》

  「比丘們,什麼是『五蘊』呢?」
  「一切所有的色,無論它們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身內的、身外的,粗大的、微細的,美好的、醜陋的,遠處的、近邊的,都稱之為『色蘊』。」
  
『雜阿含經』(卷二.五五經)「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
BUDD
2007-06-06, 02:2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瀑流與四如意足(1)
回覆: 92
觀看: 92146

Dogbert 寫:經中不是有說到正觀五蘊嗎?色蘊不是五蘊之ㄧ嗎?
末學只舉出五蘊中最粗糙的色蘊來說明
BUDD
2007-06-06, 02:21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瀑流與四如意足(1)
回覆: 92
觀看: 92146

Dogbert 寫:此經中所說厭離,其對象就是五蘊,這已經明白寫在上面了,為什麼厭離經中也有說不是嗎?對於五蘊是要正觀、厭離、無喜貪,怎麼到法友口中就少了厭離?(請自行查證原文)。
末學己於上文詳述,請自行查閱.
Dogbert 寫:法友所說的無明或是對於五蘊有貪,那是心的狀態,屬於行蘊。你的解釋只對了五分之一,而且不符合一經的原意。
原來無明或貪是心的狀態,屬於行蘊,那十二因緣的:無明緣行,不知要如何解說?
BUDD
2007-06-05, 09:23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瀑流與四如意足(1)
回覆: 92
觀看: 92146

如果兄認為這裡的厭離是厭離五蘊本身,請問如何去厭離色蘊呢?
在外有山河大地,在內有眼耳鼻舌心肝肺腎,無一不是色法,如何厭離呢
BUDD
2007-06-05, 04:00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瀑流與四如意足(1)
回覆: 92
觀看: 9214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 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正觀者。則生厭離 ﹐ 這裡的厭離依末學的暸解是厭離對五蘊的執取﹐而非五蘊本身。 就好比色身﹐凡人對自己色身的喜愛及執取是根深柢固的. 為了這色身,人們可以殘殺動物取其皮毛來裝扮自己. 可以忍受痛苦...
BUDD
2007-06-01, 04:0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四瀑流與四如意足(1)
回覆: 92
觀看: 92146

所謂的「厭(欲)、離欲、滅盡(欲)」是看破「五蘊」的真相,放下了「五蘊」的執取而自然發生的,即又不是用力逼可以逼得出來,也不是用想說:「我要放下執著,我要滅絕欲望、我要離欲」想想就可以辦到的。某些層次的「佛法」是築基在「正觀」的前提下才會自然發生---這是一種「法次法向」的觀念。 「厭、離欲、滅盡」 「色(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世間、世間法。」五受陰的無常、苦、變易就是世間、就是世間法。眾生所執取的其實是自己五受陰,給眾生造成痛苦的則是五受陰無常、苦、變易的事實。生活在娑婆世界有取色、受、想、行、識的罪過,即使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眾生為什麼會 執取五受陰呢?因為無明﹐而執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