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今早起床在被窩時的個人思維,沒有任何的根据考證:
流動的空氣和皮膚接觸時會產生舒服的感覺,因爲有舒服的感覺所以注意力會被這舒服的感覺所吸引,且因爲舒服, 注意力會停留在這種感覺比較長的時間,所以繼續以下思維:
受有:
樂受---這應該是初期“注意力定在那裏”所需要的誘因,必要的誘因
不苦不樂受---沒感覺?有如癡呆,哪來的“定” 和 目標
苦受---避之惟恐不及,和目標方向相反
有 33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 2022-10-09, 10:18
- 版面: 留言板
- 主題: 呼吸與身(根)觸(塵)
- 回覆: 11
- 觀看: 12080
Re: 呼吸與身(根)觸(塵)
流動的空氣才會對皮膚(身)有觸感,呼吸空氣“流過”身體有感覺之處,才是出入息的業處?開始是鼻孔、人中。。。
- 2022-09-24, 10:22
- 版面: 留言板
- 主題: 「意根」與「意」不一樣
- 回覆: 6
- 觀看: 7482
Re: 「意根」與「意」不一樣
若內意處不壞者。外法便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意識得生。
-------這一段感覺是古代的抄寫者抄錯了。要不然就是體內有光, 或是自我感覺有光, 有如光明想. 但這裡談的是普通情境
-------這一段感覺是古代的抄寫者抄錯了。要不然就是體內有光, 或是自我感覺有光, 有如光明想. 但這裡談的是普通情境
- 2022-06-26, 10:13
- 版面: 留言板
- 主題: 呼吸與身(根)觸(塵)
- 回覆: 11
- 觀看: 12080
Re: 呼吸與身(根)觸(塵)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
———
根:鼻腔內的皮膚
塵:空氣
識:身觸所引起
(身觸:鼻腔內的皮膚和吸入空氣的接觸)
(眼耳鼻舌“身”意的身)
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
——
根:鼻腔外,上唇,人中附近的皮膚
塵:空氣
識:身觸所引起
(身觸:鼻腔外,上唇,人中附近的皮膚和呼出空氣的接觸)
(眼耳鼻舌“身”意的身)
息長,息短。
——
運用呼吸的長短,維持注意力在身觸
如澡豆的凝結和加入水的多寡有關(呼吸的長短)
如陶土成型加入水的多寡有關(呼吸的長短)
水加多了或水少了都不會凝結成型,必須要隨時調整(如何調整呼吸的長短維持注意力)
———
根:鼻腔內的皮膚
塵:空氣
識:身觸所引起
(身觸:鼻腔內的皮膚和吸入空氣的接觸)
(眼耳鼻舌“身”意的身)
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
——
根:鼻腔外,上唇,人中附近的皮膚
塵:空氣
識:身觸所引起
(身觸:鼻腔外,上唇,人中附近的皮膚和呼出空氣的接觸)
(眼耳鼻舌“身”意的身)
息長,息短。
——
運用呼吸的長短,維持注意力在身觸
如澡豆的凝結和加入水的多寡有關(呼吸的長短)
如陶土成型加入水的多寡有關(呼吸的長短)
水加多了或水少了都不會凝結成型,必須要隨時調整(如何調整呼吸的長短維持注意力)
- 2022-01-06, 12:13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真心請教:既然無我,何必修行?
- 回覆: 159
- 觀看: 200147
Re: 真心請教:既然無我,何必修行?
一本書上讀到的: Those who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such training, likewise understand that pursuing physical comfort can produce effects they may opposite of those mentioned above. For such a pursuit inevitably brings with it the fear of losing what has been acquired. With anxiety one becomes d...
意會造業的思考
身口意會造業,若以暴力行為來解釋,個人將其解釋:肢體的暴力/口語的暴力/意識上的暴力
身口造業比較容易了解
什麼是意造業(意識上的暴力),個人觀察解釋如下:
個人對個人:
1. 不友善的對待
個人利用群組對付個人:
1. 網路群組的霸凌
2. 發動新聞攻擊某一個人,造成個人輿論的壓力
群組對付群組:
1. 散發白種人優越(對付非白種人)
2. 經濟封鎖
3. 由群組(國家...)發動的仇恨活動(殺光XXX...)
4. 為某一個群組的利益破壞另一個群組的生活環境
牽涉到群組的部分, 通常有群組共識,有共識是不是代表未來有共業?不得而知
身口造業比較容易了解
什麼是意造業(意識上的暴力),個人觀察解釋如下:
個人對個人:
1. 不友善的對待
個人利用群組對付個人:
1. 網路群組的霸凌
2. 發動新聞攻擊某一個人,造成個人輿論的壓力
群組對付群組:
1. 散發白種人優越(對付非白種人)
2. 經濟封鎖
3. 由群組(國家...)發動的仇恨活動(殺光XXX...)
4. 為某一個群組的利益破壞另一個群組的生活環境
牽涉到群組的部分, 通常有群組共識,有共識是不是代表未來有共業?不得而知
Re: 禪修風險
亮環境,可以看見物體 : 正常人 亮環境,看不見物體 : 眼盲(或心不在焉) 暗環境,可以看見物體 : SHR 暗環境,看不見物體 : 正常人 一般人眼,可見光波長的範圍400nm ~ 700nm,在暗的環境下,通常是看不到(物體 或光)。 所以討論 SHR 人類,在暗的環境下仍然可以看見(物體 或光),似乎只有兩種可能: A:幻覺 B: ---B1:身體上,以往未知的感知功能部位被開發 ---B2:原有的感知(人眼+腦)的功能被擴張,感知範圍比400nm ~ 700nm還大。或是感知變靈敏(相機底片由ISO 100 變 ISO 1600) 個人經驗,在一次很專心的狀態下,屋内是暗的,我的眼...
- 2021-10-01, 12:00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真心請教:既然無我,何必修行?
- 回覆: 159
- 觀看: 200147
Re: 真心請教:既然無我,何必修行?
回文不合主題,請版主幫我刪除
- 2021-09-21, 21:52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真心請教:既然無我,何必修行?
- 回覆: 159
- 觀看: 200147
Re: 真心請教:既然無我,何必修行?
回文不合主題,請版主幫我刪除
Re: 如何不生氣和傲慢?
以下是我曾經聼過的:
身邊擺一杯水,要駡人前先喝一口水,喝下水后再看看要不要罵。
再想想,人與獸的區別,會立即本能反應囘擊(他人駡你,立即囘駡)的比較接近“獸”,這好像是與“畜生道”相應。
有些怨親債主(這裏指的是人)由隱性變成顯性,很多都是借由“生氣”觸發出來的,沒事好好過日子,何必去引爆業力?
身邊擺一杯水,要駡人前先喝一口水,喝下水后再看看要不要罵。
再想想,人與獸的區別,會立即本能反應囘擊(他人駡你,立即囘駡)的比較接近“獸”,這好像是與“畜生道”相應。
有些怨親債主(這裏指的是人)由隱性變成顯性,很多都是借由“生氣”觸發出來的,沒事好好過日子,何必去引爆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