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5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lkc368
2016-12-23, 22:31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殺生戒的疑思,請法友來解惑 感謝
回覆: 19
觀看: 23015

您好。

这里牵涉到几个问题,而您的定义不一定正确。

首先,你对生命的定义太狭隘了。生命不一定要互相消耗掠夺的。比如净居天众,他们以喜为食,不存在杀害其它生命的前提。

二,会出生在这个欲界为人,其中就有缘起的因素,如过去的身口意行的所造业,才造成现在的困境。既然出生在这个欲界,那么在各种可选择的行为模式中,如何选择?这是戒律的功用。在杀生与不杀生间,选择不杀生。在偷盗与不偷盗之间,选择不偷。就在这些选择中,慢慢将过去的习惯改变,然后你的生命就上升到另外的一个层次了。这也是为什么阿含经里,天神会说,世尊的教导,增长天众,减损阿修罗众。

祝安好。
lkc368
2013-06-23, 08:36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b]原始佛教與大乘信仰的差異[/b]
回覆: 149
觀看: 157297

这是曲解这篇杂阿含经文。 我所空不等于自性是空 ,也不等于大乘的空性定义。‘空’、‘自性’、‘空性’是不同的概念。 那就來看看 大乘 的「 自性 空」是否就是在講「 我所 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卷第八》 一切賢聖 性 本 空 寂。無為法中戒無持犯。亦無大小。無有心王及心所法。無苦無樂。如是法界 自性 無垢。無上中下差別之相。何以故。是無為法 性 平等故。如眾河水流入海中。盡同一味無別相故。此無垢性。是無等等 。 遠離於我 及 離我所 。 上面大乘經文證明「 自性空」就是指「空我我所」。 「空我我所」才能 見性 成佛。不生不滅 阿含亦說,如能「空我我所」,便是常恆不變易法 《雜阿含經 卷第...
lkc368
2013-06-23, 07:51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b]原始佛教與大乘信仰的差異[/b]
回覆: 149
觀看: 157297

serendipity 寫:
你說他們不同,但你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這顯示你對於他們的意義,其實是一無所知

對於一無所知的佛法,當然說不出個所以然
我只是指出一些其它的逻辑和定义途径,供参考而已。假如您先假定大乘的空就是阿含经的我所空,那么当然无法分辨两者之间的不同,即使原文所指有矛盾,因为已经先给定义了。我的建议只是希望您退一步,多思考一下其它的可能性而已。

祝身体安好。
lkc368
2013-06-22, 08:04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b]原始佛教與大乘信仰的差異[/b]
回覆: 149
觀看: 157297

serendipity 寫: 這樣的【自性】說,阿含也有

《雜阿含經 卷第九(232)》
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
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
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彼亦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
此性自爾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此自爾」意思就是說,五陰外的那個「自性」,其性本來就是「空」
这是曲解这篇杂阿含经文。我所空不等于自性是空,也不等于大乘的空性定义。‘空’、‘自性’、‘空性’是不同的概念。
lkc368
2013-05-28, 22:53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b]原始佛教與大乘信仰的差異[/b]
回覆: 149
觀看: 157297

slake 寫:北傳漢譯的長、中阿含、增一阿含則蘊含更多的大乘思想。
请问《中阿含经》里哪一篇经文里蕴含“更多的大乘思想”?我阅读了几遍,没有发现过,所以向您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