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面文章当中已经清楚说明了绝不能把阿罗汉说成五蕴,所以这其实也和什么杂阿含104经无关了,因为我都根本不承认阿罗汉等于五蕴。
而我说的一定要加入条件,这个是极为极为关键的。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的认识,都是反缘起论的,我们不知道谈论现象界的事物,必须得加入条件。
任何现象界的实在,无论是物质实在,还是意识实在,其实都必须建立在一个条件下才能成立,即观察测量,也就是佛法所说的“识”。
有 39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 2014-02-25, 16:56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愛盡!五蘊有餘?無餘?
- 回覆: 81
- 觀看: 78529
一、其實爭議是進一步證明你的看法很可能是錯的,不是嗎? 二、你把五蘊當阿羅漢,當然是說什麼都不能涅槃了,雜阿含104經已經很明顯指出這個問題了,你好像還是拒絕承認這個事實。 事實上,活著的阿羅漢也是所做皆辦,該做的事都做了,不需要再做「死掉」這件事才能證涅槃。 一、对我而言,那篇经文只有一个答案,没别的。经文当然是有争议,佛法几乎所有核心观点都充满争议。但很多争议是因为某些人搞错了,确定无疑的错误。 二、我没把阿罗汉当五蕴,如果阿罗汉是五蕴,而无余涅盘必定是五蕴灭,这就等于阿罗汉肯定灰飞烟灭,成为彻底的无,这是显然错误的。 谈论阿罗汉是什么,必须要加入前提条件的,当在有识在的条件下,当在轮回...
- 2014-02-25, 13:24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愛盡!五蘊有餘?無餘?
- 回覆: 81
- 觀看: 78529
- 2014-02-25, 13:09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愛盡!五蘊有餘?無餘?
- 回覆: 81
- 觀看: 78529
- 2014-02-25, 12:45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愛盡!五蘊有餘?無餘?
- 回覆: 81
- 觀看: 78529
杂阿含104经中说的如来,不是指佛陀,不是指阿罗汉,而是指生死轮回的主体,是神我。 五蕴当然不是神我,因为它没有主宰性,恒常性和独立性。 你不是视阿罗汉的五蕴为涅槃,而是视阿罗汉的日常生活状态为涅槃。这个你不想承认吗??? 一、雜阿含104經中的如來,本來就有一部分人的解釋跟你一樣,這我早就知道了,只是我不同意這個解釋。不要忘了,別種解釋的理由並不會比這個解釋差。 二、我根本不需要承認你這個假設,因為涅槃不是一種日常的生活狀態或是五蘊,你老毛病改不了,總是認為自己很聰明,知道別人在想什麼,這樣的態度對討論沒幫助。 1、既然杂阿含104经当中的如来有争议,那么你对我的观点的否定显然就不能真正成...
- 2014-02-25, 12:24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愛盡!五蘊有餘?無餘?
- 回覆: 81
- 觀看: 78529
- 2014-02-25, 11:56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愛盡!五蘊有餘?無餘?
- 回覆: 81
- 觀看: 78529
- 2014-02-25, 11:20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愛盡!五蘊有餘?無餘?
- 回覆: 81
- 觀看: 78529
五蘊跟五取蘊有時是可以通用的,五蘊是可以被執取的蘊,但是你也無法找出一個無法被執取的五蘊不是嗎?所以所有的五蘊都可以被執取,那五蘊跟五取蘊差別在哪?五取蘊還有一個意思是於五蘊有貪,這個解釋當然無法套用在這個經文。 五蕴和五取蕴是有不同的。在南传里面,所有的色法都是色取蕴,而名法里面只有出世间名法,即证果者在以涅槃为所缘时的名法不是取蕴。 而我的观点,则直接根据经文的观点,即任何六入处范围内观察感知的五蕴,都是五取蕴。而观察感知范围之外的,则是五蕴。 我们通常所说的五蕴,实际就是五取蕴,因为我们通常说的五蕴都是生灭的现象,都是观察感知范围之内的。 而一般人犯的严重错误就是以为只有有贪爱的五蕴才...
- 2014-02-25, 11:06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愛盡!五蘊有餘?無餘?
- 回覆: 81
- 觀看: 78529
- 2014-02-25, 10:50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愛盡!五蘊有餘?無餘?
- 回覆: 81
- 觀看: 7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