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思的區別,應該從如上兩個比方來理解。想就像天邊的海市蜃樓,變幻莫測。思(行受陰)就如芭蕉,都是些不牢不實的葉梗聚集,無有堅實。思有“為作”的表象。而想盡是些心中浮現的印象。
它們的共同點是都因感官面對境界時而觸發。它們都是無常、苦、變易法。
有 75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 2017-04-17, 16:14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文檔分享:“法隨法行”解讀:法,隨法
- 回覆: 3
- 觀看: 9430
無論是法隨法行還是法次法向——關鍵是搞清楚它是指向厭、離欲、滅的這麼一個過程
無論是“法隨法行”還是“法次法向”——關鍵是搞清楚它是指向厭、離欲、滅的這麼一個過程。也就是正法的勝義:為於色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為於受、想、行、識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故,教人修諸梵行。
- 2016-08-09, 05:33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三結之淺見─參考!
- 回覆: 67
- 觀看: 60585
八聖道分,是走這條聖潔的道路需要成就的八個方面。其中首先需要正見。 那麼就是說,你想要達到古仙人的境界,首先要能樹立正見。 怎麼樹立正見?那就要從四聖諦——聖人所諦見的這四部真理入手。 於此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學無間等,順知、順入。 經過這些理論上的澄清後,才能繼續實踐滅苦之道。前三聖諦奠定了第四聖諦的無偏差實現滅苦目標的基礎。第四聖諦也還僅僅是實踐課程的理論解說部分。具體的修習還未真正開始。接下來在正見的指導下,繼續正志,乃至到了正語、正業、正命等等,才是實踐的開始。經過一輪輪的實踐,正精進(勤奮努力斷惡修善),正念(始終關注身受心法的變化)、正定(不受欲貪所動搖乃至最終...
- 2016-07-03, 10:30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三結之淺見─參考!
- 回覆: 67
- 觀看: 60585
- 2016-06-23, 20:54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三結之淺見─參考!
- 回覆: 67
- 觀看: 60585
- 2016-06-23, 20:39
-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 主題: ※三結之淺見─參考!
- 回覆: 67
- 觀看: 6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