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54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fatsiba
2010-05-04, 11:34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關於「大般若經」說如來不准菩薩入涅槃的說法
回覆: 45
觀看: 46547

Dogbert 寫:所以你承認沒有八正道就沒有四沙門果嗎?
我來此處,只是用「只認同南傳佛法為唯一」之類人,所能接受的方式
說法,例如您這類人。

但這並不代表,十方世界就只允許八正道才能證四沙門果!

無佛出世時,辟支佛也不行釋迦牟尼佛所說八正道,而是十二因緣。由
此可證,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說有過,而是解讀人自生善惡而有過。
fatsiba
2010-05-04, 11:1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云何「如實知」?
回覆: 4
觀看: 7392

rostov 寫:法友的體會仍在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的範疇中,所以請勿輕藐四聖諦。
初轉四行,正是法友所說如實知見。
知行合一,則是二轉四行所努力。
敝人未輕藐四聖諦!

才剛說「如實知」,法友何其疏忽怠惰未警惕心行,而輕易妄語!
fatsiba
2010-05-04, 02:5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從十二因緣的角度怎樣解釋無色界眾生的存在?
回覆: 17
觀看: 23074

Re: 從十二因緣的角度怎樣解釋無色界眾生的存在?

mirror3345 寫:無色界領域的眾生,僅有心智,無物質身體。
只要有無色界的定力,死後就能轉生於無色界中,成為其中一個眾生。
我的問題是,從十二因緣的角度,怎樣理解,沒有身體,而僅有心識存在?
由於我考慮到十二因緣里,名色根本不能分離,因此提出此問。
十二因緣是從欲界的立場所施設。
所以,有數項不適用於無色界眾生。

名:形而上,色:形而下。

可適用:無明、行、識、名、意入、觸、受、愛、取、有、死、生
不適用:色、五入、老
fatsiba
2010-05-04, 02:52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關於「大般若經」說如來不准菩薩入涅槃的說法
回覆: 45
觀看: 46547

何謂正見?何謂智慧?......值得真正修行人去深思!
fatsiba
2010-05-03, 15:59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關於「大般若經」說如來不准菩薩入涅槃的說法
回覆: 45
觀看: 46547

Dogbert 寫:其實希拉舉的這篇經文很好,這篇經文剛好就是對治你這種思想用的。就像是佛陀臨終說沒有八正道就沒有四沙門果一樣,斷了許多後世種種所謂不可思議修行法門的生存空間。
您既然一直主張『佛陀臨終說沒有八正道就沒有四沙門果』,
請引所說經文出處!

若我再找出他處經文所說,與您不同時,您將依何經為主?

何謂正見?何謂智慧?......值得真正修行人去深思!
fatsiba
2010-05-03, 14:3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如何知道證初果?
回覆: 276
觀看: 630578

peacecila 寫:亂講了一堆,一看就知道沒經驗。
我講一個只有修習禪定者才會知道的秘密:「除了入定者或已接近入定者,一般人都處在昏睡的狀態之中,只是一般人不自知罷了。」---你如果還在昏睡,那就趕快修習禪定想辦法叫醒自己,如果你真的喜歡昏睡就繼續睡吧。
  紅色杯子,約定俗成,就叫紅色杯子。

  若您一定要稱它為「綠色」杯子,而您不會拿錯杯子,您可以如此稱呼它。

  若與人溝通時,也不令他人迷惑您的意思。那您盡可以完全用自己的定義方式來稱呼它!否則,就依照約定俗成,稱呼它為「紅色杯子」,沒有必要標新立異。

  我認為您有足夠智慧,知道我在說什麼!
fatsiba
2010-05-03, 14:30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云何「如實知」?
回覆: 4
觀看: 7392

云何「如實知」?

1、行於大道上,見前有糞坑,此時是如實知否? 2、見前有糞坑,而仍墮入糞坑中,則前所見是如實知否? 3、見前有糞坑,而繞過不墮入糞坑,則前所見是如實知否?   個人對「如實知」有一些體會,與見聞者分享!   依阿含經義,所謂如實知,應該是前述第三種!   但個人認為,見道者亦如實知也,但卻未斷貪愛,以未斷故 ,所以亦有貪愛行為,所以難免有前述第二種狀況。此故,如實 知應該是前所說第一種!   眾生以顛倒故,未捨貪愛,即便已如實知苦、苦集、苦滅道跡, 卻仍不能滅苦。所以,產生前述第二種之墮入糞坑狀況。   雖然吾人未離貪愛,卻不能不如實知,功夫用久,如同已踩煞 車的汽車,雖一時未停,終究停止之時...
fatsiba
2010-05-03, 14:0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關於「大般若經」說如來不准菩薩入涅槃的說法
回覆: 45
觀看: 46547

peacecila 寫:北傳門徒就愛大談玄論,既然一切皆空,自然空無所得,無修亦無得,因為自認根本就不必修行,自然也就不勞不獲,其實也不過是懶人一個。「四大皆空」這話誰都能說得,不修不得,若於四諦毫無所知,也就自然繼續流轉於生死輪迴。

  在很久以前,我就一直在深思一個問題:「有人會學習,而有人不會學習之原因何在?」

  最後,我給自己的答案是:未如實知!

  凡是「如實知」者,必然已不再被業力所障,所以,凡因業障而不知、造惡、輪迴者,必然是「未如實知」。

  若您「如實知」「何謂眾生顛倒」,就不會發上述的言語!
fatsiba
2010-05-03, 13:5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如何知道證初果?
回覆: 276
觀看: 630578

1、想蘊未斷者,仍需睡眠。 2、想蘊未斷者,若定力不足,在清明意識時,會出現昏沈;至嚴重   不足時,會出現睡眠狀況。 3、想蘊於空處定能斷,凡斷想蘊者,必過四禪定! 4、而於四禪無想者,則不必然已斷想蘊,所以入四禪後須有智慧判   斷,是入了無想定呢,還是已過四禪入空處地? 5、無想定連知覺亦無,一坐入定至出定,一無所知,當自我覺知生   起時,於是出定。莊子所謂「坐忘」應該是這境界。   而空處定者,知覺仍存在,只是自覺心念不再生起,但非真不生   ,只是心念更微細而已,否則怎會有自覺存在?   心念的定義,通常以意識分別為主。但心念有更多層次,分別只   是最粗糙的一層。意識分別、現識了...
fatsiba
2010-05-03, 13:2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關於「大般若經」說如來不准菩薩入涅槃的說法
回覆: 45
觀看: 46547

頗有大乘名宿將四聖諦、十二因緣解讀為不同的修行法門,而且說修四諦的是小乘,修十二因緣的是中乘。他們並不明白四聖諦不是什麼法門,而是佛法的總綱。 :lol:   學習南傳佛法的人,您的反應是正確、適合的。但其實北傳不認為「四諦是佛法總綱」,為了讓您及有緣見聞者理知其差異,我將說明如下(我希望版主不要刪此帖)。   南傳佛法主要是因緣法,知一切是因緣和合所生,除卻此事之外,已無更多義理。所以「有漏皆苦,有身不淨,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以此正見故,所以立四諦、十二因緣。   這個義理,在北傳也完全適合,但卻有更深一層的發揮!   北傳佛法教示:『若一切是因緣和合,則知非苦非樂,非淨非不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