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0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cocoro
2024-09-08, 10:4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回覆: 147
觀看: 172038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用簡單話的說就是修偏了,本來以為是個人化的問題,但是查了還是有例子 分享自己的狀況是外表可能很客氣,但是內在潛意識又想獲得師長認同、別人認同 粗意識和潛意識會形成一種矛盾的狀態,外在想精進但是內在呈現一種根器不夠的現況 如果對現況非常的不甘心,無法接納就會有很大的情緒 教你的老師越厲害,對你來說反彈越大 那位提點我的年輕師兄,非常有慧根,秉性也很純潔,小時候就可以閉著眼看到自己的白骨 慢慢引導讓我了解 不管你的境界是粗是細,最重要的還是覺性智慧的培養 這種想精進卻升起惡不善法又無法降伏的情況在經典裡面叫做:掉舉(屬於掉舉的範圍) 在增支部1.14經提到如同法友上面所描述的狀況: 「比丘們!我...
cocoro
2024-06-27, 14:46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回覆: 147
觀看: 172038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身體放鬆太舒服」 這就是世尊所說的欲樂, 穢樂, 凡夫樂, 不聖樂 若連這是 欲樂 都無力分辨, 修四念處恐怕還要加把勁 增支部5.28經: 「比丘們!而什麼是聖五支正定的修習?比丘們!這裡,比丘就從離諸欲後,從離諸不善法後……(中略)進入後住於……初禪,他以離而生喜、樂就使這個身體滿溢、灌滿、充滿、遍滿,他的全身沒有任何不被離而生喜、樂佈滿的。比丘們!猶如熟練的浴僕或浴僕的徒弟在銅皿中撒佈沐浴粉後,以水一一澆注地混合,那個這沐浴粉團成為跟隨濕潤的、到達濕潤的,且內外被濕潤遍佈無漏出。同樣的,比丘們!比丘以離而生喜、樂就使這個身體滿溢、灌滿、充滿、遍滿,他的全身沒有任何不被離而生喜、樂佈滿...
cocoro
2024-06-27, 12:5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回覆: 33
觀看: 55849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天地良心 寫:
2024-06-27, 10:32
從你的回覆來看,你對自己的修行法門頗有心得!

不如你自己新開一篇,來教大家你是如何修這個法門如何?
順便分享一下你修行的經驗?如何?

如此好的方法,法友千萬不要藏私阿~
cocoro
2024-06-27, 08:0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回覆: 33
觀看: 55849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趣向解脫, 不一定要修四念處】 這才是我說的 我的方法是,直接觀「 自心相 」 前面我已說明, 「自心相」=「一境心」=「心無所依, 無所住」 這個方法 只適合某些人 因為前提是要有辦法 辨認 「 自心相 」 若有辦法辨認「自心相」.....【觀自心相】時, 就已經是「心無所依, 無所住」 比修四念處 更快達到「心無所依,無所住」 你有你的進度,他人有他人的進度,進度不同所需修行法門本就不同,這是基本邏輯。所以你提:"趣向解脫, 不一定要修四念處。"這句話本身就很多餘。 且從你的話中可以看出你沒有完全理解佛陀很常提到的四念處修行到底有多重要,任何法的修行都離不開身受心法,即是想作到"心無所...
cocoro
2024-06-27, 07:3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回覆: 147
觀看: 172038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我說「 無來由 」是在表達: 真正的禪定喜樂 不是來自 身體感官 ( 受 )。因此你無法從 身心 觀察到這種喜樂 -------------------------------------------------------------------------------------------- 《中部》 眼所識之色,可望、可欲、可喜、可愛、持欲、可染著者,耳所識之聲……乃至……鼻所識之香……乃至……舌所識之味……乃至……身所識之諸觸,可望、可欲、可喜、可愛、持欲、為可染著。諸比丘!此等乃此 五妙欲 。諸比丘! 緣此等之 五妙欲 而生喜樂 ,言此為 欲樂、穢樂、凡夫樂、不聖樂 。我言:『如...
cocoro
2024-06-26, 19:10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回覆: 147
觀看: 172038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放鬆」是一種 精神懈怠 狀態。 與「精神高度集中與專一」全然不同。 很多人以為, 身心放鬆 才能達到喜/樂。 其實 精神高度專一 才能進入 真正 的喜/樂。 練止觀,應該是走:從 精神高度專一 進入喜/樂,這條路 雖然妳自覺喜樂,但此喜樂,絕非彼喜樂 修止觀的喜樂 是 無來由的 ; 而不是大腦傳來開心的信號 練止觀 的重點, 在於能保持「精神集中, 專注一處」 若不能保持「精神集中, 專注一處」,即是偏離於 止觀 因為你不理解我所講的放鬆的定義,我就直說吧!我說的狀態需要當你處於:、離欲(尤其是五蓋)、離不善法(盡你可能),身心因離欲而產生輕安才有可能做到,並不是"精神懈怠"(五蓋之一)會...
cocoro
2024-06-26, 18:0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回覆: 33
觀看: 55849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天地良心 寫:
2024-06-26, 12:17

很多人對於修四念處有所誤解
修四念處 並不是要 心念一直住於身.受.心.法

遠離身.受.心.法,即是【心無所依,無所住】
所以 達成【心無所依,無所住】, 才是修四念處的真正目的,

所以我的結論是:
如果有其他方法能達到【心無所依, 無所住, 不執取世間物】,其實並不一定要修四念處
(1)每個人狀況不同,修解脫道時本來就要根據自身狀況"擇法"修行。

(2)一般人是說:修四念處,可以趣向解脫。而你:趣向解脫,是修四念出的目的。兩者所指意思根本無異,不曉得你再重複一次的意義在哪?
cocoro
2024-06-08, 18:43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回覆: 33
觀看: 55849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關於入出息念,法友提到北傳與南傳的先長呼吸還是先短呼吸的問題,讓我們先看看南北傳經文如何敘述: 北傳雜阿含: 雜阿含810經 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 雜阿含803經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 中阿含81經/98經,關於入出息念的部分: 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 而南傳相應部與中部經文都是: 他只具念地吸氣、只具念地呼氣:當吸氣長時,知道:『我吸氣長。』或當呼氣長時,知道:『我呼氣長。』或當吸氣短時,知道:『我吸氣短。』或當呼...
cocoro
2024-06-06, 00:4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回覆: 33
觀看: 55849

Re: 帕奧禪法 VS. 安般念的真相

在相應部的經文中翻譯成身行的巴利文基本上有兩種kāyasaṅkhāro 與 kāyasaṅkhāraṃ kāyasaṅkhāro 與 kāyasaṅkhāraṃ 雖然在翻譯上都是"身行",不過其實是有意義上(或者說權重上)的差別。 kāyasaṅkhāro最主要跟"法"有關,而 kāyasaṅkhāraṃ則是更趨向於廣義的身體(肉體行為) kāyasaṅkhāro(身行):基本上使用kāyasaṅkhāro的經文都是在講緣起法的"行",如:相應部SN.12.2 SN.12.27 SN12.28 SN12.33 SN41.6 中部MN.44 , 緣起法中提到:以無明為緣有"行"。要知道這個"行"...
cocoro
2024-05-31, 20:1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回覆: 147
觀看: 172038

Re: 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首先,要認知到出入息念是世尊教導的諸多禪修方法中的一個,這些禪修方法都有互相幫忙的功用。 再來,要認知到出入息念經文本身是這個禪修法的總綱而在這之下任何能夠幫助你的修習出入息念的方便法門善法都是好的。 先談談「繫念於前」 人一般的活動中注意力是分散的(需要注意方方面面,同時需要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這些注意力都在幕後默默的工作),而準備開始打坐前要將注意力集中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收攝"。又或者比較常見的說法:專注當下 打個比方:觀察一個人在認真思考一件事情時,很常見到的樣子是兩眼凝視某個方向,但他的注意力並非前方而是在他思考的事情上。 又比如:當我們要深呼吸放鬆時,如果仔細體會在深呼吸這個動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