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FOREST
2008-03-16, 09:3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佛陀與阿羅漢
回覆: 18
觀看: 24725

我個人推測經文中三十二相好的原因可能如下:
1.人們對佛陀智慧的景仰而產生的讚美,廣長舌的意思,應該是說佛陀的法能解開眾人心中的疑惑。
2.佛陀生生世世累積的修行而產生自然現象。
3.後人因為無法面見佛陀,當時又沒有照相技術而生對佛陀的追思,讓我們在憶念佛的時候可以產生渴望學習的心情。

人一生看見自己的時間其實很少,卻時時刻刻與自己的心相處。
FOREST
2008-03-08, 07:43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是否可行?
回覆: 32
觀看: 45379

內觀的次地

我也是內觀的初學者,
看到這裡的文章,很高興有多人為實修在努力,
我目前學習的內觀方式是從身念處下手,
身念處又分為四個階段,
每一個階段又分為動態與靜態,
這樣的好處是,在做許多工作的時候,可以用動態的觀念專注於當下,
如果養成只觀呼吸的話,在做一些工作的時候可能會造成危險,
譬如開車、或機具性的工作,
看了師兄的方式像是結合了身念處與受念處,
如果就次地上來說,混和了兩個階段,
會比較無法專注在一個所緣,
複雜性難度較高,不容易觀察自己的進步,
有因緣可以嘗先從身念處下手,用單一所緣做觀察,
以上是我聽來的經驗,我也在嚐試中,
也是我目前正要學習的,
提供您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