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19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vipassana680327
2008-03-06, 09:1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是否可行?
回覆: 32
觀看: 45296

今日早上工作時,忽然一個「接下來會怎樣?」的念頭閃過腦海,突然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這樣! 行文至此,讀者可能會想「這傢伙到底在說什麼?」 說來話長,早在95年約7、8月間,當時的我正處在茫然不知人生方向的期間,第一次閱讀到德寶法師所著之「觀呼吸-平靜的第一堂課」,心中欣喜若狂,有如獲至寶的感覺,一口氣就把它從頭到尾讀完一篇,德寶法師對人性內心運作的深刻描寫,簡直是說到我的心坎裡,其方便善巧的內觀禪修方法,也深獲我喜愛。後來也不知道是看了多少遍,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觸。後來德寶法師出了另一本大作「快樂來自八正道」,我也買來看,從此奠定了我對佛教的信仰。然而,我總覺得自己的內觀禪修好像少了什麼,沒有辦...
vipassana680327
2008-03-03, 09:1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請問諸德,「行苦」如何得解?
回覆: 12
觀看: 18113

想起曾讀過「一行禪師」所著的書中有提到,目前手上沒有書,約略記得其大意為溫柔地對待內心的痛苦,如老朋友來訪般,親切慈悲地打招呼「哈囉!痛苦您又來了,我誠摯地希望您過得快樂!」溫柔地觀照痛苦,如母親將小孩抱在懷裡般地呵護它,而不是對其破口大罵「你這個討厭鬼,你給我滾開!」,痛苦在溫柔觀照下,會自然地受到慈悲觀照的影響而轉化。
vipassana680327
2008-02-26, 14:06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是否可行?
回覆: 32
觀看: 45296

關於「肆、我的禪修方法」中的「二、觀照內心」,其中的「(二)不偏不倚的觀照」,如今有更深的感觸,就像「sati」這個字一樣,是表示覺知當下,也表示記憶的意思,也就是要記得當下的身心活動,就像內心住著一位記錄員,記錄著當下所發生的身心活動,不加評論地單純注意及記錄。 如此就會發現「苦、無常、無我」的實相活生生地展現於當下!!! 無常,每秒都在改變,每一瞬間都在變化,所有的身心活動,沒有一瞬間與上一瞬間是相同的。 苦,無法改變無常的事實,不論心中多麼不願意,一點辦法也沒有。 無我,沒有一個「我」存在,只有色、受、想、行、識相續經過而已。 過去我以為人生像一條線,其實人生只有一個「點」,那個「點」就...
vipassana680327
2008-02-26, 13:52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是否可行?
回覆: 32
觀看: 45296

下文是自己之前曾在東方禪法論壇發表過的文章,如今回顧感觸頗深。 以下整理自德寶法師所著「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內容,並摻雜個人實修心得如下,筆者才疏學淺,此文實有野人獻曝之嫌,如有錯誤荒謬之處,尚請各位先進見諒,且期不吝指正是幸。 正念是什麼?正念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正念無法以言詞形容,那是一種單純的覺知,好像一種感覺,一種能力,或者說它是一種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德寶法師提出「正念」的描述,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什麼是正念,什麼不是正念及正念的對象是什麼,有助於培養自己的正念,避免誤解,試分述整理並分享自己修行心得如下: 壹、正念能給我們什麼 正念其實就是觀照身受心法,也就是所謂的四念處,是原...
vipassana680327
2008-02-13, 10:28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是否可行?
回覆: 32
觀看: 45296

感謝

很感謝freshman前輩的建議,後學會繼續努力多看些關於佛法的書,去思考並找機會向各位前輩先進請益。前輩所說的帖子我已拜讀過,後學也趁著過年放假的時間,挑了其中的一、二本書來閱讀,收獲頗多,在此也感謝曾在該帖子提供書單的前輩先進們不吝提供自己寶貴的建議,讓後學有個努力的方向!!!

至於前輩所提到後學的修行目的為何?後學不求身體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或神通,只求解脫痛苦!!!脫離貪、嗔、痴!不偏不倚觀照五蘊流逝,不執著一切,順隨工作、家庭、日常生活,平靜生活,痛苦不再!
感謝前輩點醒,後學已知道當下要的是什麼!心中已無疑惑,謝謝!!!
vipassana680327
2008-02-05, 17:22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是否可行?
回覆: 32
觀看: 45296

感謝liuning74的建議分享!!!
抽出十天時間專注於禪修,確實係很不錯的建議,因尚須照顧及扶養母親及小孩,現在要抽出十天去參加禪修營,實有困難!
是以積極尋覓能在日常生活禪修之方法,尚請各位前輩先進不吝賜教,謝謝。
vipassana680327
2008-02-04, 14:01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是否可行?
回覆: 32
觀看: 45296

再次感謝 lioust無私地分享 「正念是將精神專注於當下的身心活動」,這句話說得真好!!! 在家人因為處理工作、人際關係、家庭及課業等事務,當下身心活動相當繁多,要如何專注於當下,德寶法師在快樂來自八正道一書提醒我們,不要急,慢慢來,一次一個,如果一次要觀照全部身心活動有困難的話,我們可以一次一個。 另在觀呼吸-平靜的第一堂課中也提到觀照的例子,例如我現在腦海裡所浮現的想法,發覺腦海裡的聲音,那個發覺就是 正念,像閱讀討論區上的文字,而呈現在腦海裡的聲音,那個聲音的發覺就是正念,又例如我現在回憶我的國中老師,那是回憶,我發覺自己正在回憶,這個發覺是正念,稍後我告訴別人「我在想起以前的國中老師...
vipassana680327
2008-01-31, 18:05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是否可行?
回覆: 32
觀看: 45296

感謝

謝謝您的鼓勵,更感謝您的經驗分享,我一定會在將來修行路上,時時提醒自己不要亂起妄念,更專注於每分每秒的修行,感恩!!!
vipassana680327
2008-01-30, 14:57
版面: 原始佛法討論區
主題: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是否可行?
回覆: 32
觀看: 45296

這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是否可行?

請教各位前輩先進,以下是我閱讀德寶法師所著「觀呼吸-平靜的第一堂課」及「快樂來自八正道」之內容後,加入個人粗淺修行經驗, 整理出來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惟恐因個人資質昏鈍,誤解了德寶法師的真意,或因個人見解看法有所偏差而走了枉冤路,想請各位前輩先進不吝給我一些評批指教,感激不盡! 我的日常生活修行方法: 第一、 持戒 遵守下列事項 (一) 正業: 遵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二) 正語: 遵守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 (三) 正命: 僅依有利於眾生的工作謀生,只作有利眾生的事。 也就是說上述想法要常常自我提醒,讓自己時常想起不論在工作、家庭及日常生活中都要依戒而行,以此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