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呼吸禪博覽會(除參展內容外,請勿於本會場發言)

討論內容無限制,但嚴禁任何辱罵言詞及商業性廣告!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除參展內容外,請勿於本會場發言)

文章 slake » 2018-11-30, 11:40

019 緬甸內觀乘宣隆(孫倫)禪師
摘錄:《宣隆(孫倫)內觀禪修法》
作者:華那大師(Sayadaw U Wara,仰光 Kaba Aye宣隆(孫倫)禪寺住持)
中譯:梁國雄居士譯

接觸 – 覺察 – 專注 (TOUCH – AWARENESS – MINDFULNESS) 無論你正在做什麼,你都要保持專注。你要對四種姿勢保持專注,那四種姿勢就是:行、住、 坐、臥。 一般而言,正常的人以坐姿為最理想。可放一塊薄的坐墊或毛巾在地上,然後在它上面坐下; 不宜在厚的坐墊或厚的泡沬膠(foam)上面坐。 以坐姿習禪時,宣隆(孫倫)禪法有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觀呼吸(Ānāpāna or Breathing)(3),第二 部份是留意觀察感覺(Vedanā or Sensation)。採取一個能令你不會搖動、不用改變位置也能 持續端坐最少個半至兩個小時的坐姿。最好的坐姿是盤腿而坐,坐時不可鬆散,要繃緊地坐 (sit tightly),這樣才可在痛苦的感覺生起時,你仍能保持不動不搖地在那痛苦的感覺上專注。 盤腿而坐,背部保持正直,把右手(手背)放在左手手掌上面,手臂緊靠軀體兩側,用心專 注鼻孔末端,然後開始呼吸,嘗試留意覺察着空氣與鼻孔末端或上唇間的接觸,如果你能專 注,你將會覺察到:空氣正在接觸着鼻孔末端或上唇,你要專注着那裡的觸覺。如果你能覺 察到當下的每一個觸,那麼你就在修習內觀禪(Vipassanā Meditation),因為內觀禪是:置心 於物質上的修習(the practice of “Mind over Matter”)。空氣是物質,鼻孔末端或上唇也是物質, 當你伴以堅強的專注力呼吸時,你將會覺察到兩種物質正在接觸,即覺察到空氣與鼻孔末端 或上唇正在接觸,當你能對觸覺保持着專注時,你便走在內觀禪的正道上面。

接觸 – 覺察 – 專注 (TOUCH – AWARENESS – MINDFULNESS) 無論你正在做什麼,你都要保持專注。你要對四種姿勢保持專注,那四種姿勢就是:行、住、 坐、臥。 一般而言,正常的人以坐姿為最理想。可放一塊薄的坐墊或毛巾在地上,然後在它上面坐下; 不宜在厚的坐墊或厚的泡沬膠(foam)上面坐。 以坐姿習禪時,宣隆(孫倫)禪法有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觀呼吸(Ānāpāna or Breathing)(3),第二 部份是留意觀察感覺(Vedanā or Sensation)。採取一個能令你不會搖動、不用改變位置也能 持續端坐最少個半至兩個小時的坐姿。最好的坐姿是盤腿而坐,坐時不可鬆散,要繃緊地坐 (sit tightly),這樣才可在痛苦的感覺生起時,你仍能保持不動不搖地在那痛苦的感覺上專注。 盤腿而坐,背部保持正直,把右手(手背)放在左手手掌上面,手臂緊靠軀體兩側,用心專 注鼻孔末端,然後開始呼吸,嘗試留意覺察着空氣與鼻孔末端或上唇間的接觸,如果你能專 注,你將會覺察到:空氣正在接觸着鼻孔末端或上唇,你要專注着那裡的觸覺。如果你能覺 察到當下的每一個觸,那麼你就在修習內觀禪(Vipassanā Meditation),因為內觀禪是:置心 於物質上的修習(the practice of “Mind over Matter”)。空氣是物質,鼻孔末端或上唇也是物質, 當你伴以堅強的專注力呼吸時,你將會覺察到兩種物質正在接觸,即覺察到空氣與鼻孔末端 或上唇正在接觸,當你能對觸覺保持着專注時,你便走在內觀禪的正道上面。

宣隆(孫倫)禪法屬於一種純內觀修習法(Vipassanā Yānika),此法以觀或內觀(Vipassanā)為主導 要素,止(Samatha)則跟隨其後。例如:你呼吸十次時,有四次你能覺察到觸,那四次便在 修習內觀,因為你能專注到觸覺。由於在其餘六次的呼吸裡你沒有專注到觸覺,那將是止禪 而已。 在第一部份,你必須以堅強的專注力來呼吸四十五分鐘至一個小時,以獲得足夠的、具體的 定力(Samādhi or Concentration)。呼吸時最好以強勁、短暫而急速的(strong, short and rapid) 方式進行。那麼,我們的呼吸要強勁到哪個程度呢?我們的呼吸要強勁到足可令我們知道(覺 察到)觸。不論你的呼吸是強勁的或是柔弱的,如果你不能知道觸,那便不是正確的內觀禪 方法。至為重要的是:一定要專注到每一個觸。只有當你能專注到每一個觸覺時,你才是在 修習正確的內觀禪方法。如果你在呼吸時知道觸,你便在修習觀或內觀,如果你在呼吸時不 知道觸,那便是止。宣隆(孫倫)禪法是純內觀修習法,此禪法的主導要素是觀或內觀(Vipassanā), 止(Samatha)則跟隨其後。 對大多數人而言,短而急速的呼吸比較好,因為,呼吸時若短而急速,接續的觸與觸之間的 間隙就會非常的小,那麼心就不會有時間外出遊蕩、或想東想西了,而我們也會很快地得到 定力。在整個呼吸時段中,我們要以堅強的專注力來持續地呼吸,不可停止。

在呼吸或安那般那(Ānāpāna)的時段中,宣隆(孫倫)大師定下了一條重要的規則 ── 「要是困倦 了,不要鬆懈休息」。因為,若於困倦時即停止呼吸,具體的定力將無法迅速地建立起來,我 們的內觀禪也將會進展緩慢。為什麼會疲倦?我們之所以疲倦,是因為呼與吸並不平衡或相 等。每一個人的呼氣總會比吸氣強一些的,久而久之,當你呼吸了一段時間後,肺部的空氣 就會比平常少了,因為肺中的空氣少了,你便會感到疲倦。當你感到疲倦時,不要停止呼吸, 你要以堅強的專注力觀察着接觸點、並且繼續以吸強於呼的方式去呼吸,一陣子後,當呼與 吸得到了平衡,你的疲倦就會自然消失,於是,你便可繼續一面呼吸、一面專注着當下的每 一個觸,從而很快便可得到定力。經過四十五分鐘伴以專注力的強勁、短而急速的呼吸後, 是時候可以停止呼吸,進入第二部份了,你應繼續以堅強的專注力呼吸多大約一百次,然後 在一次深長的吸氣後,驟然停止和屏息靜氣(忍住呼吸),跟着,用心專注着全身,不多久, 心自會走到最明顯、或最痛楚的感覺上的,你要集中心意於那感覺上,並以堅強的專注力去 觀察着它,應如實地留意覺察着那感覺,如果那感覺是痛苦,就要專注着那痛苦的感覺,如 果那感覺是僵硬,就要專注着那僵硬的感覺。 最初你的心只能在感覺表層上專注,你會知道自己的膝蓋、腳踝、或身體的其他部份在痛, 你若保持不動,且讓專注的心沉入(4)感覺之內(sink into the sensation),那麼,你將只知道痛 苦的感覺,而不知道那痛苦是在膝蓋、或是在身體的其他部份內,那時身體的觀念將會消失, 你只是專注着那痛苦的感覺。就這樣,你便走在內觀禪的正道上了。 宣隆(孫倫)大師在其內觀禪法的第二部份定下了一條規則,第二部份是要留意觀察感覺(受念住, Vedanā nupassanā),宣隆(孫倫)大師說:「痛苦時不要動,即使抽筋,也不要動;要保持寂然不動, 勤奮地專注着那感覺。」我們要求禪修者保持寂然不動,並不是想折磨他們、或是讓他們受 苦。當你保持寂然不動,同時專注着感覺時,你專注的心將會沉入感覺之內,到時你將知道 感覺在生生滅滅;不久你將了解到:你所留意覺察到的感覺並非是恒常不變的,而是變化無 常的,你將明白到無常的真理(the truth of Anicca or Impermanence)。

當你保持寂然不動與專注着感覺時,你將會知道身體充滿了樂受、苦受及不苦不樂受,因此, 你將會了解到苦的真理(the truth of Dukkha or Suffering)。當不適意的苦受變得非常難忍時, 11 你希望那苦受盡快離開,可是,那苦受自有其消減與離開的規則,並非我們可以控制的,因 此,你將會了解到無我的真理(the truth of Anatta or Soullessness)。當你讓自己專注的心沉入 或穿透感覺(sink into or penetrate into Sensation), 並以堅強的專注力觀察着它,你將會了解 到、體會到它是無常的、苦的和無我的。

那麼,我們專注感覺的時間要多久?在我們停止呼吸、並開始專注感覺之後,我們應緊緊跟 隨着那串感覺,由開始一直到它完全結束為止;要某串感覺完全結束,可能需要一、二、三 小時或多一點時間;以專注力跟隨着感覺直至它完結的時間,每一個人都會有所不同的。我 們長時間地禪坐,不是為了可達至長時間地坐;我們長時間地禪坐與專注感覺,目的是為了 能夠跟隨着它,直至它完結為止。因為,到了感覺結束的時候,如我們夠幸運、且有足夠的 波羅蜜(菩提資糧,Pārami or Perfection),那麼,就有可能證得道智(Magga Ñāṇa)。 我們若能保持寂然不動、也不改變位置、只管勤奮地留意覺察着感覺,便可獲得巨大的利益。 當我們保持寂然不動,讓我們專注的心進入或穿透感覺時,我們只知道或覺察到感覺的生生 滅滅,那種對感覺生生滅滅的知識被稱為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 Ñāṇa)(十觀智中的第二 階智),我們將可了解、知道,或獲得五取蘊的生滅智(Knowledge of Rise and Fall of the Five Khandās)。
下載.jpg
下載.jpg (9.16 KiB) 已瀏覽 26480 次
最後由 slake 於 2018-12-11, 12:20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除參展內容外,請勿於本會場發言)

文章 slake » 2018-12-01, 11:54

020緬甸內觀乘莫哥禪師的教導
摘錄:《MOGOK SAYADAW'S WAY TO THE VIPASSANA PRACTICE(莫哥禪師內觀禪修法)》
作者:莫哥禪師與弟子的對話(The following dialog between the venerable Mogok Mogok Sayadaw U Vimala and U Kyaw Thein, the author of the Mogok Sayadaw:’s biography and the method is a glimpse on the practice at the Mogok Vipassana Centre. It was given on a day in September 1957 (1318 Burmese era) at the Mingalar Monastery in Amarapura,Burma.)
中譯:歡迎熱心人士提供

Mogok Sayadaw: You must differentiate between mind and matter. Then do not go after the Jhana way (for attaining super natural powers). If a Yogi wants to overcome live and death and become awakened he needs concentration of the mind just enough to develop Samadhi. Then he must practise Vipassana.
Yes Sire.
Mogok Sayadaw: Switching over to Vipassana is just like a locomotive changing rails from one to another.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mind is moved from Samatha (one point) to the arising and dissolving phenomenon of the current Rupa-Nama (sensation). You must remember that this is led by the mind.
Yes Sire.
Mogok Sayadaw: You must do the contemplation of breathing (Anapanna) first. It is mindfulness of the incoming and outgoing breath. You must breathe in normally and fully. Do not force it or reduce it, but breathe in and out regularly.
Yes Sire.
Mogok Sayadaw: You can focus your mind on the lips at the tip of nostrils or at the sternum, but it is better to keep it at the tips of nostrils (to be sharper in developing concentration). Whatever site you have chosen you must try to be mindful continuously.
Yes Sire.
Mogok Sayadaw: Anapanusatti is the mindfulness that occurs when contemplated on the incoming and outgoing breaths. A Yogi practising Anapananusatti fixes the mind strongly on the breathing while taking breaths regularly and normally. He first focuses the mind on the tip of nostrils and watches as the air goes in and out.
Yes Sire.
Mogok Sayadaw: Apart from this mindfulness of the touch of air he must not divert his attention to any other object.
Yes Sire.
Mogok Sayadaw: A Yogi who has developed concentration after practising Anapana must know that the person is not "you, I, male or female," but a collection of Rupa (matter) and Nama (mind) and a collection of the five aggregates. Then the Yogi must realise that the mind that registers this knowledge is the Nama. This Nama dwells in the heart. The physic that is in sitting meditation is the Rupa. You will come to know this reality by direct experience.
After this differentiation of Rupa and Nama you must understand that the collection of twenty-four physical objects is the Rupatkhanda. The consciousness that knows is the Vinanakhanda. Feelings that associate with the mind when contemplated on sensations are the aggregate of Vedanatkhanda. Recognition of the sensations that associate with the mind is the aggregate of Sanatkhanda. The other fifty concomitants of the mind, which include all volitional perceptions except consciousness and recognition, are known as the aggregate of Sankharatkhanda.
I will need to explain further using the Paticca Samupadda to differentiate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s, as you may not understand thoroughly.
Yes Sire, it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lear by your explanations.
Mogok Sayadaw: That’s right. It is better to let a Yogi know the basics before giving the practical aspects.
Yes Sire.
Mogok Sayadaw: After you know the five aggregates you must also understand roughly that the past Avijja-Tanha (ignorance and attachments) are the causes of Rupa-Nama (body and mind).
Yes my Lord.
Mogok Sayadaw: Now you repeat what I said to request for the meditation method.
"Kammathanan mae bhante detha sansara vatta dukkhataw mawcanatthaya"
Bhante please give me with compassion, the right method of meditation in order to be free of the samsaric suffering. Repeat this three times. Now go and practise for an hour on what I have just taught you.

SECOND PART
[ U Kyaw Thein paid respect to the Mogok Sayadaw and went to his allotted place, which was not far from the Sayadaw’s room. He then started to practise Anapana as he was instructed, but could not prevent his mind from roaming for the first half an hour. He over heard the dialog between the Mogok Sayadawand a traditional medicine practitioner who was attending to the Mogok Sayadawin his room. The practitioner was discussing about a certain medicine text and the Mogok Sayadaw:told him that Metta was even more effective than medicine. U Kyaw Thein (KT)could not help his mind from overhearing the conversation and began to divert his attention to eaves drop the discussion. ]
Then the Mogok Sayadaw warned him from his room. "Maung Kyaw Thein, you are not mindful. Try to keep your mind from wandering."
[ KT was amazed when he heard the Sayadaw’s voice as it was not possible for the Mogok Sayadaw:to see him from his room. There was another room in between his place and that of the Sayadaw. He did not know how he was caught, but became very astonished and concerned and tried his best to build up the concentration. He could not remember how long he had been meditating when he was summoned to see the Sayadaw. ]
Mogok Sayadaw: Maung Kyaw Thein did you practise as I told you?
Yes I did. I have kept my mind at the sternum Sire.
Mogok Sayadaw: Did it stay where it was kept then?
No Sire, it didn’t at the beginning, but it stayed there later on.
Mogok Sayadaw: When Anapana is practised for an hour and have obtained Samadhi, it was not possible if you did not have perseverance. That is Viriya (effort) and with this effort you have managed to sit for an hour. This is called Samma vayama, the right effort.
Did your mind notice the movement of air at the sternum while you were breathing?
Yes Sire, I did.
Mogok Sayadaw: Right, you noticed the movement of air as you were mindful. This is called Samma sati, the right mindfulness.
Yes Sire.
Mogok Sayadaw: When you were practising Anapana did you mind wander to your home? Where did it go?
No Sire, it didn’t go anywhere. It stayed at the sternum where it was kept.
Mogok Sayadaw: Right, that was Samma samadhi, the right concentration. Your mind has stayed where it was kept.
Yes Sire.
Mogok Sayadaw: All right, you have developed Samadhi. However, you need to develop it further by breathing through the nose, but not through the mouth. When you are breathing do not try to notice if you are breathing with your right or left nostril, but try to develop Samadhi. You don’t need to follow other Samatha methods. If you breathe through the nose you must know that it is through the nose and if you take a deep breath you must know that you are doing so.
Very well, Sire.
Mogok Sayadaw: You have been instructed to keep your mind to the sternum at first. Now you must watch as the air touches the nostrils, sternum and umbilicus while you breathe in and vice versa as it goes out.
Yes Sire.
Mogok Sayadaw: You must notice the outgoing and incoming air as if through the bellows and as a string of a lathe-file rubs the stick you must continuously watch the air at the place where it touches. You must notice when you breathe faster, and must know when it is slow. You must be aware when you breath is long/deep and also knows when it is short/shallow. However, you don’t need to watch the breath in a continuos stream. Just watch at the point of contact as if a saw cuts through the timber, but not along the edge of the saw. You must focus your mind at the point of contact of the air with the nostrils.
I will, Sire.
Mogok Sayadaw: If you practise in this way and be mindful you can develop Samadhi within fifteen minutes when you become accustomed to it.
Yes Sire.
Mogok Sayadaw: You need to know that it is the Rupa (matter) that was doing the breathing and it is the Nama (consciousness) that knew what you were doing. When you can differentiate between Nama and Rupa the knowledge developed is called Namarupa pariccheda nana (analytical knowledge of mind and matter). Cleansing of views is also involved simultaneously, which is known as Ditthi visuddhi. Remember this carefully.
Yes Sire.
Mogok Sayadaw: When you meditate you must know the followings.
You need to know that there are two components of the mind. Mental factors (Cetisaka) and consciousness (Citta).
The mental factor (thought) must be in line with the consciousness when you contemplate.
Do not let the mental factor go astray from the consciousness.
Do not think of anything while meditating. Don’t let any thoughts come into the mind. If you can master your mind you can eliminate defilement (Kilesa). If you don’t you will neither be successful in your life nor can you eradicate the 1500 Kilesas.
Yes Sire.
Mogok Sayadaw: I will give you an example how to master your mind.
Suppose a herd tender wanted to tame a raw cow he needs to put a post firmly into the ground, insert a rein into the cow’s nose, and tie it to the post and tame her. Likewise, you must tame your mind by fixing it to the cord of mindfulness (Sati) and tie it up to the post of the object of contemplation in your practice. Do you understand?
Yes Sire.
Mogok Sayadaw: I’ll give you another example. If you want to catch a lizard that went into a burrow that had six holes, you need to close five holes and wait at the sixth. The analogy to this procedure would be to close all the five sense doors, namely your ears, eyes, nose, body, your tongue and then to wait at the last door, which is your mind. You will surely catch the thought as it occurs, just like you catch the lizard. Is that clear?
Very well, Sire.
Mogok Sayadaw: All right, you keep them aside for a while. You go back and continue your practice to develop the concentration further. Then you can sleep after it.
[ U Kyaw Thein paid his respects and did as he was told. ]
[ The next day he went to see the Mogok Sayadaw at five in the morning while the Sayadaw was having breakfast. There were other experienced Yogis who came to meditate and they were interviewed and assessed by the Sayadaw after the breakfast. When his turn came the Sayadaw paid more attention, as he was a beginner. ]
Mogok Sayadaw: Maung Kyaw Thein when did you start the meditation last night and when did you stop?
I started at 11.30 PM and stopped at 1AM, Sire.
Mogok Sayadaw: How was your Samadhi?
I could manage to get it Sire, but barely.
Mogok Sayadaw: Why was that?
I must admit that I felt sleepy Sire.
Mogok Sayadaw: Shame on you. That was due to excess in your determination. You must have persisted to meditate in your sitting posture. You should have changed it and did walking meditation instead, if you felt sleepy.
Yes Sire.
Mogok Sayadaw: It is all right to change the posture for beginners. As you become more experienced you may not need to change the posture when you feel sleepy.
How would I do it Sire? I don’t know how to evade sleepiness without changing posture.
Mogok Sayadaw: When you become sleepy how was your breathing? Was it quicker or slower?
It was slow and shallow, Sire.
Mogok Sayadaw: Right, the breathing will be slower and you feel sleepy. Then what about your Sati at that time?
It was poor, Sire. I was not mindful at that time.
Mogok Sayadaw: "Ca catawva acasati, ca tawva pacasati." As mentioned in the Maha Satipatthana Sutta a Yogi who practises Anapana must breathe in and out with mindfulness. But you have lost mindfulness, you must never let it go.
I admit I lost mindfulness, Sire.
Mogok Sayadaw: You must breathe in fully and then breathe out fully. (You must notice as soon as the breathing becomes slower and correct it by breathing fully again. If you do not notice as soon as the breathing gets slower you may go into torpor and soon become sleepy) You must never let the mindfulness escape. If you breathe fully in this way for ten to fifteen minutes you can become alert again.
Yes Sire, now I understand.
Mogok Sayadaw: Another thing is, when you become angry don’t you breathe more harshly?
Yes I do, Sire.
Mogok Sayadaw: Right, why does the breathing become quick and harsh?
I have no idea, Sire.
Mogok Sayadaw: Maung Kyaw Thein, you note this down well. When you are angry your blood in the heart is bright red and hot. As the heart needs to beat faster it needs more energy and you have to breathe much faster. (Thus, the blood became redder and hot due to increased turbulence and flow)
Yes Sire.
Mogok Sayadaw: When you recover from anger don’t you feel that your body is weary and tired?
It is, Sire.
Mogok Sayadaw: Why is that?
I don’t know, Sire.
Mogok Sayadaw: Because your heart beats much faster, but you do not realise it during the anger as you are not aware. Only after it you came to know about the situation and you become weary and tired.
Exactly Sire, I have the experience.
Mogok Sayadaw: Sometimes when you are carried away by greed or desire, you say you do not have the time to become tired, don’t you?
Yes I do, Sire.
Mogok Sayadaw: That is you have followed your desires instead of your mind.
Yes sire.
Mogok Sayadaw: When you meditate Anapana you must relax your body and your muscles. Only then you can breathe regularly and correctly. The Buddha said "Pacambayan Kayasankharan." That is you must breathe neither slowly nor quickly, and neither shallow nor deep, but regularly.
Yes Sire, I will follow your instructions, but what shall I pay more attention?
Mogok Sayadaw: You remember this very carefully. It is only Sati (concentration) that is never in excess. Saddha, Samadhi, Viriya, Panna (faith, concentration, effort and knowledge) must be developed simultaneously. If you could not develop them simultaneously and equally they would not be well balanced and either Uddhacca (distraction) or Htina middha (torpor or sloth) would result. At present, you have been instructed to meditate just to develop Samadhi. Don’t let it mix with anything else!
Yes Sire.
下載 (1).jpg
下載 (1).jpg (7.61 KiB) 已瀏覽 26479 次
最後由 slake 於 2018-12-11, 12:22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除參展內容外,請勿於本會場發言)

文章 slake » 2018-12-01, 12:04

021 內觀乘的禪修歷史簡介

公元第五世紀時的覺音尊者以《清淨道論》與《中部注》將原始佛教中,止(奢摩他samatha)、觀(毘婆舍那vipassanā)雙修的傳統禪法進行切割,成為南傳上座部獨有的「止息乘(samathayānika)」和「內觀乘(vipassanāyānika)」兩個獨立而新穎的禪修觀念與體系,其主要差別如下:
(1) 止息乘者在持戒清淨後,必須先致力於「止」的修習,直到證得「安止定(appanāsamādhi)之後,才能透過觀察「與所證得的定相應的名、色法之無常、苦、非我」進而開發「觀」的能力。
(2) 內觀乘者則在持戒清淨後,未證色界禪定時,即可直接觀察五蘊的身、心所顯示出來的無常、苦、非我現象,而逕行修習內觀。

內觀乘的觀念、名相雖然創造於公元第五世紀,但因缺乏巴利文經、律的直接依據,再加上當時南傳大乘信仰方興未艾,並未被發展成一支具體的門派傳承,一直延宕到公元1850年間,才由緬甸敏東王朝的內政大臣烏波萊(U Hpo Hlaing)擷取經論的內容,而以《十種內觀》等三本著述,開啟、闡釋了內觀乘更詳細而具體的教義。茲將緬甸內觀乘的歷代祖師大德簡介如下:
1. 公元1786-1860年,席龍(Thilon)尊者深受緬甸敏東王的愛戴,尊崇尊者為佛教比丘教、行、證的典範。席龍尊者著作等身,計有《修行方法》等64本緬文著作。
2. 公元1829-1883年,敏東王的內政大臣烏波萊(U Hpo Hlaing),曾於1845-1852年出家,精研佛法。著有《解脫味》、《身隨觀》、《十種內觀》三本內觀修行書冊。
3. 公元1798-1880年,突氏亢(Htuth-kaung)尊者曾在森林禪修20年(1827-1846)並受持13頭陀行。敏東王雖授予「王師」的頭銜,但他予以婉拒,情願隱居山林。約有300弟子追隨他習禪。
4. 公元1822-1893年,雪進(Shwe-gyin)尊者,雪進派的創始者,沙彌時曾在席龍尊者的寺院學習,著有《甚深的寂滅》一書。Hla Baing在《與雷迪尊者有關的名人歷史》書中,曾將雪進→雷迪→涅敦→康邦(Kyaung-ban雷迪的弟子)以詩詞暗喻的方式加以排序,標記近代緬甸內觀乘所傳承的法脈。
5. 公元1831-1910,涅敦(Hnget-dwin)尊者是涅敦派的創立者,36歲時到曼德勒西方的敏聞山林修習內觀15年。之後,在打端(Thaton)開始教導大念處禪修,因此他所開創的派別稱為「大念處涅敦派」。尊者約有20本緬文著作,其說法強調禪修與勝義諦。
6. 公元1829-1883年,彭道吉(Hpondawgyi)尊者,在1860年時成為森林比丘,居住在佛塔、山林、洞穴等處所。隨後則建立一座森林道場,並成為「森林派(Tawya Gaing)」第二代的領導者,彭道吉尊者是素食者,其說法強調頭陀行與戒律的重要。
7. 公元1846-1923,雷迪(Ledi)尊者通達三藏教理,倍受英國巴利聖典協會Rhys Davids等學者的敬重與推崇。他的著述計有20餘本巴利文,其中以《第一義燈論》(Paramatthadīpanī-ṭīkā)最為著名,於此書中,尊者指出了《阿毗達磨義廣釋》的325處錯誤,因此引起了廣泛的迴響與論辯。雷迪尊者是近代緬甸第一位提倡在家眾也應學習阿毗達磨、努力禪修的關鍵人物。
8. 公元1869-1954年,明貢(Mingun)尊者跟隨席龍尊者的弟子阿雷道亞(A-le-tawya)尊者習禪。是著名的巴利學者,著有《彌蘭陀注(Milinda[pañha]-aṭṭhakathā)》、《導論注(Peṭakapadesa-aṭṭhakathā)》、《功德衣的裁判(Kaṭhinaviniccaya)》和《涅盤論(Nibbānakātha)》。
9. 公元1878-1952年,孫倫(Sunlun)尊者從烏巴善(U Ba San)學得雷迪尊者所教授的「出入息念」,另從烏雪陸(U Shwei Lok)學習明貢尊者的「正念」修行,從而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方法—猛烈呼吸法。
10. 公元1873-1952年,莫因 (Mohnyin)尊者,曾接受雷迪尊者教導,先住森林密集禪修10年,再開始住寺、弘法、教導禪修。
11. 公元1873-1946年,烏鐵吉(U Thet-gyi)居士因子女等親人罹患霍亂去世,深感人生無常而開始四方尋訪名師學習禪修。1905-1912年,曾跟隨雷迪尊者禪修七年。
12. 公元1899-1971年,烏巴慶 (U Ba Kin)居士是緬甸政府獨立後的審計長,他跟隨烏鐵吉居士學內觀,並在韋布尊者的鼓勵之下,以在家人的身分教授禪修。
13. 公元1896-1977年,韋布 (Webu)尊者曾跟紐倫(Nyaung-lung)尊者與孫倫尊者修習。
14. 公元1897-1986年,唐卜陸 (Ta ungpulu)尊者曾跟隨明貢尊者修習。
15. 公元1900-1962年,莫哥 (Mogok)尊者先師承明貢尊者,然後成為雷迪尊者的追隨者。
16. 公元1904-1982年,馬哈希(Mahasi)尊者先跟隨明貢尊者修習毗婆舍那禪法,後在錫龍尊者的弟子阿雷道亞(A-le-tawya)尊者指導下修習禪法。
17. 公元1924-2013葛印卡(Goenka)祖籍印度,宣稱 遵照烏巴慶長者的傳統傳授內觀靜坐。

近代緬甸內觀乘的祖師大德中,雷迪尊者與明貢尊者是兩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20世紀中、後葉時期聞名的禪修指導老師,大多數是直接受教於二人或受其著作與弟子的教導所影響。雷迪尊者與明貢尊者的道場分別座落於緬甸北部(上緬甸)和南部(下緬甸),因此形成近代緬甸「北雷迪、南明貢」的兩大修行傳承。至於開始把緬甸內觀乘推向國際化的則是兩位大名鼎鼎的內觀大師:
1. 南明貢傳承的馬哈希(Mahasi, 1904-1982),尊者於1952年將他開創的「念處內觀修行法」傳佈到泰國、斯里蘭卡等上座部的佛教國家。如今馬哈希→班迪達體系所建立的念處(內觀)禪修中心及MBSC(MULA-BUDDHA-SASANA CENTER原始佛法中心)等,已遍及歐、亞、美、澳乃至全球各地。
2. 北雷迪傳承的葛印卡(Goinka)自稱承襲烏巴慶,在全世界所建立的宏傳據點,截至2016年初已逾167個內觀中心,以及129個以上的修習站。由於葛印卡體系全面淡化宗教的色彩,從不限制學員的信仰條件,所以傳播的層面更為通俗而寬廣。

21世紀內觀乘的理論與實踐,經由這兩個南、北門派的僧俗弟子們各自開展出多元而活潑的禪修方法,以適應世界各地人文的需求。相信這個在1850年代開創,迄今(2018)約有168年歷史的新興教派—內觀乘將會本著類似大乘「三根普被」的宏願,繼續欣欣向榮地開展下去。

詳見《原始佛教與南傳信仰的差異》3.2節:南傳內觀乘的搖籃—緬甸
viewforum.php?f=22

圖片說明:內觀乘開山始祖—緬甸敏東王的內政大臣烏波萊(U Hpo Hlaing)
220px-Pho_Hlaing.jpg
220px-Pho_Hlaing.jpg (26.22 KiB) 已瀏覽 26477 次
最後由 slake 於 2018-12-11, 12:28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justin1023
文章: 1
註冊時間: 2017-05-16, 13:14

Re: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_法鼓山聖嚴法師

文章 justin1023 » 2018-12-01, 21:41

022台灣法鼓宗(禪宗)聖嚴法師
摘錄自:《牛的印跡》,英名Hoofprint of the Ox
聖嚴法師、丹.史蒂文生著,梁永安譯
--------------------------
從法鼓山聖嚴法師《牛的印跡》中的第二、四章,摘錄了有關「數息觀」法門的教導,供各位大德參考。
《牛的印跡》由一位美國學者、兼聖嚴法師的弟子所編寫,此書總結了法師的作品重點,並以系統扼要的方式介紹法師的禪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第二章 修禪與調攝身心的原則
-(第二節)-有效禪修的先決條件:調息

呼吸是一種與我們時刻不離的活動,大概是我們所從事的活動中,最為連續不斷的一種,而它的韻律與我們的身心狀態緊密相連。作為一種生理感受,我們可以說呼吸的感受介乎於身體的粗重感和心靈的精細感之間。吸氣和呼氣的循環活動影響我們整個人,它可以是相當急速和混濁的,就像我們粗重的身體那樣,但也可以順暢和精細得有如非物質般,就像心靈那樣。由於呼吸對我們的身心狀態如此重要,所以亞洲的修道系統歷來都很注重調整呼吸的技巧,並且認定,人體生理和心理的動靜與呼吸的氣息,有著依存關係。同時也認為,最精細的一種氣息就是生命的元氣,這種元氣,在中國稱為「氣」,在印度稱為prana,在日本稱為ki。

一般意義的「呼吸」,是指普通人每分鐘十六到十八次吸氣和呼氣的循環。「息」就是從我門口鼻出入的空氣,它可以活化我們的身體。但對有經驗的修行者而言,「呼吸」和「息」的意義並不僅於此。修行者在坐禪時的呼吸會逐漸變慢、變深、變長,並且變得非常精微。

事實上,如果你觀察這種呼吸的時間夠久,就會發現身體所給予我們的束縛感,有很大部分來自淺而迫促的呼吸。隨著呼吸變得深長與和諧,身體的管道就會大開,這時身和息在感覺上就像是非物質的,就像是純粹的能量,就像是心本身。這種能量被稱為「氣」。它是一種極為精細的呼吸,與平常意義的呼吸大不相同。這種狀態可以刺激血液循環和精力,讓人感到像是有一股「氣」周流全身和自由進出每一個毛孔,滋潤它碰觸過的任何部分。一般人大都感覺不到這種氣的存在,更別說可以達到如此精細的一種呼吸方式。但任何透過修行有過這種體驗的人,一定都會覺得那是一種令人感激涕零的賜福。

呼吸的方式
打坐時,呼吸會從粗糙的狀態引領入精細的狀態。我們把呼吸區分為四種,它們處在一條連續的線上:(一)風;(二)喘;(三)氣;(四)息。
所謂的「風」,是指經過激烈運動後出現的急促呼吸;這種呼吸的速度和強度都像颶風,故名。此時完全不宜修行打坐。「喘」是我們感到精神緊張時出現的不規則和不由自主的呼吸;身體因病而疼痛時,也會出現這種呼吸。「喘」的狀態也不適合打坐。要躺下或坐下休息至平靜舒暢後,始可打坐。

「風」和「喘」都不是正常的狀態。第三類的呼吸稱為「氣」,是指普通人的平常呼吸。在這種狀態下,每分鐘會呼吸十六至十八次。如果靜靜聆聽,你可以聽見自己的呼吸聲,不過它是放鬆和自然的,這是對打坐者最低的要求,也是安全的呼吸速度。不過,在打坐的過程中,呼吸將獲得放鬆和進一步的和諧,這時「氣」就會進入第四種也是最精細的狀態--「息」。

「息」是培養禪定狀態的最佳條件。但「息」又可以進一步分成四等:(一)鼻息;(二)腹息;(三)胎息;(四)龜息。

打坐時,嘴巴是閉起的,透過鼻孔來呼吸。起初,當你還處於平常的呼吸狀態時(也就是「氣」的狀態),會聽得見自己的呼吸聲。在「息」的第一層(鼻息),呼吸的節奏和速度與「氣」相同,但卻是聽不見呼吸聲的,而且沒那麼用力。緊記不要把想像的速度和精細度加諸於呼吸,讓他自然變化就好。應該讓呼吸完全按照肺的自然運動進行。如果你刻意去控制呼吸,就會使呼吸變得不自然、變快或變慢。如果變快,會引起頭暈;如果變慢,會引起胸悶。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就表示呼吸受到壓迫。所以應該要放輕鬆,讓呼吸自行找到最適合它的韻律。

在「腹息」時,仍然是用鼻孔呼吸,但是你會清楚感覺到,呼吸的重心不在肺部,而移至小腹了。初學者如果感覺不到這一點,不宜勉強用控制及壓氣的方法,把吸入的空氣壓入小腹。通常學打坐的人,經過一段時日之後,呼吸必然自動地通過橫膈膜而到達下丹田(也就是位於小腹的能量中心)。發生這樣的情形時,你的身心會突然感覺相當柔軟、輕盈和自在。呼吸會逐漸變慢、變深與變長。一種自然和自發的呼吸韻律會在你的小腹深處成形,而當這種韻律穩定下來以後,你會感覺呼吸輕柔地周流彌漫到全身,打通每一個阻塞,讓每一個細胞煥然一新。

胎兒再母體內時,不用鼻孔呼吸,是以與母體相連的循環系統來呼吸。修行禪定的人,由於腹息的精進,便不用鼻孔呼吸。這時,身體、呼吸與心靈會融為一體,每一個毛孔都會張開,成為呼吸的器官。不管這只是一種感覺還是事實,修行到這個境界的人,就像母體裡的胎兒一樣,會感覺自己的呼吸毫不費力地從四周吸納而來。這就是胎息。

「龜息」的名稱,來自傳說中一種極長壽的黑龜。根據傳說,如果你把這種龜埋在土裡,即使沒有食物、水和空氣,牠仍然可以活好些年、當你的修行夠深,就會感覺到呼吸似乎已全部停止,但生理系統仍然運作如常。這時候,你的禪修境界介乎胎息與龜息之間。一但到達龜息的真正狀態,修行者的身體就會自成一個小宇宙,以體內的氣自給自足,不必再從體外吸取氧氣來供給體能的消耗了。你會感到體內有充沛的能量源源湧出,不花一點氣力,身體就可獲得浸潤滋養。

上述由粗至細的呼吸狀態,是一個自然的漸進過程,任何持之以恆的修行者都可以體驗得到。根據這幾種狀態,你將能夠評估自己修行的效果與進展度。但這也可能是有害的,因為你說不定會為自己設定不切實際的期望,或者會因為急著進入下一個階段而焦慮。這些階段都必須是自然發展出來的,不能加以人為造作。你能夠先把鼻息鍛鍊好,假以時日,自然而然就會出現腹息。

----------------------------------------------------------------
第四章 五停心觀
---(此段為止觀概論)---
關於「定」和「慧」的培養,佛教典籍介紹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小乘、大乘和金剛乘各有自己的系統,其中最有名的兩組方法是「五停心觀」和「四念處」。若有需要對小乘與大乘的修行法作一概括的說明時,中國的法師常常會拿這兩組方法作範例。它們合在一起是很好的導論,有助於理解各種形態佛教修行法背後的共同原則。

簡單來說,「五停心觀」是五個淨化心靈、促進禪定的方法。禪定在中國又稱為「止」。「止」這個字有「停止」、「使之固定住」的意思。因此,「五停心觀」就是要終止心靈的晃蕩,使之安住於「禪定」的意思。

然而,「止」不過是「觀」的基礎,「觀」這個字有「觀看」或「觀想」的意思。心一旦透過「定」獲得淨化和統一,它就會變得很深邃、很有力和很清澈。而這種清澈正是「觀」的基礎。「四念處」基本上就是「觀」的四種方法。透過對身、受、心、法四者的觀想,我們可拔除貪、瞋、癡這些根本煩惱的糾纏,得以覺空並從生死中解脫。

「止」與「觀」兩者常常被比喻為鳥的雙翅或車的兩輪。當雙翅齊振,鳥就可以飛起;當雙輪同轉,車就可以前進。「止」讓「觀」照見根本煩惱,並加以拔除;但在「觀」拔除根本煩惱以後,又可以反過來加深「止」的狀態。因此,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可以帶領人在覺空的道路上前進。作為一種促進「止」的方法,「五停心觀」可以帶來「一心」的體驗或「定」的境界(第二章第六幅圖所描繪的境界)。而作為一種促進「觀」的方法,「四念處」可以去除我執,帶來「無心」的體驗(第二章第七幅圖所描繪的體驗)。因此,「五停心觀」乃是「四念處」的前導,而後者則是修慧的主要方法。

不同佛教典籍對「五停心觀」內容的說明不盡相同。在阿毗達磨的系統裡,「五停心觀」中最常被提到的方法是「數息觀」和「不淨觀」。至於「五停心觀」的其他三種方法,則以「四無量心觀」(或慈悲觀)、「因緣觀」(或緣起觀)和「界分別觀」最常見。然而,在別的系統裡,特別是大乘的系統,卻相當強調「念佛觀」,認為是淨心和培養「定」的好方法。因此,用「念佛觀」來代替「界分別觀」的情形,也很常見。

談論修禪的典籍常常把浮躁和昏沈列為修定最大的障礙。但如果再加細分,修定的障礙會擴大為五個,稱為「五蓋」:(一)貪欲;(二)瞋恚;(三)昏沈;(四)掉舉(輕挑浮躁);(五)疑(猶豫不安)。它們被稱為「蓋」,是因為它們會雜染心的活動,讓心的定慧本性被覆蓋住,隱而不彰。大部分人在剛開始從事修行時,都會被這五種情緒其中一種或幾種所困擾。想要獲得「定」,就得移除這些覆蓋,這就是「五停心觀」的功能。其中的每一項都是針對一種「蓋」而設計的:「不淨觀」可以對治貪欲,「四無量心觀」可以對治瞋恚,「因緣觀」可以對治昏沈,「數息觀」可以對治浮躁,「界分別觀」可以對治猶豫。「念佛觀」的功能和「界分別觀」相似,也是用來對治猶豫的方法。因此,這五法都具有雙重功能,一方面可以滌去覆蓋,另一方面可以把心帶入定境。
---(此段為止觀概論)---

數息觀
「數息觀」是佛教最常運用的修定方法。長久以來所有宗派的老師(包括了古代印度的大小二乘、東南亞的上座部、中國的禪宗、淨土宗和天臺宗,以及東亞的密宗)都認定它是幫助初學者達到專心致意最有效的方法。在「五停心觀」中,「數息觀」是最能夠對付心浮氣躁、思緒散亂的。由於散亂心幾乎是每一個初學者都會碰到的問題,因此本法特別適合當作基本的修行法。

然而,我們卻不應該因為「數息觀」對初學者有用,就把它視為一種淺易的方法。事實上,作為一種修定的技巧,「數息觀」可以按照修行者的能力和程度,發展出多種層級的形式。因此,它本身就自成一條完整的道路,包含著從淺到深不同層次的修法。例如,在中國「數息觀」經常以「六妙門」的形式出現的。所謂的「六妙門」,是指六個打坐的基本方法和層次:(一)數息;(二)隨息;(三)止;(四)觀;(五)還;(六)淨。讀者應該可以看得出來,「止」和「觀」是包含在這個架構裡的。更重要的是,最後一個階段(即「淨」的階段)與開悟的境界密切相關。為簡化起見,這裡只介紹「數息觀」的三個基本方法:「數息」、「隨息」和「意守丹田」。這三者大致對等於「六妙門」的前三門。

數息
數息是修行最簡單的形式之一,也是初學者最常用來控制心思散亂的方法。在使用這個方法時,你應該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吸氣和呼氣的循環上。每呼一次氣,就數一個數字,從一開始,一直數到十。數到十之後(即呼氣十次以後),再從一數起。在整個修行的過程,都是從一數到十,週而復始。

需緊記的是,只宜在呼氣時數數字。吸氣時應該心無雜念,只把心念微微放在吸氣這事情上,並把這種心念無間斷地延續到呼氣為止。到了呼氣,就在心裡數出下一個數字。如果在數數字的過程中你分心了,忘了數到多少,就應該馬上回到一,從頭來過。之所以應該在呼氣時才數數字,是因為呼氣是一個自然放鬆的時刻,而且它持續的時間要比吸氣長。這有助於促進專注。如果你數息已經數很熟練,你的呼吸會變得很輕,幾乎是察覺不到的。這個時候,你也許可以考慮改採吸氣時數數字的方式,否則還是在呼氣時數數字為佳。初學此法的人常會碰到一些困擾。例如,在數數字時,分心的情況較為少見,然而在呼氣與吸氣之間,或者在吸氣的時候,心思就很容易散亂掉。遇到這種情形,你不用理會它,繼續把心念放在吸氣上,盡力防止心思再次遊走就好。初學者常常會碰到的另一個問題是感覺頭疼、頭暈或胸悶。這些情形,幾乎都是呼吸得太刻意、不夠自然所致。呼吸的時候力求放輕鬆和自然。千萬不要逼你呼吸的韻律去配合你數數字的韻律。另外,應避免為了驅趕遊走的思緒而對身體或呼吸施壓。

還有一個初學者常犯的毛病就是數數字數到流於機械化或像夢囈;數息全程都應該對自己數的數字保持清楚的意識。如果有這類的問題發生,可以變換數數字的方式,讓意識恢復過來。例如,你可以把從一數到十,改為從十倒數到一,或是改為數到二十,但只數雙數或單數。

隨息
隨息要比數息困難,在熟練以前,也需要更多的技巧才能達成專注。這種方法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而我推薦(我認為是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尖。當吸氣和呼氣時,什麼都不必做,只要把心念放在吸入和呼出的空氣上就好。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自然以及保持注意力即可。通常,這個方法是在修行者很熟練數息,並培養出更高的專注力之後始行使用。因此,本法可以視為數息的一個自然進階。

隨息可以分為三個基本階段。在第一個階段,單純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尖、注意呼吸的出入就好。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自然並保持注意力即可。有一點特別重要,不要刻意把呼吸壓到小腹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去,而是讓你的身體按自己意願呼吸。

有時候,如果太用力集中注意力,你的心念會從鼻尖跑到前額。如有這種情形,血就會湧到頭部,引起頭疼、暈眩或悶脹的感覺。這時,你最好暫停隨息,把注意力輕輕集中在──假設你是採蓮華坐或半跏趺坐──擺在上面那隻腳的腳底。如果你的專注力夠強,很快便能把意念同時集中在兩隻腳的腳底。首先試著用心念找到腳心的柔軟部位,然後從這個部位慢慢向腳跟方向移動。把心念集中腳底將可紓解頭部的不適,你每次吸氣時,會感受到腳上這個點有一種感覺慢慢形成。開始時那只是一個模糊、細微的感覺,但稍後將明顯感到這種感覺與你的呼吸同時起伏。有時候你會感到暖和,有時會感到一種舒適的涼爽。有趣的是,當一個人生病或狀況不佳時,腳上的這個點會覺得痛或酸。透過觀想這個點有助於治療疾病。

如果覺得身體燥熱不舒服,可以把心念集中在吸氣上,因為吸入身體的氣是比呼出的氣要涼,心念集中在它上面可讓身體變涼。反過來說,如果你覺得冷,把心念集中在呼氣上會讓身體變暖和。

經過一段時間,你的呼吸就自然變深,並下移到小腹,這標誌著第二階段的開始。隨著呼吸下降到小腹,一種如波浪起伏般的呼吸律動就會慢慢成形。這是一個自發的過程,你會感到它完全是自自然然的,如果你還沒有到這個境界卻蓄意去導引它,是很危險的。因為如果勉強把呼吸壓到小腹,你就會覺得胃脹而不舒服;如果打坐者是女性,甚至可能導致月經失調。把氣向下壓是一種很常見的傾向,因為打坐者覺得這樣做可以消除許多雜念。不過最安全的方法是將身體放鬆,讓它按自己的意願呼吸,你只要把意念維持在鼻尖就好。不要讓注意力隨呼吸遊走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最少在初學階段是這樣。

到了第三階段,呼吸就不再只是侷限在鼻孔和小腹的位置。相反的,你會感受到呼吸遊走到手指和腳趾。然後再進一步,空氣穿透身上每一個毛孔,流過全身的每一個細胞,就像整個身體都在呼吸似的。每次呼氣,你覺得排出了所有濁氣;而每次呼氣,你會覺得新鮮空氣全都被吸入體內。達到這個程度以後,你自然感到非常放鬆和舒適。經過這種極放鬆的狀態,你就有可能進入定境。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除參展內容外,請勿於本會場發言)

文章 slake » 2018-12-10, 15:02

023 南北傳性空法師的教導

簡介:性空法師
1. 「性空」是由日本禪師取名,另由斯里蘭卡禪師取名Dhammadipa法燈,法師是捷克人,中英文十分流利,畢業於布拉格大學 (1969) 及法國巴黎大學 (1977)中文哲學系。
2. 對中國文化深具好感,1973年獲得俄國捷羅斯冷大學俄文文學系文憑,1984年畢業於印度那爛陀大學梵文系,並擔任該所大學講師。
3. 曾獲邀於台灣之佛光山、中華佛研所擔任客座講師,著有《譚嗣同之仁學研究》等書。
4. 近年捨棄教職,直赴緬甸親近當代禪修大德帕奧禪師修習禪法,甚得帕奧禪師器重,並被認可為可公開教導禪修的第一位西方弟子。
5. 曾受邀至台灣福嚴佛學院與香光寺等指導禪修。
特色:融合南北傳經論講授安般念

摘錄:
三、修習安般念的前準備
  「比丘如何安住於身,循身觀察?」即比丘如何安住、持續地依循身體觀察身體,不斷地以智慧觀察身體裡生滅的種種現象。如何修習呢?第一個練習是安般念的練習。
  「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樹下或空閒處。」
  此處說明修習安般念的條件。在佛教裡,我們常說三種、或五種遠離,第一即是身遠離,有身遠離,才能修習安般念。身遠離意指心不專注在五欲的所緣,不要專注在好色、好聲等,要專注於業處上。如此才能實現第二心遠離——舍離五蓋,若能實現心遠離,才能實現第三煩惱遠離,即正斷煩惱。
  佛陀說要去森林、樹下或空閒處,這些地方遠離人群,寧靜而無干擾,對初學者而言,安靜處比較容易專注8。但這也是方便說而已,並非說修安般念一定要到森林等地。若我們的心沒有智慧,無法專注所緣,即使到森林,仍無法實現身遠離、心遠離。若有智慧,雖然處在人群,仍能實現心遠離。不過若要學好修行,便要培養修行的態度與習慣,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專注於業處。
  我記得在斯里蘭卡時,有一位從德國來的居士,他決定出家,師父答應給他茅篷住。他住了幾天,不斷地埋怨那地方太吵,師父給他比較安靜的地方。他還是不滿意,表示還是聽到很多聲音,無法集中精神修行。師父就給他最偏僻的茅篷,那邊只有猴子、鳥與蟲的聲音,他依然不滿意,無法專注於業處。結果幾個月之後,他就還俗了。如果我們有這種態度,就無法進入修行之門。
  「盤腿而坐,端正身體」,靜坐時重要是結跏趺坐,脊椎保持端正,節節平正相接,平肩含胸。佛陀建議這樣的坐姿,因為這是最穩定與舒服的姿勢,對心的平靜與提高警覺性有所幫助。因此如果身體不直,我們的心就無法警覺,容易昏沉、掉舉,無法離開五蓋,實現心遠離。舍離五蓋的條件就是不斷地警覺,這也要靠身體的姿勢。
  「置念面前」,“parimukham”是前面、面前之意,又是嘴巴附近之意。依照注釋書:修行者要遍持業處,專注于修行的業處,而舍離所有其他所緣。修行者將心引導至當前的業處上,並固定在那裡。我們念息在“parimukham”這裡。而依照一切有部的方法,可以念在嘴、心、臍,在很多不同樣的地方。在泰國很普遍是注意呼吸在心,定在心。但是如果我們接受注釋書所說,《大念處經》特別說明在面前嘴巴附近,則除了在嘴巴附近外,不能在其他地方注意我們的呼吸。一般指上嘴唇以上,鼻孔以下的部位。

(四)正修安般念
  l1.正念出入息
  接下來要怎麼作?「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9,念不斷的守在呼吸上,不理會其他所緣。佛陀在《安般念經》說,若無正知、念,便不能修安般念。因此一定要不斷用智慧和念覺知呼吸,才是修習安般念。
  依照經文先出息,在出入息時,保持正念,持續不忘失,正念就會越來越強。正念強時,定力便會提升。當定力提升至相當程度時,呼吸會變成禪相。若能持續穩定的專注禪相10 ,便能證得禪那11。
  在此階段不觀呼吸的自相,如冷、熱、流動等,也不觀法之共相,即無常、苦、無我,只是覺知呼吸的本身12。修習安般念的過程如何運用智慧?在前面我曾說明四念處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止觀的修習也是不斷的過程,止與觀互相配合修行才會進步。目前是修止,培養禪定,有相當的禪定,智慧會明顯,便能修觀。
  修習禪定的過程,若不能運用智慧,修習不易成就。以修習安般念來說,定是把心專注於呼吸的所緣上。智慧是瞭解所緣,不迷惑所緣;也就是用智慧了知呼吸出入、長短、粗細等情況。專注而不掉舉散亂,了知而不執取、不迷惑,便可很快進入情況。若不用智慧,一味努力抓緊呼吸,不能了知呼吸情況,如此容易疲累、昏沉、散亂,五蓋馬上就來報到,定慧當然無法開展。
  《中阿含.小空經》以地點13來說明這個過程,地點、呼吸等,都是說明修行者的業處14,修行者學習如何領導他們的作意,讓心專注於所緣上。若心能如此練習,在成就禪定後,便可依照之前所提的七隨觀,觀安般念為無常、苦、無我、空。
  若是修奢摩他,便不能思惟出入息為無常。不過要清楚瞭解,心專注呼吸,安般念統一這個心,除了安般念以外,其他的經驗都是空、都是無常,要遠離它、滅它、舍它。瞭解這個道理,安般念也是屬於無常、苦、無我,但這階段只是方便瞭解而已,先不要注意它們。成就了奢摩他以後,才能夠實現觀,觀呼吸的無常、苦、無我,觀呼吸的空。

  l2.了知長短息
  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
  什麼是息的長短?長短是依照時間長度,不是尺寸上的計算,呼吸維持較長的時間,叫長息。好像大象的呼吸,蛇、烏龜的呼吸,牠們的呼吸比較長,繼續很久的時間。個人依出入息的情況,決定多久的時間是「長」,多久是「短」。
  (1)初學者:保持自然呼吸
  我們要故意讓出入息變長,還是保持自然呼吸?初學者首先要習慣在這個法門上,不要去欲願呼吸是長、是短,保持自然的呼吸,自然地觀它是長、是短,不要故意讓呼吸變長變短。若如此控制呼吸,不容易培養定力。
  (2)基礎者:
  以九法練習作長呼吸若已有好基礎,培養相當的定力,可以依照《清淨道論》、《無礙解道》的說明以「欲」作長呼吸,以九種方法練習15 ,讓呼吸變長。(一)清楚了知出息是長的;(二)清楚了知入息是長的;(三)欲:靠長呼吸的經驗,我們生起欲求的心,想要息變長。
  呼吸是心生的色法,呼吸的長短,是靠心的努力。在《清淨道論》16有風箱的譬喻,觀想身體為一個鐵匠用的風箱,業生的身體如同風箱的殼,鼻子就如風箱的口,呼吸好像風箱裡面的空氣,心就如鐵匠的努力。若鐵匠拉長,風箱的風變長的,若鐵匠拉短,風箱的風變成短的。因此,靠心的努力息漸漸變長。現在生起「欲」,想要呼吸比以前長;(四)靠此「欲」,觀出息比以前長;(五)觀入息比以前長;(六)息比以前長,修行有進步,在長的呼吸上感到喜悅。依照長呼吸的欲和喜悅,(七)出息是長,(八)入息是長。由於欲,息比以前長而微細,心也更寧靜專注,心漸漸從出入息轉去、放下,而生起(九)舍,即是不染著,有舍才是正定,不是染定;正定才能開展智慧。

  l3.覺知全身息
  修習: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修習: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什麼叫「全身」?「全身」是呼吸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每一出息、入息,看它開始入、繼續入、中間入、繼續入至結束;它開始出、繼續出、中間出、繼續出至結束。

  【專注觸點】
  身念處的修練包含止與觀,在修練安般念的過程,由於作意、所緣的不同,而成為止或觀,若是注意呼吸的出、入,是修練止;若注意呼吸的地、水、火、風等自相,或無常、苦、無我的共相,便是修觀。要分別清楚自己是修止,或是修觀;若混亂的修習它們,不容易成就。
  修習禪定的過程,若能覺知入息、出息、長息、短息,雜念愈來愈少,觸點愈來愈明顯。持續地專注觸點,習慣專注在一個地方,勿隨呼吸進出體內或體外。若能專注觸點,將呼吸的過程看得愈來愈清楚,定力也會越來越強。
  《無礙解道》和《清淨道論》以鋸木頭譬喻說明17,就如一個技術熟練的木匠鋸木頭,將手握在鋸柄處,而把注意力放在鋸子與木頭接觸的地方。若去斯里蘭卡或是去印度觀光,可以看到二個木匠用很長的鋸子鋸木頭,不論他們是拿鋸子的什麼地方,他們只注意鋸齒與木頭接觸的地方,若注意其他的地方,鋸子就搖動不穩定。如同你們開始注意除了呼吸以外的其他所緣,心就不穩定。若不能完全專注於呼吸,會出現其它的所緣,心會掉舉散亂,生起很多煩惱,你們會不滿意自己的表現。若是熟練的木匠,雖然只注意鋸齒與木頭接觸的小範圍,但能很清楚鋸子的拉動,從開始、中間、結束,此過程的每個部分能看得很清楚。
  同樣的,若專注在一個地方,心能穩定、清楚了別整個呼吸的過程,從開始到結尾。好比印度的二個木匠在鋸木頭,心穩定專注一處,他們能夠成就他們的努力,完成他們的工作。修行者如此練習,能專注在觸點,心有輕安、法喜,能舍離五蓋、舍離煩惱,實現解脫的過程。

  l4.寂靜身行
  修習:我當寂靜身行而出息;修習:我當寂靜身行而入息。
  身行意指「呼吸」18,因為風界19的作用,呼吸讓我們感覺身體的移動。依現代心理學的解釋,能感(sensation)和所感(sense data)是一個經驗。以呼吸來說,能感的是心;所感的是呼吸、身體。在身念處的修行,若所感的變得微細,能感的心就變成微細,它們互相影響。若觀呼吸為粗,心也就粗;我們的心微細,能感微細,所感的呼吸也就變得微細。越微細的心相應於越微細的呼吸。此即是我「當寂靜身行而出息、入息」,呼吸越流暢,心越流暢;呼吸越微細,心越微細;呼吸越粗,心越粗,粗的呼吸是屬於粗的心。呼吸愈來愈微細,心愈微細,善法越來越明顯。因此,在止觀的過程,調呼吸愈來愈微細,也稱調善法,調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四聖諦。四念處的修行,止、觀變得愈來愈明顯,所有的法變得越來越明顯,我們觀得越來越清楚,清楚它們的生滅、特相、作用、近因。
  【七種作意】
  如此使呼吸和心越來越微細的過程,在《清淨道論》以數、隨逐、觸、止、觀、還、淨七種作意20說明,《俱舍論》也提到相同的道理。
  (一)數作意:
  在開始的時候,要清楚呼吸進出,可以用數作意讓心安住於呼吸。在每一呼吸的末端數「一、二、三」,至少應數到「五」,但不應超過「十」,依照自己的意願在五至十間選一數字,接著下定決心專注平靜地覺知呼吸,不讓心遊蕩至其他地方。剛開始練習數息時,由於不習慣所緣,數得不流暢。若熟練此過程,會數得越來越順暢,就如牧牛人站在牛棚的出口,一打開牛棚的門,牛只很快的奔出來,牧牛人數牛數得很流暢。在此情況下,呼吸變得愈來愈流暢,愈來愈明顯。
  (二)隨逐:
  當呼吸變得流暢明顯,不數息也能正念在出入息,這時可以放下數位,以念隨行出入息,將注意力放在鼻孔周圍,知道息的初、中、後整個過程。
  (三)觸:
  隨逐與觸一起生起,不能分開的。此時專注於息與身體的觸點,清楚呼吸的開始、中間、結束,不論出息或入息,都越來越清楚,息的全身越來越清楚,觸點變得越來越明顯。
  (四)止作意:
  息的全身越來越清楚,觸點越來越明顯,在此清況下,呼吸變得愈來愈微細,開始出現禪相,剛開始時禪相模糊不明亮,稱為遍作相。此時仍繼續專注於接觸點的息,不理會禪相。若禪相出現於觸點並穩定發亮,呼吸變微細,而且與禪相結合,呼吸似乎是禪相,禪相似乎是呼吸,便可舍呼吸專注於禪相,此是取相。在禪相上尋與伺21的作用越來越強,可長時間停留在禪相上,此時禪相呈現清澈、明亮及光耀,即是似相。心穩定平靜的專注它,達到近行定22、安止定23。
  當心專注於似相一、二小時,不受干擾,應嘗試辨識在心臟裡,依靠心所依處24的有分心25,與呈現於有分心的似相,清晰覺察後,應開始辨識禪支 26。初禪的呼吸,比欲界近行微細、寂靜;去掉尋、伺,呼吸變得更微細,觀禪相的心更微細、寂靜、調和,如此便達到第二禪;若去掉喜心,呼吸、心更微細、統一,善法更明顯,入於第三禪;若去掉樂受,心止一境,進入第四禪定,完成安般念的禪定過程,此入禪定的過程稱止作意。
  修習禪定,應練習每一禪的自在27,使禪那穩定,便可開始修觀,這是傳統的方法28。在《清淨道論》和《俱舍論》以觀作意、還作意(或稱轉作意)、清淨作意三種作意來說明觀的過程。
  (五)觀作意:
  意指分別名與色。若不分別名與色,無法提起無常、苦、無我三相。因為在呼吸的經驗裡,無常是被相續隱藏的,若不能去除相續的概念,無法瞭解剎那生滅的過程,便無法真正的修觀。在觀的過程,觀照色的心,比沒有觀照色的心微細,思惟名的心比思惟色的心微細。若能思惟色與名,照見名色的相續,名色的剎那生滅,才能瞭解名色的緣,意即觀察名色的緣起,觀察名的緣為段食29、無明、愛、取、行、業。修緣起觀的過程30,心能變得更微細、寂靜,更能清晰觀照名色的緣生緣滅31。
  (六)還作意:
  若能觀名色的生滅,心越來越微細,可能會生起觀的十種隨煩惱,如修觀時會有明亮的光產生,或是身心覺得很輕安、舒暢,對此產生歡喜、執取;要觀它們為無常、苦、無我,去掉十種隨煩惱,心和所緣會變得更微細,如此才能實現有力的觀。在此情況下,生滅的過程能夠觀得越來越快,生愈來愈不明顯,便舍生隨觀,只觀壞滅,好像水泡、水沫在我們的前面,只見到滅,看不到生起。
  (七)清淨作意:
  在有力量的觀的過程,心變得愈來愈微細,所緣也愈來愈微細。如此可實現其它的觀智,如怖畏智32、過患隨觀智33、厭離智34、欲解脫智35、審察隨觀智36、接著世間的最高觀智行舍智。然後檢查智慧的經驗,檢查觀境界的心37,繼續觀它們為無常、苦、無我,觀智成熟出現見道,見道的心與所緣更微細;繼續觀名色法,有時也反觀觀名色的智慧,實踐愈來愈高的道果,心變成最微細,生起了金剛定38,成就阿羅漢果。
  如此,在觀的過程以觀作意、還作意、清淨作意三種作意實踐修練,心與所緣愈來愈微細、敏感、流暢、寂靜,善的心法愈來愈集合於一處,成就止與觀,實現清淨、解脫,證悟阿羅漢,圓滿四念處的修行。
  另外,《瑜伽師地論》無著菩薩說明止、觀的修練過程依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作意、加行果作意七種作意39。內容和《清淨道論》所說不同,可互相參照。
  (一)了相作意:能覺了欲界諸欲粗相,又能覺了禪定中所有靜相,于所緣清楚明瞭,故能如法的修練。
  (二)勝解作意:於所緣發起勝解決心,不離開所緣,持續修習止、觀,定、慧明顯增強。
  以上兩種合稱隨順作意,培養穩定的作意,調順心與相應名法安住於所緣,屬於四種專注中的強迫專注。
  (三)遠離作意:定、慧明顯,才能遠離煩惱,此過程即遠離作意。修遠離作意時,靠穩定的心、穩定的想來遠離欲界最粗重的煩惱。
  (四)攝樂作意:遠離了粗重煩惱,時時欣樂作意,而深慶悅,身心感到喜樂、輕安;又應時時厭離作意而深厭患,為欲除遣昏沉、睡眠、掉舉等煩惱。
  (五)觀察作意:思惟觀察已斷未斷之煩惱,能發現修練止與觀過程中更微細的煩惱,為了斷除所有煩惱,正勤安住,樂斷樂修,心不斷的專注在所緣。
  (三)(四)(五)合稱為對治作意,能對治粗細不同的煩惱,屬四種專注中的有間專注。此有間專注階段,心已能持續不斷的專注於所緣,不過偶而仍會出現一些雜念或昏沉。
  (六)加行究竟作意:此時暫時伏斷欲界一切煩惱,不間斷地專注所緣,由此因緣,將入初禪安止,是無間專注。
  (七)加行究竟果作意:若能不斷練習,便能實現止與觀的最高作意,即加行究竟果作意,亦即任運專注即完全不用勉強,無功用運轉作意。在此情況下,心變得完全平衡,所有的善法都能調和,遠離一切惡不善法,進入禪定。定屬遍一切心、心所,所有的心都有定,善心的定比不善心的定深,禪定是屬於善心的定,禪定中煩惱已被降服,不善心不會生起,因此禪定中可感受善心的樂,沒有煩惱的樂。欲界近行定的樂比普通欲界善心的樂微細,初禪的樂比欲界近行定的樂微細,第二禪的樂比初禪微細,禪定愈深,樂受愈微細深妙。因此,佛陀乃至歷代高僧大德一再告誡、提醒,禪定並非究竟,勿耽著于定樂,應以禪定為基礎,繼續修習觀禪,期能照見諸法實相,究竟解脫。
  在南傳系統的《清淨道論》裡,清楚地分別止與觀,修止時不修觀,修觀時不修止,要先出定才能修觀。北傳《瑜伽師地論》以七種作意說明止、觀的過程,無著菩薩將所緣分別為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煩惱所緣四種40,此四種所緣屬於止,亦屬於觀,止觀的分別不明顯。

附錄:南北傳性空法師開示
Youtube安那般那念靜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OVN8SlQac
下載 (2).jpg
下載 (2).jpg (6.58 KiB) 已瀏覽 26476 次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除參展內容外,請勿於本會場發言)

文章 slake » 2018-12-17, 12:05

024 藏傳嘉佛曼(Chad Foreman)禪師的教導:〈How to Practice Tibetan Pranayama (9 Round Breathing)(如何修習西藏安般念—九輪呼吸法)〉
作者簡介:
1. 曾為佛教僧侶,隱居禪修6年。
2. 自2003年開始教授禪修。
3. 決心將真實的禪法帶入數百萬人的生活中。
4. 現在是澳洲禪定研究所的一名完全合格的禪修教師。
5. 設計了一個獨特的21天冥想挑戰,以引導人們逐漸從正念和放鬆的基礎知識進入深刻的意識狀態。

英文內容摘要(歡迎熱心人士提供中譯):
How to Practice Tibetan Pranayama (9 Round Breathing)
1)Firstly adopt a good meditation posture its important to sit up very straight with this meditation as the subtle energy channels running either side of the spine are an essential feature of this practice. Briefly a good posture is aligned and straight but also comfortable and relaxed, which actually reflects the state of mind you are trying to achieve: relaxed and focussed.
2) Take a few long slow breaths: when you breath in straighten up, like you were being pulled up by the crown and on the out breath subtly relax the shoulders, face and hands but keeping good alignment.
3) Visualise yourself as hollow, like a balloon. Your skin is glowing and brilliant and on the inside there is only empty space. Take a few moments to strongly establish this visualisation.

4) Visualise a ‘central channel’ about a 1cm thick from your perineum at the base to the crown of your head and two ‘side channels’ going in through the nostrils up to the third eye or eyebrow level and then going down either side of the central channel merging at just below the navel. All the ‘channels’ are hollow like plumbing pipes. Take a moment to establish this visualisation, it does get easier and even instantaneous with practice. See image.
5) Now gently raise your hand to your face and press on the outside of your LEFT NOSTRIL blocking it. Breathe in a long deep, smooth breath IN through the RIGHT NOSTRIL imagining drawing in universal white healing light down the RIGHT channel right down to the belly. See image
6) Hold the breath momentarily in the central channel just below the navel (see image) and then BLOCK THE RIGHT NOSTRIL and release the air up through the left channel and OUT the LEFT NOSTRIL. Imagine black smoke representing all negativity, illness and blockages releasing out through the left nostril.
7) Repeat this 2 more times
8) Now do the opposite by breathing IN THROUGH THE LEFT and OUT THROUGH THE RIGHT nostril with the same visualisations. Do this 3 times.
9) For the last round of breathing you do not block any nostrils instead just take a a long slow breath through both the nostrils imagining white light filling the channels right down to the navel and then release the breath through both nostrils expelling dark smoke representing negativity.
PLEASE NOTE: That’s a complete 9 round cycle and is actually an advanced version very rarely taught to beginners. I wanted to include it here to give everyone the chance to experiment with it.
An easier beginners practice is to simply do the breathing without the visualisation.
*In brief the beginners practice is: Breathing IN through the RIGHT NOSTRIL and OUT through the LEFT NOSTRIL – doing that 3 times. And then IN through the LEFT NOSTRIL and out through the RIGHT NOSTRIL – doing that 3 times. And then in through BOTH NOSTRILS and out through BOTH NOSTRILS – doing that 3 times. In total that is 9 rounds of breathing and that is the practice of Tibetan Pranayama 9 round breathing.
Tip1: When you focus all your concentration on the breath try and get the sense your attention or mind is literally riding on top of the breath. Like you are floating on the breath staying with it the entire way, so your breath and your attention become one.
Tip2: Your breath should be visualised as white light, this is to realise the prana aspect of the practice, your breath is not just air or oxygen it is the vital life force of yourself and of all things.
As always please experiment, modify it and follow your own intuitive wisdom. After doing this meditation I recommend to sit quietly and to feel and sense your body completely for at least a few minutes and try and feel the difference and vitality in your body. I usually do two full rounds of this before I meditate with my usual daily routine of watching my breath and just being, see here for full instructions on how I meditate.

圖片說明:嘉佛曼禪師
下載.jpg
下載.jpg (10.61 KiB) 已瀏覽 26388 次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除參展內容外,請勿於本會場發言)

文章 slake » 2018-12-21, 12:19

025 北傳禪宗南懷瑾大師的教導:
簡介:紅遍兩岸N地的一代禪學宗師:
1918年3月 18 日出生於浙江省樂清柳市;國立藝術院第貳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
1945 年在峨眉山中鋒大坪閉關三年。
1947歸隱於杭州三天竺之間,後又在江西廬山天池寺附近清修。
1949 年春前往臺灣,相繼受聘於中國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講學。
1969 年創立"東西精華協會",後創立"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和"十方叢林書院"。
1971 年創辦《人文世界》雜誌。
1976 —1979年閉關於鬧市三年。
1985 年旅居美國,成立弗吉尼亞"東西學院"。美國華盛頓大學設有南懷瑾學院。
1988 年到香港居住。
1993 年應妙湛長老之邀到廈門南普陀寺主持"南禪柒日——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 研究"。
2006 年在江蘇吳江的太湖之濱,創建太湖大學堂。

大師對於「出、入、『息』、長、短」的「息」字有獨到的看法,詳見下列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0lAkOg0Ug
下載 (1).jpg
下載 (1).jpg (8 KiB) 已瀏覽 26319 次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除參展內容外,請勿於本會場發言)

文章 slake » 2019-04-05, 11:50

針砭「內觀」與「守竅(focus on one point)觀想」的「定慧禪修法」

毗瑪拉蘭希尊者(Ven. U Vimalaramsi)在密集修習內觀二十年後,作出了重大的改變!
尊者簡介:
毗瑪拉蘭希尊者是一位具有40年以上禪修經驗的著名禪師。他原先是一位美籍居士,於1974~1977年間,曾在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的禪修中心學習並致力於內觀的生涯。1986年,他40歲時放棄所有的財產前往泰國北部出家。

尊者曾經追隨許多亞洲(包括泰、緬、斯)著名的禪師習禪,尤以緬甸內觀禪師最多,例如:尊者U Pandita(班迪達),U Lakkhana,U Silananda,U Janaka,U Dhammananda,U Dhammapia,尤其是大名鼎鼎的馬哈希禪師(Mahasi Sayadaw)。他更進一步地親近能記誦三藏的明貢禪師(Mingun Sayadaw)和Sayadaw U Thatilla。也曾長時間追隨已故最尊貴的達摩難陀禪師(Most Ven K Sri Dhammananda)、尊者Punnaji、Ajahn Yanitra、Ajahn Buddhadasa(佛使比丘)、Ajahn Cha Lee(阿姜查)和Ajahn Santititho。

尊者在班迪達和加那卡(U Janaka)兩位禪師的領導下,曾經密集而專精地修習內觀長達20年,終於在1990年左右,他被告知已經成就內觀了,現在他應該去教導內觀禪修了。他真的深深地不以為然,即使他已經通過馬哈希尊者在《內觀過程Progress of Insight》中所敘述的16階智之後,他覺得自己並未感受到一個覺悟者所應具備的,真正的人格改變,更別說「看到苦滅—痛苦已經結束」的體驗了。

改變方向
1991年到2000年間,他在馬來西亞與斯里蘭卡的高僧長老Bhante Punnaji見面後,禪修的方向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高僧建議他「放棄《清淨道論》,直接透過研究經典,修習並體驗禪思。」長老還特別交代說:「只讀經典,然後練習!」。這非常重要,因為當時,論書正影響著他如何看待整個佛法的視野。

當毗瑪拉蘭西尊者開始這樣做時,他發現了第一手佛陀教導的本質—在每篇經文中都交織著「四聖諦」、「八聖道」以及「緣起非我」的元素,而緣起乃是佛陀教義的核心。他意識到「經典(sutta)」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線」,而「線」交織在一起,就編織出一匹精細的布料,但一條單一的線並不等於布料!經由他自己客觀的第一手經驗,八聖道開始栩栩如生起來了。當他意識到這個教義的秘密就在自家門口時,他就帶著《中部經(Majjhima Nikaya)》到泰國的一個山洞裡,與眼鏡蛇為伴,花了3個月的時間閱讀,然後修習經典的教導。他說,在很短的時間內,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入禪思。開始為期兩週的修習變成了三個月的深度練習,由此產生了「寧靜智慧的內明禪修(TWIM:Tranquil Wisdom Insight Meditation)」。基於《中部經》的經文,他發現「禪定」有完全不同於現有的許多經驗和解釋,而證得涅槃則是可能的!

2003年,尊者在美國創立了「聯合國際佛法學會(UIBDS),並於2004年創建了Dhamma Sukha禪修中心和修道院(DSMC),目前他在聖路易斯南部的密蘇里州居住和教學。尊者已經在馬來西亞、德國、印尼、韓國、斯里蘭卡和美國的許多地方舉辦過禪修。

尊者的著作:
1. 《安那般那念經》:正念呼吸和寧靜智慧禪修的實用指南,1998-2006版。
2. 《愛的呼吸》2012
3. 《動態佛法》第1卷2013
4. 《法葉系列》2014年
5. 《生命就是禪,禪就是生命》2014
6. 《慈心禪指南》2015年
7. 《寧靜智慧內明禪修指南(TWIM)》2015年

歡迎參觀「古今呼吸禪博覽會」第二十六席名師禪座!
5789834.jpg
5789834.jpg (75.48 KiB) 已瀏覽 24806 次
最後由 slake 於 2019-04-19, 10:38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除參展內容外,請勿於本會場發言)

文章 slake » 2019-04-05, 12:08

026.1美籍泰、緬、斯僧—毗瑪拉蘭希禪師的教導

依據:《定慧禪修法》
作者:毗瑪拉蘭希尊者(Ven. U Vimalaramsi)
中譯:林崇安
譯序:《定慧禪修法》是毗瑪拉蘭希法師透過個人禪修的經驗,來解釋 《入出息念經》的一本重要著作。書中他強調下列個人的觀點:
(1)佛法的禪修應以佛陀所講的經為主要的依據。
(2)寂止與內觀二者為一體,不可以分割為二。止觀一起時,便是定慧禪修。
(3)禪修時不可以全神貫注於一點,而應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且敞開心胸,接受當下的實相。以輕鬆的心態來觀察呼吸,將可自然地進入禪那(禪修階段)。
本書處處有作者的禪修經驗,今特別譯出與喜好禪修者分享。
願眾生安詳自在(林崇安1999.3)

《定慧禪修法》導論

一、《入出息念經》導論
1.本書可能會惹來憤慨和批評的麻煩,因為它所給的觀念不同於 這些片面的相信:佛陀教導的「止」與「觀」是二種分開類型的禪修 技巧。這種片面的相信,真正的意思是單方面的信仰,在印度巴利文稱做「一邊之見」。它就是執取單方面的立場,並且堅持自己的看法 或見解是正確的,而所有其他的見解都是錯的。佛陀勸告他的弟子 們,如果有人對他的教導有新的或不同的理解,要溫柔,並且不生氣。 他教導他的真正弟子們要仔細傾聽這人所表達的是什麼,而後將它與 佛陀在經內所教導的來比對,看看它是否正確。這兒關鍵的字是「經」 而不是「論」或「釋」。這個有關「不生氣」的勸誡,使他的真正弟 子們免於內心染污。因為,在生氣的過程中,他們就不能判定這人的 批評是否公正。

2.同樣的,本書提出在練習禪修中,對佛陀所教方法的一個澄 清。如果有人片面相信他們所練習的禪修法是唯一的方法,而不老實 檢查經上所表達的是什麼,那麼,他們可能走到岔路。佛陀的教導有 時如果不配合經典來質詢、檢查、比較,即使這人有最好的誠意,仍 有可能使他偏離了佛陀的教導。

3.片面的相信和想法,其徒勞和荒謬,佛陀以下列的的故事來說明:以前,有一位國王,為了娛樂自己,下令將王宮的大象帶到跟前。 他又下令將一些天生的瞎子帶到大象旁邊。而後,他要這些瞎子 去摸象,並將大象的樣子描述出來。
摸到象尾的瞎子說,象像一把掃帚。摸到腳的說,牠像一棵樹。 摸到身體的說,牠像牆壁。摸到耳朵的說,象像扇穀的扇子。如 此,每一個人對象的描述都不同,但每人都確認自己的說法才是 象的真正描述。他們沒有體認到每人所接觸的只是象的一部分。 每一位瞎子只擁有片面的真理。他們開始相互爭論,每人執著自 己的觀點。爭論演變成爭吵和打鬥。當瞎子不斷相互爭吵和打鬥,國王和大臣都笑翻了。

4.佛陀指出,禪修者和哲學家們相互爭辯和爭論,同樣是因為他們只看到片面的真理,或者只是以一個角度來看事情。他們武斷地執 著他們的見解,堅持唯有他們擁有該真理的獨佔權。佛陀則考量並且 看到真理的各面。這就是為什麼佛所說的「經」比後人的「論」來得 重要。雖然「論」對經的解釋有所幫助,但有絕對的必要去檢查「論」 的說法,是否與佛陀原先所說的相違背。

5.這點證明真正的佛法是不會被稱做「片面的」。依照佛法的思 維方式,經驗是多方面的,因而,佛法的見解是全面的。如果真理是 全面的,它就不能以片面來描述。

6.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
我不與世間爭論,雖然世間跟我爭論;覺知到整個真理的人,不與世間爭論。有人問佛陀他的見解,佛陀說他的見解是他不反對世間任一人,不管是人、神或魔。如果這是佛法的立場,那麼,佛法的禪修者們如何會相互衝突?或與世間任一人衝突?

7.當禪修者變得獨斷,他們就不再尋求真理(正法),因為獨斷的態度隔離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尋找開放、淨化他們內心的人。獨斷一定會產生衝突與言辭交鋒。禪修與淨心在於教導我們愛心、慈悲與忍 耐。如果是如此,獨斷的態度如何能在真理的名下盛行?

8.如果一個人執著先入之見:「這是唯一的方法」,那麼就不能 理解佛法的正確地位。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以這些話開啟他的教導:敞開,是走向無死之門。願眼中只有一些灰塵的人們,能看得清楚,如此他們能免於盲目的信仰。

9.禪宗的一個故事,闡述了這個觀點:
有一次,一位教授到禪師那兒,請他解釋禪的意義。禪師靜靜地倒一杯茶。杯子已經滿了,但他仍然繼續倒。教授再也忍不住了,就問這位禪師:「杯子已滿了,您為何繼續 倒?」 禪師說:「我想向你指出,同樣的你心中已滿了。你想來了解禪, 在你想了解禪之前,先將你心中先入為主的見解空掉。」

12.請以一顆敞開而沒有先入為主的心,來享受本書。

二、一個公開的邀請
1~4節略
……
5.事實上,佛陀所教的禪修,並不像今日一般所練習的(專注禪修 法),被割成不同的類型。它不是任何形式的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 定的深度專注,這些專注實際會帶來內心的緊張和壓抑內心的煩惱。「專注禪修法」是一種壓抑的形式,是一種將個人的經驗切掉,而產生一種對內心所生起的現象的反抗。結果,存在著對實相的衝突。反 過來說,「定慧禪修法」則開放個人的內心,連續地擴大心胸,沒有一點的排斥或反抗任何東西。只專注的心,並不是佛法的禪修方式; 不管所說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樣。

6.禪修的重要規則是,不管什麼東西使心從呼吸這對象跑開後,想使心寧靜,只要將心放開、擴大,不去想分心的事,讓它走,放鬆 心胸及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心胸敞開,鬆弛掉壓力,而後輕輕地將注 意力移回到禪修的對象「呼吸」上,保持鬆弛。在移回到呼吸前,要 使心寧靜並且放鬆頭部的緊張,這一點使「專注禪修法」與「定慧禪 修法」呈現巨大的差異。練習「專注禪修」的人,過分專注於禪修的 對象,結果,他們傾向於封閉或鎖緊內心直到沒有任何分心。這種練 習,導致內心的深度專注而將煩惱阻擋住。反過來說,練習「定慧禪 修」的人,傾向於開放自心,並且允許內心自然地寧靜。他不壓抑或強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於禪修的對象上,而是使心永遠覺知眼前當 下正在做什麼。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將心開放、擴大,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如此,就如同經上所說 的,「定慧禪修」可以導致智慧、全面的覺知、正念以及最後獲得涅 槃的最高目標。

7.入息、出息、鬆弛頭部的緊張以及敞開、擴大自己的心,便是一個人所依歸的「家」。這意思是,每次心從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 呼吸上,使心寧靜。不管它是一個妄念、情緒上的痛苦、身體的感受 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東西,他必須「永遠要回家」。這些分心的現 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處理。這是到目前為止,佛陀所給出的最簡單的禪修指導。只簡單的放下、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到內心的擴大及 變得寧靜,再將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在出息時放鬆頭部的緊張並使心寧靜。多麼簡單!不要嘗試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簡要地說,就是這樣。本書的其餘部分只是以較精細的解說來描述這些指導。當一個人檢查並探究本書的意義,將開始理解並逐漸應用本技巧在禪坐及日常生活當中。同時,他將驚喜於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的美麗與簡單。

願所有閱讀本書的人發現它有所助益,也願他們都到達最高的成就!

三、閻浮樹、菩提樹以及涅槃路
1.近年來,有許多英文及其他語文的佛法的解說。但是,其中不少缺乏可靠性,沒有正確地表達佛陀的話。許多是以自由投稿的方式來寫,實在難以認同這些寫作是佛法。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將注意力拉向佛法的深遠意義,這兒包含禪修指導、佛法的初步理解指引及其實際運用。本書試圖依據《入出息念經》寫出禪修的精確描述。這些指導在「中部經」的《念住經》及《教誡羅怙羅大經》中,有完全相 同的字、句。本書也儘量限制使用標準的「論」。此經是選自涅納摩里及菩提法師譯自巴利文的「中部經」。

2.我們開始先重新定義一些常被誤解(或為了適應論典而不正當 使用、錯用)並對佛陀禪修法產生許多混淆的字。首先,讓我們看看禪那(jhana)這個字。在巴利文,禪那有多種意義。它可以意指「禪修階段」或「照亮」。但是,禪那這個字常常只被譯作「專注」,誤解 就產生了。因此,本書作者在這書上出現這個字時,將注解它的意義 (即,禪修階段)。作者也檢查到,在經上「禪那」這個字從未被定義成「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這種定義只有在一些「論」上提到。

3.佛陀一成不變地將「禪那」這個字包含在整個逐步的禪修訓練 過程中(此處禪那指禪修階段,而不是內心的定點專注)。依據經典,這些禪修階段並不是神祕或神奇的經驗。它們只是簡單的階段而且可 以被禪修者所認識。這些禪修階段(禪那)助成正道本具的圓滿,而正 道強調內心的深度寂止、智慧、寧靜及開放。這些品質提供一個堅固 的基礎,用以體驗內心的寧靜與智慧的增長。當它們仍屬於世間時,禪那(禪修階段)便是重要的「如來的階梯」,構成導向涅槃的逐步訓 練。

4.其次是巴利文字「奢摩他」(samatha)。奢摩他的比較正確的意義是安祥、寧靜、寂止、靜止或安靜,而不是一般常常翻譯的詞,像:「全神貫注」或「定點專注」。因此,作者在此寧願用「寂止」這個 字。

5.巴利字「三摩地」(samadhi)也是同樣重要的字,它有許多不同 的意義,諸如:寧靜、統一的心、寂止、安祥、安靜、心的鎮靜、靜心、靜止,而一個較少意義的是「專注」。因此,三摩地的真正意義,不只是定點全神專注(安止定)或接近專注(近行定),而是不同程度的 寧靜或安靜。很有趣地,Rhys Davids 經由研究,發現到在佛陀之前, 三摩地這個字並未被用過。甚至,在做菩薩時,他(悉達多太子)所練 習的「專注禪修」也不同於「專注」的意義。佛陀將「三摩地」這個 字的內涵擴大,用以表示寧靜、智慧、寂止、開放、覺知,以及發展 一個具有清明與智慧的心。後來,印度教徒改變其意義為「專注」。 因此,本作者將用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來翻譯三摩地。依據 布達答大的<巴英字典>,「三摩」的意思是寧靜、寂止。「地」的意 思是智慧。當這二者的意義合在一起,「三摩地」的實際意義就是「定 慧」(寂止智慧)。如果有人想選用「專注」這個字來用,那就要知道 它的意義是心的安靜、心的鎮靜或統一的心,而不是全神貫注,不是 寂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

6.作者寫出本書,深信「定慧禪修」的系統耕耘,可以同時帶來 觀察身心實相過程的「觀」,以及內心的「止」。再者,可以看到並 體驗所有緣起現象的因果關係。這意思是,培養洞見的智慧,看清緣 起,導致滅除煩惱,得到解脫與覺悟。事實上,佛陀發現到任何一種 的「專注練習」不能帶領到達涅槃。

7.菩薩(悉達多太子)在出家後,去找兩位教導「專注禪修法」的不同老師。第一位是阿羅羅.迦羅摩老師。菩薩向他學法,並遵守紀律,練習到獲得一個稱做「無所有處」的非常高而顯著的禪修階段。而後菩薩到老師跟前問他是否可以從這禪修更進一層。迦羅摩老師回 答說,這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高階段。菩薩並不滿意,去找另一位 名為鬱陀迦.羅摩的老師,向他學法、遵守紀律,練習到獲得「非想 非非想處」的成果。菩薩同樣到老師跟前問同樣的問題,是否可更進一層。菩薩同樣被告知,這絕對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未來佛(指悉達多太子)非常失望,因為他看到內心仍有許多東西要清除。他察覺到這種「專注的技巧」,是強烈專注在禪修的對象,由此會在 內心產生緊張。當內心有緊張存在,他推知,就仍有執著存在。他也 注意到,如果壓抑任何經驗(如貪、瞋)或不讓它們生起,那麼,就仍有對自我的某種執取或執著。因此,經過六年嘗試所有不同的靈性與禁慾的練習,從像斷食的苦行到閉氣,他體認到這些練習不能帶他到免於執著和痛苦的一個寧靜而開放的心胸。

8.在菩薩證得究竟涅槃的夜晚,他先回憶起當他只一、二歲時, 發生在春耕慶祝的事。他的侍女們留下他一人在閻浮樹下時,他坐著 練習「定慧禪修」並體驗到一個擴大而開放的心。他看出這種禪修方 式可以帶他到「寂止禪那」的經驗(不是用專注禪那)。由於「定慧禪 修」的結果,他的內心充滿喜悅,他的身體變得光明而快樂。喜悅消 失後,他經驗到非常強的寧靜和安祥。他的身心非常舒適,他的內心 非常寧靜、安靜,在那時,他以正念和完全的覺知知道發生在他周遭 的事,也就是,他仍然能夠聽到聲音、感覺到身上的感受等等。

9.在五月的月圓夜,當菩薩坐在菩提樹下禪修時,他下大決心去 證得無上涅槃,他想到並非所有樂的形式都是不善的,他體認到,雖 然對一切不執著,但身心上仍然可以生起愉悅的感受。在這特別的一 晚,菩薩以敞開、擴大內心的方法來練習「定慧禪修」。簡而言之, 他練習「入出息念」。結果,如大家所知的,他成了佛陀,一位無上的覺悟者。

10.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經》仍然對日常工作、 處理問題以及內心從貪瞋痴解脫的最高目標,提供出訓練和培養心性 最簡單、直接、徹底、有效的方法。這兒所描寫的方法是直接從經典 本身拿出來,當一個人依照經上的指導去練習,其效果將明顯而容易 地看到。作者在此強調,本書的指導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而實際是 佛陀本身明顯而精確的指導。它可以被稱做「未稀釋的法」,因為它直接來自經典本身,沒有增加或隨意寫上的觀念。

11.《入出息念經》給出今日能得到的最深的禪修指導。它包含 四念住及七覺支,並且指出如何經由「入出息」的練習來圓滿它們。 這是以獲得所有的禪修階段(禪那)來達成。此經示出練習「定慧禪修」 的直接方法,而沒有將禪修練習分類。奇異的是,今日將禪修分成不 同類別,例如,安止定、近行定和剎那定,這些只出現在「論」上, 而不曾出現在「經」上。因此,要注意這一點,並且為了正確,要與經比較。

12~21 節略

四、勇於探究
1.目前,有關佛陀所教的禪修種類似乎有些爭論。其中一派主 張:「在練習毗婆舍那禪修或剎那定之前,必須先練習安止定並且前 進到第四禪那。」其中另一派主張不須要經過禪那(此處指安止定)就 可以證得涅槃,從禪修的開始就只練習毗婆舍那禪修(有的稱此為剎 那定)或培養近行定。

2.有趣的是,毗婆舍那(觀)這個字只有很少的幾次在經中提到, 反而是禪那(此處意指定慧的禪修階段,而不是定點專注)這字被提到 上千次。此外,《入出息念經》中指出,佛陀只教導一種禪修,也就 是同時發展禪那與智慧。[此處禪那的意義是禪修階段或心的明亮, 而不是全神貫注、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本經實際示出藉由看 清存在的實相,如何使心寧靜並且同時發展智慧。這意思是,觀察無 常、苦、無我,同時看見並體驗緣起的因果關係。它同時也完成「四 念住」及「七覺支」。因此,導致體驗出世涅槃的方法,在這本美妙的經典明確地被教導出來。

3.在「論」或「釋」中,將「專注」與「毗婆舍那」(觀)分割成 不同的禪修形式。這種切割,並不存在在「經」上。雖然在《增一部》 中提及練習的第一部分是「止」,第二部分是「觀」,但是,它並不 是說有兩種不同的禪修形式。所練習的是相同的!就像《中部》第一 百十一經(不斷經)所說的在不同時期看不同的事情一樣,此經解釋舍 利弗尊者在證得阿羅漢前,禪修的增長以及所有禪那(禪修階段)的體 驗。

4.當一個人開始將禪修訓練區分並分類,情狀就變得非常混淆。 在有名的論典,像《清淨道論》及它的「釋」就可明顯看到。有的人 將它與經比較,開始看到不一致的地方。今日,許多學者從「經」斷 章取義,認為「論」與「經」一致。但是如果將「經」整體閱讀,它 的意義完全不一樣。這並不是說,這些學者寫出錯誤的陳述,而是他 們有時執著片面的見解,只看佛法的細節或局部,以致於對事情較大 的構圖失去正確的見解。《清淨道論》所描寫的禪那(此處是對禪修 對象的全神貫注,以專注來壓抑煩惱),不能完全符合經上的說法, 而且有許多情況,這些描述是非常不同的。

5.例如,《清淨道論》提及在練習禪那修習時(此處指近行定、近 分定或剎那定),某些時候心中會呈現景相(巴利文是nimitta, 例如光、 或其他觀想出來的人造圖相)。每種「專注」,會有某種景相生起。 發生這情形時,是在練習「專注型」的禪修,而菩薩(指悉達多太子) 認為這些不是導向涅槃之道而排斥掉。如果將經典好好檢查,沒有提 出在心中生起景相的描述。而且,如果它果真重要的話,應會被提出 很多次。佛陀從未教導生起景相或誦咒的「專注」技巧。這些是印度 教練習的形式,數百年來已滲透到佛教內。他們的影響可以在「專注 練習」、西藏佛教禪修類型以及《清淨道論》等有名的論典中看到。

6.一個人必須一直坦誠開放地檢查所說的並且與經典相比對。做 比對時,最好不要只是經文的一部分而要整個經文,因為從不同章節 中抽出一兩行會產生混淆。當一個人坦誠地詢問什麼是佛陀真正的教 導,將發現開放地檢查有助於看得更清楚,並且得到問題的合理答 案。永遠要記得,論和釋只是作者們解釋經典所說的意義。許多次, 善意的法師們以他們的論來發揮他們的理解,用來幫助自己和別人。 過了一些時期,更多的有學問的法師們又對某些論給予詳細的註解,對某些小片語或個人評論的不同微細意義加以解說。這就「稀釋」了 真正的佛法,並且造成一種趨勢,遠離了「經」的真正意義與理解。

7.例如,「在剎那定的練習中,緣起在何處適合事物的體系?」 這個剎那定的練習看來並未與緣起的教導步調一致。另一個問題是, 依照經文,正精進的意思是提起熱忱、喜悅的興趣、內心熱切期望。 但是,有的禪修老師說,正精進的意思只是留心。另外會被問到的困 惑問題是:「那一經典提到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的名稱?」「那 一經典描寫觀智?」「那一經典說,在禪那階段時沒有正念?」請留 意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要求他的弟子們永遠要以經文來檢查, 而非其他文章。

8.時候終要來臨:一個人要停止重覆別人的話、停止練習有疑問 的方法而不去開放而坦誠地檢查原來的佛法。一個人不要依賴傳聞或 只因為這老師是權威而盲目地相信他。佛陀在《Kalama經》中,提出 一些非常明智的忠告:
1)因為所聽到的話,已長久這麼說,就信以為真,這是不智的。
2)因為所奉行的傳統,已長久實行,就盲目接受,這是不智的。
3)聽到謠言和閒話就去散播,這是不智的。
4)因為合於某人的書(特別是論、釋),就當做絕對的真理,這是 不智的。
5)做去愚昧的假設而不去調查,這是不智的。
6)看到、聽到而未進一步調查就冒然下結論,這是不智的。
7)只憑外表或符合己意就抓住見解不放,這是不智的。
8)對精神導師,由於尊敬與尊重,就相信一切(而未仔細檢查所 教的內容),這是不智的。

9.我們必須超越意見、信仰、教條式的想法。如此,任何東西我 們接受、練習、完成後,發現它導致更多的瞋心、批評、自負、自大、 貪心、愚痴,我們就嚴正拒絕它。這些不善的心理狀態是普遍受到譴 責的,而且一定對自己和別人都不會有益。這些隨時儘可能要避免掉。

10.反過來說,任何東西我們練習、完成後,導致無條件的愛、 滿足和柔和的智慧,這些使我們培養一顆快樂、寧靜而安祥的心。智 者稱讚無條件的愛(喜悅地接受眼前當下)、寧靜、滿足和柔和的智 慧,並且鼓勵每人儘可能去練習這些好德行。

11.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對比丘們的忠告是非常平和而確 實。一個人要依照經文去練習,並且觀察所練習的是否正確。只有在 仔細的檢查和練習之後,並配合體驗,一個人才能確定這經文是正確 的。因此,佛陀對比丘們忠告,不只是採用經文,而且要依據法與律 來檢查經文是否正確。這是一個人如何確認經文資料是真的並且可被 正確地練習。以下摘《長部經》第十六經的經文:

爾時,世尊住負彌城之阿難廟。
於此處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我將宣說四大教法。諦聽, 善思念,我當說。」
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
世尊如是曰: 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說:『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之教 義,我親從世尊面前聽、受。』諸比丘?對此比丘之所說,不應讚歎, 亦不應排拒。不讚歎、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照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而不合經、律時,則其結論應為:『此確 實非世尊之教言,是此比丘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拒絕之。
若與經、律相比較、相對照而彼與經、律相付合一致者,則其結 論應為:『此確實是世尊之教言,是此比丘之正解。』諸比丘!應受 持此為第一大教法。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言:『於某處有僧伽長老及多聞和 合僧團之耆舊高德。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師之教言,我親從僧伽長 老面前聽、受。』諸比丘!汝對彼比丘之所說,不應讚歎,亦不應排 拒。不讚歎、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合經、律時,則其結論應為: 『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長老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 等應拒絕之。
若此等比較、照對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應為: 『此確實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長老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持此為 第二大教法。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於某處有多聞、知阿含、 持法、持律、持摩夷之眾多長老比丘等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 導師之教言,我親從其長老比丘等前聽、受。』諸比丘!汝對彼等長 老比丘等之所說,不應讚歎、不應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 對照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相合經、律者,則其結論為: 『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等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 應拒絕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 為:『此確實是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等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持 此為第三大教法。
復次,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於某處有多聞通達阿含、 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一長老比丘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導師 之所說,我親從彼長老面聽、受。』諸比丘!汝對彼比丘之所說,不 應讚歎、不應排拒而善理解其辭句,相比較、相對照經、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而不相合經、律者,則其結論為: 『此確實非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之誤解。』如是,諸比丘!汝等應 拒絕之。
若此等相比較、相對照經、律,與經、律相合一致者,則其結論 為:『此確實是世尊之教言,是彼長老之正解。』諸比丘!應受此第 四大教法。

12.對佛陀的中道方法,開啟檢查和探討的精神,是開放給所有 具有探究之心的人。探究的心是指不被困在一種自大、執著己見、不先檢查經文的心。偶爾,有些禪修者,非常執著於他們的意見和老師,以致於他們想他們的方法是「唯一的方法」,而不從經文檢查真正的 教導。由於本書直接取自經典,可以看看有些事情如何被「論」、「釋」 解釋得迷糊而誤導了。一個勇於探究和練習的人,將驚喜於佛法的簡 單與清晰-特別是不要用《清淨道論》這些論書時。雖然,經文有些生硬和重覆,但它們非常有啟發性,而且讀來有趣--特別是當一個 人練習禪修並且同時獲得理性的知識時。

請參閱:《原始佛教與南傳信仰的差異》文中3.2南傳內觀乘的搖籃—緬甸
viewforum.php?f=22&start=15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古今呼吸禪博覽會(除參展內容外,請勿於本會場發言)

文章 slake » 2019-04-19, 10:03

026.2美籍泰、緬、斯僧—毗瑪拉蘭希禪師的教導(二)
依據:《定慧禪修法》
作者:毗瑪拉蘭希尊者(Ven. U Vimalaramsi)
中譯:林崇安

五、定慧禪修前言
1.一個人要開始禪修前,先建立起一個堅強的道德(戒)基礎是非 常重要的。如果禪修者未能遵守五戒,將對禪修失去興趣,最後就停 止禪修了,因為他會認為這個技巧不正確。事實上,佛陀的技巧沒有 問題,而是這禪修者未完整地練習,或做得不正確。為了內心的增長 與淨化,持守戒律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個人不遵守其中的任一條 戒,將由於罪惡感而經驗到許多內心的不安、悔恨、焦燥。這將使得 內心緊張並且遮蔽他的思考。

2.為了精神方面的成就,這些戒律是絕對必要的。它們使內心能 夠正念而覺知,此有助於擁有一顆安祥而清明的心,免於做錯事而悔 恨。一顆安祥而寧靜的心是沒有壓力而且清明的。因此,每日受持這 些戒律是一個非常好的觀點,但這並不是一種儀式或典禮,而是對個 人練習的一個提醒。每日受持戒律有助於個人內心、言語及行為的提 昇。有的人以巴利文唸誦這些戒條。但是,如果禪修者不完全懂得巴 利文,它就變成一種空洞的練習。對一位認真的禪修者而言,最好以 他所了解的語言每日唸誦這些戒條,如此它們的意義清楚而沒有疑 惑。這些戒條是:
(1)我持守不殺生戒。 這條戒包含不殺像螞蟻、蚊子、蟑螂等動物。
(2)我持守不偷盜戒。 這條戒包含在工作中,未經允許的鉛筆、個人使用影印機等儀器。
(3)我持守不邪淫戒。
基本上,它意味著不可以與任何別人的配偶有任何性行為,不可 以與任何仍在家庭監護下的人有任何性行為。它也意味著要遵守當地 對性行為所制訂的法律。任何不當的性行為造成別人過度的痛苦,這 將使自己生起悔恨與罪惡感。
(4)我持守不說謊、不惡語、不誹謗、不誑語戒。
這表示戒除任何不真實以及無益於別人的話。它也包含戒除「無 害的謊言」。
(5)我持守不用使心智遲鈍的毒品及持守不飲酒戒。 許多人以為飲一杯啤酒或一杯應酬酒不會影響他們的心。但這非
事實。如果練習禪修,他們變得敏銳,並且將發覺到甚至服用無害的 阿斯匹靈也會有影響。它也會使內心遲鈍一整天,何況酒精及其他毒 品。但是,當一個人生病而醫生說必須服藥時,就要用藥。這條戒是 針對為了鬆弛及逃避生活壓力而服藥或喝酒而訂的。

3.當一個人發現自己違犯了戒律,要先原諒自己,承認自己是不 完美的。這對於內心的解脫有一點點幫助,而後他要立刻再接受戒 律,並且下定決心不要再犯。再接受戒律有助於再淨化其內心。實行 一陣子後,他將愈來愈警覺,由於體驗到犯戒的不良後果而能自然地 免於犯戒。

4.在一個時期,只可練習一種禪修技巧,因為如果混合或配合不 同的禪修,內心將變得混淆。混合和配合將會停止進步。最好的方式 是只選一位真正懂得這禪修的老師。選擇一位好老師的方法是,觀察 他的學生們是否仁慈、喜悅、友善而有支持力。而後,與這老師學習 一段時間,看看自己的心是否任何時候變得更快樂而安祥,這不是只 在禪坐時,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最好的選擇方法。自己內心的 覺知是否變得愈清明而較容易去認識?除了禪坐時期,在日常生活中 是否也如此?否則,檢查一下老師所教的與經文,看看是否一致。當 練習深入,禪修變好後,經文就變得愈明白而且容易理解。當老師以 經文作指導,它就會如此發生。

5~12節略
………………………….

《入出息念經》的解釋
一、節略
…………..
二、入出息念
1~16節略
……………
17.諸比丘!於此有比丘,往赴森林,或住樹下,或住空屋,盤腿而 坐,端正身體,繫念在前。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解說:「往赴森林,或住樹下,或住空屋」這句話表示到一個安靜理 想的地方,那兒很少干擾,使人不會分心。一個合適的地點是遠離車 馬聲,沒有太大而持續的音樂或聲音,沒有人們與動物。

在佛陀時期,大多數的人都坐在地上,因此,經文說:「盤腿而坐, 端正身體」。但是,今日人們大都坐在椅子、凳子、或沙發,因此, 坐在地上,是一種非常難以忍受而且痛苦的經驗。如果他想坐在地 上,他可以用坐墊。事實上,觀察在心中正發生什麼,是遠比坐得不 舒服或痛苦的感受來得重要。要記住:坐在地上並沒有什麼奇蹟,奇 蹟是來自一個儘可能清楚、安靜、安詳的心。因此,如果坐在地上是 一個很痛苦的經驗,那麼就坐在凳子或椅子上。但是禪修者坐在椅子 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點:坐時不可靠在椅背上,睡覺時靠著很好, 但不是在禪修的時侯。經文說:「端正身體」意思是說坐時背部挺直 而不僵硬或不舒服。正確的背部挺直,是使脊椎骨節一個個上疊,這 樣可使氣在背部上下流動,沒有阻礙。靠在椅背會阻止氣的流動,而 且容易生起睏意。因此請勿背靠任何東西。當一個人剛學習時,並不 習慣於背部挺直,有些肌肉會感到不適及不快。但是以耐心和精進, 這些未適應的肌肉會逐漸得到調整而有力。

禪坐有另一要點:坐時不管任何理由都不要移動身體。一直到禪坐 完,不要扭動腳趾或手趾,不要移手去摩擦或搔抓身體,不要改變任 何身體的姿式。任何的移動會打斷練習的持續性,這使得禪修者又要 重新開始。有的禪修老師教導他們的學生,只要他們保持「覺知」移 動身體就無所謂。但是如果學生真正地保持覺知,他們一定能夠觀照內心以及內心對(痛苦的)感受的不喜歡,而後對它們放鬆心情,如此, 就沒有理由去移動身體。所謂「覺知」是指喜悅地接受眼前當下所發 生的,不想去控制、反抗或改變它。「真正的覺知」意味著開放並允 許眼前當下任何東西的呈現。坐時移動身體,表示禪修者一點也不「覺 知」,禪修者生起移動的欲望,正與這個欲望認同。因此一個人準備 開始禪修,當分心時,必須保持固定,保持內心的平靜。能坐得如同 佛像一樣的固定最好。事實上,在禪坐中只有在背部彎曲或傾下時才 可以移動身體使它挺直,而這也不要常常做。

「繫念在前」這句話的意思是他拋下所有世俗的事物以及感官享受的 涉入。他輕輕地閉上眼睛,一旦有使人分心的聲音、氣味、味道、感 受或思想時,只要覺察它們、不管它們,然後放鬆頭部的緊張,將注 意力移回到禪修的對象。
「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這句話告訴我們練習覺知呼吸的方 法。覺知呼吸,表示知道他正在體驗入息、知道他正在體驗出息。這 只簡單地表示:儘量開放他的覺知力,以及注意呼吸,並且在同時放 鬆頭部的緊張(後面不久將有仔細的解說)。

18.(1)彼長入息,了知『我長入息。』或長出息,了知『我長出息。』 (2)或短入息,了知『我短入息。』或短出息,了知『我短出息。』 (3)『我學覺了全身正在入息。』『我學覺了全身正在出息。』 (4) 『我學寂止身行正在入息。』『我學寂止身行正在出息。』

解說:「了知」這個辭強調出,不要「強力聚焦在呼吸上而排除其他 任何東西」。他只是了知眼前當下呼吸正在做什麼。所要的就是這些。 他只是知道呼吸進來長或短!任何時侯都不控制呼吸,而只是了知眼 前當下它正在做什麼,如果他過分聚焦或專注在呼吸而排斥其他任何 東西,將會由於「錯誤的專注」而頭痛。當一位禪修者緊緊抓住禪修 的對象,強迫心去專注,或擠走任何分心,頭部會非常緊而有痛苦的 壓力。當禪修者想控制禪坐,藉由拋棄妄想、感覺,並立刻拉回到禪 修的對象時,頭部的緊張或壓力也會產生,這個現象會發生在「剎那 定」以及其他任何「專注」的技巧上。

許多禪修老師告訴他們禪修的學生,將他們的注意力擺在感受的中央,來觀察它的真實性質。這將產生一些不同的事情。首先,學生們 將生起較強的痛苦,而變成代之以分心。這是因為這些禪修老師告訴 他們的學生,要與痛苦同在,一直到它消失為止。不幸的是這常要花 難以相信的長時間。另外,學生們必須將心緊硬起來觀察這壓力(這 痛苦的感受)。事實上,將心緊硬並不是覺知(正念)。學生們在痛苦生 起時開始生起一個緊硬的心。這樣發生是自然的,因為以這樣的方式 觀察痛苦,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此時,一種瞋恨會自然地生起, 心的緊硬不會注意到無常、苦、無我。結果,甚至當他不再禪修時, 這種壓抑會產生緊硬的個性,而這形成真正的問題了。他的心變成一 種批評和辨別的傾向,禪修的個性增長變得緊硬。許多人說他們在做 過其他種的禪修過後,他們必須修慈悲觀的功課,因為他們發現他們 會對別人說或做不好的事。當這種事發生時,就有一個疑問:「這是 一個真正使我和別人快樂的禪修方法嗎?如果答案是『是』的話,那 麼為什麼要再練習其他形式的禪修來平衡我的心念?」

最後,許多禪修老師所教的「正確方法」,是藉由練習「專注」使人 能夠壓抑他的瞋恨。但是佛陀所教的方法從未壓抑任何東西。他的方 法是使心開放、擴大,並且允許任何東西在眼前當下生起。如此,當 身上的疼痛生起時,他首先辨認出心已跑到這個感受,便放下對這個 感受的想法,放開心胸,放下圍繞在這感受的緊張心結,或者就讓感 受存在那兒,對它不起任何心理的反抗或厭惡。這樣告訴自己:「不 要緊,疼痛在那兒無所謂。」接著,放鬆頭部的緊張、感覺心胸擴大 並且變得寧靜,而後將注意力移回到禪修的目標‥呼吸上。
如果他一再想到感受或疼痛,那麼這感受會變得愈來愈大、愈來愈 強。最後,不能忍受它而想要移動身體。這種對感受的想法或內在語 言,以及希望它離開,就是對痛苦感受的自我認同。將自己捲入感受、 想控制感受、與感受奮鬥、反抗感受等等,只是與法(眼前當下的真 理)搏鬥。當任何人與眼前當下的法搏鬥,並且想控制或硬起自己的 心,他們使自己過度痛苦。另一種與法搏鬥的方式是將感受當作自 己,這使得痛苦惡化,結果傷害更大。因此,必須要練習對眼前當下 開放並且喜悅地接受,不要有那種自我認同、想法、內在語言,或者 把它當做我。這是如何使人獲得內心的寧靜、平靜,以及平等心,全 面的覺知和正念的方式。

佛陀教導我們在禪修或日常活動中的三種行為,它們是:「喜愛我們在的地方、喜愛我們眼前當下正在做的事,以及喜愛我們自己。」這些簡單的解釋使人完全接受眼前當下。「喜愛我們在的地方」表示要 接受在禪坐時不會稱心如意的事實。「喜愛我們正做的事」表示開放 心胸允許眼前當下任何事的生起、呈現,而不使自己執著於它,要放 下,這意思是「不要反抗或強迫,要放鬆」。無論生起什麼不要反抗 或強迫,只要對它放鬆,開放心胸並且接受它,也就是說,要喜愛我 們正在做的事。「喜愛我們自己」表示自己能夠看清並且放下所有的 執著,這些執著會在自己的身心上產生痛苦。辨認出是自己使自己痛 苦,這就是一個大的體認。當他們真正地愛自己,他們將看清痛苦與 煩惱而喜悅地放下它們、放下想法,如此,他們放下執著以及對它的 自我認同。

「我學覺了(呼吸之)全身正在入息。」「我學覺了(呼吸之)全身 正在出息。」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禪修者知道在入息時氣息何時開始和停住,也知道出息時氣息何時開始和停住。禪修者不要將心過份聚焦、對呼吸 過份專注或將呼吸做為極端專注的對象。他只要簡單地了知眼前當下 呼吸正在做什麼。他的覺知敏銳到足夠了知在任何時候呼吸正在做什 麼,而不以任何方式控制呼吸。只讓呼吸和覺知自然進行。」

「我學寂止行正在入息。」「我學寂止行正在出息。」
這段簡短的經文是禪修指導中最重要的部份。它指導人們在入息及出 息時要注意每一意識的生起中,生起在頭部的緊張,要讓這緊張放 下。那麼,他們感覺到心胸開放、擴大、鬆弛,變得寧靜。每一次心 從呼吸離開,只要不在意這個分心,放鬆頭部的緊張(放下緊張),將 心胸開放、擴大、鬆弛、平靜而且清明。接著將心輕柔地擺回到呼吸 上:入息時將頭部和心中的緊張鬆弛、擴大而平靜;出息時將頭部和 心中的緊張鬆弛、擴大而平靜。譬如,一個念頭生起了,只要不要在 意這個念頭,即使只想到半句話,也不要繼續想,只要輕柔地不管這 個念頭。如果是由於感受而分心,首先,對這感受放開心胸,不起瞋 心,而後,將注意力重新擺回呼吸上,開放並擴大心胸。

將頭部的緊張放開、擴大、消失,實際上是將微細的自我認同消失掉; 微細的自我認同是對每一生起的事情生起執著。因此當一個人放鬆這 個緊張的時候,實際上是使引起再生的無明消失。

如果好好地遵守這種禪修指導,在心中就不會呈現「意相或禪相」, 也就是在心中不會生起在「專注禪定」時所生起的光或其他由心所呈 現的東西。心自然地變得平靜、寧靜。強力的專注會使頭部緊張或疼 痛,你不需要以強力的專注迫使心停在禪修的對象上,開始體驗所有 現象的真實性質是無常、苦、無我。
如此,當你練習「定慧禪修」,在覺知入息的同時,放鬆頭部和心中 的緊張。也在覺知出息的同時,放鬆頭部和心中的緊張。開始時,會 發生漏失一個入息或一個出息,這是無所謂的。不要對自己加上不需 要的壓力,這會使人覺得這個練習那麼難,實際上這個練習是難以想 像的容易,並且是發展心智的簡單方法。因此,如果你偶爾漏失了入 息或出息,就不管它,而去抓住下一個入息或出息。簡單而容易,不 是嗎?開始時,呼吸看來是太快而不容易被注意到,但是當你繼續練 習,禪修就變得容易而不會那麼多次的漏失入息或出息。畢竟,這是 一個逐步的訓練,不需要對自己加上太多的壓力,要簡單地鬆弛在禪 修中。

當你練習「定慧禪修」時,呼吸不會變得太細而難以察覺。如果這現 象發生了,那麼禪修者是太專注在呼吸上,同時,在頭部的緊張並沒 有足夠鬆弛。如果發生呼吸似乎消失時,則禪修者正專心於專注力而 沒有足夠寧靜自己的心。當內心平靜而安詳時,禪那會自然地發生, 禪修者不需要催促、強迫或以一個固定的心來專注。實際上,佛陀教 導一種最自然的禪修方式對各種類型的個性或個人都可適用。

請參閱:《原始佛教與南傳信仰的差異》文中3.2南傳內觀乘的搖籃—緬甸
viewforum.php?f=22&start=15

圖片:毗瑪拉蘭希尊者(Ven. U Vimalaramsi)如是說:將頭部的緊張放開、擴大、消失,實際上是將微細的自我認同消失掉; 微細的自我認同是對每一生起的事情生起執著。因此當一個人放鬆這 個緊張的時候,實際上是使引起再生的無明消失。
57618271_2279985708935109_3812875951671345152_n.jpg
57618271_2279985708935109_3812875951671345152_n.jpg (13.31 KiB) 已瀏覽 24329 次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