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密碼》簡介

討論內容無限制,但嚴禁任何辱罵言詞及商業性廣告!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slake » 2017-04-01, 14:48

4.4 素食主義違背佛教的經律
佛教徒不應提倡、堅持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
(根據:第1, 2破僧戒,亦即僧殘第10, 11戒)
有些法師、大德平日說法時,總是自信滿滿地教導信徒如何依照四大教法(四大準則),簡而言之就是「依經依律」來分辨「佛教與非佛教」。可是一旦碰到素食主義的議題,儘管根據南北傳的原始經典和律典,提婆達多提倡素食主義等苦行,都早已被判定為「非法非律」的行為,會造成「破僧壞法」的結果,但是法師、大德們還是會千方百計來為自己的素食傳統進行辯護,例如:
(1) 有人認為出家人只要不是基於「分裂僧團和破壞佛法」的動機,提倡素食主義就無可厚非。果真如此嗎?且將巴利律典中構成第一破僧戒的關鍵犯行摘錄(附中譯)如下:(註:FB未能正確地顯示巴利語拼音,應以原文為準)
” Yo pana bhikkhu samaggassa savghassa bhedaya parakkameyya bhedanasajvattanikaj va(或) adhikaranaj samadaya paggayha tittheyya …
〔若有比丘致力於破壞和合的僧團,或提倡、堅持會導致破壞僧團和諧的事項(素食主義即是其中之一)…〕
我們很清楚地看到巴利律典中使用的是「或(va)」字,不是「而」字,不是「並」字,也不是「且」字,因此心存不良動機而致力於破壞和諧的僧團,固然是構成破戒的犯行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犯行,也不是必要的先決條件。僧人只要提倡、堅持素食主義,即使原本並非致力於破壞僧團的和諧,也會構成犯戒。因為在和諧的僧團生活中,若一味地提倡、堅持特異的知見和修持方式,久而久之,無可避免地,還是會產生「破壞僧團和諧」的作用,因而犯戒。
(2) 有人認為出家人只要避開宗教動機,基於養生保健或環保減碳的訴求,提倡素食主義就不算犯戒。果真如此嗎?細讀律典上的某些戒條,有時確實會有一些例外的但書,也就是所謂的開緣。例如:在不飲酒戒中就註明「用酒來調味、去腥(烹煮魚、肉)而食用,都不算犯戒。」但在僧殘第十、十一戒中並沒有「若為養生、保健、環保則不犯」的但書,因此在禁止提倡、堅持素食主義的戒律上,並不容許僧人自行詮釋律法或逕行開緣。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有個回教徒(戒律禁止吃豬肉)在不知情下,因為某中醫師(異教徒)使用豬皮熬膠(富含膠原蛋白)挽救了他的健康和容貌。事後他就以健康美容為訴求,大事宣傳、提倡「多吃豬皮」。那麼,他是否違背回教戒律?同樣的,如果有個出家人因病食用有機蔬果而重獲生機,因而以養生保健為訴求,積極提倡生機素食主義,難道不該接受勸誡乃至懲罰?
(3) 有人認為出家人要破僧殘第十、十一戒其實並不容易,因此即使提倡素食主義也不見得會破僧殘戒。果真如此嗎?是的,根據巴利律典,這兩條戒律要達到「僧殘」的標準,必先經過三次的羯磨(長老集會)規勸不聽,才會被判定僧殘重罪。至於前兩次的勸誡過程中,每一次不肯聽從時,都只是犯了「突吉羅」的小罪而已。然而,在法滅2000年後的今天,華人出家團體中,曾幾何時又依法依律布薩誦戒、發露懺悔、羯磨懲處了?如果連公元1999年間,轟動全台的花和尚師侄性侵女尼疑案,在受害者挺身舉證控訴之下,都無法定出「波羅夷(斷頭)罪」而予以驅摒,還有什麼僧殘罪可言?更何況在梁皇頒佈〈斷酒肉文〉勒令僧尼素食經過1500年後的今天,華人出家團體幾乎一面倒地奉行素食主義,還能指望誰來規勸這項破僧壞法的惡行?一個出家團體如果不持守比丘戒、不布薩、不誦戒、不檢點、不規勸、不進行羯磨、不執行懲處,卻振振有詞地利用佛陀制戒的苦心,以無人勸誡或勸誡未滿三次為由,作為規避犯行的藉口,這樣明知故犯的心態和言行,比起佛陀時代的「無恥比丘」來,是否更加不如呢?再說「聖戒成就」的定義乃是:「對於聖者所珍惜的戒律,不破壞、不缺損、不玷污、不雜染。」即使他的言行還沒有達到破戒的標準,他的起心動念也無法避免玷污戒、雜染戒的事實。一個未能成就聖戒的人,如何能證入初果?
(4) 有些出家人雖然私底下擁護素食主義,但他很有技巧,經常以環保、養生、保健…等為理由,勸人「多吃蔬果,少吃魚肉」。這當然不算提倡、堅持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因為「少吃魚肉」並非素食主義所主張的「不食魚肉」。表面上看來,這似乎很圓融,很有善巧,因為這樣的言行並未觸犯第一破僧戒,但實際上卻觸犯了另一條比丘戒,因為佛陀禁止比丘談論飲食烹飪、養生保健、世局變化、世界末日…等話題,因此出家人還是不應干涉或談論世俗的飲食養生方式或環保救地球的議題。
(5) 對於某些提倡、堅持素食主義而從未受過勸誡的比丘而言,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奉行的是「非法非律」的行為,因此他並不算犯戒,這在第一破僧戒中倒是有但書的。
(6) 對於提倡、堅持素食主義的在家人而言,無論他是不是故意要破壞僧團的和諧,無論他有沒有受過勸誡,都沒有犯戒之虞,因為比丘戒所規範的對象是出家人(比丘、比丘尼),而非在家人。換句話說,是因為佛陀不以出家戒的高標準來要求在家人,所以在家人即使故意破壞僧團的和諧,也不算違犯第一破僧戒。但是在家人不犯戒並不等於沒有造作惡業,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在家信徒—阿育王、梁武帝都曾以「王令破僧」,他們都不犯破僧戒,卻造下了破僧壞法的瀰天惡業,其罪過所影響的層面,不論深度、廣度或久遠性,都不遜於提婆達多的作為。因此,雖然出家、在家的基本戒規有所差別,不過破僧壞法的行為,其「非法非律」和「戒禁取見」的本質,並未因為在家與出家的身份不同而有所改變。因此,對於非佛教徒的社會大眾而言,無論如何提倡、堅持素食主義,當然都是他們的個人自由;但是對於已經皈依的佛教徒,則應該依一般情、理、法的通識,練習衡量事態的是非輕重;對於熱切希望藉助佛教來滅除煩惱、痛苦的在家信眾而言,那就絕對有必要深入地瞭解事件的真相,進而作出正確的抉擇。
(7) 當一個在家人(不論是不是佛教徒)已經認知了「素食主義非佛教」的事實,卻仍然告訴他人說:「信佛就要吃素」、「佛教徒要吃素,身口意才清淨」…之類的言語,或者繼續擁護、讚美堅持素食主義的大師是「佛教高僧」、「佛門龍象」、「當代阿羅漢」…等,雖然他仍然不犯破僧戒,但他故意說謊,陷人於不義或不利,已經觸犯了佛教「妄語戒」或世俗的詐欺罪。

圖片說明:根據《相應部S56:11經》,原始佛教的「中道」定義乃是「遠離縱欲和苦行兩個極端」。一個標榜並堅持奉行外道苦行—不食魚肉的團體怎能自稱為「原始佛教」和「中道僧團」?猶如提婆達多率眾叛離僧團前往象鼻山成立素食叛黨之後,還能算是佛教僧團嗎?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slake » 2017-04-06, 15:13

4.3素食主義破壞佛教的信仰倫理
佛教徒不應提倡、堅持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
(根據:第1, 2破僧戒,亦即僧殘第10, 11戒)
(1) 從信仰的情感來說,歷史上自認為佛教徒的大人物,因為全力提倡素食主義,一再對佛教造成了嚴重而無可彌補的扭曲與破壞,因而加速正法的滅絕,其傷害遠遠超過中國歷史上所謂的「三武滅佛之禍」,如果用世俗的情感來說,這破僧壞法的悲劇不諦是「破家滅門」之禍。面對法滅的傷慟,佛教徒雖然沒有必要懷著「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世俗仇恨,但是一個自稱佛弟子的人,如果知道了這樣慘痛的史實,卻依然提倡、堅持素食主義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那麼,豈不讓親痛讎快,忤逆了最根本的師徒情義?其被扭曲的情感正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所表現出來的人質情結—在暴徒長期脅迫控制的恐懼壓力下,卻反而對暴徒產生憐憫的感情;甚至與歹徒站在同一陣線上,對抗警方的營救。這豈不是違背了最基本的信仰倫理?
(2) 從信仰的道理來說,認為素食主義才是真正實踐不殺生的慈悲行為,這是外道—耆那教的主張,雖然也被後期杜撰的大乘經典所引用,但絕非佛教的教義。佛陀不但容許食用「三淨肉(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我殺)」,也從未將素食主義與慈悲和不殺生劃上等號,相反的,還特別制戒禁止比丘提倡、堅持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那麼,一個自稱信奉佛教的人豈能背棄佛陀的教導,反過來奉行外道和佛門叛徒的主張?台灣有個世界著名的佛教團體,曾經引用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名人,例如:蘇格拉底、達文西、甘地、史懷哲、愛因斯坦…等哲人雋語來提倡、擁護素食主義。這份文宣資料雖然頗具說服力,但卻違背了一個關鍵性的立場—應該優先宣揚佛陀和世界級聖人的教誨。因為即使集合歷史上百千個哲人、祖師大德、文學家、哲學家、科學家等的心智,都抵不過一個聖人對世間的教化之功。如果素食主義果真對人類能產生莫大利益和福祉的話,為什麼歷史上四位世界公認最偉大的聖人—佛陀、孔子、耶蘇、穆罕莫德,都沒有任何一位提倡、堅持素食主義?這是否值得信徒們深思其中的道理?
(3) 從信仰的律法來說,守法乃是維護人間秩序最基本的義務。世俗人尚且必須遵守種種國家的法律和社會的規範,更何況是出家修梵行的比丘?既然比丘律(巴利律僧殘第十、十一戒,亦即第一、二破僧戒)裡明白禁止僧人提倡、堅持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就應當要依法依律奉行戒規,豈能明知故犯或企圖規避?

圖片說明:「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又稱為人質情結,是指人質對綁匪產生情感與依賴,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slake » 2017-04-15, 12:39

答覆讀者(4)
雖然筆者已經依經、依律、依史實、依醫學研究報告,竭盡所能地闡釋了兩千年來從未被全面揭露的《素食密碼》,但是有些讀者就是「故意看不懂第一、二破僧戒」、「故意聽不進世尊訓斥提婆達多『破僧壞法』」的經律與史實,反而陸續地提出各種風馬牛不相及的責難。茲將其質疑的論調歸納整理後簡列如下:

1. A、B、C…等讀者:「吃什麼『跟修行無關!』、『跟解脫無關!』、『跟果證無關!』」
答:
(1) 請問修行到底要修些什麼?是不是修「戒、定、慧」三學?
(2) 請問解脫和果證是由什麼所建構而成?是不是要先做到「戒、定、慧具足」才能達到「解脫具足」?
(3) 那麼請問「喝酒」跟修行有沒有關係?跟解脫有沒有關係?喝酒有沒有破壞五戒?喝酒能做到「聖戒成就」嗎?能達到「別解脫」嗎?能證得「初果」嗎?
(4) 再請問,如果比丘「吃狗肉」「吃蛇肉」「吃馬肉」…等十種肉食,是不是破壞了比丘律的懺悔戒?這也跟修行(持戒)無關嗎?跟解脫和果證無關嗎?
(5) 同樣的道理,提倡、堅持吃素的比丘是不是破壞了僧殘第十、十一條重戒?提婆達多因為破僧壞法而墮入大地獄,這才是真的跟修行毫無關係,也跟解脫和果證毫無關連的「戒禁取見」。

2. D、E…等讀者:「吃什麼『跟四聖諦無關!』、『跟佛法無關!』」
答:
(1) 「不食魚、肉(素食主義)」根據北傳《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和南傳《葷腥經》的記載,都歸屬「外道苦行」之一,戒禁取之苦豈能自外於「苦聖諦」?
(2) 根據耆那和大乘教義,不斷肉食是談不上慈悲,也不可能得到解脫的。他們把慈悲和素食主義劃上等號,這完全違背了業行果報的因果邏輯—集聖諦。
(3) 素食主義的苦行既然無助於煩惱的解脫,當然也就違背了「此滅故彼滅」的滅聖諦。
(4) 《大毘婆沙論》記載佛陀說:「若堅持五法(素食主義是其中之一)則於道有難。」很明顯,素食主義會對道聖諦—八正道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3. F讀者:「吃什麼『跟中道無關!』」
答:南傳《相應部S56:11經》佛陀說:「比丘們!有兩個極端,不應該被出家人實行,哪兩個呢?這在欲上之欲樂的實行:下劣的、粗俗的、一般人的、非聖者的、無益的,以及這自我折磨的實行:苦的、非聖者的、無益的。比丘們!不往這兩個極端後,有被如來現正覺、作眼、作智,導向寂靜、證智、正覺、涅槃的中道。」
一個標榜並堅持奉行外道苦行—不食魚、肉(素食主義)的團體,明確地選擇了「縱欲與苦行」的兩個極端之一,已經明確而公然地偏離了世尊所教導的「中道」,如何還能掩耳盜鈴地自稱為「中道僧團」呢?

4. G讀者:「星大師說:『佛教徒不一定要吃素!』所以出家人也可以自由選擇吃素與否。」
答:雲大師怎麼說並不重要!佛陀怎麼教導才是重點。經律上都說:「不食魚、肉(素食主義)是會『導致破僧壞法』的『外道苦行』,佛陀還特別制定第一、二破僧戒(僧殘第10、11戒)嚴禁比丘提倡、堅持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所以比丘、比丘尼都沒有任何權利,可以自由選擇奉行素食主義。也沒有任何藉口,例如:某比丘因為「健康問題或體質特殊…」、「為了培養慈心」或「為了擔心別人犯下殺生罪」…等,可以自行堅持吃素。因為僧殘第10、11戒中,佛陀未曾做任何「開緣」或「但書」,例如飲酒戒中則有調味、魚肉去腥則可用酒烹調的但書。

5. H讀者:「吃什麼『跟信仰無關!』」
答:佛、法(南北傳經典)、僧(歷代僧伽)、戒(比丘律)都以身教和言教禁止「提倡、堅持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一個對佛法僧戒都缺乏正信的人,還能自稱為信仰佛教的比丘或佛教徒嗎?

6. I讀者:「如果說吃什麼就能解脫的話,那麼大家來研究食物就好了,何必還要研究經律?」
答:是的!耆那和大乘教義都主張「『食肉斷大悲種性』,所以必須堅持吃素才能真正得到解脫。」在他們的心目中,永遠把「清淨的純素食食譜」看得比「原始聖典的經文和戒律」更為重要。他們寧願研究吃什麼才不會沾染葷腥,也不願瞭解經律到底說了些什麼,因此才會故意看不懂、聽不懂經律,更不會去研究經律。

公元1990年代,台灣有個年輕的大乘和尚,深受《尊者阿迦曼傳》的啟發,前往泰國重新剃度出家後,他依止了尊者阿迦曼體系的道場修習。連續三天托缽回來用餐時,他都仔細地把缽中的葷食一一挑棄。住持每天都看在眼裡,終於正式約談他了!在確定他想要維持吃素的習慣之後,住持嚴肅地給他下達了最後通牒:「給你七天的時間考慮看看,要不要放棄素食主義?否則就請你離開這裡!」這個台灣和尚最後選擇了留下來,也順利地完成了5~10年的依止,成為長老比丘。

公元2017年,象鼻山的界碑和阿育王的碑勒仍然屹立在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的叢林裡。華人世界裡,到處林立的「大雄(摩訶毘羅—耆那教主)寶殿」上,依舊高懸著梁武帝的聖旨。尤其是台灣,早已成為世界第一的素食天堂,南北兩傳的素食主義者,在大雄(摩訶毘羅)的庇護之下,根本不會被住持責難或強迫要作出「法、非法」和「律、非律」的抉擇!大雄寶殿-這麼溫馨、莊嚴又安全的素食殿堂,對佛教徒而言,到底是幸?還是不幸?

圖片說明:大雄(摩訶毘羅)寶殿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7-04-15, 20:46

freshman 寫:有一件相關度比較高的事情,暫時記在這裏,後面再討論:

佛陀成道初期,要求弟子們穿糞掃衣。後來,有些家庭資財比較富有的信徒,看到佛陀及弟子們尋找糞掃衣,實在過意不去,便把貴價的衣服扔到垃圾堆裏,並派人看守,等待比丘們來拾取。不久,有一位叫耆婆童子的居士替國王治病,得到了一件貴價衣,便要供養佛陀,請求佛陀慈悲授受,又提出願聽比丘接受檀越供養的衣服,佛陀默然同意。

--------------------------------------

我想說的是,居士供養比丘的衣物,也都是有價值評判的。衣服,根據質料,做工的不同,一定會有好與壞的區別。居士在供養的時候,把最好的給佛陀,普通的給一般比丘。佛陀也沒有說什麼。

更進一步,比丘心裏也是有 價值評判的:居士供養的衣服就比糞掃衣要好。不是嗎?

所以,不挑選當然是絕對正確的。但是在有條件的境況下,挑選了衣服(或者事物)不是大錯。

近日在網絡上看到朱倍賢老師的一段開示,和我前面所說的關聯度頗高,轉載如下(朱倍賢老師是坦尼沙羅尊者的弟子):


如,《中部 101經》所說:禪修者不須拒絕如法的欲樂。如,《相應部 3.20》和《增支部 5.41》所敘述,對於已生起的欲樂,是可以以務實態度受用。實際上,我看到許多在禪修上有大成就者,如果你跟他們近距離互動的話,會發現他們在飲食上,一樣是有追求個人口味的偏好。雖然說他們可能因為收攝的關系,因為培養了高度的禪悅,對食物的偏好並沒有那麽強烈的癮頭和依賴心,但是個人取舍的模式還是存在的。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7-04-16, 07:22

素食還是雜食?如果你不認為是解脫的因,說到底,只是個人的偏好。

說破天,也不能和“殺人”這樣的戒律相提並論。


我們知道,戒律當中有大戒和小戒。這從佛陀制定的戒律破戒造成的破壞程度不同可以看出。

佛陀臨般涅槃的時候,遺下了留言:小小戒可以舍。

我個人認為,如果一個戒律只是限制關於個人的偏好,就是小小戒的範疇。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7-04-16, 07:30

佛陀還特別制定第一、二破僧戒(僧殘第10、11戒)嚴禁比丘提倡、堅持或追隨、擁護素食主義者。
---------------------------------------------------

如果承認有制戒因緣,就會思考。上面這個特別制定第一、二破僧戒(僧殘第10、11戒),是否是因為有提婆達多提出素食主義這個緣起?

所以,這個戒律是針對提婆達多提出素食主義可以導致解脫--這個非戒言戒而特別制訂的。

如果,排除素食主義可以導致解脫這個因素,那麽,上面的制戒就應該重新定位-----因為前因已經改變故。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7-04-16, 07:51

「若堅持五法(素食主義是其中之一)則於道有難。」
---------------------------------------------------------

從因果上來分析,這個明顯是針對提婆達多提倡的五法而言。

純粹從邏輯上來分析,若堅持一法於道有難----佛陀有沒有說過?提倡嚴謹的原始佛教徒們,請提出嚴謹的依據吧。

另外一個,居士持五戒可以證初果。這些證初果的居士都是雜食的嗎?提倡嚴謹的原始佛教徒們,請提出嚴謹的依據吧。

頭像
aacdsee
文章: 177
註冊時間: 2008-06-08, 08:00

文章 aacdsee » 2017-04-16, 16:58

「外道中似是而非,表面近似於佛法的教義或戒規,例如業與因緣果報、四念處 、素食乃是不殺生的慈心…等主張,以及印度舊有的傳說故事和民間習俗,也都逐漸地滲入了教團甚至危及經典的持誦,尤其是後來陸續輯出的《本生經》與《譬喻經》裡。延續到日後,在北傳的《中阿含經》裡也流露出大量融攝外道思想的跡象了。」

請教各位大德,
這裡是暗示四念處是從外道來的意思嗎?
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slake » 2017-04-17, 15:20

BATMAN法友好!
《雜阿含713經》片段如下:
……
眾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與諸外道共相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已。
  諸外道問比丘言:
  「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法:斷五蓋:覆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轉趣涅槃,住四念處,修七覺意,我等亦復為諸弟子說:斷五蓋:覆心、慧力羸,善住四念處,修七覺分,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俱能說法。」
  時,眾多比丘聞外道所說,心不喜悅,反呵罵,從座起去。
……
接下來是世尊的開示,雖然一樣說「四念處」,內涵卻截然不同!請自行詳閱。

頭像
aacdsee
文章: 177
註冊時間: 2008-06-08, 08:00

文章 aacdsee » 2017-04-17, 18:15

slake 寫:BATMAN法友好!
《雜阿含713經》片段如下:
……
眾多比丘即入外道精舍,與諸外道共相問訊、慰勞,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已。
  諸外道問比丘言:
  「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法:斷五蓋:覆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轉趣涅槃,住四念處,修七覺意,我等亦復為諸弟子說:斷五蓋:覆心、慧力羸,善住四念處,修七覺分,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俱能說法。」
  時,眾多比丘聞外道所說,心不喜悅,反呵罵,從座起去。
……
接下來是世尊的開示,雖然一樣說「四念處」,內涵卻截然不同!請自行詳閱。
好的,感謝老師您的答覆。
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四諦,不可令異。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