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證初果?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0-05-07, 21:24

雜阿含275經:

「諸比丘!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能盡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彼善男子難陀初夜、後夜精勤修業者,彼難陀晝則經行、坐禪,除去陰障,以淨其身;於初夜時,經行、坐禪,除去陰障,以淨其身;於中夜時,房外洗足,入於室中,右脇而臥,屈膝累足,繫念明想,作起覺想;於後夜時,徐覺徐起,經行、坐禪,是名善男子難陀初夜、後夜精勤修習。
-------------------
由此經看來,正念正知成就的難陀於中夜是有入睡的。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0-05-08, 00:50

師兄提的這一經,以前曾注意到有些語句並不常出現,也不像是才剛入門練習的程度,尤其是在正念正知後加了[成就]兩字與相關的敘述
1.勝念正知

2.正念正知成就~~
經上是正念正)成就 看前後文,若改成正念正知似乎還比較通順些?如果大家有AN8:9比較精確的英譯能不能貼上來?謝謝!

1或2是不是就是雜阿含616經所謂的[勝妙]正念正知呢?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0-05-08, 11:57

leeyc2:
菩提尊者有英譯本,可惜我手上沒有它,現在又不便上圖書館查考。我是參考元亨本。

先談談275經。

275經分成「關閉(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精勤修習 ,正智成就」四個段落。

275經的「是善男子難陀觀察東方,一心正念,安住觀察;觀察南、西、北方,亦復如是,一心正念,安住觀察。如是觀者,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這一段在AN8.9是放在「守護根門」那一段落(我覺得這樣比較合理)。此外,此兩經的內容幾乎相同。若移除上述歸到「守護根門」那段後,「正智成就」這段變成為:

「彼善男子難陀勝念正知者,彼善男子難陀覺諸受起,覺諸受住,覺諸受滅,正念而住,不令散亂;覺諸想起,覺諸想住,覺諸想滅,覺諸覺起,覺諸覺住,覺諸覺滅,正念心住,不令散亂,是名善男子難陀正念正智成就。」

我對於正知的重新理解,受到這一經的影響很大。

再談。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0-05-08, 16:13

leeyc2 寫: 1或2是不是就是雜阿含616經所謂的[勝妙]正念正知呢?
應該是吧!
1.
我想,616經的「勝妙正念」、正知就是275經的「勝念」、正知。相對應的SN47.8及 AN8.9經文都是正念、正知。

2.
275經:「彼善男子難陀勝念正知者,.............是名善男子難陀正念正智(正知)成就。」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5-08, 18:13

這個主題之下越談越亂了。

再有,不把身念處練習好,很多經文是分析不出結果的。正念正知是實實在在的功夫,雖然坐而論道也能大概描述一下,但是畢竟差之毫厘。


第275經後面的偈言很能說明問題,這個應該是說他已經到了心念處的階段了。而正念正知在身念處時就要有。

善關閉根門  正念攝心
飲食知節量  覺知諸心
善男子難陀  世尊之所嘆

頭像
IanTsai
文章: 355
註冊時間: 2006-09-12, 08:00
來自: 高雄市

文章 IanTsai » 2010-05-08, 18:58

敢問解悟法友的證量是? 初果或是更高?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5-08, 19:11

從你的問話看得出來,你是要我自己掂量下自己的證量。我掂量過了。

但是這和正念正知關系不大。身念處練好了就能知道何謂正念正知,不用初果。

頭像
housyang
文章: 107
註冊時間: 2005-06-05, 08:00

文章 housyang » 2010-05-08, 23:25

IanTsai 寫:敢問解悟法友的證量是? 初果或是更高?
基本上的討論,我同意解悟法友的觀點,質問證量是有些唐突了。法義如果需要展示證量才可以討論,這已經遠離佛法的本質了。

頭像
UYY007
文章: 12
註冊時間: 2010-03-31, 08:00

文章 UYY007 » 2010-05-09, 06:43

housyang 寫:
IanTsai 寫:敢問解悟法友的證量是? 初果或是更高?
基本上的討論,我同意解悟法友的觀點,質問證量是有些唐突了。法義如果需要展示證量才可以討論,這已經遠離佛法的本質了。
離佛日遠的時代,討論佛法是有點不著邊際。
就算是佛陀在世時,也是修習的時候多, 論法的時候少。
沒有證量或實際經驗的討論大多流于揣度, 想當然耳。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0-05-09, 14:59

我再詳細說一下把:

討論佛法是非常必要的,這在離佛日遠的情況下尤其必要。

只是,佛法非常特別,它是關於修煉的方法和修煉的過程的記錄。所以,佛經當中的很多語言都是有其特定的涵義。忘記了或者忽略了這點,討論就會失去方向。

比較而言,有效的學法應該是這樣的:

1)討論,修習,再討論,再修習。
2)討論能討論的,討論時知道討論的局限,也討論它的局限。
3)將討論不清的問題,留給修習。在修習後遇到了問題,再來討論。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