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為何聽捨小小戒?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佛陀為何聽捨小小戒?

文章 Mahanama » 2005-10-12, 19:22

如題。

頭像
night
文章: 105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night » 2005-10-12, 20:50

據說大迦葉尊者
曾經指責阿難尊者

為何不跟佛陀問清楚
何為「小小戒」?

所以後來結集的經、律
並無明確記載什麼是「小小戒」

後來的人就各說各話了
不過大都是以「四波羅夷」為根本重戒
其他因應生活環境,而「因地制宜」
無法持守或難以持守的,就說是小小戒可捨

以台灣來說,大都把不捉持生像金銀戒
當成了小小戒可捨了吧
化緣都是化香油錢的,現在的名堂更多
還有功德主壇位什麼的

原始佛教的四沙門果
好像也失傳很久了…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5-10-12, 20:58

night 寫:據說大迦葉尊者曾經指責阿難尊者為何不跟佛陀問清楚何為「小小戒」?所以後來結集的經、律並無明確記載什麼是「小小戒」
何謂小小戒?這個問題,佛陀沒說,我認為真正的原因不是阿難忘了問,而是佛陀的本意就是要將它留給僧團去決定。

頭像
lkjh
文章: 649
註冊時間: 2005-06-24, 08:00

文章 lkjh » 2005-10-12, 23:51

我也覺得小小戒沒有詳細被說明並不是巧合或意外,因為經文很多是又詳細又很長篇的.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5-10-13, 08:59

night 寫:並無明確記載什麼是「小小戒」後來的人就各說各話了不過大都是以「四波羅夷」為根本重戒其他因應生活環境,而「因地制宜」無法持守或難以持守的,就說是小小戒可捨
不是後來,而是當時。第一結集的會上,五百位阿羅漢對這個問題的意見不一致,而且差距頗大。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5-10-13, 09:01

night 寫:以台灣來說,大都把不捉持生像金銀戒當成了小小戒可捨了吧
化緣都是化香油錢的,現在的名堂更多還有功德主壇位什麼的
台灣大乘教界的情況與小小戒可捨無關,而是他們用菩薩戒取代了聲聞律。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5-10-13, 18:30

其實「小小戒」的範圍應該是用不著問,戒律中有兩條是在敘述細微戒的問題,一條是禁止輕視細微戒,另一條是在弄不清楚某條細微戒確實內容時,不可以隨便亂塞一個內容給他,這兩個情形都犯波逸提。
既然掐著細微戒袋口的戒律是波逸提,那麼我認為波逸提之下的戒律才能算細微戒,也就是一般行走坐臥的教養問題,這些問題本來就各國民情不同,透過僧團來做增減改善,對於戒律的通行應該是有利的。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5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文章 peacecila » 2005-10-14, 00:49

這個意見很好,至少是本之於律典,有根可據,有理可循。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05-10-14, 08:41

Upavana 寫:其實「小小戒」的範圍應該是用不著問,.........對於戒律的通行應該是有利的。
如果小小戒的範圍這麼簡單,何至於五百結集會上的諸阿羅漢們卻無法達成共識?再者,以戒罪輕重作為是否小小戒的判準也不無推敲餘地,因為五百結集中亦不乏主張四波羅夷外皆是小小戒者。

頭像
Upavana
文章: 307
註冊時間: 2004-09-21, 08:00

文章 Upavana » 2005-10-14, 18:01

在我較早先的看法裡,認為小小戒比較像是大迦葉與阿難的支持者的紛爭,依照整個記載來看,對戒律所謂的小小戒也沒有作任何的變動,似乎只是說「有這麼一回事兒」卻沒有真正的下文,但是卻引起了長久對小小戒的疑問。

如果以實用的戒律精神來觀察,波逸提以上的戒律,都有一定的程度必須隔離,在波逸提以上的戒律,都不僅僅止於其他人的譏嫌,也多少包含了犯戒者的「企圖」,這在止息上的力量上會顯得較為薄弱,對止息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波逸提以下的學處,則幾乎是所謂的譏嫌問題,在一般的說法就是教養問題。
例如吃飯時不要說話、不要狼吞虎嚥、不要舔嘴咂舌,這些通用的基本禮儀,不但大多數人認同,也非常適合用來教育小朋友。
但是吃飯時不要把手放進嘴裡、不要甩手上的食物、不要舔手,像這類的戒律,基本上是用手吃飯的餐桌禮儀,的確現在還存在用手吃飯能夠非常優雅的教導,那些地區的長輩,和我們這裡教導小朋友不可以用筷子敲碗的長輩一樣,依然那樣的教導著那裡的小朋友,以我們來說是使用筷子的民族,用手吃飯的禮儀大概除了手扒雞和披薩,大概很少用上。

所以在學處裡的學習,並不是完全可以移植到所有的民情當中,如果要思考小小戒的問題,也僅能如此而已。

如果說,在七葉窟中結集的五百羅漢,會提出波逸提以上的戒律視作小小戒,那就真的有些問題,因為他們應該都經過了增上戒學的觀察,對於小小戒罪生畏怖,應當深有所感,除非止息的信念沒有那麼堅定,可是這些人卻又都號稱阿羅漢,在這種情形下,資料的可靠性在判斷上打了折扣,就只好靠我們自己取捨了。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