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受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回覆文章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三受

文章 BBCALL » 2004-09-21, 22:48

相應部 六處篇 第二 受相應中這麼記載著:

世尊告知:

「諸比丘!此等之三者,是受。何者為三?乃樂受、苦受、非苦非樂受是。諸比丘!此等三者是受。」

受,指的是六內處,接觸外在的六境,產生的三種感覺。表面看起來,此解說好像沒什麼,但事實上,卻是異常的重要,為何這麼說呢?

世尊繼續說:

「得安定,有正知,有正念之佛弟子,亦知受,亦知諸受之出生。亦知此等諸受之所滅,達於滅盡之道。比丘由於諸受之滅盡,則無饑欲,入於圓寂。」

哇!不得了,要有正定、正知與正念之佛弟子才能真正知其「受」呀!如果能更進一步的瞭解「受」之所滅,則能滅苦,入於圓寂。

是的,「受」是一個重大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世尊多用「五受〈取〉陰」一詞來解說聖法義,而不用「五陰」的關鍵處,要瞭解這其中重大的差異,一定得好好的研究「受」一字。

暫且先不討論五受陰與五陰之重大的法義差別,我們應當先要知道樂、苦與非苦非樂,都只是感受而矣,應當要知道這些感覺都是無常與短暫的,是敗壞虛假的,如此,才能離其貪欲。

我們必須要記住世尊的告誡,他說:

「雖感受樂而不知受,於不見出離者,彼有染欲隨眠。」
「雖感受苦而不知受,於不見出離者,彼有嗔恚隨眠。」
「廣智之佛雖說非苦非樂,但樂於此而不斷苦脫離。」
「比丘精進而不捨正知,因此,此賢智者,則悉知一切受。」
「彼知悉諸受,於現法無諸漏,達最上智彼岸之法住者,肉身滅壞後,不再入生身之數。」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qwer

文章 qwer » 2004-09-21, 23:49


電視上法師說 樂祇是過程而已 何有樂

苦樂是因個人主觀而不同的喜好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Re: 三受

文章 leeyc2 » 2004-09-22, 00:18

BBCALL 寫:相應部 六處篇 第二 受相應中這麼記載著:

「得安定,有正知,有正念之佛弟子,亦知受,亦知諸受之出生。亦知此等諸受之所滅,達於滅盡之道。比丘由於諸受之滅盡,則無饑欲,入於圓寂。

是的,「受」是一個重大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世尊多用「五受〈取〉陰」一詞來解說聖法義,而不用「五陰」的關鍵處,要瞭解這其中重大的差異,一定得好好的研究「受」一字。
1.我以為這裡以'受'說明苦集滅道,其中'受的出生'應該是[受集],接著就是受滅.受滅道跡..以五取蘊其中一項[受取蘊]為例去顯示四聖諦

2.五受陰[五取蘊]的{受}的含意應該不是受陰的受,可以從觸.受.愛.取的次第看出,而且像相應部sn36.23也有提到:有觸的生起則有受的生起,而說[受之集]卻仍在於[渴愛]正符合四聖諦的題法(五取蘊是苦,渴愛是苦集..)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qwer

文章 qwer » 2004-09-22, 16:47


可由
1沒有三惡道之大苦受 2六道去了一半 的須陀洹
看出端倪來
沒有惡道的煩惱 就不會變出三惡道的身心與其大苦受
沒有六道的煩惱 就不會有六道的身心與其受

色天 捨了欲界執著的欲樂受 得以不用煩惱吃 無男女大欲苦
無色天 捨了色界定的妙樂 捨更多 乃至到滅受想定

涅盤界 通通都捨

主要捨我見
不會在不還天引生錯誤的我見 導致生出惡道煩惱 下惡道去 反致全捨
外道在不還天就因我見下惡道去 因錯誤故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4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Re: 三受

文章 peacecila » 2004-09-22, 23:29

1.我以為這裡以'受'說明苦集滅道,其中'受的出生'應該是[受集],接著就是受滅.受滅道跡..以五取蘊其中一項[受取蘊]為例去顯示四聖諦

2.五受陰[五取蘊]的{受}的含意應該不是受陰的受,可以從觸.受.愛.取的次第看出,而且像相應部sn36.23也有提到:有觸的生起則有受的生起,而說[受之集]卻仍在於[渴愛]正符合四聖諦的題法(五取蘊是苦,渴愛是苦集..)



依法友提出的相關資料,觀「苦、樂、不苦不樂」此「三受」,必須弄清楚其因--「觸」,與其果--「愛」,如果沒有仔細分析清楚「觸、受、愛」,那麼在實修上的「正觀」時,可能會將三者混雜成一團,實際上什麼都沒有觀到,卻誤以為有觀到;實際上不瞭解,卻誤以為瞭解。在「正觀」的修習次第上,「三受」並不適合初學者觀察。我覺得bbcall法友提出觀察「三受」者,適合的修習條件,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我個人則覺得,若於「念住身」的程度不足,又如何能「念住受」呢?基本上,在「念住」方面,也要先有一定的基礎。

頭像
BBCALL
文章: 28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BBCALL » 2004-09-24, 13:12

補充:

「受」生起因緣是六根接「觸」六塵剎那生起的心理現象。「觸」,有兩種,「明觸」與「無明觸」,它們都會生起「受」,只是「無明觸」之後,一定會生起貪、瞋、癡三毒的。而「明觸」則不再生起貪、瞋、痴。所以,世尊會說《雜阿含經》45經:

「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聖人必能「明觸」,凡人則在「無明觸」後生起貪愛。

由於凡夫對於受的因緣(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因此增長二受(身受、心受),在苦的當下就又生起了瞋恨。而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時,因為明觸,也就是對於受的因緣(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因此,在苦的當下則不再生起瞋心。

總言而之,在「受相應」經中,以「受」來作為一個討論的主題,可以見得的是,瞭解「受」是非常重要的。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3

文章 qwer » 2004-09-25, 21:36

有身是指五受陰 五受陰是指有身
涅槃本是熄滅義 茶冷義同茶涅槃 五受陰熄則苦滅

採集經文如下:
--------------------------------------------------------
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有身。云何有身

舍利弗言。有身者。五受陰。云何五受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斷此有身耶

舍利弗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
佛陀時代,有四個比丘一起談論世間的苦惱哪一種最苦,一個說忍

耐淫欲,一個說飢餓口渴,另一個說怒氣無處發洩,又一個說遭遇危

險而驚恐,四個人爭個不停。佛陀聽了便向他們說:「汝等所論,不

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
-------------------------------
所以ㄋ
外道得天身復墮惡道 內道證果得天身 唯升不墮

頭像
qwer
文章: 173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3

文章 qwer » 2004-10-01, 20:44

受念住的研究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1/09_02.htm

41頁

六、感受的類別分析

在南傳的受念住及北傳《增一阿含》中,感受的類別同樣是九種如下:
(1)快樂的感受──樂受,
(2)痛苦的感受──苦受,
(3)不苦不樂的感受──不苦不樂受,
(4)快樂而有執著的感受──食樂受、樂食受、樂有味受,
(5)快樂而無執著的感受──不食樂受、樂無食受、樂無味受,
(6)痛苦而有執著的感受──食苦受、苦食受、苦有味受,
(7)痛若而無執著的感受──不食苦受、苦無食受、苦無味受,
(8)不苦不樂而有執著的感受──食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食受,
(9)不苦不樂而無執著的感受──不食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無食
受。
在北傳《中阿含經》的受念住、《雜阿含經》第471經、472經等,
(註7) 以及《阿毗達磨法蘊足論》卷5(註8)等處,列出二十一種感受,
歸為七類如下:
(1)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2) 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
(3)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
(4)樂食受(樂有愛味受、樂有味受)、苦食受(苦有愛味受、苦有
味受)、不苦不樂食受(不苦不樂有愛味受、不味不樂無味受),
(5)樂無食受(樂無愛味受、樂無味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
受,
(6)樂念著受(樂欲受、樂依耽嗜受、樂耽嗜依受)、苦貪著受、不
苦不樂貪著受,
(7)樂出要受(樂無欲受、樂依出離受、樂出離依受)、苦出要受、
不苦不樂出要受。

以上七類,每類依樂、苦及不苦不樂分出三項,共成二十一種感
受;不同經論的譯名雖有出入,但內容完全相同。此二十一種是依據
受之自性、所依、雜染及清淨來分類,《瑜伽師地論》卷96說︰

又彼諸受自性、所依、染淨品別,當知是名受品類差別。有味
受者,諸世間受。無味受者,諸出世受。依耽嗜受者,於妙五
欲諸染污受。依出離受者,即
────────────────
(註7)《大正藏》卷2,頁120中、下。
(註8)《大正藏》卷26,頁476下。

42頁

是一切出離遠離所生,諸善定不定地俱行諸受。(註9)

同《論》卷28說︰

又樂受者,謂順樂受觸為緣所生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此
若五識相應,名(樂)身受;若意識相應,名(樂)心受。如
是諸受,若隨順涅槃,隨順決擇,畢竟出離,畢竟離垢,畢竟
能令梵行圓滿,名無愛味受;若墮於界,名有愛味受。若色、
無色界繫,若隨順離欲,名依出離受;若欲界繫,若不順離欲
,名依耽嗜受。(註10)

對各種不同的感受,依自性(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所依
(身、心)、雜染(有愛味、依耽嗜)、清淨(無愛味、依出離)明
辨其內涵後,在修行「受念住」時,就覺察當下自己的感受是屬於那
一種,例如,《南傳四念住經》中所說︰

在經歷快樂而有執著的感受(樂有味受)時,他覺察到︰「我
正經歷快樂而有執著的感受。」在經歷痛苦而有執著的感受(
苦有味受)時,他覺察到︰「我正經歷痛苦而有執著的感受。」

要時時對自己當下的感受清清楚楚,便是修行受念住的第一步;
而此處的感受,主要是指發生在身上的感受,《雜阿含經》第471 經
及 472經,分別以虛空中的狂風及客舍中的旅人來譬喻身中的感受,
其文如下︰

譬如虛空中,種種狂風起,東西南北風,四維亦如是。有塵及
無塵,乃至風輪起,如是此身中,諸受起亦然。(註11)
譬如客舍中,種種人住止,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等,旃陀羅
野人,持戒犯戒者,在家出家人,如是等種種,此身亦如是,
種種諸受生︰若樂若苦受,及不苦不樂,有食與無食,貪著不
貪著。(註12)
──────────────────
(註9)《大正藏》卷30,頁851上。
(註10)《大正藏》卷30,頁440中。
(註11)《大正藏》卷2,頁120中。
(註12)《大正藏》卷2,頁120下。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