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念的修習,“了知”與“學習”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Jotika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18-11-27, 22:57

Re: 呼吸念的修習模式,“了知”與“學習”

文章 Jotika » 2018-11-27, 23:59

解析ㄧ下個人對呼吸的觀察, 見解不一定是對:

1、吸氣時,空氣的溫度通常小於體溫,所以鼻腔以「內」對這冷空氣很有感覺,直通腦部,如果感覺要發生,通常是會控制呼吸(有注意就有控制),如果一開始就是自然呼吸,所產生的結果是「失念」
2、呼氣時,肺部呼出的氣體溫度通常與體溫相近,所以鼻腔「內」對這呼出的氣體比較沒感覺,但是這呼出的溫暖氣體對於鼻腔「外」部,溫度較低的人中比較有感覺.
最後由 Jotika 於 2019-02-14, 18:55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8-11-29, 21:47

建山明 寫:
2018-09-06, 13:06
但是,南傳經文這里,也还有一个疑問: 刻意調息,第一步,刻意作"吸氣長,呼氣長"并知之,"吸氣長"与"呼氣長"之间為何有一個"或"字?

第二步,刻意作"吸氣短,呼氣短"并知之,"吸氣短"与"呼氣短"之间為何有一個"或"字? 這是啥意思?
因為呼吸的动作是两个形式: 吸气,或呼气。這个形式 (吸气),或另一个形式 (呼气),"或"字 就是表示這意思。

没什麽另外的特别意思。

頭像
建山明
文章: 1082
註冊時間: 2005-04-15, 08:00

文章 建山明 » 2018-11-30, 06:26

Jotika 寫:
2018-11-27, 23:59
只要發現有一點火星,就要用力的吹,火才會點燃。
謝謝 Jo法友說的比喻!

我也說一點比喻: 第一步,刻意作长呼 吸,第二步,刻意作短呼吸,第一第二步是"吹火點燃"的起初步骤、过程;

随着"火燃起",进入第三步,從這一步轉為自然呼吸,這時,"吹火"的动作变得更輕松柔和,……
最後由 建山明 於 2018-11-30, 07:02 編輯,總共編輯了 3 次。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呼吸念的修習模式,“了知”與“學習”

文章 slake » 2018-11-30, 16:17

Jotika和建山明兩位法友的說法都很有意思,也很有創意,雖非「依經依律」,卻以最平常的事例說明了「呼吸禪」—看似簡單,卻是非常不簡單的實況!

頭像
peacecila
文章: 1534
註冊時間: 2004-09-18, 08:00

Re: 呼吸念的修習模式,“了知”與“學習”

文章 peacecila » 2018-12-01, 16:26

因為經文有提到"調琴喻"、四正勤、7覺支的教說,教導修行要善巧的調合身心,所以善巧地開發與運用一些修行技巧是無可厚非的,但也不需要矯枉過正,以為非這些技巧不可,因為隱藏在這些技巧之下,總有一些共通之處,怎樣都避不開、免不了,也因如此最後都會走到同樣的地點。

禪定古即有之,並非佛教獨有,如果整理的範圍擴大到外教,那可以參照的禪修技巧更是多如牛毛,令人無以適從,不知如何抉擇。但如果這些技巧真的這麼重要有效,那修成禪定者,應該比比皆是,但事實上禪定有成者,少有所聞。以真正的呼吸技巧來說,依時間點,佛世時最為正宗,但佛世時的禪修結果卻是"慧解脫"佔多數,後人至今為"慧解脫"是否"得定"爭論不休,如果認為最正宗就是最有效,找到最正宗的技巧就可以修成禪定,那看到這樣佛世時的禪修結果與後世因此所造成的爭論,難道就沒有任何疑問嗎?

惟一不變的禪修技巧,只有"尋、伺"(心跑了就拉回到禪修目標上)如此而已,而且是不論修定、修觀皆共通共用的禪修過程,真正訓練而有所成就--只是因為耐心與堅持於"尋伺"的禪修過程如此而已。

Jotika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18-11-27, 22:57

Re: 呼吸念的修習模式,“了知”與“學習”

文章 Jotika » 2018-12-03, 00:43

peacecila 寫:
2018-12-01, 16:26
但佛世時的禪修結果卻是"慧解脫"佔多數,後人至今為"慧解脫"是否"得定"爭論不休
以下是受教於網上善知識加上個人推理,推理未必正確盡善,只代表我有想過:
1、尋伺喜樂一心(覺觀喜樂一心?)
2、正念者能生正定,正定者能生正智,正智者能生正解脫。(北傳16步驟的順序?)

攝受寂止可分成近行定及安止定:

有接近一禪的近行定及正宗一禪的安止定
有接近二禪的近行定及正宗二禪的安止定
有接近三禪的近行定及正宗三禪的安止定
有接近四禪的近行定及正宗四禪的安止定

在安止定中什麼也不動,看到的是擬相,浸潤在虛擬世界,屬於世間定、「有取」、有漏、未能盡苦、不能思惟、沒有覺知與觀察,所以我將安止定在16步驟中除名。好像近行定是出世間、無漏、不取、有覺知、有觀察,看到的是真相。

如果近行定中有覺有觀,
接近一禪的近行定,似乎像放大鏡
接近二禪的近行定,似乎像顯微鏡
接近三禪的近行定,似乎像高倍顯微鏡
接近四禪的近行定,似乎像電子顯微鏡
真相越看越清楚。

16步驟中:
覺知喜應該是接近二禪的近行定
覺知樂應該是接近三禪的近行定
覺知心行之後應該是接近四禪的近行定,由此推論解脫應該是利用接近四禪的近行定這個工具完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佛陀的入滅,應該是四禪的安止定(沒有麻醉針的時代,最好的止痛方式?)

====四雙八士 Slake 所列北傳16步驟====
1.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
2. 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
3. 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
4. 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
5. 覺知喜,……。
6. 覺知樂,……。
7. 覺知心行,……。
8. 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9. 覺知心,……。
10. 覺知心悅,……。
11. 覺知心定,……。
12. 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13. 觀察無常,……。
14. 觀察斷,……。
15. 觀察無欲,……。
16. 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呼吸念的修習模式,“了知”與“學習”

文章 slake » 2018-12-03, 17:03

Jotika 法友好!
上述16個步驟並非我的創見,而是我依據雜阿含803經進行排序而已!其實,其中第4步驟「一切身行息」裡的「一切」應該刪除,因為對照相應部與雜810經的經文都沒有「一切」,實際的修習經驗也顯示不應該說是「一切」。

倒是你把第四禪近行定的境界說得很好!很難得有這樣的理解!
這時的呼吸非常、非常的緩慢、微細(每分鐘大約0~2次),也就是「心」已不再受到「身—生理機制」的羈絆,也就是斷、捨了憂、喜、苦、樂的感受,心理擺脫了生理和情緒的干擾,完全自由了!趨入第12步驟「心解脫」的狀態,有能力正觀「無常、苦、非我」的真相了!這時,行者保持在此第四禪近行定的狀態下,循序就呼吸的狀態同步正觀「無常、苦、非我;然後正觀斷、捨;正觀離欲;正觀滅盡。」此即所謂修習「慧解脫」。如果在執行第16步驟的思維滅盡後,呼吸寂滅了,也就是經由「止觀雙運—多修於觀,成就於止」,而進入第四禪的安止定。這時,關於聖弟子證得究竟解脫所必修的禪修課程—四禪定,已經大功告成!聖弟子可以自由選擇「到此為止」或「繼續修習四空定」。

如欲繼續修習、進入空無邊處等四空定,乃至開發神通,皆須在此第四禪的基礎上繼續用功。因此,「慧解脫」的定義並沒什麼好爭議的!只要仔細比對兩傳聖典上,關於「須深盜法」的經文,即可一目瞭然!

Jotika
文章: 63
註冊時間: 2018-11-27, 22:57

Re: 呼吸念的修習模式,“了知”與“學習”

文章 Jotika » 2018-12-03, 20:05

slake 寫:
2018-12-03, 17:03
倒是你把第四禪近行定的境界說得很好!很難得有這樣的理解!
這時的呼吸非常、非常的緩慢、微細(每分鐘大約0~2次),也就是「心」已不再受到「身—生理機制」的羈絆,也就是斷、捨了憂、喜、苦、樂的感受,心理擺脫了生理和情緒的干擾,完全自由了!趨入第12步驟「心解脫」的狀態,有能力正觀「無常、苦、非我」的真相了!這時,行者保持在此第四禪近行定的狀態下,循序就呼吸的狀態同步正觀「無常、苦、非我;然後正觀斷、捨;正觀離欲;正觀滅盡。」此即所謂修習「慧解脫」。如果在執行第16步驟的思維滅盡後,呼吸寂滅了,也就是經由「止觀雙運—多修於觀,成就於止」,而進入第四禪的安止定。
善哉!善哉!善哉!
禮敬四雙八士Slake !
應受人天之供養 !

頭像
aller
文章: 285
註冊時間: 2013-03-05, 08:00

Re: 呼吸念的修習模式,“了知”與“學習”

文章 aller » 2018-12-04, 10:25

slake 寫:
2018-12-03, 17:03

這時的呼吸非常、非常的緩慢、微細(每分鐘大約0~2次),也就是「心」已不再受到「身—生理機制」的羈絆
那是「息長」囉!?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Re: 呼吸念的修習模式,“了知”與“學習”

文章 slake » 2018-12-04, 11:48

Jotika法友言重了!只不過是隱居山林的一介農夫罷了!剛好因為你提到「第四禪的近行定」,讓我有了適當的機緣可以藉此說明安般念中如何進修「慧解脫」的具體方法。但此方法仍須修習、多修習才能證果,若於此「正觀(內觀)」缺乏恆心、毅力或慧力不足,屢屢選擇直接進入第四禪的安止定,那就只能停留在第四禪的境界,並未能取證三或四果。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