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還是「取蘊」?怎麼分別?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4-01-10, 18:19

這個就算是我所說的被搞混的一部分法義。不能說我的兩世三層說不符合經典,只能說不符合所有的經典。

可以參考一下雜阿含288經和相應部12相應67經/蘆葦束經

學友!猶如兩把蘆葦束輾轉相依而得立。同樣的,學友!以名色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
。。。。
學友!如果拉開那(兩把)蘆葦之一,另一束會倒下;如果拉開另一束蘆葦,(這)一束會倒下。

------------------------------------------------------------------

尊者舍利弗復問尊者摩訶拘絺羅:
  「先言名色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雲何?」
  尊者摩訶拘絺羅答言:
  「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

值得玩味的是,名色和識,在雜阿含裏是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在相應部裏記載是(兩把)蘆葦。

----------------------------------------------------------

然而,無論三蘆還是兩蘆,若去其一都不得立是肯定的了。

三蘆既立,便是觸了,不應該有時間的延遲。對嗎?

另一個問題,如果十二緣起是線型的次第而起的話,“愛取”一定在“受”的後面,對吧?

如何按立“色取蘊”?

再嚴格地說,恨和癡後面有沒有取呢?經典裏的十二緣起好像從來沒有說起?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4-01-11, 18:30

和此相關的還有【雜阿含經】第287/288經及相應的南傳經典:

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
  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關於「齊識而還」,據網上的莊居士說,相當於南傳經文的「這識轉回,往前不超越名色」,這與《雜阿含288經》所說的「然彼名色緣識生……然彼識緣名色生」的意義相同,為緣起十支說,相關的意義,印順法師就從「認識」與「胎生」的角度來解說,參看《初期大乘佛教起源與開展》p.238-p.239。而南傳經文後面出現「行」,北傳經文出現「行」與「無明」,顯然與「齊識而還」不符,疑為後來對經文之增修。

我個人同意,拾貳緣起有後人增修的痕跡,但是主要的突破在於,要從兩世三層來理解它。這才更符合佛法的原意。

頭像
lovetvb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07-08-16, 08:00

文章 lovetvb » 2014-01-11, 21:01

經文裏說的很明白,現貼經文:

如是我聞。
壹時。佛在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陰及受陰。
雲何為陰。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壹切總說色陰。{隨}諸所有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壹切總說受.想.行.識陰。是名為陰。
雲何為受陰。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過去.未來.現在。生貪欲.嗔恚.愚癡,及余種種上煩惱心法。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受陰。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四八] 第六 蘊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五蘊及五取蘊,且諦聽!
諸比丘!以何為五蘊耶?
諸比丘!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
名為色蘊。
所有受之……所有想之……乃至……
所有行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乃至……名為行蘊。
所有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識蘊。
諸比丘!此等名為五蘊。

佛陀在《蘊相應·蘊經》(Khandha sutta)等經中解
釋五取蘊說:
“諸比庫,什麽是五取蘊(pa&cupādānakkhandhā)
呢?
1) 諸比庫,凡任何色(Yau ki&ci, bhikkhave,
rapau),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
細、劣、勝,還是遠、近,是有漏的(sasavau),可執
取的(upadaniyau),這稱為色取蘊(ayau vuccati
rapupadanakkhandho)。
2) 凡任何受(Ya kaci vedana),無論是過去、現
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還是遠、近,
是有漏的,可執取的,這稱為受取蘊(ayau vuccati
vedanupadanakkhandho)。
3) 凡任何想(Ya kaci sa&&a),無論是過去、現在、
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還是遠、近,是有
漏的,可執取的,這稱為想取蘊(ayau vuccati
sa&&upadanakkhandho)。
4) 凡任何行(Ye keci saikhara),無論是過去、現
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還是遠、近,
是有漏的,可執取的,這稱為行取蘊(ayau vuccati
saikharupadanakkhandho)。
5) 凡任何識(Yau ki&ci vi&&aoau),無論是過去、
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還是遠、
近,是有漏的,可執取的,這稱為識取蘊(ayau
vuccati vi&&aoupadanakkhandho)。
諸比庫,這些稱為五取蘊(Ime vuccanti, bhikkhave,
pa&cupadanakkhandha)。”(S.3.4
在此,壹切能被欲、邪見、戒禁、我論這四取,所執取的五蘊成份,皆名為取蘊。



《相應部》犍度篇蘊相應
[八二] 第十 滿月(漢譯雜阿經卷二(大正藏二、壹四b)中部經典壹0九、壹壹0。)
壹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與大比丘眾俱。
二 時,世尊於十五日布薩滿月之夜,為比丘眾所圍繞而坐於露地。
三 時,有壹比丘,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向世尊合掌,白世尊曰:
“大德!世尊若許答我問者,我願聊問世尊。”
“比丘!然則坐於己座,而如所欲問。”
四 “唯唯,大德!”彼比丘應答世尊。則坐於己座,而白世尊曰:
“大德!有五取蘊,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是,此事然耶?”
“比丘!有五取蘊,謂色取蘊……
五 “善哉,大德!”彼比丘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再問世尊曰:
“大德!此五取蘊以何為根耶?”
“比丘!此五取蘊乃以欲為根。”
六 ……乃至……
“大德!彼五取蘊即是取耶?以離五取蘊有取耶?”
“比丘!彼五取蘊亦非即取,亦非離五取蘊有取。於彼有貪欲者,此,乃取。”
七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再問世尊言:
“大德!於五取蘊,應有欲貪之差別耶?”
“比丘!世尊當說,比丘!於此有壹人如是思惟,謂:我於未來世得如是色,我於未來世得如是受,我於未來世得如是想,我於未來世得如是行,我於未來世得如
是識。比丘!於如是五取蘊,當有欲貪之差別
。”
八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問世尊曰:
“如何蘊名為蘊耶?”
“比丘!以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名為色蘊。以受……想……行……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
近名為識蘊。比丘!以此等之蘊名為蘊。”
九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問世尊曰:
“大德!依何因、何緣名為色取蘊耶?依何因、何緣為受取蘊耶?依何因、何緣為想取蘊耶?依何因、何緣為行取蘊耶?依何因、何緣為識取蘊耶?”
“比丘!以四大為因、以四大為緣,而為色取蘊。以觸為因、以觸為緣,而為受取蘊。以觸為因、以觸為緣,而為想取蘊。以觸為因、以觸為緣,而為行取蘊。
以名色為因、以名色為緣,而為識取蘊。”
壹0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問世尊曰:
“大德!如何而起有身見耶?”
“比丘!於此處之無聞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順善知識之法,以見色是我,我乃色有,我中有色、色
中有我。見受……想……行……識是我,我乃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比丘!如是而起有身見。”
壹壹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問世尊曰:
“大德!如何而不起有身見耶?”
“比丘!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見聖人之法,知聖人之法,善順聖人之法,見善知識,知善知識之法,善順善知識法,不以色是我,我乃以色而有,我中有色、
色中有我,不以受……想……行……識是我,我乃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比丘!如是而不起有身見。”
壹二 “善哉,大德!”彼比丘……乃至……更問世尊曰:
“大德!以何為色之味?以何為過患?以何為出離耶?以何為受……想……行……識之味?以何為過患?以何為出離耶?”
“比丘!緣色所生喜樂為色之味。色之無常、苦、變易之法,為色之過患。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為色之出離。緣受……想……行……識所生喜樂,為識之味。識之無常、苦變易之法,為識之過患。於識調伏欲貪、斷欲貪為識之出離。” 壹三 “善哉,大德!”彼比丘歡喜、隨喜世尊之所說,而更問世尊曰:
“大德!如何知、如何觀者,於此有識之身及外之壹切諸相,不起我慢、我所慢之隨眠耶?”
“比丘!如是以正慧作如實觀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壹切色,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體。如是以正慧作如實觀受……想……行……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壹切識,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體。比丘!如是知、如是觀者,則於此有識之身及外之壹切諸相,不起我慢、我所慢之隨眠。”
壹四 其時有壹比丘,心生思念:
“如是色乃無我,受……想……行……識乃無我。[然]無我所作之業,何者之我應受?”
壹五 時,世尊心知彼比丘心之所思念,以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此處有壹愚人,以無智、無明渴愛所礙之心,思惟能越師教而言,[謂:]“如是色乃無我,受……想……行……識乃無我,[然]無我所作之業,何
者之我應受?”諸比丘!處處於彼諸法,受我質問之調練!
壹六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受……想……行……
“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無常、苦、變易之法者,以見於此,得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諸比丘!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是故諸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壹切色,乃非我所,非我,非我體。
二二 受……
二三 想……
二四 行……
二五 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識之過去、未來、現在……乃至……遠近之壹切識,乃非我所,非我,非我體。
二六 諸比丘!聖弟子以此名為減而不增,舍而不取,退而不近,離薰而不偏薰。
二七 何以減而不增耶?以減色而不增,以減受……想……行……識而不增。
二八 何以舍而不取耶?以舍色而不取,以舍受……想……行……識而不取。
二九 何以退而不近耶?以退去色而不近,退去受……想……行……識而不近。
三0 何以離薰而不偏薰耶?以離薰色而不偏薰,離薰受……想……行……識而不偏薰。
三壹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作如是觀,以厭患於色,厭患於受……想……行……識,厭患而離貪,離貪而解脫,解脫而生解脫智,則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頭像
lovetvb
文章: 67
註冊時間: 2007-08-16, 08:00

文章 lovetvb » 2014-01-11, 21:39

goofy 寫:
●至於說到『識』和『觸』,
─雜阿含68、213、214、218、248、273、306經


照經文說是:緣根、塵而識生,三者合和生觸。
而如果依照日常通俗的用語來說:

─當眼睛正視所看時,眼識就生起;
─當耳朵聽到所聽時,耳識就生起;
─當鼻子嗅到所嗅時,鼻識就生起;
─當舌頭嚐到所嚐時,舌識就生起;
─當身體碰觸到所觸時,身識就生起;
─當意根憶念起所憶時,意識就生起。

接著

─當眼睛正視所看時,眼識就生起;頃念下,眼睛再聚焦所看(或所看的某壹部分)時,這整個聚焦的動作就是「觸」。
─當耳朵聽到所聽時,耳識就生起;頃念下,耳朵再聚焦所聽(或所聽的某壹部分)時,這整個聚焦的動作就是「觸」。
─當鼻子嗅到所嗅時,鼻識就生起;頃念下,鼻子再聚焦所嗅(或所嗅的某壹部分)時,這整個聚焦的動作就是「觸」。
─當舌頭嚐到所嚐時,舌識就生起;頃念下,舌頭再聚焦所嚐(或所嚐的某壹部分)時,這整個聚焦的動作就是「觸」。
─當身體碰觸到所觸時,身識就生起;頃念下,身體再聚焦所碰觸(或所碰觸的某壹部分)時,這整個聚焦的動作就是「觸」。
─當意根憶念起所憶時,意識就生起。頃念下,意根再聚焦所憶(或所憶的某壹部分)時,這整個聚焦的動作就是「觸」。



....................................................................................


以上言論,純屬個人的見解,僅供參考!


...................................

因為壹個心有多個心所還是壹個心單個心所的疑問 重閱了《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得到了答案:

五門心路過程+意門心路過程


附上相關《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文字:

在經教裏,佛陀壹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為五種究竟法,即:色、受、想、行、識五蘊(pa&cakkhandh&)。於(阿毗達摩)論教,諸究竟法則歸納為四種類別。首三種──心、心所與色──包含了壹切有為法(因緣和合而成之法)。經教裏的五蘊相等於這三種(究竟法)。識蘊(vi&&&&a)在此列為心(citta);「心」此字通常是用於代表基於其相應心所而得以分門別類的諸「識」。在論教方面,五蘊的中間三蘊(受、想、行)則被列入心所(cetasika)之內;心所與識同生(俱生),執行種種不同的作用。在《阿毗達摩論》所列出的五十二心所當中:受蘊與想蘊各是壹種心所;行蘊(sa&kh&rakkhandha)則再分為五十種心所。而色蘊則當然是相等於《阿毗達摩論》裏的二十八「色」。

除了這三種有為究竟法之外,還有第四種究竟法,屬於無為的究竟法(不是由於因緣和合而成之法)。這不包括在五蘊之內的究竟法即是涅槃(Nibb&na):脫離諸有為法之苦,而達至最終解脫之法。如是,在《阿毗達摩論》裏壹共有四種究竟法:心、心所、色、涅槃。

頭像
redredkiss
文章: 209
註冊時間: 2007-03-27, 08:00

文章 redredkiss » 2014-01-12, 02:54

個人認為,說緣起有多少層面,多少含義,沒什麽意義。最終結果就像南懷瑾解釋金剛經一樣,連如是我聞這四個字都能寫一篇文章了。其實簡單的說,緣起就是從無明到老死,一個對因無明到生生死死也無常無我的描述。佛陀的意思就是說在無明的情況下,會有老死,也因此有佛陀出世。因此而有彼。非要說緣起通三世通幾世,通三十世三百世,也是緣起,非要論這個有什麽用呢,非要搞的那麼複雜干什麽呢。佛陀對阿難說過緣起甚深,是因為阿難無法真正的見識到緣起。我們也一樣見不到,我們無明凡夫,只是聽說,大概理解,於是說緣起很容易理解啊,四聖諦一樣,誰不知道苦集滅道,可是能解脫嗎?個人認為道理其實相通的。但一定要把緣起解釋到某個層面,某個凡夫的認知,那可能離解脫遠矣。
貌似有點偏離你的五取蘊問題了。。不好意思。

頭像
redredkiss
文章: 209
註冊時間: 2007-03-27, 08:00

文章 redredkiss » 2014-01-12, 03:08

另外很好奇的就是,(我很少看論書)所以有此一問,有為的究竟法和無為的究竟法,差別在哪裡呢?

頭像
Mahanama
文章: 2475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聯繫:

文章 Mahanama » 2014-01-12, 13:39

這裡是討論區,不是佈告欄;這一點已經說過沒遍數了。再轉貼大篇文章,就真接刪文,不再說明。 :lol:

頭像
goofy
文章: 102
註冊時間: 2012-04-01, 08:00

文章 goofy » 2014-01-12, 18:53

解悟法友,您問題提的好!
不管是兩束還是三束蘆葦,此經這ㄧ提,不是全然破壞了「緣起法」的核心架構了嗎?相信您知道我在說什麼!
而且,兩束還是三束的爭議還在後頭呢!它會衍生出「名色」支是指ㄧ還是二的猜想!如果是ㄧ,那「名色」的「名」可能是形容詞;如果是二,那「名色」的「名」與「色」是各自獨立的;而,如果「名色」是各自獨立的,那,「識」緣「名色」就會分岔成兩條路:ㄧ是「識」緣「名」,ㄧ是「識」緣「色」。走到這裡,它又背離了「此有故彼有」的法則;「識」緣「名」之後,「名」如何緣「六入」?難道「名」只緣「意入」?「識」緣「色」之後,難道是「色」緣「前五入」?
若依雜阿含296經來講,『緣起法』裡面的「緣生(支)法」,支支都是常住法界的,「名色」也不例外!那,「名色」的「名」與「色」就不能分離,否則,不就變成兩支!?「名」能獨存法界嗎?
另外,這ㄧ經的提出,也替「五蘊的集滅」中的「識的集滅」和「四念處」中的「心念處的集滅」找到出路!
但是,由此,又會從「名色集是識集」這裡產生「緣名色而生識」的認知,而此認知又會與「緣起法」中的「行緣識」和「名色緣六入」的認知混亂糾結!
而,「四念處」中的「心念處的集滅」─「名色集則心集,名色滅則心滅」,『識』,又被『心』所取代;照理說,心與識是不同的!
法友說:《「三蘆既立,便是觸了,不應該有時間的延遲。」》
─這句話,是有爭議的。
您的意思是:「識」與「名色」互緣,就是「觸」?
─這是雜阿含294經(相應部 SN 22-19經)所述!也是很突兀的ㄧ篇經文,但仔細看其內容,尤其是相應部 SN 22-19經,就會察覺它其實也是縮減之文,經裡還是列了「六(入)處」,所以,它還是由「識」緣「名色」,「名色」再緣「六入」後才生「觸」的!
這和經文所說「根、塵、識三者和合生觸」的意思是吻合的!
但是,雜阿含294經(相應部 SN 22-19經)這樣說:「‧‧‧‧。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這段話是容易造成曲解的。
另外,您的意思是:《 「識」與「觸」的生起沒有時間差? 》
您可能誤解了經文!其實現實生活也是ㄧ樣哦!
照經文說是:【 緣根、塵而識生,三者合和生觸。 】,「識」與「觸」是有先後順序的,只是相隔極短!於日常生活中,難道您沒有察覺?!
至於,法友說:《 受於愛之前,愛取之後,如何安立「色取蘊」? 》,這ㄧ點沒有問題!不過,我是不採納「色蘊」中間加入「取」字的,因為那只是疊床架屋,徒增困擾而已(這是個人的見解)!而且,那也是另ㄧ個爭議點!暫時不提!
另外,法友說:《「恨和癡後面有沒有取呢?經典裏的十二緣起好像從來沒有說起?」》,這一段也是ㄧ樣!
以下,我就拿下面經文來做解說─
雜阿含213經說:
─...............
緣眼、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緣觸觸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若於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者,種貪欲身觸、種瞋恚身觸、種戒取身觸、種我見身觸,亦種殖增長諸惡不善法。如是純大苦集皆從集生,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廣說如上。.............
因為,無明(不知)!也就是不如實知「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所以,您在『觸』時,於內心中,會種下貪欲身觸、種下瞋恚身觸、種下戒取身觸、種下我見身觸,也會種殖增長所有的惡不善法。如是純大苦集皆從集生,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廣說如上。
有如此種種之觸,就會衍生出如此種種之受,綜括就是苦、樂、不苦不樂受。
凡夫,對「受」的貪愛,是ㄧ般人無法想像的,簡直可以說是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因為有「受」,才會有世間(雜阿含230經)!因為有「受」,人生才會多采多姿!因為有「受」,人才能真正叫做是活著!活著的感覺真好!那怕是辛苦地活著,也ㄧ樣要渴愛求生。更何況,絕大多數的人是愚癡活!
另外,緣生「受」之前,有沒有「六入」?「六入」的前五入都是「色」!緣生「受」之前,有沒有「名色」?「色」在此!緣生「受」之前,有沒有「識」?(生起識的前五根)「色」在其內!
另外,「愛」支,被分為「欲愛」、「色愛」、「無色愛」,這「欲愛」,不就是眼、耳、鼻、舌、身根所緣的色、聲、香、味、所觸等五塵?法友於前面說:【 你的眼看見她的當下,她成為的,是色取蘊。 】,這句話,是不是應該做修正?應該是「取」支的「欲取」!
解悟法友!早上的大篇被刪,之前的小篇(請教希拉與羽生法友)也被刪,這篇縮減篇算是給您的回覆!還好另一篇有闗禪定的步驟與心得沒有刊出,算是幸運!再見了!我退出!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4-01-15, 15:51

redredkiss 寫:個人認為,說緣起有多少層面,多少含義,沒什麽意義。
AN 9.1五

諸友!復次,比丘能除遣,能趣向心離蓋之論,謂:少欲論、知足論、遠離論、
不雜論、發勤論、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智見論,如是之論隨心所欲而
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諸友!此乃等覺分法修習所依之第三。

-------------------------------------------------------------------

對於緣起的討論,屬於“慧論、解脫論、解脫智見論”,此乃等覺分法修習所依之第三。

如是之論(對於我來說)隨心所欲而得,得而不艱難,得而不梗澀。但是,我仍然要在經典的基礎上來寫帖子。這個稍微有點費勁,因為要找到相關度高的經典才行。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4-01-15, 21:14

「三蘆既立,便是觸了,不應該有時間的延遲。」
-------------------------------------------------------------------------

【雜阿含經】第68經: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

如果有時間的延遲,按照有些人的理解,是要等一個“作意”或者任何別的東西,那麽就會是“四事和合”生觸了吧?

想問一下:三蘆既立,還不是“觸”,在等什麽?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