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TrueFour1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2-09-20, 08:00

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文章 TrueFour1 » 2012-11-16, 16:57

●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在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之前,我先介紹下面這個網站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就是此論文所要討論的南傳大師,點入他的著作,有的有英文原文對照,有的英文原文網頁移到最後處,建議大家英中文對照看,會比較好。感謝此網站的參與者,謝謝!


●一、「呼吸禪定引導」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呼吸禪定引導」一文。



第6段.....當呼吸開始舒順起來時,你可以開始在身體的其它部位探索它...因此要有意識地擴大你的覺知。開始時一個專注的好地方是臍部附近,...注意在呼氣或者吸氣時那裏是不是有緊張感,要是發現有以上情形,就放松。觀想那個張力在入氣中融解化去,在出氣中融解化去。你如果願意,可以想象氣能就在臍部進入身體,融解那裏可能存在的任何緊張感……

第7段.....接下來,把你的覺知往右挪——挪到腹部的右下角……現在,把你的覺知往左移,移到腹部左下角,

第8段...... 現在把你的覺知移到上腹部[中央的]太陽神經叢[2]……之後移到右上角……右側……左側……胸部中央……過一陣,移到喉根……然後移到頭部中央。對頭部的氣能要極其謹慎。觀想它極其輕柔地進入,不僅透過鼻,而且還透過著眼、耳,從頭頂往下進入、從頸後部進入,極其輕柔地逐處操作,松開任何張力感,譬如你的下顎、頸後、眼部周圍、面部……

第9段.....從那裏,你可以逐漸地把注意力沿後背下移,自兩腿往下,到腳趾、趾間。.....繼續操作,一直到達趾端。接下來,重複這個過程,從頸後開始,沿著雙肩、雙臂、雙腕,一直操作到指端。

第10段.....你可以像這樣重複巡查身體,多少次都行,一直到心准備好定駐下來。
第11段.....之後,讓你的注意力回到體內某一個你感到可以最自然地安駐、入定的地方,不管它是哪裏。就讓你的注意力歇在那裏,與氣融爲一體。同時,讓你的覺知範圍擴展開來,填滿全身......要敏銳地維持那個擴大了的覺知感。你會發現它就像帶孔的氣球,傾向於縮小,因此要不斷地擴展它的範圍,觀想“全身、全身,全身吸氣,從頭頂到腳趾。”觀想氣能從每個毛孔進入身體。


◎→上述所說的步驟,就是坦尼沙羅比丘以自己修行的方式,來闡述 ─ 相應部 54之1經‧ “入出息相應”經文內容中的→
《學「我覺偏身入息」,學「我覺偏身出息」;學「我止身行入息」,學「我止身行出息」》。

但是‧這裡有些問題,要先釐清:

〈1〉、「第6段.....當呼吸開始舒順起來時,你可以開始在身體的其它部位探索它...因此要有意識地擴大你的覺知。」

─首先,「念」於鼻子的呼吸,再來,又「念」於身體的其它部位,「再注意」那裏有無「緊張感」,若有,再施以「觀想」,觀想那個張力在入氣中融解化去,在出氣中融解化去。........→這段,你可以看出,你的「念」,在不同的地方生起、消滅,又升起、又消滅.......一直下去。


〈2〉、「....觀想“全身、全身,全身吸氣,從頭頂到腳趾。”觀想氣能從每個毛孔進入身體。觀想“全身、全身,全身呼氣,從頭頂到腳趾。”觀想氣能從每個毛孔離開身體。....」

─可以用『觀想』的方式,觀想「氣能」,由全身,從頭頂到腳趾的進出嗎?

〈3〉、「....注意在呼氣或者吸氣時那裏是不是有緊張感,要是發現有以上情形,就放松。觀想那個張力在入氣中融解化去,在出氣中融解化去。你如果願意,可以想象氣能就在臍部進入身體,融解那裏可能存在的任何緊張感……」

─《 坦尼沙羅比丘把「止身行入息」與「止身行出息」解釋為「身體緊張感的消融」,而此「緊張感的消融」可以藉由觀想『想像氣能進入身體部位』而達到消融!》

→這樣靠觀想,『想像』氣能於「張力處」進出,來消融「張力」。他稱此種行為為「止身行入息」與「止身行出息」。你意下如何?其結果:「張力」是解除了,但是,「身行」還在。

〈4〉、坦尼沙羅比丘在其論文「關於禪那境界」中說─《 ....只要你能保持穩定的覺知與全面的清醒,你在第一還是第幾禪那,是無關緊要的,因爲你處理禪定的方式是一樣的。阿姜放要人們把注意力放在張力與放下張力的問題上,以此向人們指出了一條道路,自己鑒定自己的境界,無需問外界權威。而且看起來,這個自我鑒定的過程——張力(苦)、它的原因、它的止息、與止息之道——正是四聖諦所闡述的主題。》

─你認同此「張力論」可以用來鑑定自己的「禪定境界」嗎?假設可以,那,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張力論」是要如何描述呢?如果只是以「禪支」的放下來描述,那根本就不必多此一舉,再用「張力論」來描述!

─「張力」的原理,以現代醫學來說,其實就是「精神緊繃」,肌肉與關節處於「收縮狀態」。此處,竟可成為四聖諦的主題!

.............................................................................



●2、「呼吸禪定步驟」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呼吸禪定步驟」一文。


─第3段:.....佛陀在描述禪定境界時,並未採用一境性(single-pointedness)的描述(images形象;印象;描述)。他用了全身覺察(或自覺或認識)(whole-body awareness)的描述(images形象;印象;描述)。喜與樂的感覺從呼吸中産生時,他告訴你,要把喜感與樂感,如同把水揉入麵粉中做麵糰一般地揉入全身。

─第4段:.....這些皆是全身覺察(或自覺或認識)(whole-body awareness)的描述(images形象;印象;描述),也就是一種喜、樂、明亮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 充滿全身的感覺。那就是你在了解呼吸時需要嘗試達到的,因爲讓洞見(insight )昇起的那類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 ),並非限制於一點。當你把注意力集中於一點,把其它一概堵在覺察(或自覺或認識)之外時,那樣心智(mind)也會留下許多盲點。但是當你試著維持一種全方位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感(all-around awareness)時,就有助於消除盲點。換句話說,“你要沈浸於呼吸之中,並知道(be aware of 注意到;覺察的)所有圍繞著你全身的呼吸。用來描述它的一個詞是 kayagatasati——念住沈浸於身體,身體(body)爲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所充滿,且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自身又沈浸於身體中,爲身體所包圍。因此並不是你就只注意一點——例如頭部後方——從那一點看身體,或者是嘗試從那一點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去阻擋堵住對其它身體部分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你必須要有全身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whole-body awareness),有全方位(all-around),三百六十度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那樣就消除了心智中的盲點。

◎→心智中的盲點,應該在心,不在身。在呼吸禪定時,不是要你把「念」安於「呼吸」之上嗎?在此處,卻要人對全身,作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覺察!以便找出某某部位是否存在著「張力」,再用觀想氣能於彼處進出的方式來消融「張力」。當你在觀想氣能於彼處進出來消融「張力」的同時,你的「念」,還能專注於鼻子的呼吸嗎?。



─第8段:.....我們使心智(mind)集中起來時,是在以一個不同的方式思考。初始階段,我們還是在思考(thinking),不過想的完全是有關當下(present moment),完全在觀察(observing )當下,對當下發生的事件有警覺(alert)、有念住(mindful),這樣就不必去創造過去、未來世界。這樣給身體造成的張力就減少了。爲了保持對當下的念住,不讓心思溜回到老習慣(old habits)去,你必須盡量保持開闊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一直到包括對你的手指、腳趾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那樣才能讓你紮根於當下。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保持著開闊感時,就會防止産生允許心智(mind)溜出去跟蹤過去與將來的那種收縮性。你就完全安住於當下(present moment),思考(think)的需要變得越來越少。

◎→要使心智集中,不是要念住於呼吸嗎?為何反而跑來跑去觀想覺察身體的不同部位?觀想這,觀想那,若有張力,還觀想氣進入身體去平伏張力?

◎→「想當下,觀察當下,警覺當下」,「當下」不是指「呼吸」嗎?



─第9段:...... 隨著念頭越來越少,不去干擾呼吸能量的流動,一種滿足感(sense of fullness)會從身體發出來。經文中把這種滿足感稱爲“喜”(rapture),而稱隨之而來的自在感(sense of ease)爲“樂”(pleasure)。你就讓這個自在的滿足感(喜樂)充滿全身,但仍然把注意力放在呼吸能量上,即使它完全靜止(still)了。你不需要匆忙,不過最後會達到一個地步,身體與心智經歷了足夠的喜與樂,你可以讓它們平息(subside)下來。或者有時候,喜念太強烈了,那時你就嘗試讓更爲精細的呼吸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進入喜悅範圍中,然後你轉入一個完全自在(total ease)的層次。之後連自在感——一種啜飲愉悅的感覺——也平息(subside) 了,把你留在了徹底的靜止狀態(stillness)。

─第10段:.....你在靜止中定駐下來後,可以開始尋找呼吸(the breath)與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之間的分界線。在此之前,你一直在調御(been manipulating )呼吸,試圖越來越敏感於呼吸怎樣最舒服,怎樣不舒服,你的調御越來越精細,直到可以放下調御,與呼吸同一體。這樣做,就使呼吸越來越精細,直到它徹底靜止。當一切穩定靜止下來之後,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和覺察對象( object of your awareness )自然而然就分開了,好比懸浮液中的化學物質沈澱下來。一旦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分離了出來,你就可以開始直接調御(manipulating)心智因素(the factors of the mind),那些影響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的那些感受(feelings,受)與辨識(perceptions,想)了。你可以觀察它們的行爲,因爲目前呼吸已經不會干擾了


◎→喜、樂感平息了,《呼吸越來越精細,直到它徹底靜止。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和覺察對象( object of your awareness )自然而然就分開了。
一旦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分離了出來,你就可以開始直接調御(manipulating)心智因素(the factors of the mind),那些影響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的那些感受(feelings,受)與辨識(perceptions,想)了。你可以觀察它們的行爲。》

─請問:喜、樂感不就是感受(feelings,受)嗎?既已平息了,你還調御什麼?還觀察什麼?


◎─另外,既然喜、樂感已平息了,表示已到了第四禪(斷樂斷苦故,滅先之喜與憂故,為不苦不樂、對捨念清淨,具足第四禪靜慮而住。),為何於此時才開始要直接調御(manipulating)心智因素(the factors of the mind),那些影響你的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的那些感受(feelings,受)與辨識(perceptions,想)?

─難道「尋」「伺」不是「想」?況且,「尋」「伺」於第二禪就已先平息了。(參考雜阿含272經及相應部22-80經 。「尋」與「伺」都是代表不同的「想」。)




─第12段:不過,即使這個覺察(或自覺或認識)(awareness)也有上下起伏的時候,爲了超越它們,佛陀讓你調御(manipulating)它們,就好像你調御呼吸、調御感受、辨識那些心理因素一樣。經文上談到“令心勝喜”(gladdening the mind)、“令心定”(steadying the mind)、“令心解脫”(releasing the mind)。

─第13段:佛陀在談到修持這個階段裏的“心解脫”(releasing the mind )時,並不是在講“徹底解脫”(ultimate release)。他講的解脫(release),是指比如你放下初禪的“尋想”(directed thought,尋)與“評量”(evaluation,伺),讓自己從那些因素(禪支)的負擔中解脫出來,同時進入第二禪那,如此類推地進入不同禪定層次的情形。你這樣做時就會看到,出入那些層次,很多意義上是可以藉著“意志”進行的(are willed)。這一點很重要。你在禪定中,從一個階段轉到下一個階段,在心目一角注意,爲了從一種體驗呼吸的方式轉到下一種方式、從一種層次的穩定性轉到下一種穩定性,自己在做些什麽,就會有洞見(insight)産生。你可以看見,很多意義上這是一種心意造成的現象(a produced phenomenon)。

─第14段:這樣做,最後就把呼吸禪定引向了“洞見”(insight)。首先,有了“無常的洞見”(insight into inconstancy),不僅是對於“呼吸”(the breath),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心智”本身(in the mind),因爲你看見,即使那些穩定、清新的禪定層次也是可以藉著“意志”産生的(are willed)。在這一切清新、一切穩定的狀態之下,是一種重複的意志、意志、維持禪定狀態的意志(a repeated willing, willing, willing to keep the state of concentration going)。

─第15段:我們的一切常規經驗,無論是在禪定之中還是禪定以外,每分每刻,都具有某種“意願”、“意志”的成分(an element of intention, an element of will)。



◎作者把「心解脫」解成「放下禪支」!可以這樣解嗎?


◎→前面,已有喜、樂生起,喜、樂平息等階段,也就是“尋想”(directed thought,尋)與“評量”(evaluation,伺),早在第二禪「息有尋有伺,無尋無伺,內淨一心,定生喜樂」時就已消失,為何在此,才開始要從尋、伺中解脫出來?

◎→坦尼沙羅比丘於其論文「定義念住」中提到《泰國林居禪修大師阿姜李曾經評論說,念住與精勤相結合,即成爲所謂的“尋想”[vitakka,尋]禪支,那時你把思維連續不斷地聚焦於單一所緣。警覺與精勤相結合,即構成另一個禪支——所謂的“評估”(vicāra,伺)。》

─若如此,則於第二禪時,尋、伺消失,也就是「念住」、「警覺」、「精勤」三者全無時,沒有念住的呼吸禪定要如何繼續?可以這樣定義嗎?


◎→另外,有關於

(1)、第13段中說:《......出入那些禪定層次,很多意義上是可以藉著“意志”進行的(are willed)。這一點很重要。.....》

(2)、第14段說:《即使那些穩定、清新的禪定層次也是可以藉著“意志”産生的(are willed)。在這一切清新、一切穩定的狀態之下,是一種重複的意志、意志、維持禪定狀態的意志(a repeated willing, willing, willing to keep the state of concentration going)。

(3)、第15段說:我們的一切常規經驗,無論是在禪定之中還是禪定以外,每分每刻,都具有某種“意願”、“意志”的成分(an element of intention, an element of will)。


─這,第13、14、15段的論點,你同意嗎?禪定層次,不是由你心境解脫的多寡來決定的嗎?

─禪定層次,可以如同坦尼沙羅比丘所說的‧是由「意志」決定嗎?

............................................................................


●3、「浴於氣中」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浴於氣中」一文。


◎→看完此文「浴於氣」,感覺好像在學「氣功」和「練氣」!除氣淤,治胸悶,調血路,好像不是在「禪定」,也不知該講什麼!

..........................................................................

●4、「調入氣中」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調入氣中」一文。


◎→看完了「調入氣中」一文,還是很像在練氣功,練氣,調氣。

◎→另外,第14段:《....接下來,到最後,連水汽也停止了,那股固性充滿了你的整個覺知。伴隨著的,是一股明亮感,盡管你也許不覺得這種明亮像一盞燈。它是一種奇特的素質: 明亮、清晰、充滿全身的一種身體感,一種覺受基調,你只是坐在那裏,在它的中間。....》
─這裡,感覺好像是阿姜查布拉姆所寫的「禪悅」一書中的『禪相』內容,實在是太像了!

...........................................................................

●5、「涅槃的意義」一文:

連結
http://www.theravadacn.org/DhammaIndex2.htm

進入網站後,再點「泰系林居禪修傳統的教導」,你就可進入「泰國林居傳統導師開示選擇」的網頁,最下面一位就是坦尼沙羅比丘 Thanissaro Bhikkhu ,再點「涅槃的意義」一文。


◎→這篇講的不錯哦!

◎→坦尼沙羅比丘說《Upadana,意爲執著,也指火從燃料中獲得的滋養。 Khandha,不僅指界定一切緣起經驗的五蘊之一——形態、感受、辨知,思維、意識,而且還指樹幹。 正如火停止執著、停止從木料獲取滋養,便熄滅了; 心終止對五蘊的執著時,便獲得了自由。 》─他也講「五蘊」哦!非「五取蘊」。

◎→另外,倒數第二段提到涅槃的兩個層次《經文中描述了兩個層次。一個是此生的解脫,以火已熄滅、餘燼尚溫爲象徵,這代表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視覺聽覺,敏感於喜樂,但已脫離了貪、瞋、癡。第二個層次的解脫,以火焰滅盡、餘燼已冷作爲象徵,代表了阿羅漢此生以後的經驗。來自感官的一切輸入冷卻下來,他/她從時空存在的最細微的苦與局限中獲得了解脫。》

─個人有疑惑的是第一層《此生的解脫,以火已熄滅、餘燼尚溫爲象徵,這代表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視覺聽覺,敏感於喜樂,但已脫離了貪、瞋、癡。》→為何此生的解脫,火已熄滅,尚有「餘燼尚溫」的問題?「餘燼尚溫」代表餘燼內尚有餘火,只是被外層的灰燼所蓋住。

─《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視覺聽覺,敏感於喜樂,但已脫離了貪、瞋、癡。》─表示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識」,有「名色」,有「六入」,有「觸」,有「受」等等,只是沒有「愛」,沒有「取」而已,不過,有「識」是不是代表有「行」?有「行」是不是代表有「無明」?阿羅漢不可能有「無明」!那麼‧是有「識」無「行」囉?還是有「行」無「無明」?此處怎麼解?

─舉個不是很好的例子:
兩個老菸槍,有一天,不約而同地到某大醫院牙科部看牙齒。候診時,閒餘,觀看了走廊的口腔癌宣傳海報,原來又抽菸又嚼檳榔的人得口腔癌、肺癌的機率是常人的數倍!心中不免起了陣陣漣漪;這時,剛好有位口腔外科病房的病人到門診會診,對面照會而過,兩位老菸槍頓時嚇出一身冷汗!怎麼半邊臉不見了,臉部半邊現出個凹陷,原來是位又抽菸又嚼檳榔得口腔癌的患者。......看完診,兩人默默不語,低頭沉思,各自踏上歸程。........追蹤之下,兩人同時戒菸,某甲戒的很徹底,從此不再碰菸,也離菸遠遠的;某乙,也開始戒菸,但是,常常在其嘴上身上聞到菸味,如果問他時,他就會回答說:我已經戒菸,下輩子以後不再抽菸,但是,這輩子及以前所造作的菸癮還在,要等到此造作的菸癮結束之後,下輩子我才能進入無菸的狀態,相信我,我已經是個戒菸者。

...........................................................................

對於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個人不是很了解!上述‧僅列出部分個人的疑惑,冀望‧有深入研究明瞭的法友,多多解惑!畢竟,這是一種獨特的禪定方式。先謝謝!

頭像
shane
文章: 261
註冊時間: 2012-02-08, 08:00

文章 shane » 2012-11-16, 18:41

我也很喜歡這位比丘~
但禪定,我個人偏好比較參考,布拉姆 跟帕奧兩派的方式

這兩派都建議
[ 注意力要集中在 鼻孔下的呼吸處 ]

這兩派說明自己經驗~
1.當入四禪八定的時後,是無法思考 說話~~
原因 : 心路全面生起禪支時,無法生起 [說話、思考等] 五門+意門心路~

2. 觀智 : 是在出定時,心專住力很強 ,此時心有探照燈功能使用~~
3.兩邊都 強調不能想像幻想任何事情 ,心只能專住在業處~~
等有探照燈功能穩定的時後,才去觀妳要做的功課~~
雖然我沒時間去體驗~但我覺得還挺合理的。
我看中部的經典,佛陀也是這樣說明程序~~

中部152部經裡面,有很多經典建議比丘類似的程序
例如 51 , 27 , 52 , 58 , 64 , 77, 78 , 122, 136、24。
http://agama.buddhason.org/MN/index.htm

程序都是 :
持戒 > 守護六種感官 > 少聊天 > 乞食完去森林坐下 >
注意呼吸 > 入到4禪 > 出定 > 觀看四大 >
觀看身體內部 > 觀看過去生 > 觀看其它四趣的生命 >
確認輪迴跟五蘊,都是全面的 無常、苦、無我~
等觀看的經驗累積~條件成熟就會證果,正斷相對應的結~~


但我還是等有時間去實驗,有體驗過,再來看怎樣是對的~~

頭像
rujue
文章: 39
註冊時間: 2012-11-01, 08:00

Re: 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文章 rujue » 2012-11-16, 19:54

TrueFour1 寫:●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表示已證悟的阿羅漢有「識」,有「名色」,有「六入」,有「觸」,有「受」等等,只是沒有「愛」,沒有「取」而已,不過,有「識」是不是代表有「行」?有「行」是不是代表有「無明」?阿羅漢不可能有「無明」!那麼‧是有「識」無「行」囉?還是有「行」無「無明」?此處怎麼解?

對於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個人不是很了解!上述‧僅列出部分個人的疑惑,冀望‧有深入研究明瞭的法友,多多解惑!畢竟,這是一種獨特的禪定方式。先謝謝!
難道你認為阿羅漢沒有識,沒有名色?

這確實有點奇怪了。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slake » 2012-11-18, 16:06

很高興看到這麼用心深入探討禪法疑問的論述,尤其是在今日台灣正以「緬甸帕奧禪師的安那般那念教導」為主流的情況下,提出了很不一樣的泰國林居傳統禪法之一,讓有心習禪的法友們又多開了一扇觀摩的視窗。
不過,依我個人的淺見,在探討所謂「學『我覺遍身入息』」等一系列的問題之前,是否應先探討安般的第一和第二步驟?因為這兩個步驟在南北傳聖典(雜阿含經和相應部)上有著明顯的差異—一為先學入息再學出息,一為先知長呼吸再知短呼吸。一個「要學」,一個「只要知」,這是不同的認知:
1. 既然要「學」的話,就表示安般禪裡有一個正確或優良的標準呼吸模式存在,禪者就必須先「學(練習)調息(不是控制呼吸)」才能「得息」,在得息之後才能繼續展開第三步驟的修習。
2.如果只要「知」的話,那就表示「隨其自然呼吸而知之」即可,既不必刻意調息或控制呼吸,也沒有所謂的得息,只要憑著自由意願或心證就可以進入第三步驟了。
尊者坦尼沙羅對呼吸的模式正好有著詳細的論述,茲摘錄譯文如下:
「盡量試著舒順地呼吸。想要學會在即刻當下給自己提供喜樂,同時又能夠提昇警覺,一個極其具體的方法,就是讓你的呼吸舒順起來。作一些嘗試,看看哪一種呼吸在當前對身體最合適。可以是長呼吸、短呼吸、長入短出、或者短入長出。可以有輕重、快慢、深淺。一旦你找到一種舒適的節奏,就保持一陣子。學會品味呼吸的覺受[氣感]。一般來說,氣的紋理[質感]越平順,越好。不要把呼吸想成單單是空氣在肺部的一進一出,而是隨著每次出入息,貫穿於體內的整個能量流。對那股能量流的紋理要敏感。你也許會發現過一陣子,身體發生變化。某一種節奏或者紋理也許有一陣子感覺對頭,接著另一種可能覺得更舒順。對身體現在正在告訴你什麼,要學會傾聽並作出反應。它需要什麼樣的氣能? 你怎樣最好地提供那個需要? 如果你感到疲勞,試著用一種令身體振作的方式呼吸。如果你感到緊張,試著用一種令身體放鬆的方式呼吸。」
尊者具體地提出了練習(或尋找)呼吸模式的方法:「作一些嘗試,看看哪一種呼吸在當前對身體最合適。可以是長呼吸、短呼吸、長入短出、或者短入長出。可以有輕重、快慢、深淺。一旦你找到一種舒適的節奏,就保持一陣子。學會品味呼吸的覺受[氣感]。」
另外,尊者也概略地描述了「得息」的狀態:「一般來說,氣的紋理[質感]越平順,越好。不要把呼吸想成單單是空氣在肺部的一進一出,而是隨著每次出入息,貫穿於體內的整個能量流。對那股能量流的紋理要敏感。你也許會發現過一陣子,身體發生變化。某一種節奏或者紋理也許有一陣子感覺對頭,接著另一種可能覺得更舒順。」
尊者是西方人士而在泰國出家習禪,他跳出了南傳覺音論師〈清淨道論〉的單一軌跡,運用了一些類似於古代瑜伽師地論的論述,以及道家練氣,甚至當代瑜珈的元素,讓安般禪的修練顯得更多采多姿。建議:如果能夠在這個入出息的「入門基礎」上,先行討論或辨識尊者的論述是否正確,將有助於釐清禪修的基礎觀念,有助於禪者做出正確的抉擇,也會有助於解開後續一連串的疑問。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2-11-19, 01:27

slake前輩能夠說出他的心得,確實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晚輩以前看過坦尼沙羅比丘的很多文章,獲益匪淺。但是這麼詳細的專門講述「呼吸禪定」的文章還是第一次看到。

這幾天我大概地看了看,也沒有看得很詳細。所以,如果有誤解之處,還要請前輩耐心指出。

對於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末學我總的感覺是:很不錯,確實是一個好法門。

前輩所提的幾點,我也想談一談自己的想法,供參考。

1)前輩所提的安般的第一和第二步驟,末學認為其實是一個步驟。詳細請見本論壇的<解悟禪法〉第一部。

大家經過這麼多年的討論,恐怕已經意識到了:去佛日遠,佛法的很多東西都搞亂了,這個所謂的呼吸十六勝行,恐怕也不能免得了。

我的意思是,呼吸禪法,大部分經典記載有十六段落,並不一定就代表了十六步驟。

2)前輩所提的另一方面,南北傳聖典(雜阿含經和相應部)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歸屬於,一個「要學」,一個「只要知」。末學也不能同意。

具體地說,就是我認為,前輩沒有說到重點。我感到,要做到正知也不容易。最起碼,心也要有一定的定力外加上身體的舒適。也就是說,息長則知息長,息短則知息短,確實不要求我們特別地有意的去“調息”,但是,要做到“知”,自然要有一個(個人自己相應的)調(息)的過程。

相比之下,佛陀特別指出的是“知”--念住呼吸,息長則知息長,息短則知息短--這就是正念正知。這才是重中之重,這是整個佛法的核心,佛法從開始到終結,都離不開這個。

再有就是,前輩把“學”與“知”分得太開了,其實,要想息長則知息長,息短則知息短,也是需要學的。

不想冒犯前輩,只是誠心討論。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slake » 2012-11-19, 16:33

謝謝解悟法友稱呼我為前輩,不過就是虛長幾歲而已!且讓我就倚老賣老,直接回覆幾句可能不太中聽的話,提供你參考看看:
1. 比對兩傳聖典(參照經律及論書)都將安那般那念分為「十六勝行」、「十六步驟」,如果願意用「依經依律」的立場來判別「法與非法」,「十六」之數應該沒什麼疑義。而你認為「去佛日遠,佛法的很多東西都搞亂了,這個所謂的呼吸十六勝行,恐怕也不能免得了。我的意思是,呼吸禪法,大部分經典記載有十六段落,並不一定就代表了十六步驟。」又說「安般的第一和第二步驟,末學認為其實是一個步驟。」這些獨特的觀點,應該只能說是你的個人意見而已,不知是否同意?
2. 接著依經依律來看巴利英譯「安那般那念的十六個步驟(片段)」如下:
(1) Breathing in long, he comprehends that he is breathing in long; or breathing out long, he comprehends that he is breathing out long.
(2) Breathing in short, he comprehends that he is breathing in short; or breathing out short, he comprehends that he is breathing out short.
(3) He trains himself to breathe in sensitive to the entire body, and to breathe out sensitive to the entire body.
…………………………………..
(16) He trains himself to breathe in focusing on relinquishment, and to breathe out focusing on relinquishment.
不管是巴利原文,或菩提尊者或坦尼沙羅尊者的英譯,都是很明確地在第3步驟才開始使用「He trains himself to (他訓練自己,他學著)」,一直到第16步驟都同樣地使用這個詞。很清楚地,只有在第1和第2步驟才使用 ”he comprehends that(他知其為)”,這是很具體而明確的差異。至於雜阿含經裡,則全程使用「當學」。
你認為「具體地說,就是我認為,前輩沒有說到重點。…也就是說,息長則知息長,息短則知息短,確實不要求我們特別地有意的去“調息”,但是,要做到“知”,自然要有一個調(息)的過程。」你先依經文說「確實不要求…調息」,卻又說「自然要有一個(個人自己相應的)調息的過程」。那麼是否comprehends一字裡隱含有trains的意思呢?
你又說「前輩把“學”與“知”分得太開了,其實,要想息長則知息長,息短則知息短,也是需要學的。」既然你也贊同「要學」,那就不只是「知」而已。其實,我哪有什麼立場把「學」與「知」分得太開,即使菩提、坦尼尊者也沒有立場更動或詮釋譯文,而是兩千年前巴利原文的傳誦與記載,就很明確地區分了兩者的基本認知。
不過,你提出「正念正知」的內涵非常正確而且重要,但你是否也同意「正念正知」也是要從「訓練、學習」中來,並不是comprehends(理解,知道)了就等於得到了、學會了?
由於欣賞你的某些人格特質,相信你應該可以傾聽不同的意見,所以才冒昧地直說,如有得罪之處請多包涵。祝 習禪順利成就!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2-11-19, 17:13

slake前輩確實是我所敬重的幾個學佛求解脫路程當中的前輩之一。這是真心話,沒有虛偽。你能直言你之所想,最好。

說「安般的第一和第二步驟,末學認為其實是一個步驟。」這個觀點,應該只能說是末學的個人意見而已,這個我同意。

我這樣說的時候,其實是有點忌諱的,不是不敢承擔,而是怕貪別人之功。因為末學我閱讀論書不多,怕有千年來的其他的人這樣主張過而我沒有讀到,而某一天有人發現了,會說我貪別人之功。

因為我確實讀經律不多,而這個又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補救的,所以,我冒昧地對於前輩有一個要求,前輩能否將經律當中將安那般那念明確分為「十六勝行」或者「十六步驟」的資料引一下出處,時間關系,論書當中的就不用麻煩前輩了。

謝謝。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2-11-19, 17:27

現在來說第二個問題:

前輩問:

你是否也同意「正念正知」也是要從「訓練、學習」中來,並不是comprehends(理解,知道)了就等於得到了、學會了?

解悟回:

確實,我同意「正念正知」也是要從「訓練、學習」中來,並不是理解,(普通的)知道了就等於得到了、學會了。

我這所以要這樣仔細地說,是因為,「正念正知」的“知”,和我們平時上課時聽老師講道理,理解知道了那個道理,是非常不同的。這是一種功夫。好像遊泳教練教學生遊泳,學生在岸上聽懂了,這是理解,普通的知道。等到學生下水後,在水裏做到做好動作規範並且真地遊了起來,這是我所理解的「正念正知」的“知”。

而佛經當中的這個comprehends可以含有這層意思。所以,和阿含當中的學,沒有必然的分歧。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2-11-19, 17:44

前面那個問題,我再深入詳細一些:

呼吸長則知長,呼吸短則知短。這不是一個道理,而是功夫。為何呢?

大家應該很熟悉:當你修念住呼吸的時候,有的時候,你的思想跑路了,這個時候,你的呼吸是長,是短?你知道嗎?

上一個呼吸是長的,下一個呼吸,還是長的嗎?不一定,你要時刻註意才知道。

所以說,這不是一個道理,而是功夫。

頭像
slake
文章: 449
註冊時間: 2004-09-20, 08:00

文章 slake » 2012-11-20, 16:30

謝謝解悟法友的美言!
其實我只是想依經依律說明南北傳經文的「知」與「學」不同,而相應部裡的comprehends & trains 也有明顯的差異而已。不過,看來我的說服力還是不夠。
當然每個人對這兩個字的內涵,都可以有獨特的解讀、詮釋、心得、經驗、勝解…等,這應該都屬言論自由的範疇,我寧可選擇尊重和沈默,也不願意引發進一步的論述,因為語言、文字的力量畢竟還是很有限的。抱歉了!只能言盡於此了。還是老話一句,祝 習禪順利!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