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坦尼沙羅”比丘的「呼吸禪定」

以原始佛法之中的一個概念、或一個命題開設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頭像
TrueFour1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2-09-20, 08:00

文章 TrueFour1 » 2012-11-23, 15:21

另外,想請教一下:《「念住於呼吸」的動作》,若依「根」緣「塵」生「識」,三者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的說法,是屬於何根?何塵?何識?的範疇。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2-11-23, 17:49

這個應該是身根觸塵身識.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2-11-24, 11:45

leeyc2 寫:
freshman 寫:slake前輩說“這兩個步驟在南北傳聖典(雜阿含經和相應部)上有著明顯的差異”。

leeyc法友說:“雜阿含807經中各步驟都是[知],SN54.11也都是know,而不同於其他安般相應諸經的..”

這是很客氣的說法,其實你們想說的應該是:相應部中關於這兩個步驟的記載和雜阿含807經/SN54.11當中的記載,你們不能接受。
別忘了雜阿含807經是你引的,說真的我不覺得你真的瀏覽過喔!~很明顯的 :)
ps.有興趣的法友,可查看SN54.11菩提尊者的註
807經及SN54.11特殊的地方是,此兩經乃佛陀自述他自己在雨期所修的安般念,因而所有安般念過程都是「知」而且是用第一人稱(pajanami, 我了知, I know),不同於其他經文「知」是用第三人稱(pajanati ,他了知 ,he knows);「學」(sikkhati,他學,he trains)對佛陀而言不需要,所以此兩經都只有「知」沒有「學」。


下面是leeyc2提到的菩提尊者的註解:

In the Buddha's description of his own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sato va("just mindful")is replaced by simple sato, and sikkhati("he trains")is entirely dropped. Spk. explains that va is omitted to show the exceptional peacefulness of his practice, since the in-breaths and out-breaths are always clear to him;sikkhati is omitted because he has no need to trains himself.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2-11-24, 14:42

freshman 寫:
leeyc2 寫:
freshman 寫:slake前輩說“這兩個步驟在南北傳聖典(雜阿含經和相應部)上有著明顯的差異”。

leeyc法友說:“雜阿含807經中各步驟都是[知],SN54.11也都是know,而不同於其他安般相應諸經的..”

這是很客氣的說法,其實你們想說的應該是:相應部中關於這兩個步驟的記載和雜阿含807經/SN54.11當中的記載,你們不能接受。
別忘了雜阿含807經是你引的,說真的我不覺得你真的瀏覽過喔!~很明顯的 :)
ps.有興趣的法友,可查看SN54.11菩提尊者的註
有何發現不妨直說嗎?這樣也好節省大家時間.
我又要發感慨了。leeyc法友你不能象萊特賀爾前輩那樣發一個上面的貼嗎?讓我猜你的意思是否考驗我有沒有他心通呢?哈哈。

我原以為你們不能接受807經及SN54.11(認為這兩篇經文有傳誦的明顯錯誤)。既然你們也接受807經及SN54.11,問題就好辦了。 :)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2-11-24, 15:05

既然你們也接受807經及SN54.11,那麽我就假設你們也能夠接受我前面提到的這個觀點:

這些經文都是對的,他們的不同是用詞的不同,語言組織的不同,角度的不同。

那末,比對一下807經/810經和其它的安般經,你會發現,十六步驟的第一第二步在這裏其實是一步:如是聖弟子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2-11-24, 15:07

再有,我先接受菩提尊者的註解:此兩經乃佛陀自述他自己在雨期所修的安般念,因而所有安般念過程都是「知」而且是用第一人稱(pajanami, 我了知, I know),不同於其他經文「知」是用第三人稱(pajanati ,他了知 ,he knows);「學」(sikkhati,他學,he trains)對佛陀而言不需要,所以此兩經都只有「知」沒有「學」。

那末,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是:

我們一般人要做到象佛那樣的知,長呼吸知是長呼吸,要不要學呢?經文上沒有寫這個學字,就不需要嗎?

我還是那句話,依意不依語。了解總的意思更能把握佛法。意思可以不變的同時表達方式是可以變化的,在律藏中,佛要弟子們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佛法的話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頭像
upasaka
文章: 547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upasaka » 2012-11-24, 20:44

freshman 寫:再有,我先接受菩提尊者的註解:此兩經乃佛陀自述他自己在雨期所修的安般念,因而所有安般念過程都是「知」而且是用第一人稱(pajanami, 我了知, I know),不同於其他經文「知」是用第三人稱(pajanati ,他了知 ,he knows);「學」(sikkhati,他學,he trains)對佛陀而言不需要,所以此兩經都只有「知」沒有「學」。
這一段文字是我綜合經文及菩提尊者的註解而寫的。尊者的註解是我上帖那段英文,出自尊者英譯相應部下冊第1953頁。法友不要錯引才好。
May All Beings Be Happy

頭像
freshman
文章: 2208
註冊時間: 2006-01-08, 08:00

文章 freshman » 2012-11-24, 22:54

前輩說的對。

我的那個帖子現在改為:

我先接受萊特賀爾前輩及菩提比丘對此的解讀:

此兩經乃佛陀自述他自己在雨期所修的安般念,因而所有安般念過程都是「知」而且是用第一人稱(pajanami, 我了知, I know),不同於其他經文「知」是用第三人稱(pajanati ,他了知 ,he knows);「學」(sikkhati,他學,he trains)對佛陀而言不需要,所以此兩經都只有「知」沒有「學」。 by萊特賀爾前輩。

In the Buddha's description of his own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sato va("just mindful")is replaced by simple sato, and sikkhati("he trains")is entirely dropped. Spk. explains that va is omitted to show the exceptional peacefulness of his practice, since the in-breaths and out-breaths are always clear to him;sikkhati is omitted because he has no need to trains himself.
by菩提比丘

那末,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是:

我們一般人要做到象佛那樣的知,長呼吸知是長呼吸,要不要學呢?經文上沒有寫這個學字,就不需要嗎?

我還是那句話,依意不依語。了解總的意思更能把握佛法。意思可以不變的同時表達方式是可以變化的,在律藏中,佛要弟子們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佛法的話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ps,雖然在英國住了十多年,但是我還是要費神來讀英文,讀中文就輕松多了。萊特賀爾前輩及菩提比丘對此的解讀好像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尤其是說道,佛不需要學,所以,只說知,而不說學這一點上。對嗎?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2-11-25, 12:03

freshman 寫: 那末,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是:

我們一般人要做到象佛那樣的知,長呼吸知是長呼吸,要不要學呢?經文上沒有寫這個學字,就不需要嗎?
有時討論過程繞了一大圈遠路也是值得的,有時則未必,可以再好好看一下別人的帖子嗎?(自己的帖子也是).我認為Slake居士的帖子要再看仔細一點,尤其是[一個「要學」,一個「只要知」這是不同的認知]以下的那一整段,據我所知,不少禪修老師敎導安般安正是強調:just be mindful 的,這是實際上真正會影響禪修者修行方式的!

頭像
leeyc2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2004-09-19, 08:00

文章 leeyc2 » 2012-11-25, 17:26

leeyc2 寫: 據我所知,不少禪修老師敎導安般安正是強調:just be mindful 的,這是實際上真正會影響禪修者修行方式的!
這個just be mindful 加上所謂的bare attention或bare awareness:[不要改變什麼比如呼吸,而只去觀察禪修時的生滅現象],事實上,是許多禪修老師的教法,也實際大大影響了不少的在家禪修者

ps.生滅udayabbay和[集.滅]的混淆,前面已經表達過個人淺見..

回覆文章